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歲末的大雪。天地之間蒼白一片。黃昏從不知名的四處漲潮一般湧起並淹沒最後一絲日光,大片凍結的湖在黯淡蒼茫的天色之下呈現出冰藍色。湖邊叢叢鬆動的雪堆下麵掩埋著枯萎的蘆葦和野蒿草。雪花變成細柔的白色絨線,按照風行方向四散飄落。
他們蜷縮在破漏的土房子裏麵,守著空空如也的灶頭。柴也沒有了。一隻與糧食儲備量毫不相稱的大黑鐵鍋架在灶上,鍋裏一星油滴都沒有,似乎快要生鏽了一樣。穿上黑灰色的笨重棉衣躺在硬板床上,依然還是冷。
衛東對她說,跟我一起走,我們回到城市去。
她知道他是去逃亡,並且肯定再也不會回到這裏。於是她說,那我們帶上簡生一齊走。他聽完卻皺眉,說,我們不能帶走他。
這是我們的骨肉,不能棄之不顧!
你異想天開!我們把他交給李婆婆,她老人家本來就孤寡無後。
你個喪盡天良的,自己親生的孩子都不要!
爭吵越來越激烈。她扯破了臉痛罵,然後又丟下臉麵苦苦央求。直到最後,衛東鐵青著臉,不再吭聲。她帶著他的默許,顫抖而卑微地抱緊了孩子。
臨行前的那個夜晚,她抱著簡生躺在他的身邊,冷得發抖。她看著因為饑餓和寒冷而輕聲哼哼的嬰孩,心裏格外酸楚。
事實上,她自己也並不知道,即使逃回城市,又將會有怎樣艱難無著的生活。而這個孩子的存在,又將是怎樣一個難題。
這最後的一夜顯得格外漫長。天終於亮了。呼嘯的北風仍在土房子外麵肆虐。衛東呼地打開門,北風夾著濕氣洶湧而進,孩子被冷風激得啼哭起來。
在那個寒冷的冬日早晨,蒙蒙的霧氣之中,他們和另幾個知青以及前來送行的李婆婆一起,前去搭林場的車子,要離開這片土地。
去乘車的路上,他對她說,我來抱簡生。她欣喜地以為衛東已經下定決心帶孩子走,於是滿懷高興地將孩子交給他。到了停車處,車鬥裏已經有很多知青和農民等在那裏,周圍有送行的人。衛東把她送上車子,然後把行李遞上去,使喚她找個角落把行李擱好。
他遲遲在下麵磨蹭,直到車子啟動的前一刻,這個年輕的父親忽然把孩子放在地上,自己獨自爬上車鬥。
車開走了很遠,素清才發現衛東帶著蒼白得發青的臉色,咬著牙關坐在人堆裏,懷裏沒有簡生。她回過神來,問,生生呢?我的生生??可憐的母親因為恐慌而聲音顫抖,爬過滿車鬥的擁擠的人和行李,爬到尾巴上去,但是早已經什麽都看不到了。她甚至沒有看到,簡生是如何像個垃圾一樣被扔在路上,然後被婆婆撿起來抱走……
車依舊往前開,素清瞬間發瘋一樣尖叫起來,拚命要跳下去。衛東死死拉住她的手,任憑她豁了命撒潑也不放。車鬥裏亂作一團。知青和農民們有的在吆喝,有的在咒罵,有的讓她下去,有的拉她回來。紛亂的雙手和身影,無法分辨。
衛東拉著她的手不放。她回頭狠狠給了他兩記耳光,破口大罵,你個狗娘養的畜牲!
衛東吼道,你給我聽著!我們尚不自保,怎麽養得起這個孩子?!回去了怎麽跟家裏交待?!我事先早就把他抱養給了李婆婆,老人會好好養他的!你他媽犯不著操這份心了!
她痛哭著,神魂顛倒地拚命搖頭。不可置信地流下眼淚……
村莊漸漸完全消失,密林山野在天地相接之處破了一筆清冥浩蕩。留下一筆寫意的淡墨,掩映在濃濃的霧氣深處。衛東鎮定地看著一切。眼睛裏麵沒有絲毫淚水。
他們在車上度過一個晝夜的時間。一路上她臉色蒼白如紙,頭發蓬亂,默不作聲地靠在一角,幹裂發白的嘴角微微翕張。他看著她陡然間蒼老的形容,簡直與一個瘋癲庸墮的老婦無異。他回憶起初次見麵的夜晚,她猶如秋林般的漆黑發辮,在燭光中閃爍著靛藍的光澤。目光鹿一般伶俐。緋紅的臉頰,像是春日山嶺中的達子香。他聽到姑娘在吹奏《山楂樹》,於是動情地將自己寫在樹皮上的詩歌送給她。
《大地之燈》淹沒最後一絲日光(2)
但一切都隻是過去了。生活和境遇足以輕易而徹底地改變所有。
他心中是疼痛的,隱隱不忍,便伸出手輕輕撫摸素清的頭,試圖理理她蓬亂的發辮。她卻陡然驚恐地躲閃,抬起頭,目光錐子般充滿恨意。衛東無奈地縮回了手,低聲說,這不是我們的錯。
這不是我們的錯。他說。
她回答,對,這不是我們的錯。可是衛東,她幽幽地說,你心太狠了。一般人都不會有你這麽狠心的。
他咬緊了牙關。沉默不語。
是用了多年混濁而悲壯的青春,去懂得一個不可回避的事實:命運不可掌控,尤其是若在一個錯誤的時代降生。
下車的時刻,她要繼續南下,而他要向西。她對他說,我們該分開了。他拖著行李回過頭來,鎮定地望著她。憔悴的臉上重新上演默然的表情。他無言。轉身扛起行李,兀自向前。頭也不回地走了。
這情景隱喻著他分裂的人格:最憂鬱而浪漫的詩歌,與最自私和無情的抉擇。
那便是他留給她最後的印象。那兀自離去的身影,仿佛一場倉促而混亂的落幕,宣告青春的徹底消失,在這個同樣倉促而混亂的世界,和時代。
人們說,曾經見到一個年輕知青,獨自深入小興安嶺的林區,在山坡上的荒塚前叩首,長跪不起。
他是簡衛東。當他已經決意離開這片土地,再也不會回來的時候,他終於能夠鼓起勇氣,去看望這座墳墓。當年自己粗心大意地添加了過多的柴火,煙囪被烤燙,衣物被點燃,引起了大火,最終導致好幾個人燒傷,四個女孩子喪身火海。她們的笑容就這麽被遺忘在了異鄉的土地,遁入時光的隱秘角落,悄無聲息。
那是在一個黑夜迫近之前的黃昏。簡衛東站在她們的墓前,看到她們熟稔而陌生的笑容逐漸隱沒在落日的群岡。他知道這一片年輕的生命必定已經遁入了他在現實中無法接近的理想天堂。那些萋草離離的殘碑斷碣,在寂靜的歲月之中,美得這樣辛苦與悲壯。
這片笑容在異鄉的土地下沉睡。無人問津。以後還將一塵不變地沉睡下去。四周零亂叢生的蒿草和野花,迎著漫天悠揚而清亮的晚霞,隨風輕輕搖擺。它們亦是沉默了又沉默的判斷者。他獨自一人良久地站立著,透過玄青色的蒼涼墓碑,凝視這些死於自己手下的十七歲的眼睛。如同月下潮汐,時間縮影成一幀幀光感飽滿的電影膠片,被歲月的齒輪帶動著從眼前卷過。
第一次知青聯誼活動上,他還是那個有著一雙蒼白頎長的手的詩人,拉一把深棕色的大提琴——雪白頎長的手持著琴弓,清晰的骨節極富韻律地突起,在夜色以及燭火的洗濯之下,像是一首節奏淩躍的詩歌。在匆忙離去之前,他拿著一盒寫在樺樹皮上的詩歌,對那個美麗的姑娘說,這是我寫的詩,有興趣你就看看吧。
然後是記憶中那場關於大火的噩夢。黑色的濃煙未曾散盡,被活活燒死的四個女孩子,手挽著手蜷縮成一堆。她們的身體已經成為漆黑的焦炭,裹屍布不斷地浸出黑濃的人油。
那些仲夏之夜前去幽會情人的迢迢路途,那些清晨在濃霧彌漫的白樺林裏匆忙的吻別,那些年輕身影被茫茫青紗帳所遮掩並最終消失的青春歲月,都已經徹底消失。不複追回。
簡衛東在墳墓前持久的佇立,遠處便是遼闊的遺忘的水域,遍布濃濃霧氣和叢叢蘆葦。山崗上夜已經濃了。麵對星月凊輝,他深知自己已經不能再對命運有任何怨悔與貪婪。因了相對於這片沉睡的笑容,他還擁有萬能的生。隻有自己知青歲月,能陪伴這墳墓下的生命與山岡日夜私語。
他與她們都是共和國理想的效死者。同時代本身一樣,是無知而無辜的效死者。
歲末的大雪。天地之間蒼白一片。黃昏從不知名的四處漲潮一般湧起並淹沒最後一絲日光,大片凍結的湖在黯淡蒼茫的天色之下呈現出冰藍色。湖邊叢叢鬆動的雪堆下麵掩埋著枯萎的蘆葦和野蒿草。雪花變成細柔的白色絨線,按照風行方向四散飄落。
他們蜷縮在破漏的土房子裏麵,守著空空如也的灶頭。柴也沒有了。一隻與糧食儲備量毫不相稱的大黑鐵鍋架在灶上,鍋裏一星油滴都沒有,似乎快要生鏽了一樣。穿上黑灰色的笨重棉衣躺在硬板床上,依然還是冷。
衛東對她說,跟我一起走,我們回到城市去。
她知道他是去逃亡,並且肯定再也不會回到這裏。於是她說,那我們帶上簡生一齊走。他聽完卻皺眉,說,我們不能帶走他。
這是我們的骨肉,不能棄之不顧!
你異想天開!我們把他交給李婆婆,她老人家本來就孤寡無後。
你個喪盡天良的,自己親生的孩子都不要!
爭吵越來越激烈。她扯破了臉痛罵,然後又丟下臉麵苦苦央求。直到最後,衛東鐵青著臉,不再吭聲。她帶著他的默許,顫抖而卑微地抱緊了孩子。
臨行前的那個夜晚,她抱著簡生躺在他的身邊,冷得發抖。她看著因為饑餓和寒冷而輕聲哼哼的嬰孩,心裏格外酸楚。
事實上,她自己也並不知道,即使逃回城市,又將會有怎樣艱難無著的生活。而這個孩子的存在,又將是怎樣一個難題。
這最後的一夜顯得格外漫長。天終於亮了。呼嘯的北風仍在土房子外麵肆虐。衛東呼地打開門,北風夾著濕氣洶湧而進,孩子被冷風激得啼哭起來。
在那個寒冷的冬日早晨,蒙蒙的霧氣之中,他們和另幾個知青以及前來送行的李婆婆一起,前去搭林場的車子,要離開這片土地。
去乘車的路上,他對她說,我來抱簡生。她欣喜地以為衛東已經下定決心帶孩子走,於是滿懷高興地將孩子交給他。到了停車處,車鬥裏已經有很多知青和農民等在那裏,周圍有送行的人。衛東把她送上車子,然後把行李遞上去,使喚她找個角落把行李擱好。
他遲遲在下麵磨蹭,直到車子啟動的前一刻,這個年輕的父親忽然把孩子放在地上,自己獨自爬上車鬥。
車開走了很遠,素清才發現衛東帶著蒼白得發青的臉色,咬著牙關坐在人堆裏,懷裏沒有簡生。她回過神來,問,生生呢?我的生生??可憐的母親因為恐慌而聲音顫抖,爬過滿車鬥的擁擠的人和行李,爬到尾巴上去,但是早已經什麽都看不到了。她甚至沒有看到,簡生是如何像個垃圾一樣被扔在路上,然後被婆婆撿起來抱走……
車依舊往前開,素清瞬間發瘋一樣尖叫起來,拚命要跳下去。衛東死死拉住她的手,任憑她豁了命撒潑也不放。車鬥裏亂作一團。知青和農民們有的在吆喝,有的在咒罵,有的讓她下去,有的拉她回來。紛亂的雙手和身影,無法分辨。
衛東拉著她的手不放。她回頭狠狠給了他兩記耳光,破口大罵,你個狗娘養的畜牲!
衛東吼道,你給我聽著!我們尚不自保,怎麽養得起這個孩子?!回去了怎麽跟家裏交待?!我事先早就把他抱養給了李婆婆,老人會好好養他的!你他媽犯不著操這份心了!
她痛哭著,神魂顛倒地拚命搖頭。不可置信地流下眼淚……
村莊漸漸完全消失,密林山野在天地相接之處破了一筆清冥浩蕩。留下一筆寫意的淡墨,掩映在濃濃的霧氣深處。衛東鎮定地看著一切。眼睛裏麵沒有絲毫淚水。
他們在車上度過一個晝夜的時間。一路上她臉色蒼白如紙,頭發蓬亂,默不作聲地靠在一角,幹裂發白的嘴角微微翕張。他看著她陡然間蒼老的形容,簡直與一個瘋癲庸墮的老婦無異。他回憶起初次見麵的夜晚,她猶如秋林般的漆黑發辮,在燭光中閃爍著靛藍的光澤。目光鹿一般伶俐。緋紅的臉頰,像是春日山嶺中的達子香。他聽到姑娘在吹奏《山楂樹》,於是動情地將自己寫在樹皮上的詩歌送給她。
《大地之燈》淹沒最後一絲日光(2)
但一切都隻是過去了。生活和境遇足以輕易而徹底地改變所有。
他心中是疼痛的,隱隱不忍,便伸出手輕輕撫摸素清的頭,試圖理理她蓬亂的發辮。她卻陡然驚恐地躲閃,抬起頭,目光錐子般充滿恨意。衛東無奈地縮回了手,低聲說,這不是我們的錯。
這不是我們的錯。他說。
她回答,對,這不是我們的錯。可是衛東,她幽幽地說,你心太狠了。一般人都不會有你這麽狠心的。
他咬緊了牙關。沉默不語。
是用了多年混濁而悲壯的青春,去懂得一個不可回避的事實:命運不可掌控,尤其是若在一個錯誤的時代降生。
下車的時刻,她要繼續南下,而他要向西。她對他說,我們該分開了。他拖著行李回過頭來,鎮定地望著她。憔悴的臉上重新上演默然的表情。他無言。轉身扛起行李,兀自向前。頭也不回地走了。
這情景隱喻著他分裂的人格:最憂鬱而浪漫的詩歌,與最自私和無情的抉擇。
那便是他留給她最後的印象。那兀自離去的身影,仿佛一場倉促而混亂的落幕,宣告青春的徹底消失,在這個同樣倉促而混亂的世界,和時代。
人們說,曾經見到一個年輕知青,獨自深入小興安嶺的林區,在山坡上的荒塚前叩首,長跪不起。
他是簡衛東。當他已經決意離開這片土地,再也不會回來的時候,他終於能夠鼓起勇氣,去看望這座墳墓。當年自己粗心大意地添加了過多的柴火,煙囪被烤燙,衣物被點燃,引起了大火,最終導致好幾個人燒傷,四個女孩子喪身火海。她們的笑容就這麽被遺忘在了異鄉的土地,遁入時光的隱秘角落,悄無聲息。
那是在一個黑夜迫近之前的黃昏。簡衛東站在她們的墓前,看到她們熟稔而陌生的笑容逐漸隱沒在落日的群岡。他知道這一片年輕的生命必定已經遁入了他在現實中無法接近的理想天堂。那些萋草離離的殘碑斷碣,在寂靜的歲月之中,美得這樣辛苦與悲壯。
這片笑容在異鄉的土地下沉睡。無人問津。以後還將一塵不變地沉睡下去。四周零亂叢生的蒿草和野花,迎著漫天悠揚而清亮的晚霞,隨風輕輕搖擺。它們亦是沉默了又沉默的判斷者。他獨自一人良久地站立著,透過玄青色的蒼涼墓碑,凝視這些死於自己手下的十七歲的眼睛。如同月下潮汐,時間縮影成一幀幀光感飽滿的電影膠片,被歲月的齒輪帶動著從眼前卷過。
第一次知青聯誼活動上,他還是那個有著一雙蒼白頎長的手的詩人,拉一把深棕色的大提琴——雪白頎長的手持著琴弓,清晰的骨節極富韻律地突起,在夜色以及燭火的洗濯之下,像是一首節奏淩躍的詩歌。在匆忙離去之前,他拿著一盒寫在樺樹皮上的詩歌,對那個美麗的姑娘說,這是我寫的詩,有興趣你就看看吧。
然後是記憶中那場關於大火的噩夢。黑色的濃煙未曾散盡,被活活燒死的四個女孩子,手挽著手蜷縮成一堆。她們的身體已經成為漆黑的焦炭,裹屍布不斷地浸出黑濃的人油。
那些仲夏之夜前去幽會情人的迢迢路途,那些清晨在濃霧彌漫的白樺林裏匆忙的吻別,那些年輕身影被茫茫青紗帳所遮掩並最終消失的青春歲月,都已經徹底消失。不複追回。
簡衛東在墳墓前持久的佇立,遠處便是遼闊的遺忘的水域,遍布濃濃霧氣和叢叢蘆葦。山崗上夜已經濃了。麵對星月凊輝,他深知自己已經不能再對命運有任何怨悔與貪婪。因了相對於這片沉睡的笑容,他還擁有萬能的生。隻有自己知青歲月,能陪伴這墳墓下的生命與山岡日夜私語。
他與她們都是共和國理想的效死者。同時代本身一樣,是無知而無辜的效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