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幫手
大明:崇禎你且去,汝江山妻嫂吾照之 作者:金色魚鉤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麵上無須的白淨男人,沒有再繼續這個話題,扭頭向外看了看:“我出來的時間不短了,得回去了,時間太久容易惹人懷疑。”
聞言,青袍中年人手捧茶碗麵露戲謔的調笑了一句:“你何時變得如此膽小了?”
白淨男人對青袍中年人的打趣絲毫不介意,隻是不輕不重的回道:“小心駛得萬年船,謹慎一點總歸沒錯。”
白淨男人說話間便已起身,隻是一隻腳剛邁出客廳門檻,忽又身形一頓,“方才所言之事,你去和那位通個氣吧!”
“這萬一真要有個風吹草動,單靠我們兩可不行。”
話畢,白淨男人不再多言,邁步徑直離開了。
主座上的青袍中年人卻像是沒聽到一樣,依舊怡然自得的品著茶。
紫禁城,禦書房。
崇禎雙手枕頭,兩腿搭在禦案上抖個不停,帝王形象落了一地。
要想完成救國大業,這政治、軍事、民生得一把抓,可要同時幹好這三件事,自己就是有三頭六臂也分身乏術。
所以自己必須得找幫手,頭疼的是不論能力還是忠誠,現在朝堂上能用的人都不多。
崇禎一邊抖腿一邊想著,忽然一拍腦袋,有了……
雖說明末文臣滿朝皆可殺,但也不是說就無人可用,崇禎十七年可也有死劫的大臣,論對大明的忠誠,這些人絕對沒問題。
崇禎想到這,莫名又犯起了難,雖然對明末這段曆史自己有所了解,但你要說具體有哪些大臣死劫,這一時半會的還真想不起來。
這都有誰呢……
就在崇禎思緒翻飛之時,王承恩邁步而來。
“皇爺,三十萬兩白銀已全數點清交給馮琦了。”
王承恩的聲音,打斷了崇禎的思緒,崇禎看了一眼王承恩,將腿從禦案上放了下來。
“大伴,除去調撥給馮琦的銀兩,內帑現在還有一百二十萬兩吧?”
“回皇爺的話,是還有一百二十萬兩。”
崇禎點了點頭,從禦座上起身,在禦書房裏來回踱了幾步,吩咐道:“大伴,去把駱養性和蔣德璟傳到禦書房來。”
“老奴這就去。”王承恩應了一聲後,便閃身出了禦書房。
王承恩走後,崇禎坐回禦座接上了之前的思緒。
不知不覺的過了大半個時辰,駱養性和蔣德璟不約而同進了禦書房。
兩人一同行過君臣之禮,隻是起身時蔣德璟眼裏透著嫌棄,有意和駱養性拉開了兩個身位。
蔣德璟這一舉動,讓駱養性很是不爽,但礙於聖駕在前他也不好發作。
這畫麵看在崇禎眼裏,讓他不覺有些好笑,看來這錦衣衛的名聲是真的臭啊!
兩人起身,不等崇禎發話,蔣德璟就躬身開口:“陛下傳喚微臣,不知有何吩咐。”
“傳你來無非是賑災的事罷了。”
“此前雖然給你撥了五十萬兩賑災銀,但這點銀子相對於北地受災的百姓還是太少了。”
“這不昨天剛好有人上交了一批銀子,所以便想著再給你撥一些賑災銀。”
崇禎說著,目光定在駱養性身上,莞爾一笑。
使得駱養性一陣神情變幻、莫名心虛。
“還有這等好事,上交銀子的人真是大善人呐!”
駱養性聽到這話臉都綠了,這無疑是在他傷口上撒鹽。
蔣德璟卻是不知,滿臉激動,“陛下,那能給微臣撥多少賑災銀。”
崇禎也不墨跡,當即向王承恩吩咐:“大伴,再從內帑撥七十萬兩給蔣愛卿賑災。”
“七十萬兩?”
蔣德璟眸泛亮光,嘴裏重複著七十萬兩的數字,躬身拜道:“陛下聖德。”
崇禎不在意的擺了擺手:“蔣愛卿,且不說聖德不聖德,朕問你,加上昨天撥的五十萬兩,戶部能撐多久?”
崇禎之所以這麽問,是他很清楚,想要徹底解決災荒,單憑這一百二十萬兩銀子是遠遠不夠的,最多能暫時緩解一下。
蔣德璟聞言,也知道茲事體大,遂不敢胡亂開口,一番斟酌後才緩緩說道:
“回稟陛下,市場的糧價因饑荒已經漲到了一吊錢一石,按這個糧價一百二十萬兩微臣至少能頂一個半月。”
“一個半月……一個半月……”
聽著蔣德璟斬釘截鐵的話,崇禎碎碎念起來,也就是說自己必須要在四十五天內弄到更多錢糧才能穩住災荒,這壓力還真不小,看來這抄家的步伐得加快了。
崇禎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蔣愛卿,記住了,這一百二十萬兩可都要用在災民身上。”
這話的意思蔣德璟顯然很清楚,隨即應聲:“陛下放心,這一百二十萬兩若少一個銅子,微臣願以死謝罪。”
“既如此,蔣愛卿,領銀子去吧!”
崇禎說著,向蔣德璟揮了揮手。
“微臣告退。”
蔣德璟施了一禮後,便和王承恩出了禦書房。
崇禎看著兩人離開的背影,忍不住腹誹道:喵的,又隻剩五十萬兩了,老子還不信,兩世為人都繞不開一個窮字。
直至看著兩人離開,崇禎這才回神叫道:“駱養性。”
聽到皇帝叫自己,駱養性趕忙一躬身。
“微臣在。”
“朕,有幾件事要交於你。”
崇禎說到這,頓了頓,像是在確定著什麽,兩息後才接著道:“讓人去應天府把南直隸刑部尚書史可法、兵部尚書範景文傳到京師來。”
“另外,讓人去一趟江西吉安府,把被罷官的李邦華也傳到京師來。”
崇禎說到這,又頓住了,愣了好幾息後,才再次開口:“還有江西宜縣’縣學裏有個叫宋應星的教書先生,也讓人去把他傳到京師來。”
“讓去的人秘密行事,不要聲張。”
“再有,讓人到南方各行省探查一下,這兩年的糧食生產情況,看看南方的幾個產糧大省,是否還有米糧囤積,糧價又是幾何。”
“朕方才說的每件事都尤為重要,絕不允許出任何差池,你可明白?”
“請陛下放心,微臣定不負聖望,把差事辦得妥妥貼貼。”
駱養性的態度,崇禎還是滿意的,確定沒別的事後,隨即攤了攤手。
“好了,你去辦吧!”
“微臣領旨,微臣告退。”
聞言,青袍中年人手捧茶碗麵露戲謔的調笑了一句:“你何時變得如此膽小了?”
白淨男人對青袍中年人的打趣絲毫不介意,隻是不輕不重的回道:“小心駛得萬年船,謹慎一點總歸沒錯。”
白淨男人說話間便已起身,隻是一隻腳剛邁出客廳門檻,忽又身形一頓,“方才所言之事,你去和那位通個氣吧!”
“這萬一真要有個風吹草動,單靠我們兩可不行。”
話畢,白淨男人不再多言,邁步徑直離開了。
主座上的青袍中年人卻像是沒聽到一樣,依舊怡然自得的品著茶。
紫禁城,禦書房。
崇禎雙手枕頭,兩腿搭在禦案上抖個不停,帝王形象落了一地。
要想完成救國大業,這政治、軍事、民生得一把抓,可要同時幹好這三件事,自己就是有三頭六臂也分身乏術。
所以自己必須得找幫手,頭疼的是不論能力還是忠誠,現在朝堂上能用的人都不多。
崇禎一邊抖腿一邊想著,忽然一拍腦袋,有了……
雖說明末文臣滿朝皆可殺,但也不是說就無人可用,崇禎十七年可也有死劫的大臣,論對大明的忠誠,這些人絕對沒問題。
崇禎想到這,莫名又犯起了難,雖然對明末這段曆史自己有所了解,但你要說具體有哪些大臣死劫,這一時半會的還真想不起來。
這都有誰呢……
就在崇禎思緒翻飛之時,王承恩邁步而來。
“皇爺,三十萬兩白銀已全數點清交給馮琦了。”
王承恩的聲音,打斷了崇禎的思緒,崇禎看了一眼王承恩,將腿從禦案上放了下來。
“大伴,除去調撥給馮琦的銀兩,內帑現在還有一百二十萬兩吧?”
“回皇爺的話,是還有一百二十萬兩。”
崇禎點了點頭,從禦座上起身,在禦書房裏來回踱了幾步,吩咐道:“大伴,去把駱養性和蔣德璟傳到禦書房來。”
“老奴這就去。”王承恩應了一聲後,便閃身出了禦書房。
王承恩走後,崇禎坐回禦座接上了之前的思緒。
不知不覺的過了大半個時辰,駱養性和蔣德璟不約而同進了禦書房。
兩人一同行過君臣之禮,隻是起身時蔣德璟眼裏透著嫌棄,有意和駱養性拉開了兩個身位。
蔣德璟這一舉動,讓駱養性很是不爽,但礙於聖駕在前他也不好發作。
這畫麵看在崇禎眼裏,讓他不覺有些好笑,看來這錦衣衛的名聲是真的臭啊!
兩人起身,不等崇禎發話,蔣德璟就躬身開口:“陛下傳喚微臣,不知有何吩咐。”
“傳你來無非是賑災的事罷了。”
“此前雖然給你撥了五十萬兩賑災銀,但這點銀子相對於北地受災的百姓還是太少了。”
“這不昨天剛好有人上交了一批銀子,所以便想著再給你撥一些賑災銀。”
崇禎說著,目光定在駱養性身上,莞爾一笑。
使得駱養性一陣神情變幻、莫名心虛。
“還有這等好事,上交銀子的人真是大善人呐!”
駱養性聽到這話臉都綠了,這無疑是在他傷口上撒鹽。
蔣德璟卻是不知,滿臉激動,“陛下,那能給微臣撥多少賑災銀。”
崇禎也不墨跡,當即向王承恩吩咐:“大伴,再從內帑撥七十萬兩給蔣愛卿賑災。”
“七十萬兩?”
蔣德璟眸泛亮光,嘴裏重複著七十萬兩的數字,躬身拜道:“陛下聖德。”
崇禎不在意的擺了擺手:“蔣愛卿,且不說聖德不聖德,朕問你,加上昨天撥的五十萬兩,戶部能撐多久?”
崇禎之所以這麽問,是他很清楚,想要徹底解決災荒,單憑這一百二十萬兩銀子是遠遠不夠的,最多能暫時緩解一下。
蔣德璟聞言,也知道茲事體大,遂不敢胡亂開口,一番斟酌後才緩緩說道:
“回稟陛下,市場的糧價因饑荒已經漲到了一吊錢一石,按這個糧價一百二十萬兩微臣至少能頂一個半月。”
“一個半月……一個半月……”
聽著蔣德璟斬釘截鐵的話,崇禎碎碎念起來,也就是說自己必須要在四十五天內弄到更多錢糧才能穩住災荒,這壓力還真不小,看來這抄家的步伐得加快了。
崇禎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蔣愛卿,記住了,這一百二十萬兩可都要用在災民身上。”
這話的意思蔣德璟顯然很清楚,隨即應聲:“陛下放心,這一百二十萬兩若少一個銅子,微臣願以死謝罪。”
“既如此,蔣愛卿,領銀子去吧!”
崇禎說著,向蔣德璟揮了揮手。
“微臣告退。”
蔣德璟施了一禮後,便和王承恩出了禦書房。
崇禎看著兩人離開的背影,忍不住腹誹道:喵的,又隻剩五十萬兩了,老子還不信,兩世為人都繞不開一個窮字。
直至看著兩人離開,崇禎這才回神叫道:“駱養性。”
聽到皇帝叫自己,駱養性趕忙一躬身。
“微臣在。”
“朕,有幾件事要交於你。”
崇禎說到這,頓了頓,像是在確定著什麽,兩息後才接著道:“讓人去應天府把南直隸刑部尚書史可法、兵部尚書範景文傳到京師來。”
“另外,讓人去一趟江西吉安府,把被罷官的李邦華也傳到京師來。”
崇禎說到這,又頓住了,愣了好幾息後,才再次開口:“還有江西宜縣’縣學裏有個叫宋應星的教書先生,也讓人去把他傳到京師來。”
“讓去的人秘密行事,不要聲張。”
“再有,讓人到南方各行省探查一下,這兩年的糧食生產情況,看看南方的幾個產糧大省,是否還有米糧囤積,糧價又是幾何。”
“朕方才說的每件事都尤為重要,絕不允許出任何差池,你可明白?”
“請陛下放心,微臣定不負聖望,把差事辦得妥妥貼貼。”
駱養性的態度,崇禎還是滿意的,確定沒別的事後,隨即攤了攤手。
“好了,你去辦吧!”
“微臣領旨,微臣告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