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朝堂算賬
紅巾現世:我在唐末嘎嘎亂殺 作者:趙破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鄭畋針鋒相對,心裏對鄂王充滿了不滿和憤怒。多年來,鄂王貪婪地侵吞了大量軍費,導致兵部難以維持正常運轉。這一切都是這個混蛋搞出來的。
“鄂王殿下!你的車隊在黨項那裏出事,見證人可是不少,需要我給你找出來嗎?”鄭畋毫不示弱地質問鄂王。
鄂王依舊保持著那副無恥的樣子,擺出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態度:“你找啊,我那馬車裏都是些兵書,還有百姓感恩送的土特產,根本不值幾個錢。本王身正不怕影子斜!”
鄭畋氣得滿臉通紅,但還沒來得及繼續爭吵,就被僖宗不耐煩地打斷:“夠了!每次議事一談到錢就要吵個沒完!盧攜,你給朕好好想想,這錢要從哪裏出?”
鄂王一臉得意地看著鄭畋,心想:“哼,跟本王鬥,你還差得遠呢!”而鄭畋則握緊拳頭,心中暗暗發誓一定要讓鄂王受到應有的懲罰。
盧攜輕歎一口氣回答道:“朝廷的家底本來就薄,這幾年又陸續新添了諸多節度使,還都是不上繳賦稅的。
目前定期可以上繳的隻有湖南、江西、福建、浙東幾個觀察使,那裏朝廷軍力充足,足以保護官道和大型城鎮不受賊軍襲擾。國庫空虛,曆來隻有兩條路,要麽向百姓要錢,要麽向有錢人要錢……”
說到此處,盧攜便不再言語,天大的窟窿誰愛去捅誰捅,反正自己不去。
唐僖宗大怒道:“說話就說完,吞吞吐吐還叫議事啊?”
鄭畋接過話頭道:“陛下,盧大人是覺得那些有錢人是自己得罪不起的,這才不敢說下去。”
唐僖宗道:“那鄭畋你說!有什麽解決辦法?”
鄭畋道:“中原各地百姓已經不堪重壓,從賊者甚眾,江南財稅重地近些年的稅賦也是屢屢推遲,隻怕當地已經是到了艱難的局麵。若朝廷再加重稅,實在不堪設想。為今之計,隻要向有錢人征稅。”
盧攜嘴角一笑,這個風頭你鄭畋都敢跟我搶?索性讓你出個夠。道:“鄭大人不妨說說誰是這個有錢人?”
“大唐最有錢的莫過於長公主殿下!有什麽不敢說的?”鄭畋當真頭鐵,誰不知道這長公主與唐僖宗穿一條褲子,從她手裏搶錢那不就是打皇帝的臉…
盧攜用右手袖子擋著,偷偷向鄭畋伸了個大拇指。鄭畋白了他一眼繼續說道:“陛下,長公主殿下,經商之事純熟,經過數年運作,已用煙酒之特許經營換來了浙東鹽稅。
聽說陛下也調派不少新科進士助其整理鹽務,隻是礙於幾個觀察使的麵子,才不許公開。這麽一大筆收入全歸了長公主一人,對大唐不公,對天下不公!”
田令孜心裏已然樂開了花,但還是要顧忌一下皇帝的麵子。怒斥鄭畋:“鄭大人,越來越放肆了,長公主殿下身份尊貴,豈能受你的汙蔑。
陛下,此事我看還是容後再議。快到用膳時間了,禦醫可是請陛下少吃多餐,才能養護龍體。”
聽到這話,袁玉璋方才仔細看了看唐僖宗的臉色,看上去蠟黃虛弱、困倦不堪,看來這幾日宮裏傳出的消息有八九分是真的了,哎,年紀輕輕就縱欲過度,豈能長久?
唐僖宗打了個哈欠,輕輕擺擺手道:“散了吧,午膳用完,宣長公主和世家大族的主事人進宮議事。”
眾人行禮後出宮,因不少大臣離家太遠,中午這頓飯大多都在宮外不遠處的餐館解決,鄭畋一出宮就拉著袁玉璋的手,非要請他吃碗羊肉湯不可。
袁玉璋推脫不過,隻能無奈答應下來,在轎子裏換了便裝,隨鄭畋來到了街邊的一家羊肉湯館。鄭畋將袁玉璋請進店裏,讓他坐下後,親自給他倒了一碗茶水。
袁玉璋嗬嗬一笑,對鄭畋說道:“鄭大人,您現在可是兵部侍郎,還加授了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名副其實的宰相,怎麽請客就吃這路邊攤呢?”
鄭畋不以為意地笑了笑,向老板喊了一句:“掌櫃的,來兩份水盆羊肉!”
那大師傅應了一聲,很快用大碗盛好了兩碗水盆羊肉,又端來了幾個月牙燒餅放在桌上。他禮貌地說了句:“官人慢用。”然後轉身離開去招呼其他客人。
這水盆羊肉原本是秋冬季節的溫補食品,但陝西的廚師們為了滿足人們夏季的需求,特意創造出了這種適合夏天食用的水盆羊肉。由於這種美食通常在農曆六月上市供應,因此被稱為“六月鮮”。
鄭畋拿了筷子遞給袁玉璋,自己先往碗裏潑上辣子,攪拌一下,這模樣看來也是個喜歡美食的老行家了。低下頭,喝了一大口羊湯,仿佛活過來似的大喊了聲“過癮啊,”
看到袁玉璋還沒動筷,便催促道:“哎呀,我的袁大神仙,趕緊嚐嚐,涼了可就沒那味兒了,肉爛湯清、肥而不膩,這樣的美味可不是那酒樓能吃到的。”
袁玉璋這才學著他喝上一口羊湯,甚至連鄭畋的表情語氣都學了過來。長嘯一聲吼大喊一聲:“過癮啊!”
逗得鄭畋哈哈大笑,兩人大口吃了起來,一口餅就著一口肉,這豪放的吃法越吃越過癮。直到打了個飽嗝後方才閑聊起來。
兩人 此時也不再顧忌什麽儀容,袁玉璋剔著牙道:“老鄭,我說你也太不地道了,剛才你說要搞有錢人,這不是連我也搞了嗎?你這到底賣的什麽關子?”
鄭畋道:“我能賣什麽關子?當然是給你籌錢啊?”
袁玉璋趕緊擺擺手道:“欸,可別,這是給我挖坑呢?我不是說了嘛,這次打仗我就不去了,老婆生孩子不在家看著,再讓田令孜那王八蛋給我圍了?”
鄭畋換了座位,同袁玉璋靠近一些,望了下四周,見其他人都忙碌著。
這才低聲說道:“老兄誤會了不是,這次圍了你的院子,我們這些老臣也在積極奔走,沒想到你自己夠狠,就這麽自己解決了。放心,斷然不會再有這等事了。”
“鄂王殿下!你的車隊在黨項那裏出事,見證人可是不少,需要我給你找出來嗎?”鄭畋毫不示弱地質問鄂王。
鄂王依舊保持著那副無恥的樣子,擺出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態度:“你找啊,我那馬車裏都是些兵書,還有百姓感恩送的土特產,根本不值幾個錢。本王身正不怕影子斜!”
鄭畋氣得滿臉通紅,但還沒來得及繼續爭吵,就被僖宗不耐煩地打斷:“夠了!每次議事一談到錢就要吵個沒完!盧攜,你給朕好好想想,這錢要從哪裏出?”
鄂王一臉得意地看著鄭畋,心想:“哼,跟本王鬥,你還差得遠呢!”而鄭畋則握緊拳頭,心中暗暗發誓一定要讓鄂王受到應有的懲罰。
盧攜輕歎一口氣回答道:“朝廷的家底本來就薄,這幾年又陸續新添了諸多節度使,還都是不上繳賦稅的。
目前定期可以上繳的隻有湖南、江西、福建、浙東幾個觀察使,那裏朝廷軍力充足,足以保護官道和大型城鎮不受賊軍襲擾。國庫空虛,曆來隻有兩條路,要麽向百姓要錢,要麽向有錢人要錢……”
說到此處,盧攜便不再言語,天大的窟窿誰愛去捅誰捅,反正自己不去。
唐僖宗大怒道:“說話就說完,吞吞吐吐還叫議事啊?”
鄭畋接過話頭道:“陛下,盧大人是覺得那些有錢人是自己得罪不起的,這才不敢說下去。”
唐僖宗道:“那鄭畋你說!有什麽解決辦法?”
鄭畋道:“中原各地百姓已經不堪重壓,從賊者甚眾,江南財稅重地近些年的稅賦也是屢屢推遲,隻怕當地已經是到了艱難的局麵。若朝廷再加重稅,實在不堪設想。為今之計,隻要向有錢人征稅。”
盧攜嘴角一笑,這個風頭你鄭畋都敢跟我搶?索性讓你出個夠。道:“鄭大人不妨說說誰是這個有錢人?”
“大唐最有錢的莫過於長公主殿下!有什麽不敢說的?”鄭畋當真頭鐵,誰不知道這長公主與唐僖宗穿一條褲子,從她手裏搶錢那不就是打皇帝的臉…
盧攜用右手袖子擋著,偷偷向鄭畋伸了個大拇指。鄭畋白了他一眼繼續說道:“陛下,長公主殿下,經商之事純熟,經過數年運作,已用煙酒之特許經營換來了浙東鹽稅。
聽說陛下也調派不少新科進士助其整理鹽務,隻是礙於幾個觀察使的麵子,才不許公開。這麽一大筆收入全歸了長公主一人,對大唐不公,對天下不公!”
田令孜心裏已然樂開了花,但還是要顧忌一下皇帝的麵子。怒斥鄭畋:“鄭大人,越來越放肆了,長公主殿下身份尊貴,豈能受你的汙蔑。
陛下,此事我看還是容後再議。快到用膳時間了,禦醫可是請陛下少吃多餐,才能養護龍體。”
聽到這話,袁玉璋方才仔細看了看唐僖宗的臉色,看上去蠟黃虛弱、困倦不堪,看來這幾日宮裏傳出的消息有八九分是真的了,哎,年紀輕輕就縱欲過度,豈能長久?
唐僖宗打了個哈欠,輕輕擺擺手道:“散了吧,午膳用完,宣長公主和世家大族的主事人進宮議事。”
眾人行禮後出宮,因不少大臣離家太遠,中午這頓飯大多都在宮外不遠處的餐館解決,鄭畋一出宮就拉著袁玉璋的手,非要請他吃碗羊肉湯不可。
袁玉璋推脫不過,隻能無奈答應下來,在轎子裏換了便裝,隨鄭畋來到了街邊的一家羊肉湯館。鄭畋將袁玉璋請進店裏,讓他坐下後,親自給他倒了一碗茶水。
袁玉璋嗬嗬一笑,對鄭畋說道:“鄭大人,您現在可是兵部侍郎,還加授了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名副其實的宰相,怎麽請客就吃這路邊攤呢?”
鄭畋不以為意地笑了笑,向老板喊了一句:“掌櫃的,來兩份水盆羊肉!”
那大師傅應了一聲,很快用大碗盛好了兩碗水盆羊肉,又端來了幾個月牙燒餅放在桌上。他禮貌地說了句:“官人慢用。”然後轉身離開去招呼其他客人。
這水盆羊肉原本是秋冬季節的溫補食品,但陝西的廚師們為了滿足人們夏季的需求,特意創造出了這種適合夏天食用的水盆羊肉。由於這種美食通常在農曆六月上市供應,因此被稱為“六月鮮”。
鄭畋拿了筷子遞給袁玉璋,自己先往碗裏潑上辣子,攪拌一下,這模樣看來也是個喜歡美食的老行家了。低下頭,喝了一大口羊湯,仿佛活過來似的大喊了聲“過癮啊,”
看到袁玉璋還沒動筷,便催促道:“哎呀,我的袁大神仙,趕緊嚐嚐,涼了可就沒那味兒了,肉爛湯清、肥而不膩,這樣的美味可不是那酒樓能吃到的。”
袁玉璋這才學著他喝上一口羊湯,甚至連鄭畋的表情語氣都學了過來。長嘯一聲吼大喊一聲:“過癮啊!”
逗得鄭畋哈哈大笑,兩人大口吃了起來,一口餅就著一口肉,這豪放的吃法越吃越過癮。直到打了個飽嗝後方才閑聊起來。
兩人 此時也不再顧忌什麽儀容,袁玉璋剔著牙道:“老鄭,我說你也太不地道了,剛才你說要搞有錢人,這不是連我也搞了嗎?你這到底賣的什麽關子?”
鄭畋道:“我能賣什麽關子?當然是給你籌錢啊?”
袁玉璋趕緊擺擺手道:“欸,可別,這是給我挖坑呢?我不是說了嘛,這次打仗我就不去了,老婆生孩子不在家看著,再讓田令孜那王八蛋給我圍了?”
鄭畋換了座位,同袁玉璋靠近一些,望了下四周,見其他人都忙碌著。
這才低聲說道:“老兄誤會了不是,這次圍了你的院子,我們這些老臣也在積極奔走,沒想到你自己夠狠,就這麽自己解決了。放心,斷然不會再有這等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