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寧做大明鬼、不當清朝王,左懋第
大明:崇禎你且去,汝江山妻嫂吾照之 作者:金色魚鉤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當然,李邦華的兵部尚書之所以被罷,張道澤的彈劾隻是一方麵原因。
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他在任職期間對京營的整改動刀子太狠,把當時職掌京營的英國公張維賢、襄城伯李守奇以及兵部其他官員得罪的死死的。
在這樣的背景下,當時的朱由檢又不為他撐腰,李邦華能在兵部尚書這個位置上坐穩才是怪事。
甚至於當年在城樓上點燃炮火誤傷城下明軍的事也很有可能是襄城伯李守奇故意為之借機彈劾李邦華。
隻是這其中緣由,再去翻六年前的舊賬已沒什麽意義,畢竟當時在城上指揮的襄城伯李守奇在崇禎三年就已離世,現在的襄城伯是他的兒子李國楨。
或許正因有以上這些黑幕,才使得現在的李邦華不願再入朝為官。
崇禎心裏思忖著,直言問道:“怎麽,你對當年朕罷你官職一事還心有怨氣,所以不願再入朝為官?”
崇禎這問一出,李邦華直接“撲通”一聲跪倒在地。
“草民不敢,草民真的是年歲已高,精神不濟,倘若勉強為之怕是會誤了朝廷的大事。”
李邦華嘴上說著,心裏卻是在想,開什麽玩笑?
即使有怨氣我也不能承認呐,這要是承認對當年的事心懷不滿,以你那薄情寡恩的性子,今天我怕是老命難逃。
崇禎對李邦華年事已高的話置若罔聞,抬了抬手:“別動不動就下跪,起來說話。”
“謝陛下。”李邦華應了一聲,慢悠悠的站了起來。
見狀,崇禎這才故作姿態一歎:“哎……當年罷官一事,朕卻確有失察之處,當時確實不該將你罷官,讓你回鄉種田。”
“現在思之,朕也自覺有錯,怎麽樣?還是回來吧!大明和朕都需要你。”
崇禎這話一出,李邦華整個人如遭雷擊、呆愣當場,腦瓜子嗡嗡作響。
一臉茫然錯愕,什麽?皇帝剛才在說什麽?
自己沒聽錯吧!皇帝竟當麵和自己說當年罷自己的官罷錯了。
這能是那個自己認知裏的崇禎皇帝說出來的話?
身為一個君王,能把話說到這份上,已經算是向自己認錯了,倘若自己再不識好歹,那就有為天理,枉為人臣了。
一陣驚詫錯愕後李邦華躬身一禮:“草民,願聽陛下調遣入朝為官。”
聽到這話崇禎不由一陣暗諷:朱由檢看到沒?你以前就是太要麵子,因而錯失良臣。
還得是我穿越仔,幾句無關痛癢的話就能輕鬆拿捏,若是你指定搞不定。
崇禎心裏嘀咕著大笑出聲:“哈哈……愛卿既願入朝為官就莫要再以草民自居了。”
“老臣遵旨。”
李邦華嘴裏應承著,突然一轉話鋒:“老臣鬥膽,不知陛下打算讓老臣身居何職。”
這個問題崇禎在傳召李邦華入京之時就已考慮清楚,是以現在根本不需要考慮便脫口而出。
“朕想讓愛卿接替張捷執掌都察院,整頓各級官吏的貪汙之風。”
聞聽此言,李邦華愣了十幾息才斟酌著開口:“陛下,我大明各級官吏貪汙之風盛行已久,想要整頓吏治絕非一朝一夕之功,僅憑老臣一人怕是會有負聖恩。”
崇禎一聽這話不覺有些好笑,忍不住腹誹起來:這老小子吃一塹長一智,被罷過一次官學聰明了,知道找皇帝要承諾、找幫手不單幹了。
崇禎當然不會讓李邦華失望,既然決定讓他整頓吏治,當然要給予他支持,是以正色道:
“愛卿放心,無論是朝中大員還是封疆大吏你隻管整治,出了什麽事,自有朕給你頂著。”
“另外愛卿需要什麽人給你搭手,你盡管說,朕無不應允。”
得到崇禎的親口承諾,李邦華也算是拿到了護身符,緊接著道:“陛下,說起搭手的人,老臣還真有一人要舉薦,望陛下能將此人調入督察院。”
聞言,崇禎也來了興致,不由暗想:明末清廉又敢於下刀子的文官可不多,這李邦華說的到底是誰呢!?
崇禎心裏想著狐疑出聲:“哦……愛卿說的是誰?”
李邦華也不賣關子,躬身應道:“回稟陛下,老臣要舉薦的是在陝西韓城任職的左懋第。”
左懋第?
聽到這名字的第一時間,崇禎就在腦子裏不斷的想,是呀!自己怎麽把左懋第給忘了……
左懋第在明末也算文官裏少有的一股清流了,他的確是一個為官清廉又敢於下刀子的文官。
別的不說,單是左懋第一介文官,敢在麵對多爾袞時叫出那句“寧做大明鬼,不當清朝王”。
敢於亮劍維護大明尊嚴的氣節,就不是那些貪生怕死向建奴屈膝投降的文臣武將能比的。
史上的左懋第寧死不屈,英勇殉國,是被譽為明末文天祥的人物。
左懋第也是明末唯一一個在死後被清王朝追封諡號為“忠貞”的明朝大臣,並且還為其專門修建了祠堂。
崇禎腦子裏想著,不由思緒飄散久久不語。
李邦華見狀,隻以為是皇帝不答應,是以再度開口:“陛下,左懋第雖然年輕但他不懼權貴、為官清廉,這樣的人無疑最適合進督察院,老臣懇請陛下恩準。”
李邦華的話把崇禎飄散的思緒給拉了回來。
“嗬嗬……愛卿說的是,左懋第確實年輕、也確實是個人才,韓城雖地處陝西有流賊、有災荒。”
“但在他的治理下韓城倒也還算是一方樂土。”
“好!就依愛卿之言,朕同意調左懋第入都察院。”
李邦華聽著崇禎的話有些莫名其妙,不過那些對他而言已然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皇帝同意了自己的舉薦。
雖然皇帝同意了,但還得給左懋第在督察院謀個職位,總不能讓左懋第隻做個聞風奏事禦史,那樣豈不太浪費了。
就在李邦華思緒翻飛為此事發愁之際,忽又聽到崇禎的話傳來。
“前不久督察院副都禦徐縉芳涉貪汙案被斬,就調左懋第頂替他的位置吧!”
崇禎說著毫不拖泥帶水,當即就像王承恩吩咐:“大伴,給吏部傳旨調陝西韓城左懋第入職都察院副都禦使。”
“老奴遵旨。”王承恩應聲而去。
崇禎這雷厲風行的作風,直接驚掉了李邦華的下巴,自己這還沒琢磨出來呢!
皇帝就給左懋第安排上了,這還是往日那個優柔寡斷,遇事不決的陛下嗎?
李邦華心裏嘀咕著硬了咽口水,隨即躬身讚道:“吾皇聖明。”
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他在任職期間對京營的整改動刀子太狠,把當時職掌京營的英國公張維賢、襄城伯李守奇以及兵部其他官員得罪的死死的。
在這樣的背景下,當時的朱由檢又不為他撐腰,李邦華能在兵部尚書這個位置上坐穩才是怪事。
甚至於當年在城樓上點燃炮火誤傷城下明軍的事也很有可能是襄城伯李守奇故意為之借機彈劾李邦華。
隻是這其中緣由,再去翻六年前的舊賬已沒什麽意義,畢竟當時在城上指揮的襄城伯李守奇在崇禎三年就已離世,現在的襄城伯是他的兒子李國楨。
或許正因有以上這些黑幕,才使得現在的李邦華不願再入朝為官。
崇禎心裏思忖著,直言問道:“怎麽,你對當年朕罷你官職一事還心有怨氣,所以不願再入朝為官?”
崇禎這問一出,李邦華直接“撲通”一聲跪倒在地。
“草民不敢,草民真的是年歲已高,精神不濟,倘若勉強為之怕是會誤了朝廷的大事。”
李邦華嘴上說著,心裏卻是在想,開什麽玩笑?
即使有怨氣我也不能承認呐,這要是承認對當年的事心懷不滿,以你那薄情寡恩的性子,今天我怕是老命難逃。
崇禎對李邦華年事已高的話置若罔聞,抬了抬手:“別動不動就下跪,起來說話。”
“謝陛下。”李邦華應了一聲,慢悠悠的站了起來。
見狀,崇禎這才故作姿態一歎:“哎……當年罷官一事,朕卻確有失察之處,當時確實不該將你罷官,讓你回鄉種田。”
“現在思之,朕也自覺有錯,怎麽樣?還是回來吧!大明和朕都需要你。”
崇禎這話一出,李邦華整個人如遭雷擊、呆愣當場,腦瓜子嗡嗡作響。
一臉茫然錯愕,什麽?皇帝剛才在說什麽?
自己沒聽錯吧!皇帝竟當麵和自己說當年罷自己的官罷錯了。
這能是那個自己認知裏的崇禎皇帝說出來的話?
身為一個君王,能把話說到這份上,已經算是向自己認錯了,倘若自己再不識好歹,那就有為天理,枉為人臣了。
一陣驚詫錯愕後李邦華躬身一禮:“草民,願聽陛下調遣入朝為官。”
聽到這話崇禎不由一陣暗諷:朱由檢看到沒?你以前就是太要麵子,因而錯失良臣。
還得是我穿越仔,幾句無關痛癢的話就能輕鬆拿捏,若是你指定搞不定。
崇禎心裏嘀咕著大笑出聲:“哈哈……愛卿既願入朝為官就莫要再以草民自居了。”
“老臣遵旨。”
李邦華嘴裏應承著,突然一轉話鋒:“老臣鬥膽,不知陛下打算讓老臣身居何職。”
這個問題崇禎在傳召李邦華入京之時就已考慮清楚,是以現在根本不需要考慮便脫口而出。
“朕想讓愛卿接替張捷執掌都察院,整頓各級官吏的貪汙之風。”
聞聽此言,李邦華愣了十幾息才斟酌著開口:“陛下,我大明各級官吏貪汙之風盛行已久,想要整頓吏治絕非一朝一夕之功,僅憑老臣一人怕是會有負聖恩。”
崇禎一聽這話不覺有些好笑,忍不住腹誹起來:這老小子吃一塹長一智,被罷過一次官學聰明了,知道找皇帝要承諾、找幫手不單幹了。
崇禎當然不會讓李邦華失望,既然決定讓他整頓吏治,當然要給予他支持,是以正色道:
“愛卿放心,無論是朝中大員還是封疆大吏你隻管整治,出了什麽事,自有朕給你頂著。”
“另外愛卿需要什麽人給你搭手,你盡管說,朕無不應允。”
得到崇禎的親口承諾,李邦華也算是拿到了護身符,緊接著道:“陛下,說起搭手的人,老臣還真有一人要舉薦,望陛下能將此人調入督察院。”
聞言,崇禎也來了興致,不由暗想:明末清廉又敢於下刀子的文官可不多,這李邦華說的到底是誰呢!?
崇禎心裏想著狐疑出聲:“哦……愛卿說的是誰?”
李邦華也不賣關子,躬身應道:“回稟陛下,老臣要舉薦的是在陝西韓城任職的左懋第。”
左懋第?
聽到這名字的第一時間,崇禎就在腦子裏不斷的想,是呀!自己怎麽把左懋第給忘了……
左懋第在明末也算文官裏少有的一股清流了,他的確是一個為官清廉又敢於下刀子的文官。
別的不說,單是左懋第一介文官,敢在麵對多爾袞時叫出那句“寧做大明鬼,不當清朝王”。
敢於亮劍維護大明尊嚴的氣節,就不是那些貪生怕死向建奴屈膝投降的文臣武將能比的。
史上的左懋第寧死不屈,英勇殉國,是被譽為明末文天祥的人物。
左懋第也是明末唯一一個在死後被清王朝追封諡號為“忠貞”的明朝大臣,並且還為其專門修建了祠堂。
崇禎腦子裏想著,不由思緒飄散久久不語。
李邦華見狀,隻以為是皇帝不答應,是以再度開口:“陛下,左懋第雖然年輕但他不懼權貴、為官清廉,這樣的人無疑最適合進督察院,老臣懇請陛下恩準。”
李邦華的話把崇禎飄散的思緒給拉了回來。
“嗬嗬……愛卿說的是,左懋第確實年輕、也確實是個人才,韓城雖地處陝西有流賊、有災荒。”
“但在他的治理下韓城倒也還算是一方樂土。”
“好!就依愛卿之言,朕同意調左懋第入都察院。”
李邦華聽著崇禎的話有些莫名其妙,不過那些對他而言已然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皇帝同意了自己的舉薦。
雖然皇帝同意了,但還得給左懋第在督察院謀個職位,總不能讓左懋第隻做個聞風奏事禦史,那樣豈不太浪費了。
就在李邦華思緒翻飛為此事發愁之際,忽又聽到崇禎的話傳來。
“前不久督察院副都禦徐縉芳涉貪汙案被斬,就調左懋第頂替他的位置吧!”
崇禎說著毫不拖泥帶水,當即就像王承恩吩咐:“大伴,給吏部傳旨調陝西韓城左懋第入職都察院副都禦使。”
“老奴遵旨。”王承恩應聲而去。
崇禎這雷厲風行的作風,直接驚掉了李邦華的下巴,自己這還沒琢磨出來呢!
皇帝就給左懋第安排上了,這還是往日那個優柔寡斷,遇事不決的陛下嗎?
李邦華心裏嘀咕著硬了咽口水,隨即躬身讚道:“吾皇聖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