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慕長生這個說法,贏烈表情越發凝重,甚至忍不住開口打斷了慕長生的話,“長生,以往你可一貫主張,邊關事大,朝中事小。哪怕是仁帝陛下的一些旨意,你也經常勸我先放一放。甚至為了籌備糧草軍械,你不惜讓我謊報軍情,博取朝廷撥款。你還說,我們越表現得不聽話,皇帝就會越信任我們。隻要我們守好邊關,不讓西涼人踏入半步,我們就沒必要在乎朝中其他人甚至皇帝得任何看法。
怎麽如今,卻是變了。
西涼人集結人馬,陳兵勇冠城。這明顯是這位剛上來得西涼王對我大禹的挑釁。我甚至覺得,此一戰,將會是一場曠世之戰,決定國運的一戰。如果我們不認真對待,恐怕會有辱我西秦威名。更是對身後大禹千萬百姓的不負責任,這樣的做法我贏某人是萬萬做不出來的。”
靜靜的聽西秦王將自己的想法全都說出,慕長生馬上拋出了一個問題。
“王上,可否將邊關不穩的情況,上奏陛下?”
聽到慕長生這樣問,贏烈先是一臉疑惑,然後點了點頭,“自上次去西涼采買軍馬,遭受襲擊,我就察覺有變。已提前上書,和皇帝陛下說了,西秦恐有戰端,還請早做打算。著奏折還是你幫我寫的,主意也是你出的,讓朝中先重視起來。”
“那就是了,那奏折,我寫的十分急迫。就如同我西秦此時已然和西涼交上手一般。當然了,王上西涼遇襲,本就視為西涼同我們宣戰,就算他們這次不來,我們也是要派兵去圍剿的。”
慕長生對於為什麽會將奏折寫成,好似已經開戰一般,給出了自己的解釋。贏烈並不關心這些,對於慕長生的一些做法,他深知,很多不起眼的做法都是已經開始做謀劃了。
“你繼續說今天的這兩件大事。”
慕長生微微躬身,繼續開口道,“既然陛下已經知道,並認為西秦已經和西涼開戰。卻還是下達了,‘排兵楚唐,攜軍入晉,穩定大局’。這樣的密旨,我們可以大膽猜測,南楚和大唐謀反之心已經驚動了仁帝陛下。而攜軍入晉,或許是晉州城內,同樣有人想要謀反作亂。如今很可能已經到了危乎到江山社稷的地步,陛下能信任的勤王之人,穩定大局之人,隻有您了。”
慕長生的話說完,贏烈陷入了沉思。
慕長生和徐浮二人靜靜等待著贏烈思考完。
片刻後,贏烈目光看向了徐浮,“徐老弟,你覺得如何?”
還有些迷糊的徐浮勉強的將自己雙眼睜開,先是看了看贏烈,隨後又看了看慕長生,這才開口道:
“慕先生的分析,我完全讚同。這兩件事,大小順序、輕重緩急,一如慕先生所說。”
聽到徐浮對自己見解的支持,慕長生點頭致意。
“我在聽聞這兩件事後,第一感覺和慕先生一般無二。那西涼王剛剛坐上王位,需要發動戰爭,一來立威,二來清除異己。這一戰,或許會打很久,很慘烈,但隻要王上在此坐鎮,蒙州無憂,更不足以撼動我大禹根基。
而仁帝陛下的密旨,就很值得推敲了。
削藩一事,在這兩年鬧得沸沸揚揚,五大藩王各有心思。其中,當屬南楚和大唐最為明顯,就差立一杆大旗,上麵寫著‘你要是削藩,我就造反!’幾個大字。皇帝讓我們陳兵南楚大唐,我覺得不外乎有兩個原因,一是防範,二是征討。至於攜軍入晉,我倒是有和慕先生不同的看法,我覺得這更是皇帝的一種試探。”
皇帝的試探?!
徐浮此話一出,引起了贏烈和慕長生的注意,兩個人都打起精神來,靜待下文。
徐浮此時幹脆閉上了本就費力睜開的眼睛,搖晃著腦袋,好似自言自語一般。
“慕先生說,皇帝讓王上入晉,是因為晉州城也可能會有人反叛,王上是皇帝唯一信任的人,需要您去勤王。我不否認會有這樣的可能性,但很小。
我們分開兩頭說,晉州被河州和邢州拱衛。邢州沒有什麽能征善戰之士,但也屯兵三十萬。再說河州,駐守河州的青陽王曹孝言,是皇帝的親弟弟,手握重兵。想要勤王,比我蒙州出兵要快的多。而且,兩相比較,我覺得王上在皇帝心中的地位,肯定比不上青陽王。
再說如今在那晉州城中,還有有誰能有能力威脅到皇權,誰還有能力造反。除了那位當今的太子殿下曹景風,我實在是想不出來其他人了。畢竟咱們這位皇帝陛下,已經將他那些皇子皇孫,殺的差不多了。至於咱們這位被譽為後世明君的太子殿下會不會反叛,行那逼宮奪位之舉,不必所作考量。因為就算他真的逼宮奪位,我想咱們的皇帝陛下,也隻會乖乖讓出龍椅,甚至最後再扶自己這最後一個兒子一把。
仁帝啊,他如何不知道自己年事已高,不應奪了後世的雄心壯誌。隻可惜他要強耍狠了一輩子,不服輸,不想向命運服輸。現在他肯定也後悔削藩一事是自己著急了,應該留給兒子去做。”
聽完徐浮這一大通話,在場的贏烈和慕長生都麵色凝重,紛紛陷入沉思。
徐浮話已說完,酒似乎也醒了大半,微微睜開眼,看了看還在思考的二人。
本就是聰明之人,慕長生很快就想明白了,徐浮所說這一切,更合乎情理。
朝著徐浮深深行了一禮,慕長生道,“徐先生高見,長生多有佩服。”
徐浮趕忙回了一禮,“額,慕先生客氣了,不過是因為先生多是謀劃大局,小弟不過是耍陰謀詭計多了,自然對這些並不明示的事看的透徹些。”
對於自己這兩位謀士彼此的謙虛客套,贏烈直接開口破壞了氣氛,“說了這麽多,那我接下來該如何應對?”
慕長生和徐浮相互對視一眼,笑了笑,隨即還是慕長生率先開口。
“排兵林州和蒙州交界,最好是將王上的心腹軍團都安排過去。並在精,而不再多。最好讓名氣最大的火蛇鐵騎也過去,更多的是威懾。而一旦真的動起手來,平叛的速度要快,要狠。”
贏烈點了點頭,對於派哪些人去,心中已經有了計較。
慕長生話音剛落,徐浮又繼續說道,“晉州,王上您是一定不能去的。去了反而會被忌憚,會有危險。不去,皇帝也不會多想,畢竟大殿下還在那。王上待在這蒙州,對西涼戰事和應對朝堂變幻,都更有利。”
“不去,豈不是明目張膽的抗旨,皇帝真的不會在意嗎?”贏烈說出內心的擔憂。
略作思考,徐浮回應道,“那不如就安排王上您的一位義子去好了,我可是知道,您心心念念的‘五子太保’終於組建完整了。”
贏烈嘴角微揚,想到了自己剛收下的義子,和他並肩作戰都時候,讓自己仿佛回到了年輕時期。是一個膽大,勇猛的戰士。
想到這裏,贏烈忽然下了逐客令。讓慕長生和徐浮都各自回府,等到明日一早,就準備點兵點將了。
對於西涼,主仆三人都很默契的沒有過多討論。對於西涼蠻子來犯,還有什麽好討論的,唯有一戰!
“甲、乙、丙、丁。”
聽到西秦王的召喚,四名鐵甲從不離身的貼身護衛從殿外走了進來。
“可知道我新收的那位義子的情況?”
甲率先開口道,“白奉先,原猛虎營十千牛十標標長,手中有大殿下的推薦信。”
“嗯,”贏烈對甲匯報的情況滿意的點了點頭,“他現在可在蒙州?”
“在,您安排溫殿下將長虹軍給他後,在溫殿下的幫助下,他很快就掌控了長虹軍。而且在西涼萬人任務時,直接滅了一個近三萬人的部落。今晚正在和長虹軍的一幹高層在府中歡聚飲酒。”
“好,很不錯,看來老子的眼光依舊不錯。”
“主人···”
“嗯?”
贏烈看著有些欲言又止的甲,眼神詢問。
“白殿下,似乎和那位他護送而來的,大殿下送給您的美人,有些糾纏不清。”
努力回想著甲口中所說的那個美人,終於是回憶起來了一些。
“那個叫葉心如的?”
“是,葉心如是當今美人榜榜眼。”
贏烈點了點頭,“那可還真是個大美人。”
贏烈心中已經有了計較,不再多言,一夜無話,靜待明日安排。
與此同時,晉州城內,依舊是大雨不止。就好像這天空懸掛一盆大水,傾瀉而下,難以止住一般。
原本早已歇下的門房,好不容易才在雨打聲中睡著,卻忽然聽到劇烈的敲門聲。
原本還以為是自己聽錯了,門房並沒有第一時間起身。可聽了一會,發現敲門聲是真實存在的。出於敬業他還是爬起身,雖然口中不停的咒罵,但還是快步走到了大門前。同他一起來的,還有其他三位門房。
大雨,深夜,是什麽人會這麽不長眼,跑來敲當朝太子太傅的大門。
怎麽如今,卻是變了。
西涼人集結人馬,陳兵勇冠城。這明顯是這位剛上來得西涼王對我大禹的挑釁。我甚至覺得,此一戰,將會是一場曠世之戰,決定國運的一戰。如果我們不認真對待,恐怕會有辱我西秦威名。更是對身後大禹千萬百姓的不負責任,這樣的做法我贏某人是萬萬做不出來的。”
靜靜的聽西秦王將自己的想法全都說出,慕長生馬上拋出了一個問題。
“王上,可否將邊關不穩的情況,上奏陛下?”
聽到慕長生這樣問,贏烈先是一臉疑惑,然後點了點頭,“自上次去西涼采買軍馬,遭受襲擊,我就察覺有變。已提前上書,和皇帝陛下說了,西秦恐有戰端,還請早做打算。著奏折還是你幫我寫的,主意也是你出的,讓朝中先重視起來。”
“那就是了,那奏折,我寫的十分急迫。就如同我西秦此時已然和西涼交上手一般。當然了,王上西涼遇襲,本就視為西涼同我們宣戰,就算他們這次不來,我們也是要派兵去圍剿的。”
慕長生對於為什麽會將奏折寫成,好似已經開戰一般,給出了自己的解釋。贏烈並不關心這些,對於慕長生的一些做法,他深知,很多不起眼的做法都是已經開始做謀劃了。
“你繼續說今天的這兩件大事。”
慕長生微微躬身,繼續開口道,“既然陛下已經知道,並認為西秦已經和西涼開戰。卻還是下達了,‘排兵楚唐,攜軍入晉,穩定大局’。這樣的密旨,我們可以大膽猜測,南楚和大唐謀反之心已經驚動了仁帝陛下。而攜軍入晉,或許是晉州城內,同樣有人想要謀反作亂。如今很可能已經到了危乎到江山社稷的地步,陛下能信任的勤王之人,穩定大局之人,隻有您了。”
慕長生的話說完,贏烈陷入了沉思。
慕長生和徐浮二人靜靜等待著贏烈思考完。
片刻後,贏烈目光看向了徐浮,“徐老弟,你覺得如何?”
還有些迷糊的徐浮勉強的將自己雙眼睜開,先是看了看贏烈,隨後又看了看慕長生,這才開口道:
“慕先生的分析,我完全讚同。這兩件事,大小順序、輕重緩急,一如慕先生所說。”
聽到徐浮對自己見解的支持,慕長生點頭致意。
“我在聽聞這兩件事後,第一感覺和慕先生一般無二。那西涼王剛剛坐上王位,需要發動戰爭,一來立威,二來清除異己。這一戰,或許會打很久,很慘烈,但隻要王上在此坐鎮,蒙州無憂,更不足以撼動我大禹根基。
而仁帝陛下的密旨,就很值得推敲了。
削藩一事,在這兩年鬧得沸沸揚揚,五大藩王各有心思。其中,當屬南楚和大唐最為明顯,就差立一杆大旗,上麵寫著‘你要是削藩,我就造反!’幾個大字。皇帝讓我們陳兵南楚大唐,我覺得不外乎有兩個原因,一是防範,二是征討。至於攜軍入晉,我倒是有和慕先生不同的看法,我覺得這更是皇帝的一種試探。”
皇帝的試探?!
徐浮此話一出,引起了贏烈和慕長生的注意,兩個人都打起精神來,靜待下文。
徐浮此時幹脆閉上了本就費力睜開的眼睛,搖晃著腦袋,好似自言自語一般。
“慕先生說,皇帝讓王上入晉,是因為晉州城也可能會有人反叛,王上是皇帝唯一信任的人,需要您去勤王。我不否認會有這樣的可能性,但很小。
我們分開兩頭說,晉州被河州和邢州拱衛。邢州沒有什麽能征善戰之士,但也屯兵三十萬。再說河州,駐守河州的青陽王曹孝言,是皇帝的親弟弟,手握重兵。想要勤王,比我蒙州出兵要快的多。而且,兩相比較,我覺得王上在皇帝心中的地位,肯定比不上青陽王。
再說如今在那晉州城中,還有有誰能有能力威脅到皇權,誰還有能力造反。除了那位當今的太子殿下曹景風,我實在是想不出來其他人了。畢竟咱們這位皇帝陛下,已經將他那些皇子皇孫,殺的差不多了。至於咱們這位被譽為後世明君的太子殿下會不會反叛,行那逼宮奪位之舉,不必所作考量。因為就算他真的逼宮奪位,我想咱們的皇帝陛下,也隻會乖乖讓出龍椅,甚至最後再扶自己這最後一個兒子一把。
仁帝啊,他如何不知道自己年事已高,不應奪了後世的雄心壯誌。隻可惜他要強耍狠了一輩子,不服輸,不想向命運服輸。現在他肯定也後悔削藩一事是自己著急了,應該留給兒子去做。”
聽完徐浮這一大通話,在場的贏烈和慕長生都麵色凝重,紛紛陷入沉思。
徐浮話已說完,酒似乎也醒了大半,微微睜開眼,看了看還在思考的二人。
本就是聰明之人,慕長生很快就想明白了,徐浮所說這一切,更合乎情理。
朝著徐浮深深行了一禮,慕長生道,“徐先生高見,長生多有佩服。”
徐浮趕忙回了一禮,“額,慕先生客氣了,不過是因為先生多是謀劃大局,小弟不過是耍陰謀詭計多了,自然對這些並不明示的事看的透徹些。”
對於自己這兩位謀士彼此的謙虛客套,贏烈直接開口破壞了氣氛,“說了這麽多,那我接下來該如何應對?”
慕長生和徐浮相互對視一眼,笑了笑,隨即還是慕長生率先開口。
“排兵林州和蒙州交界,最好是將王上的心腹軍團都安排過去。並在精,而不再多。最好讓名氣最大的火蛇鐵騎也過去,更多的是威懾。而一旦真的動起手來,平叛的速度要快,要狠。”
贏烈點了點頭,對於派哪些人去,心中已經有了計較。
慕長生話音剛落,徐浮又繼續說道,“晉州,王上您是一定不能去的。去了反而會被忌憚,會有危險。不去,皇帝也不會多想,畢竟大殿下還在那。王上待在這蒙州,對西涼戰事和應對朝堂變幻,都更有利。”
“不去,豈不是明目張膽的抗旨,皇帝真的不會在意嗎?”贏烈說出內心的擔憂。
略作思考,徐浮回應道,“那不如就安排王上您的一位義子去好了,我可是知道,您心心念念的‘五子太保’終於組建完整了。”
贏烈嘴角微揚,想到了自己剛收下的義子,和他並肩作戰都時候,讓自己仿佛回到了年輕時期。是一個膽大,勇猛的戰士。
想到這裏,贏烈忽然下了逐客令。讓慕長生和徐浮都各自回府,等到明日一早,就準備點兵點將了。
對於西涼,主仆三人都很默契的沒有過多討論。對於西涼蠻子來犯,還有什麽好討論的,唯有一戰!
“甲、乙、丙、丁。”
聽到西秦王的召喚,四名鐵甲從不離身的貼身護衛從殿外走了進來。
“可知道我新收的那位義子的情況?”
甲率先開口道,“白奉先,原猛虎營十千牛十標標長,手中有大殿下的推薦信。”
“嗯,”贏烈對甲匯報的情況滿意的點了點頭,“他現在可在蒙州?”
“在,您安排溫殿下將長虹軍給他後,在溫殿下的幫助下,他很快就掌控了長虹軍。而且在西涼萬人任務時,直接滅了一個近三萬人的部落。今晚正在和長虹軍的一幹高層在府中歡聚飲酒。”
“好,很不錯,看來老子的眼光依舊不錯。”
“主人···”
“嗯?”
贏烈看著有些欲言又止的甲,眼神詢問。
“白殿下,似乎和那位他護送而來的,大殿下送給您的美人,有些糾纏不清。”
努力回想著甲口中所說的那個美人,終於是回憶起來了一些。
“那個叫葉心如的?”
“是,葉心如是當今美人榜榜眼。”
贏烈點了點頭,“那可還真是個大美人。”
贏烈心中已經有了計較,不再多言,一夜無話,靜待明日安排。
與此同時,晉州城內,依舊是大雨不止。就好像這天空懸掛一盆大水,傾瀉而下,難以止住一般。
原本早已歇下的門房,好不容易才在雨打聲中睡著,卻忽然聽到劇烈的敲門聲。
原本還以為是自己聽錯了,門房並沒有第一時間起身。可聽了一會,發現敲門聲是真實存在的。出於敬業他還是爬起身,雖然口中不停的咒罵,但還是快步走到了大門前。同他一起來的,還有其他三位門房。
大雨,深夜,是什麽人會這麽不長眼,跑來敲當朝太子太傅的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