糟zāo粕po
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我的趣味漢字世界1 作者:《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節目組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釋義】
酒糟、豆渣之類的東西。比喻粗劣而沒有價值的東西。
【辨析】
“糟粕”兩個字都容易寫錯,“糟粕”原指造酒剩下的酒糟,而古人釀酒需要用到糧食,所以是米字旁。需要注意,“粕”字的讀音是po,而不是po、bo或bo。
【起源與演變】
“糟”和“粕”都是指造酒剩下的渣滓。《說文解字》中對“糟”和“粕”的解釋都是“酒滓”,這兩者對人用處不大。所以“糟粕”引申為粗劣而沒有價值的東西。又如“糟糠”指的是米糠和酒糟等粗劣的東西,比喻廢棄無用之物,也指代共患難的妻子,而“油粕”指榨油剩下的渣滓。
“糟”和“粕”的區別有不同的說法,例如許慎注解《淮南子》的時候說“粕,已漉粗糟也”,意思是說粕是已經過濾的粗糟,也有說法說沉底的酒滓叫“糟”,漂浮的酒滓叫“粕”。
【例句】
得其精華而去其糟粕,舉筆為文,灑灑自遠。
戴名世《〈己卯墨卷〉序》
【字裏字外】
王安石有一首非常著名的詩叫《讀史》:
自古功名亦苦辛,行藏終欲付何人。 當時黮黯猶承誤,末俗紛紜更亂真。 糟粕所傳非粹美,丹青難寫是精神。 區區豈盡高賢意,獨守千秋紙上塵。
這首詩的大意是說:自古以來功成名就的人都是經曆了千辛萬苦,而他們的事跡最後會由誰來記載呢?當時的人尚且難以弄清,後世更是眾說紛紜,看不清曆史真相了。史書上流傳下來的也有糟粕,記錄下曆史事實就如同繪畫之中畫出人物精神一樣困難。有限的記載怎能把古代先賢的思想真實地表現出來?而總有些人就是死守典籍,不肯醒悟。
“糟粕所傳非粹美,丹青難寫是精神”是全詩的詩眼,曆史從來都是難以說清的,即便是在當時也是非難辨,何況在遙遠的後世呢?王安石不隻是在替古人感慨,也是表達了自己的心跡。王安石是一位銳意進取的改革家,他推行新政,卻遭到失敗,他知道那些守舊勢力一定會極盡所能地詆毀他,正史也許不能給他一個公正評價。這首詩也提醒我們研究曆史的時候要有懷疑的精神和自己的判斷,盡信書則不如無書。
酒糟、豆渣之類的東西。比喻粗劣而沒有價值的東西。
【辨析】
“糟粕”兩個字都容易寫錯,“糟粕”原指造酒剩下的酒糟,而古人釀酒需要用到糧食,所以是米字旁。需要注意,“粕”字的讀音是po,而不是po、bo或bo。
【起源與演變】
“糟”和“粕”都是指造酒剩下的渣滓。《說文解字》中對“糟”和“粕”的解釋都是“酒滓”,這兩者對人用處不大。所以“糟粕”引申為粗劣而沒有價值的東西。又如“糟糠”指的是米糠和酒糟等粗劣的東西,比喻廢棄無用之物,也指代共患難的妻子,而“油粕”指榨油剩下的渣滓。
“糟”和“粕”的區別有不同的說法,例如許慎注解《淮南子》的時候說“粕,已漉粗糟也”,意思是說粕是已經過濾的粗糟,也有說法說沉底的酒滓叫“糟”,漂浮的酒滓叫“粕”。
【例句】
得其精華而去其糟粕,舉筆為文,灑灑自遠。
戴名世《〈己卯墨卷〉序》
【字裏字外】
王安石有一首非常著名的詩叫《讀史》:
自古功名亦苦辛,行藏終欲付何人。 當時黮黯猶承誤,末俗紛紜更亂真。 糟粕所傳非粹美,丹青難寫是精神。 區區豈盡高賢意,獨守千秋紙上塵。
這首詩的大意是說:自古以來功成名就的人都是經曆了千辛萬苦,而他們的事跡最後會由誰來記載呢?當時的人尚且難以弄清,後世更是眾說紛紜,看不清曆史真相了。史書上流傳下來的也有糟粕,記錄下曆史事實就如同繪畫之中畫出人物精神一樣困難。有限的記載怎能把古代先賢的思想真實地表現出來?而總有些人就是死守典籍,不肯醒悟。
“糟粕所傳非粹美,丹青難寫是精神”是全詩的詩眼,曆史從來都是難以說清的,即便是在當時也是非難辨,何況在遙遠的後世呢?王安石不隻是在替古人感慨,也是表達了自己的心跡。王安石是一位銳意進取的改革家,他推行新政,卻遭到失敗,他知道那些守舊勢力一定會極盡所能地詆毀他,正史也許不能給他一個公正評價。這首詩也提醒我們研究曆史的時候要有懷疑的精神和自己的判斷,盡信書則不如無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