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休沐,本定下去捶丸,怎奈天公不作美,濃雲落雨。
謝辭定下聽雨閣,眾人齊聚。
沈玉寒同宋雲舒執棋對弈,沈玉林同李忠明二人討論兵書,唯謝辭無所事事,倚在窗邊軟榻瞧許宴知發愣。
“下雨了。”
許宴知失笑,視線從窗外收回,“我知道。”
她又道:“好端端的,我不會胡想。”
謝辭一撇嘴,“誰知道你心裏在想什麽?”
“敬之自是知道的。”
謝辭當即給她肩頭一拳,“又喚敬之,你煩不煩?”
沈玉寒聞聲輕笑,“喚你敬之怎麽了?喚不得嗎?”
“玉寒自是喚得的。”
“……”許宴知抿唇假笑,給了謝辭一腳。
李忠明接話:“他這人別扭,不喜旁人以字相稱。”
宋雲舒:“可喚字不是更親近些嗎?”
謝辭撐著下巴,“我不喜歡敬之二字。”
許宴知笑道:“取自《詩經·敬之》嗎?敬天自戒,寓意也不錯。”
謝辭懶懶回應,“寓意不錯,太規矩了,總覺著像枷鎖束縛。”
沈玉林忽道:“說起來,我還不知黎仲舒的字。”
“屹承,”許宴知笑言:“他字屹承。”
“屹立永承,也是好字。”宋雲舒道。
許宴知細想了想,說:“謝辭字敬之,李忠明字仲和,小侯爺字疆義,黎仲舒字屹承,我還知道洪辰溪、東方令頤和喬統領的字。”
謝辭挑眉,“洪辰溪字什麽?”
“清文。”
李忠明連忙道:“誒,那個冷冰冰的東方令頤字什麽?”
“行止。”
話已說到這,許宴知幹脆說完,“喬統領字書嶼。”
“書嶼?”沈玉林道:“書嶼未免太文氣,喬統領同父親也鎮守過沙場,我還以為會取得偏武一些。”
他又問:“你是怎麽知道的?”
許宴知靜了一瞬,“聖上說的。”
喬賦笙弱冠取字後曾寫信給她,彼時她還在雲清學宮,對喬賦笙的信她一向隻看不回,原以為喬賦笙不會再寫,可她在雲清學宮常能收到喬賦笙來信。
謝辭打了個哈欠,“我還道你何時同喬統領熟到知字了。”
她笑意淡了,指尖隱隱泛白反複劃過杯沿,“自是還未熟到那個地步。”
她又道:“我同你們說了他們的字,你們莫要亂傳,到底是冒犯的。”
“那是自然。”
“宴知哥哥的字會是什麽?”
謝辭瞥一眼許宴知,“我若是許太傅,定要帶個安字。”
許宴知含笑輕踹他一腳,“安字寓意也不錯,長輩取字無非就是為平安、為仕途,或我爹真會如此。”
李忠明笑出聲,“誒喲,我們的許大人也快弱冠咯。”
謝辭接話:“誒,吾家有兒初長成,欣慰,實在欣慰。”
許宴知笑盈盈的,“滾。”
謝辭懶散側躺著,“屹承怎麽不來?”
“夫人懷胎,他自是要盡心照顧,”許宴知斜他一眼,“你不喜旁人喚你字,卻一口一個旁人的字。”
謝辭聳肩,“我是不喜,但你們喜歡便喚唄,我又不強求。”
“那你方才打我作甚?”
“你不也踹我了?”謝辭一擺手,“咱倆扯平了。”
“對了,”宋雲舒突然出聲,她垂眸盯著棋局似有猶豫,終是落子輕歎,“我要走了。”
沈玉林神色不變,大抵早就知道。
沈玉寒有些難過,“就不能再多待幾日嗎?”
宋雲舒覆上沈玉寒的手,“我來京城本就不是常住,且私去嶺南已惹得我爹生氣,他催我回去的信也寄了好幾封,我總歸是要走的。”
“可是——”
“玉寒,莫要再說了。”沈玉林嗓音有些沉悶,“今雖離別,終有相逢。”
謝辭起身走至沈玉寒身側,他輕按了按她的肩,無言安慰。
許宴知則是道:“沙場蒼鷹,在京城自是施展不開。”她垂眸凝著茶湯,後勾唇一笑,“望日後相見,我等喚你一聲宋將軍。”
宋雲舒當即揚唇朗笑,“我能不能成為將軍還需仰仗京中的你們所改的律法呢,說到底,你我各有其天地。”
“來日方長,總有相逢。”
李忠明有意岔話,“宋盛宋將軍也姓宋,你們不會是親戚吧?”
沈玉寒當即轉笑,“不過同姓罷了,哪裏會是親戚。”
宋雲舒見沈玉寒展笑顏也鬆了口氣,“雖也姓宋,但確實不是親戚。”
窗外有雨被風卷落軟榻上泡茶桌案,許宴知指尖點了點雨水,側頭看向窗外落雨,雨聲淅瀝亂了耳旁說笑,回想方才謝辭所說,其實許昌茗為她取的字確有一個安字。
許宴知曾在書房窺得被許昌茗小心收放的紙張,她還道許昌茗藏了什麽秘密不肯讓她知曉,卻在看過後才明白那是許昌茗早早為她取下的字。
行安。
所行萬安。
在這張紙旁還有一張是她及笄時取的小字,念歸。
許宴知指尖輕顫,念歸小字許昌茗從未向她提及,當年及笄是在雲清學宮,許昌茗隻是差人送來一支發簪,並未言說取小字之事。
無論是念歸還是行安,她都喜歡。
隻待弱冠那日,許昌茗正式為她定字。
手邊小爐沸騰,謝辭提壺倒水,瞧她靜盯窗外不由輕喚,“在想什麽?”
許宴知回神輕勾唇,“沒什麽?”她轉言又問:“郡主可取小字了?”
沈玉寒搖頭,“還沒有,雖已過及笄,但想著小字須得長輩來定,便沒取。”
宋雲舒笑道:“我也沒有,我爹說我不同閨閣女子,是上陣殺敵的,雖在京中總會落人口舌說我不尊禮教,但我爹說了,讓我像男兒一樣,年及二十為我取字。”
謝辭抿茶掃一眼許宴知,“還在想取字的事呢?”
“放心吧,許太傅學識淵博,所取之字必是有其淵源。”
許宴知抿唇淡笑,念歸及行安淺顯明了,倒還真沒有謝辭說的有其淵源。
“罷了,左右不是我該操心的事。”
“就是,”謝辭為她添茶,“難得休沐卻沒碰上好天氣,晚上不如一道喝酒?”
宋雲舒立馬應聲,“我看行。”
沈玉寒搖頭,“我就不去了,我明兒要去萬佛寺,不好夜飲。”
謝辭聞言改口,“那不喝酒,咱們去瞧戲吧?”
“聽說西院又排了不少新戲,咱們去瞧瞧?”
眾人皆應,許宴知雖不喜但沒掃興也應下同去。
……
西院熱鬧,比許宴知所想更甚。
謝辭財大氣粗,將原定廂房改為正中天字號。
許宴知調侃,“在哪看不一樣?非得顯你少爺是吧?”
謝辭撇嘴,“你懂什麽?這個位置看的最清楚。”
“成吧,左右也不是我花錢。”
許宴知本無意聽戲,隻是這兒茶水不錯,瓜果零嘴也還行,她半聽半吃也就這麽陪著他們看戲。
“來者何人?”
“蘇州燕止。”
此戲非京戲,多為民間話本故事以演繹講述為主,話語洪亮不帶音調,如說書先生卻又比說書先生多了演繹。
故而燕止二字一出,許宴知手中一頓,後輕笑搖頭,應是自己多心。
“蘇州燕止?是何來頭?”
“你竟不知我的來頭?我爹可是京中一品大員,我娘是蘇州富商之女,我也身負官職,你說我是何來頭?”說話之人是一白麵小生,約莫二十出頭,但並未發冠未簪應扮演的是未弱冠的兒郎。
同他對戲之人是財主打扮,他神情誇張,一副被震懾模樣,抖著手道:“你,你,你莫非是顧家燕止!”
送到唇邊的茶一瞬頓住,許宴知挑眉放茶緊凝台下。
若要說名字諧音相符是巧合,那眼下身世如照搬若再想做巧合怕是不大可能了。
謝辭蹙眉,側頭瞧她,“怎麽回事?”
許宴知輕哼,“我怎麽知道?”
戲越演眾人越發覺得同許宴知相像,台下有人出聲打斷,“顧燕止是許宴知嗎?”
台上並未回應,依舊說詞演繹。
沈玉林道:“要不我讓人停了這戲?”
許宴知神色淡下來,似笑非笑,“不急,聽聽是什麽故事?”
一場戲下來,講述的是京官顧燕止受命到地方監察,遇貪官汙吏、見奸商與官府勾結,皆被顧燕止一一破解,最後官吏伏法,奸商落罪。
戲完退場,台下仍議論紛紛,“這說的不就是許宴知嗎?”
“對啊,家世,官職都能對上。”
“也不知這戲的真假,若是真的,那這結局還真是大快人心。”
“是真的吧,我聽說許宴知也曾出京監察過。”
“這許宴知不愧是許太傅之子,能鬥貪官汙吏,治黑心商人。”
底下議論之聲不斷,許宴知卻麵無神色。
沈玉寒搖頭道:“雖說是為傳揚,可到底不好。”
宋雲舒接話道:“是啊,如此被人排做戲來演繹,難免被人拿得把柄參上一本自傲狂妄。”
李忠明冷哼,“顧燕止,許宴知,他怎麽不編的再像一些?”
謝辭沉下臉,“此戲今日是首演,怕是之後還會再排上戲目,看底下的人都未反對,怕是會掀起一陣議論的。”
他拍拍許宴知的肩,“放心,查案就交給我和李忠明,你等著聽結果便是。”
“眼下你可放重心於滁州,我幫你查過,大理寺近月來收到的滁州案件隻多不少,皆為命案。”
李忠明也道:“對,且都是其家人發現屍首,報官後卻查不出什麽來,隻說是歹人行凶。”
許宴知:“都察院卻相反,一直未得監察之情,我派了人去暗中探查,過幾日應會有消息送回。”
宋雲舒不解,“好端端的,滁州怎麽會一下有這麽多異事?”
沈玉林:“滁州一向地遠,京中監管難免不及時,或是滁州本就有異,隻是拖到現在京中才得知。”
“行了,戲也散了,久待也無益。”
許宴知見時辰差不多便先一步告辭,她並未回府而是赴約。
她到時沈長安和韓偉中二人已經到了,韓偉中見她來便開門見山,“許大人,周祺興這邊沒有異動,他倒是改頭換麵,剛正不阿了,誰的麵子都不給了。”
沈長安又道:“許大人真不打算除掉他麽?”
許宴知輕晃茶杯,“周祺興剛正不阿也好,阿諛奉承也罷,都與我們沒有關係了。”
“至於之前查到楊祿同滁州之人密談之事我順著滁州查下去,滁州確實有異,隻是滁州太遠,消息傳回要費些時日。”
沈長安還有些不忿,“那周祺興當真就放任了?”
許宴知為他添茶,“沈大人,你我不是柯簡之,周祺興如今不過中立,何必非要置他於死地?”
韓偉中則是道:“我也讚同沈大人,周祺興畢竟攀附了多年,一時怎會改得過來?莫不是他以中立為幌子,暗地裏同柯簡之勾結我們也說不準。”
許宴知抿唇,“我會留意他的,倘若他真如你們所說,他的命我親自取。”
沈長安:“說到底,你還是願意信他。”
“從前信他要做個好官,結果他無事後便劃清了界限,眼下你還是信他中立,不與柯簡之勾結。”
“罷了,”韓偉中擺擺手,“你既心有打算,我們便不再過問。”
夜時又下雨,小廝撐傘接許宴知上馬車,她在車前頓了一瞬仰首望天,沈長安和韓偉中的意思她明白,無非是要將周祺興拉下馬,可沒了周祺興會由誰來接任禮部尚書之職?
靳玄禮眼下無人可用,瑞陽王所識多為武官,那接替之人多半會是柯簡之的幕僚,如此一來倒不如就由周祺興繼續擔著。
他眼下中立,局麵尚不算太壞。
若真到了不得不除的地步,她會出手的。
她輕歎回神,“走吧。”
謝辭定下聽雨閣,眾人齊聚。
沈玉寒同宋雲舒執棋對弈,沈玉林同李忠明二人討論兵書,唯謝辭無所事事,倚在窗邊軟榻瞧許宴知發愣。
“下雨了。”
許宴知失笑,視線從窗外收回,“我知道。”
她又道:“好端端的,我不會胡想。”
謝辭一撇嘴,“誰知道你心裏在想什麽?”
“敬之自是知道的。”
謝辭當即給她肩頭一拳,“又喚敬之,你煩不煩?”
沈玉寒聞聲輕笑,“喚你敬之怎麽了?喚不得嗎?”
“玉寒自是喚得的。”
“……”許宴知抿唇假笑,給了謝辭一腳。
李忠明接話:“他這人別扭,不喜旁人以字相稱。”
宋雲舒:“可喚字不是更親近些嗎?”
謝辭撐著下巴,“我不喜歡敬之二字。”
許宴知笑道:“取自《詩經·敬之》嗎?敬天自戒,寓意也不錯。”
謝辭懶懶回應,“寓意不錯,太規矩了,總覺著像枷鎖束縛。”
沈玉林忽道:“說起來,我還不知黎仲舒的字。”
“屹承,”許宴知笑言:“他字屹承。”
“屹立永承,也是好字。”宋雲舒道。
許宴知細想了想,說:“謝辭字敬之,李忠明字仲和,小侯爺字疆義,黎仲舒字屹承,我還知道洪辰溪、東方令頤和喬統領的字。”
謝辭挑眉,“洪辰溪字什麽?”
“清文。”
李忠明連忙道:“誒,那個冷冰冰的東方令頤字什麽?”
“行止。”
話已說到這,許宴知幹脆說完,“喬統領字書嶼。”
“書嶼?”沈玉林道:“書嶼未免太文氣,喬統領同父親也鎮守過沙場,我還以為會取得偏武一些。”
他又問:“你是怎麽知道的?”
許宴知靜了一瞬,“聖上說的。”
喬賦笙弱冠取字後曾寫信給她,彼時她還在雲清學宮,對喬賦笙的信她一向隻看不回,原以為喬賦笙不會再寫,可她在雲清學宮常能收到喬賦笙來信。
謝辭打了個哈欠,“我還道你何時同喬統領熟到知字了。”
她笑意淡了,指尖隱隱泛白反複劃過杯沿,“自是還未熟到那個地步。”
她又道:“我同你們說了他們的字,你們莫要亂傳,到底是冒犯的。”
“那是自然。”
“宴知哥哥的字會是什麽?”
謝辭瞥一眼許宴知,“我若是許太傅,定要帶個安字。”
許宴知含笑輕踹他一腳,“安字寓意也不錯,長輩取字無非就是為平安、為仕途,或我爹真會如此。”
李忠明笑出聲,“誒喲,我們的許大人也快弱冠咯。”
謝辭接話:“誒,吾家有兒初長成,欣慰,實在欣慰。”
許宴知笑盈盈的,“滾。”
謝辭懶散側躺著,“屹承怎麽不來?”
“夫人懷胎,他自是要盡心照顧,”許宴知斜他一眼,“你不喜旁人喚你字,卻一口一個旁人的字。”
謝辭聳肩,“我是不喜,但你們喜歡便喚唄,我又不強求。”
“那你方才打我作甚?”
“你不也踹我了?”謝辭一擺手,“咱倆扯平了。”
“對了,”宋雲舒突然出聲,她垂眸盯著棋局似有猶豫,終是落子輕歎,“我要走了。”
沈玉林神色不變,大抵早就知道。
沈玉寒有些難過,“就不能再多待幾日嗎?”
宋雲舒覆上沈玉寒的手,“我來京城本就不是常住,且私去嶺南已惹得我爹生氣,他催我回去的信也寄了好幾封,我總歸是要走的。”
“可是——”
“玉寒,莫要再說了。”沈玉林嗓音有些沉悶,“今雖離別,終有相逢。”
謝辭起身走至沈玉寒身側,他輕按了按她的肩,無言安慰。
許宴知則是道:“沙場蒼鷹,在京城自是施展不開。”她垂眸凝著茶湯,後勾唇一笑,“望日後相見,我等喚你一聲宋將軍。”
宋雲舒當即揚唇朗笑,“我能不能成為將軍還需仰仗京中的你們所改的律法呢,說到底,你我各有其天地。”
“來日方長,總有相逢。”
李忠明有意岔話,“宋盛宋將軍也姓宋,你們不會是親戚吧?”
沈玉寒當即轉笑,“不過同姓罷了,哪裏會是親戚。”
宋雲舒見沈玉寒展笑顏也鬆了口氣,“雖也姓宋,但確實不是親戚。”
窗外有雨被風卷落軟榻上泡茶桌案,許宴知指尖點了點雨水,側頭看向窗外落雨,雨聲淅瀝亂了耳旁說笑,回想方才謝辭所說,其實許昌茗為她取的字確有一個安字。
許宴知曾在書房窺得被許昌茗小心收放的紙張,她還道許昌茗藏了什麽秘密不肯讓她知曉,卻在看過後才明白那是許昌茗早早為她取下的字。
行安。
所行萬安。
在這張紙旁還有一張是她及笄時取的小字,念歸。
許宴知指尖輕顫,念歸小字許昌茗從未向她提及,當年及笄是在雲清學宮,許昌茗隻是差人送來一支發簪,並未言說取小字之事。
無論是念歸還是行安,她都喜歡。
隻待弱冠那日,許昌茗正式為她定字。
手邊小爐沸騰,謝辭提壺倒水,瞧她靜盯窗外不由輕喚,“在想什麽?”
許宴知回神輕勾唇,“沒什麽?”她轉言又問:“郡主可取小字了?”
沈玉寒搖頭,“還沒有,雖已過及笄,但想著小字須得長輩來定,便沒取。”
宋雲舒笑道:“我也沒有,我爹說我不同閨閣女子,是上陣殺敵的,雖在京中總會落人口舌說我不尊禮教,但我爹說了,讓我像男兒一樣,年及二十為我取字。”
謝辭抿茶掃一眼許宴知,“還在想取字的事呢?”
“放心吧,許太傅學識淵博,所取之字必是有其淵源。”
許宴知抿唇淡笑,念歸及行安淺顯明了,倒還真沒有謝辭說的有其淵源。
“罷了,左右不是我該操心的事。”
“就是,”謝辭為她添茶,“難得休沐卻沒碰上好天氣,晚上不如一道喝酒?”
宋雲舒立馬應聲,“我看行。”
沈玉寒搖頭,“我就不去了,我明兒要去萬佛寺,不好夜飲。”
謝辭聞言改口,“那不喝酒,咱們去瞧戲吧?”
“聽說西院又排了不少新戲,咱們去瞧瞧?”
眾人皆應,許宴知雖不喜但沒掃興也應下同去。
……
西院熱鬧,比許宴知所想更甚。
謝辭財大氣粗,將原定廂房改為正中天字號。
許宴知調侃,“在哪看不一樣?非得顯你少爺是吧?”
謝辭撇嘴,“你懂什麽?這個位置看的最清楚。”
“成吧,左右也不是我花錢。”
許宴知本無意聽戲,隻是這兒茶水不錯,瓜果零嘴也還行,她半聽半吃也就這麽陪著他們看戲。
“來者何人?”
“蘇州燕止。”
此戲非京戲,多為民間話本故事以演繹講述為主,話語洪亮不帶音調,如說書先生卻又比說書先生多了演繹。
故而燕止二字一出,許宴知手中一頓,後輕笑搖頭,應是自己多心。
“蘇州燕止?是何來頭?”
“你竟不知我的來頭?我爹可是京中一品大員,我娘是蘇州富商之女,我也身負官職,你說我是何來頭?”說話之人是一白麵小生,約莫二十出頭,但並未發冠未簪應扮演的是未弱冠的兒郎。
同他對戲之人是財主打扮,他神情誇張,一副被震懾模樣,抖著手道:“你,你,你莫非是顧家燕止!”
送到唇邊的茶一瞬頓住,許宴知挑眉放茶緊凝台下。
若要說名字諧音相符是巧合,那眼下身世如照搬若再想做巧合怕是不大可能了。
謝辭蹙眉,側頭瞧她,“怎麽回事?”
許宴知輕哼,“我怎麽知道?”
戲越演眾人越發覺得同許宴知相像,台下有人出聲打斷,“顧燕止是許宴知嗎?”
台上並未回應,依舊說詞演繹。
沈玉林道:“要不我讓人停了這戲?”
許宴知神色淡下來,似笑非笑,“不急,聽聽是什麽故事?”
一場戲下來,講述的是京官顧燕止受命到地方監察,遇貪官汙吏、見奸商與官府勾結,皆被顧燕止一一破解,最後官吏伏法,奸商落罪。
戲完退場,台下仍議論紛紛,“這說的不就是許宴知嗎?”
“對啊,家世,官職都能對上。”
“也不知這戲的真假,若是真的,那這結局還真是大快人心。”
“是真的吧,我聽說許宴知也曾出京監察過。”
“這許宴知不愧是許太傅之子,能鬥貪官汙吏,治黑心商人。”
底下議論之聲不斷,許宴知卻麵無神色。
沈玉寒搖頭道:“雖說是為傳揚,可到底不好。”
宋雲舒接話道:“是啊,如此被人排做戲來演繹,難免被人拿得把柄參上一本自傲狂妄。”
李忠明冷哼,“顧燕止,許宴知,他怎麽不編的再像一些?”
謝辭沉下臉,“此戲今日是首演,怕是之後還會再排上戲目,看底下的人都未反對,怕是會掀起一陣議論的。”
他拍拍許宴知的肩,“放心,查案就交給我和李忠明,你等著聽結果便是。”
“眼下你可放重心於滁州,我幫你查過,大理寺近月來收到的滁州案件隻多不少,皆為命案。”
李忠明也道:“對,且都是其家人發現屍首,報官後卻查不出什麽來,隻說是歹人行凶。”
許宴知:“都察院卻相反,一直未得監察之情,我派了人去暗中探查,過幾日應會有消息送回。”
宋雲舒不解,“好端端的,滁州怎麽會一下有這麽多異事?”
沈玉林:“滁州一向地遠,京中監管難免不及時,或是滁州本就有異,隻是拖到現在京中才得知。”
“行了,戲也散了,久待也無益。”
許宴知見時辰差不多便先一步告辭,她並未回府而是赴約。
她到時沈長安和韓偉中二人已經到了,韓偉中見她來便開門見山,“許大人,周祺興這邊沒有異動,他倒是改頭換麵,剛正不阿了,誰的麵子都不給了。”
沈長安又道:“許大人真不打算除掉他麽?”
許宴知輕晃茶杯,“周祺興剛正不阿也好,阿諛奉承也罷,都與我們沒有關係了。”
“至於之前查到楊祿同滁州之人密談之事我順著滁州查下去,滁州確實有異,隻是滁州太遠,消息傳回要費些時日。”
沈長安還有些不忿,“那周祺興當真就放任了?”
許宴知為他添茶,“沈大人,你我不是柯簡之,周祺興如今不過中立,何必非要置他於死地?”
韓偉中則是道:“我也讚同沈大人,周祺興畢竟攀附了多年,一時怎會改得過來?莫不是他以中立為幌子,暗地裏同柯簡之勾結我們也說不準。”
許宴知抿唇,“我會留意他的,倘若他真如你們所說,他的命我親自取。”
沈長安:“說到底,你還是願意信他。”
“從前信他要做個好官,結果他無事後便劃清了界限,眼下你還是信他中立,不與柯簡之勾結。”
“罷了,”韓偉中擺擺手,“你既心有打算,我們便不再過問。”
夜時又下雨,小廝撐傘接許宴知上馬車,她在車前頓了一瞬仰首望天,沈長安和韓偉中的意思她明白,無非是要將周祺興拉下馬,可沒了周祺興會由誰來接任禮部尚書之職?
靳玄禮眼下無人可用,瑞陽王所識多為武官,那接替之人多半會是柯簡之的幕僚,如此一來倒不如就由周祺興繼續擔著。
他眼下中立,局麵尚不算太壞。
若真到了不得不除的地步,她會出手的。
她輕歎回神,“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