為了完成雜交育種,袁隆平麵對沒有糧食的困境,領著兩個學生靠嚼甘蔗、吃香蕉來果腹,硬挺著沒有撤出元江這塊“戰鬥陣地”。袁隆平在育種地簡陋的窩棚中,明確地指出了以後雜交育種的正確方向——尋找野生稻。


    雜交水稻的育種之路總是充滿了數不盡的艱辛和坎坷。袁隆平雖然找到了野生稻,可是因為缺乏經驗,沒有用“短光處理”刺激這些野生稻盡早開花。第一次野雜實驗最後以失敗告終。袁隆平麵臨不利的局麵,他又作出了另外一個重要決定……


    地震過後不久,農科站的站長老周領著站裏的職工頂雨來到實驗田。震塌的小平房前,他看到袁隆平和兩個學生安然無恙,這才長出了一口氣。他讓職工們舉著手電,幫忙清理廢墟。袁隆平領著兩個學生,也在一邊打下手。他們小心地將那幾袋種子先扒了出來,然後再取出行李和衣服。眾人將地震造成的廢墟清理得差不多了,東麵的天邊也露出了魚肚白。


    老周拉著袁隆平的手,關切地說:“你們還是趕快離開元江吧,這裏剛剛發生地震,不僅有餘震的危險,而且口糧的供應也會出現大量短缺,等明年條件好了,你們再過來製種吧!”


    袁隆平搖搖頭,說:“我們的種子都已經開始浸水催芽了,如果不能按時下種,這些珍貴的種子就將報廢了!”


    老周一見袁隆平態度堅決,隻得幫他們在農科站的水泥球場上搭建了一座簡陋的窩棚。在窩棚裏鋪上稻草,草上放一張席子,這就是他們三人以後睡覺的地方。袁隆平等人的住處解決了,隨後口糧供應果然出現了斷檔。


    袁隆平現在即使手裏有錢,在當地百姓的手中也買不到口糧。袁隆平聽著自己和兩個學生的肚子餓得“咕咕”叫,他說:“我們晚上吃米飯,早晨就用香蕉和甘蔗充饑!”


    李必湖和尹華奇想都沒想就齊聲答應:“隻要有一口吃的,我們就不離開實驗田!”


    當地老鄉的田間地頭種有大量的甘蔗和香蕉,隻要花上很少的錢,就能買到這兩樣東西果腹。


    香蕉以“香”冠名,自然十分可口,可是這東西卻不能多吃,一個人要是連著吃十幾天香蕉,就會吃得頂住了,不管多麽好吃的香蕉,都將很難下咽。


    袁隆平一邊領著兩名學生製種,一邊嚼著甘蔗當食物。甘蔗汁中的蔗糖,可以為人體補充熱量,甘蔗也可以常吃,但甘蔗渣還是將袁隆平等人的口腔都刺破了。後來老周告訴他們一個咀嚼的方法,那就是牙齒做上下運動,嚼完即吐蔗渣,盡量減少蔗渣和口腔的接觸,便能最大限度地保護口腔。


    袁隆平領著兩個學生在元江育種四個月,他們一共吃了將近兩噸的甘蔗。到5月初,實驗田中培育的不育係種子終於成熟了。


    實驗的結果非但不令人振奮,甚至讓人感覺有些沮喪。c和d這兩個係統的不育率不僅沒有提高,反而從原來的70%減少到60%。如果不能找到100%保持不育係的水稻品種,袁隆平這六年的汗水就等於白流。


    袁隆平看著李必湖和尹華奇急切的眼神,他一伸手,取出了好久也沒下的象棋,說:“咱們殺上一盤,沒準換換腦子,就想出解決的辦法了!”


    李必湖先陪袁隆平下棋。他們在棋盤上擺上棋子後,隨著兩方車行象踏,炮飛士沉,一陣廝殺,戰局就已經進入了中盤。李必湖經常陪著袁隆平對弈,他的棋力不低,可是一番猛攻後,還是不能擒住袁隆平的“老帥”,最後兩個人以和局戰罷。


    袁隆平指著棋盤說:“其實這局棋,是你占優,可是你知道自己為何不能取勝嗎?”


    李必湖納悶地問:“難道我進攻的力量不夠?”


    袁隆平搖搖頭:“不是進攻的力量不夠,而是你應該換一種進攻的思路!”


    李必湖從下第一手棋開始,就以擒住袁隆平的“老帥”為目的,可是袁隆平的防守嚴密,令李必湖連連吃虧。


    袁隆平說道:“如果你換一種進攻的方法,先用車殺我左翼的沉底馬,接著再幹掉落邊的閑炮,恐怕你早就獲勝了!”


    李必湖恍然大悟地說:“老師說的對,我不應該一味地從中路進攻,如果從左翼包抄,恐怕我早就取得勝利了!”


    袁隆平下完棋,終於找到了正確的育種方向——換個角度,從水稻的遠緣關係入手。


    袁隆平說:“外國在育成雜交高粱的實驗中,用的是南非和北非兩個距離非常遙遠的品種,而我們用作水稻雜交的品種,親緣距離都很近,這好比近親結婚,難以生出健康的後代,想要培育出合格的不育係,非得找到遠緣的水稻品種才成!”


    袁隆平的一番話,恰似一盞指路的明燈,照亮了雜交水稻以後的研究方向。


    李必湖問道:“袁老師,您的意思莫非是找來一些不常見的水稻品種,給不育株做雜交實驗嗎?”


    袁隆平微笑著搖了搖頭。他的目光考試似的望向了尹華奇。


    尹華奇說:“我知道,袁老師的意思是利用外國水稻,給咱們的不育株做雜交實驗!”


    袁隆平最後揭示了謎底——野生稻。他的意思是要用野生稻給不育株水稻當“丈夫”!


    普通野生稻是現代栽培稻的祖先。它們經過長年的進化,成為現代的栽培稻。但是在進化過程中,普通野生稻的許多抗病、抗蟲、抗雜草及高產優質的基因,差不多已丟失殆盡。在培育水稻不育株的過程中,袁隆平認為野生稻可利用的價值巨大。


    袁隆平隨後領著兩個學生在雲南開始尋找野生稻種。果然,功夫不負有心人,他們找到了第一批雲南的野生稻子,並帶回湖南進行野雜實驗。


    可是這些野生稻種下後,因為沒有進行“短光處理”,到了9月底還未抽穗開花,第一次野雜實驗並沒有做成。


    1970年6月,湖南省“革委會”在常德召開了“湖南省第二屆農業科學技術大會”,在黔陽地區的展室裏,袁隆平的雄性水稻不育株實驗項目被安排在展板的頭條。


    “革委會”的負責人在大會召開的時候,還特地安排袁隆平在主席台上就坐並發言。“革委會”還給袁隆平發了獎狀,表彰他在水稻不育株研究中作出的貢獻。袁隆平講話的時候,坦然承認了研究工作中存在的技術問題和不足。


    “革委會”的負責人對袁隆平說:“農業的發展,急需農業技術的支持,雜交水稻雖然目前遭遇了暫時的困難,但是,我們相信,通過全省科研工作者的攻關,一定能取得最後的成功!”


    袁隆平聽到這位負責人對自己的鼓勵,心裏暖烘烘的,隻覺得渾身上下充滿了力量。他決定領著兩個學生去海南島,他要在“天涯海角”的實驗田中,實現自己心中那個關於“綠色”的夢想。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袁隆平:中國神農的世界傳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李洪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李洪文並收藏袁隆平:中國神農的世界傳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