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爍的燭火映照在滕逸疲憊的臉上,窗外暴雨如注,雷聲陣陣,如同他此刻紛亂的思緒。原本預計充足的資金,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推進,如同流沙般快速流逝。越來越多的適齡孩童渴望入學,學堂建設的需求也隨之激增,超出最初的預估。他揉了揉眉心,目光落在攤開的賬簿上,上麵密密麻麻的數字仿佛一個個跳動的音符,演奏著一曲令人不安的旋律。
原本以為捐出全部身家便能解決問題,如今看來,還是低估了這項改革的難度和所需投入。一些新建學堂的工程被迫停工,原本承諾的免費教材也無法及時到位,改革的步伐開始變得遲緩,甚至有停滯的危險。
“叩叩叩——”
敲門聲打斷了滕逸的沉思。
“進來。”
鄭學政推門而入,他的臉色也不好看,眉宇間帶著一絲焦慮。“滕先生,情況不太樂觀。”他走到桌邊,將一份公文遞給滕逸,“這是上級批複下來的撥款,遠遠低於我們的預期。”
滕逸接過公文,快速瀏覽了一遍,臉色愈發陰沉。這份撥款,甚至不足以維持現有學堂的正常運轉,更別提繼續推進改革了。
“我已經盡力爭取了,”鄭學政歎了口氣,語氣中帶著一絲無奈,“但上級也有他們的難處,各地都需要資金,我們能分到的有限。”
滕逸放下公文,走到窗邊,望著瓢潑大雨,沉默不語。他知道鄭學政已經盡力了,但這殘酷的現實卻如同大山般壓得他喘不過氣。他曾向那些渴望知識的孩子們許下承諾,要給他們一個改變命運的機會,如今,這個承諾卻麵臨無法兌現的風險。
“難道……就要這樣放棄嗎?”鄭學政的聲音低沉而無力。
滕逸猛地轉過身,眼中閃過一絲堅毅的光芒。“絕不!”他語氣堅定地說道,“我們已經走到了這一步,絕不能半途而廢!一定還有其他辦法……”
他來回踱步,大腦飛速運轉,思考著解決問題的方案。陶婉的身影在他的腦海中浮現,那個聰慧而堅韌的女子,總是能給他帶來新的思路和希望。
“鄭大人,你先回去休息吧,明天我們再商議。”滕逸說道。
鄭學政點了點頭,他知道滕逸需要時間思考,便默默地退出了書房。
房間裏再次隻剩下滕逸一人,他走到書桌前,拿起筆,在一張空白的紙上寫下了幾個字:慈善晚宴。他抬起頭,目光投向窗外,雨勢漸漸減弱,天邊隱隱透出一絲光亮,如同他心中燃起的希望之火。
“婉兒……”他低聲喃喃,拿起桌上的陶塤,輕輕吹奏起來。悠揚的塤聲,在寂靜的夜裏,顯得格外清澈而悠長……突然,門外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伴隨著一個焦急的聲音:“滕逸!出事了!”
門外是氣喘籲籲的陶婉,她麵色蒼白,手裏緊緊攥著一封信。“婉兒,發生什麽事了?”滕逸連忙放下陶塤,快步走到她身邊,扶住她微微顫抖的肩膀。
陶婉將信遞給他,聲音帶著一絲顫抖:“剛剛收到的消息,城西的學堂……倒塌了。”
信上簡短的幾行字如同晴天霹靂,震得滕逸半天說不出話來。暴雨衝刷的地基鬆動,加上原本就偷工減料的建築,最終導致了這場悲劇。萬幸的是,因為暴雨,孩子們都提前回家了,沒有造成人員傷亡。但這件事情,無疑給本就艱難的教育改革雪上加霜。
滕逸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保持冷靜。“婉兒,別擔心,我們會解決的。”他將陶婉扶到椅子上坐下,倒了杯熱水給她。“我們必須加快改革的步伐,不能再讓這樣的事情發生了。”
“可是……資金……”陶婉握著熱水杯,憂心忡忡。
滕逸的目光落在桌上的“慈善晚宴”幾個字上,眼中閃過一絲決然。“我們按原計劃進行,慈善晚宴,必須成功!”
接下來的幾天,陶婉和滕逸幾乎是不眠不休地投入到晚宴的籌備工作中。他們邀請了城中各界名流,商賈巨富,以及一些對教育事業充滿熱忱的鄉紳。
晚宴當晚,富麗堂皇的廳堂裏燈火輝煌,衣香鬢影。陶婉站在台上,看著台下濟濟一堂的賓客,深吸一口氣,開始了她的演講。她沒有華麗的辭藻,也沒有慷慨激昂的陳詞,隻是娓娓道來,講述著孩子們渴望知識的眼神,講述著破舊學堂裏的朗朗讀書聲,講述著教育改革帶來的希望和改變。
她講到動情處,聲音哽咽,淚水在眼眶中打轉。台下,許多賓客也被她的真情實感所打動,紛紛掏出手帕拭淚。滕逸站在台下,看著台上閃閃發光的陶婉,心中充滿了驕傲和愛意。
演講結束後,現場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許多人紛紛表示願意捐款支持教育改革,有的當場寫下捐款數額,有的則表示會回去之後再做安排。
陶婉和滕逸一顆懸著的心終於放了下來。然而,當他們統計完所有的捐款後,發現雖然籌集到了一定的資金,但距離目標仍有差距。重建倒塌的學堂,繼續推進其他學堂的建設,印刷教材,聘請教師……這些都需要大量的資金。
夜深了,陶婉和滕逸並肩坐在書房裏,桌子上堆滿了賬簿和文件。窗外,一輪明月高懸,清冷的光輝灑進房間,照在兩人疲憊的臉上。
“我們……還能做什麽?”陶婉的聲音低沉而無力。
滕逸沉默了片刻,目光落在窗外的一盞昏黃的燈火上。那是城西一家剛建成的小學堂,裏麵傳來了孩子們稚嫩的讀書聲。他深吸一口氣,眼中閃過一絲堅定。“婉兒,”他轉頭看向陶婉,語氣沉穩而有力,“孩子們……就要畢業了……”
原本以為捐出全部身家便能解決問題,如今看來,還是低估了這項改革的難度和所需投入。一些新建學堂的工程被迫停工,原本承諾的免費教材也無法及時到位,改革的步伐開始變得遲緩,甚至有停滯的危險。
“叩叩叩——”
敲門聲打斷了滕逸的沉思。
“進來。”
鄭學政推門而入,他的臉色也不好看,眉宇間帶著一絲焦慮。“滕先生,情況不太樂觀。”他走到桌邊,將一份公文遞給滕逸,“這是上級批複下來的撥款,遠遠低於我們的預期。”
滕逸接過公文,快速瀏覽了一遍,臉色愈發陰沉。這份撥款,甚至不足以維持現有學堂的正常運轉,更別提繼續推進改革了。
“我已經盡力爭取了,”鄭學政歎了口氣,語氣中帶著一絲無奈,“但上級也有他們的難處,各地都需要資金,我們能分到的有限。”
滕逸放下公文,走到窗邊,望著瓢潑大雨,沉默不語。他知道鄭學政已經盡力了,但這殘酷的現實卻如同大山般壓得他喘不過氣。他曾向那些渴望知識的孩子們許下承諾,要給他們一個改變命運的機會,如今,這個承諾卻麵臨無法兌現的風險。
“難道……就要這樣放棄嗎?”鄭學政的聲音低沉而無力。
滕逸猛地轉過身,眼中閃過一絲堅毅的光芒。“絕不!”他語氣堅定地說道,“我們已經走到了這一步,絕不能半途而廢!一定還有其他辦法……”
他來回踱步,大腦飛速運轉,思考著解決問題的方案。陶婉的身影在他的腦海中浮現,那個聰慧而堅韌的女子,總是能給他帶來新的思路和希望。
“鄭大人,你先回去休息吧,明天我們再商議。”滕逸說道。
鄭學政點了點頭,他知道滕逸需要時間思考,便默默地退出了書房。
房間裏再次隻剩下滕逸一人,他走到書桌前,拿起筆,在一張空白的紙上寫下了幾個字:慈善晚宴。他抬起頭,目光投向窗外,雨勢漸漸減弱,天邊隱隱透出一絲光亮,如同他心中燃起的希望之火。
“婉兒……”他低聲喃喃,拿起桌上的陶塤,輕輕吹奏起來。悠揚的塤聲,在寂靜的夜裏,顯得格外清澈而悠長……突然,門外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伴隨著一個焦急的聲音:“滕逸!出事了!”
門外是氣喘籲籲的陶婉,她麵色蒼白,手裏緊緊攥著一封信。“婉兒,發生什麽事了?”滕逸連忙放下陶塤,快步走到她身邊,扶住她微微顫抖的肩膀。
陶婉將信遞給他,聲音帶著一絲顫抖:“剛剛收到的消息,城西的學堂……倒塌了。”
信上簡短的幾行字如同晴天霹靂,震得滕逸半天說不出話來。暴雨衝刷的地基鬆動,加上原本就偷工減料的建築,最終導致了這場悲劇。萬幸的是,因為暴雨,孩子們都提前回家了,沒有造成人員傷亡。但這件事情,無疑給本就艱難的教育改革雪上加霜。
滕逸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保持冷靜。“婉兒,別擔心,我們會解決的。”他將陶婉扶到椅子上坐下,倒了杯熱水給她。“我們必須加快改革的步伐,不能再讓這樣的事情發生了。”
“可是……資金……”陶婉握著熱水杯,憂心忡忡。
滕逸的目光落在桌上的“慈善晚宴”幾個字上,眼中閃過一絲決然。“我們按原計劃進行,慈善晚宴,必須成功!”
接下來的幾天,陶婉和滕逸幾乎是不眠不休地投入到晚宴的籌備工作中。他們邀請了城中各界名流,商賈巨富,以及一些對教育事業充滿熱忱的鄉紳。
晚宴當晚,富麗堂皇的廳堂裏燈火輝煌,衣香鬢影。陶婉站在台上,看著台下濟濟一堂的賓客,深吸一口氣,開始了她的演講。她沒有華麗的辭藻,也沒有慷慨激昂的陳詞,隻是娓娓道來,講述著孩子們渴望知識的眼神,講述著破舊學堂裏的朗朗讀書聲,講述著教育改革帶來的希望和改變。
她講到動情處,聲音哽咽,淚水在眼眶中打轉。台下,許多賓客也被她的真情實感所打動,紛紛掏出手帕拭淚。滕逸站在台下,看著台上閃閃發光的陶婉,心中充滿了驕傲和愛意。
演講結束後,現場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許多人紛紛表示願意捐款支持教育改革,有的當場寫下捐款數額,有的則表示會回去之後再做安排。
陶婉和滕逸一顆懸著的心終於放了下來。然而,當他們統計完所有的捐款後,發現雖然籌集到了一定的資金,但距離目標仍有差距。重建倒塌的學堂,繼續推進其他學堂的建設,印刷教材,聘請教師……這些都需要大量的資金。
夜深了,陶婉和滕逸並肩坐在書房裏,桌子上堆滿了賬簿和文件。窗外,一輪明月高懸,清冷的光輝灑進房間,照在兩人疲憊的臉上。
“我們……還能做什麽?”陶婉的聲音低沉而無力。
滕逸沉默了片刻,目光落在窗外的一盞昏黃的燈火上。那是城西一家剛建成的小學堂,裏麵傳來了孩子們稚嫩的讀書聲。他深吸一口氣,眼中閃過一絲堅定。“婉兒,”他轉頭看向陶婉,語氣沉穩而有力,“孩子們……就要畢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