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4>【釋 義】</h4>


    魚骨頭卡在喉嚨裏,比喻心裏有話沒說出來,非常難受。


    【名家解讀】


    這個“鯁”指的是魚刺。大家可以想象魚刺卡在嗓子裏麵有多難受。所以,這個詞語表示的意思是肚子裏有話,不吐不快,可是又堵在裏麵說不出來。這裏的“鯁”不能理解成動作,如果那樣理解,很有可能就會出現誤用“梗塞”的“梗”那種情況。(張一清)  <h4>【辨 析】</h4>


    “骨鯁在喉”這一成語也常被人們說成“如鯁在喉”。其中的“骨鯁”表示“魚刺”“魚骨”,“喉”表示人的嗓子、喉嚨。書寫時注意不要把“鯁”字錯寫為“梗”。


    你知道嗎?


    中國人自古就有吃魚的傳統,供皇帝吃的魚在端上餐桌之前,都會有專職的宮女負責將所有的魚刺全部挑出,以保證皇帝能夠放心吃魚,而不用擔心遇到“骨鯁在喉”的危險。  <h4>【字裏字外】</h4>


    “骨鯁在喉”出自《說文解字》,原文為:“鯁,食骨留咽中也。”清代訓詁學家段玉裁對該句的注解是:“韋曰:‘骨所以鯁,刺人也。’忠言逆耳,如食骨在喉,故雲骨鯁之臣。”善意的忠告不好聽,就像魚骨卡在喉嚨裏,所以,敢於犯顏勸諫的大臣被稱為“骨鯁之臣”。


    當然,敢於說出逆耳的忠言需要勇氣,往往是冒著生命危險在諫言,所以這樣的臣子更加難能可貴。曆史上並不缺乏這樣的骨鯁之臣,而這其中的典型代表便是唐代大臣魏徵。魏徵是初唐時期傑出的政治家,因直言勸諫而被後世稱頌。唐太宗李世民就是在魏徵的盡心輔佐下,開創了“貞觀之治”。最初,魏徵提出的建議常常令李世民顏麵無光,這讓太宗對魏徵頗有微詞。可是在長孫皇後的委婉勸諫下,太宗漸漸認識到了魏徵這樣的直臣的可貴,對魏徵的意見也越來越重視。魏徵病逝後,太宗十分悲痛,廢朝五日,帶領文武百官親自護送魏徵的靈柩,並為他親題碑文。


    據《舊唐書·魏徵傳》記載,李世民曾經說過:“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鏡,以防己過。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鏡矣!”如此高的評價足見李世民對魏徵的重視程度。即使在魏徵去世後,李世民仍然對魏徵直言不諱的進諫念念不忘。  <h4>【例 句】</h4>


    我如骨鯁在喉,不能不說幾句話。


    魯迅《論“赴難”和“逃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我的趣味漢字世界3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欄目組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欄目組並收藏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我的趣味漢字世界3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