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


    遇到挫折或問題時,抱怨天,埋怨別人。形容對不如意的事情一味歸咎於客觀原因。


    【辨析】


    “尤”字很簡單,不要誤寫成“猶”。“猶”是反犬旁,它的本義和動物相關,是一種猿類動物。而在“怨天尤人”這個詞中,“尤”和“怨”的意義相近,有怨恨、歸咎的意思。


    【起源與演變】


    “怨天尤人”出自《論語·憲問》,原文是“不怨天,不尤人”,意思為不抱怨天,不責怪人。


    “尤”字的古字形和本義目前學界尚未有定論。有一種說法認為,“尤”字的甲骨文從又,從一,“又”像手形,“一”表示多餘的東西,即贅肬(zhui),本義是多餘,過錯。引申為過錯,比如“以儆效尤”,意思就是嚴肅處理一個壞人或一件壞事,以警告那些學著做壞事的人。


    【例句】


    成天泡在個人情緒裏邊,唉聲歎氣,怨天尤人。


    柳青《創業史》


    【字裏字外】


    孔子,是中國曆史上一位非常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他創立了儒家學說,開創了私人講學的先風。相傳,孔子有弟子三千,賢弟子七十二人,顏回、子路、子貢等都是他的名弟子。


    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那時,大大小小的諸侯割據一方,諸侯國之間經常爆發戰爭,爭奪土地和人口,吞並別國,擴大自己的勢力範圍。在這樣動蕩不安的亂世之中,孔子卻帶著一批忠實的學生不辭辛勞地奔走列國,宣揚以德治國的仁愛思想,希望諸侯能約束自己的思想言行,使社會恢複到西周的統一局麵,可是,沒有哪個君王肯采納他的治國主張。


    有一次,孔子感慨道:“世上沒有一個理解我的人啊!”


    子路問:“他們為什麽不理解您呢?”


    孔子不理會子路的問話,繼續自言自語:“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孔子說這句話的意思是,不埋怨天,不責怪人,學習一些平常的知識,從中悟出深奧的道理。大概隻有老天爺理解我吧!“怨天尤人”即源於此。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我的趣味漢字世界1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節目組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節目組並收藏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我的趣味漢字世界1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