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必謙大驚失色,楊士聰卻極為淡定,抬起茶碗抿了一口“嗬嗬”笑道:


    “益吾兄不必驚慌,咱們東林在江南經營多年,根基可比北直立要深。”


    “有江南的眾東林同僚在,徐弘基想謀奪南直隸的兩個尚書位也絕非易事。”


    聽了楊士聰的話,陳必謙這才一拍腦袋“嗬嗬”笑道:“我這是關心則亂、魔怔了,潮徹兄所言甚是。”


    話畢,兩人相視而飲……


    與此同時,城東大宅,同樣有兩人相對而坐。


    “嗬嗬……這次國子監監生名額換糧定能壓過東林黨一頭,這說來還多虧有你。”


    前內閣首輔溫體仁很是暢快的向對麵頭戴鬥笠身穿黑袍的人說道。


    黑袍人沒有馬上應聲,而是緩緩摘下頭上鬥笠,一張麵容顯現正是內閣首輔孔貞運。


    孔貞運放下鬥笠,這才緩緩開口:“長卿兄現在說這話為時過早,咱們這次雖然準備充足,但最終能拿下多少名額還猶未可知。”


    “東林黨之所以在這事上如此頹廢,那是因為近來的幾件事對他們影響頗大,使東林黨在朝堂的聲望急劇下滑所造成的。”


    “可即使如此,東林黨在朝堂上也並非無人可用。”


    “雖然最近都不見他們冒頭,但其實力依然不容小覷,尤其是在南直隸說是隻手遮天也不為過。”


    溫體仁先是微微頷首表示認同,而後又不以為意的擺了擺手。


    “玉橫兄說的固然不錯,可咱們並沒有想要到江南與東林黨一爭長短,咱們隻需鞏固好咱們在北直立的地位和利益就行。”


    “隻要這次能占據更多的國子監名額,待到朝廷選仕咱們的機會自然會多一些,這也算是為咱們一黨打下了堅實基礎,玉橫兄你功不可沒呀!”


    對於溫體仁這樣的說辭,孔貞運點了點頭倒也不否認,繼而像是想到了什麽緩聲道:


    “說來倒有些奇怪,楊士聰、陳必謙這兩條老狐狸已經缺席好幾次朝會了。”


    “他們這樣的舉動似乎有些反常,也不知他們在謀劃些什麽?”


    “嗐……這有什麽好奇怪的,那兩條老狐狸一向是無利不起早。”


    “經此前的幾番折騰,東林黨在朝堂上的話語權已然失去。”


    “現在兩人和老夫一樣都被奪了職,所以他們不去參加朝會也在情理之中。”


    “以老夫對這兩個老狐狸的了解,我估計這會兒他們正琢磨著怎麽離開北直立吧!”


    孔貞運聽著溫體仁的話不由勾起嘴角。


    “嗬嗬……他們若是離開,咱們倒也求之不得。”


    “隻要這兩個老狐狸離開,往後在朝堂上咱們也會少些阻礙。”


    宮外幾人的密談,身居皇城的崇禎自然無從知曉。


    李邦華走後,崇禎在禦書房的窗前陣陣出神。


    自己穿越過來已有兩個多月,雖然實施了諸多改革,但都還未見到成效。


    好在基本盤算是穩住了,隻要這次國子監監生名額能從官紳地主手中換到大批糧食;


    再加上自己從南方和海外運糧及免稅、推種、以工代政的各種舉措,隻要堅持到今年秋收,想必大明北地缺糧的窘境將不複存在。


    俗話說家中有糧,心中不慌,解決了災荒,接下來要解決的就是國內的農民起義軍和關外的韃子、建奴。


    現在的農民起義軍,還遠遠沒有達到史上崇禎十六年十七年那般勢不可擋。


    有洪亨九、秦良玉盯著,在加之此前的種種惠民政策,造反的人隻會越來越少。


    即使在短時間內不能將農民軍平定,也不至於像曆史上那樣泛濫成災,使大明形勢急轉直下。


    無論是災荒還是農民起義軍自己都有所安排,眼下最棘手的反倒是關外的建奴。


    史上雖是崇禎九年建奴才向大明進攻,可從自己穿越開始,曆史走向就已經變了。


    建奴很有可能會因為晉商斷供物資得不到補給而提前進攻大明,這可不是什麽好事。


    倒不是怕建奴,而是在這節骨眼與建奴交戰勝算著實不大。


    這可不是自己慫,長他人誌氣滅自己威風,說來這建奴可不像曆史上鼓吹那樣七萬人入關就定了天下。


    其實,建奴的實力並不比當下這個日薄西山的大明弱。


    建奴不光有滿八旗,還有蒙八旗與漢八旗,這三隻人馬算在一起兵力是超過二十萬的。


    這才是真正的建奴,自己可不能被曆史迷惑。


    可這都還不是最頭疼的,更要命的是建奴在火器方麵也並不比明朝弱。


    自從徐光啟的徒弟孫元化那個火器行家被孔有德裹挾投降建奴後,大明的火器製造技術就流入了遼東,所以大明能造的火器建奴一樣能造。


    建奴不製造使用火銃,那是因為他們認為火銃不如他們的騎兵,可守城的大炮建奴卻是沒少造。


    有了大炮再加之有孔有德這樣精於炮戰的指揮人才,建奴對大炮的應用簡直是如虎添翼。


    反觀大明,雖號稱有百萬雄師,但真正能打的寥寥無幾,就當下而言大明根本沒有能和超過二十萬建奴戰兵對陣的軍隊。


    所以大明現在需要的是時間,若能等到火器對建奴形成碾壓之勢那最好不過,可這種情況微乎其微。


    皇太極不是傻子,他不可能眼睜睜看著大明恢複元氣變得強大,所以和建奴的碰撞是不可避免的。


    同樣的道理,自己也不可能看著建奴逐漸壯大,必須要有所應對才行。


    這也就是為何自己要在大明國內都還未穩定之時,就把手伸向草原察哈爾部的原因。


    但僅是如此,恐怕還不夠……


    就在這時,身後一小太監匆匆而來,打斷了崇禎飄散的思緒。


    “陛下,內帑的大太監褚憲章求見。”


    “皇太極死胖子,就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朕何懼之。”崇禎自言自語的說了一句,這才轉身吩咐:“宣他進來。”


    小太監聞聲而去,不多時褚憲章便進了禦書房。


    “奴婢,參見陛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崇禎你且去,汝江山妻嫂吾照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金色魚鉤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金色魚鉤並收藏大明:崇禎你且去,汝江山妻嫂吾照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