頑wán廉lián懦nuo立li
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我的趣味漢字世界4 作者:《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欄目組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釋義
使貪婪的人能夠廉潔,使怯弱的人能夠自立。形容高尚的事物或行為對人的感化力強。
名家解讀
“頑廉懦立”這個成語的意思就是讓貪婪的人都廉潔起來,使很懦弱的人都能站起來。其實這個成語講的是伯夷的事情,就是在孟子的書裏麵,用它來寫伯夷的精神。伯夷是一個了不起的人,品行非常高尚,他的精神能夠感化其他人,以至於讓頑者廉、讓懦者立。(蒙曼) 辨析
“懦”為形聲字,從心,需聲,本義表示“膽小”,所以是“心”字旁。“立”在此處做“堅強”“自立”之解。 <h4>你知道嗎?</h4>
形容感化人的力量的詞有很多,比如“春風化雨”。它出自《孟子·盡心上》:“有如時雨之化者。”“化雨”是指適時的雨。“春風化雨”指像用和暖的春風吹拂人,似及時的雨水滋潤大地一樣,比喻良好教育的普遍深入,也用來稱頌師長的教誨。 字裏字外
“頑廉懦立”這個成語出自《孟子·萬章下》:“故聞伯夷之風者,頑夫廉,懦夫有立誌。”
伯夷是商紂王末期孤竹國君主亞微的長子。起初,他的父親想要把王位傳給他的弟弟叔齊。但是當亞微去世後,叔齊卻想把王位讓給伯夷。伯夷認為自己如果繼承王位就是違背了父親的遺命,因此不願意接受,逃離了王都。而叔齊也不肯繼位,也逃走了。
伯夷、叔齊一起逃奔到西方,在周地部落中養老。周武王思賢若渴,想用高官厚祿挽留他們,但是伯夷、叔齊堅決不接受。他們堅持認為自己世代是商王的臣子,不滿周武王身為藩王卻討伐商王,於是極力勸阻周武王伐紂。但是周武王並沒采納他們的意見。
後來,伯夷、叔齊隱居在首陽山,不食周粟,專靠采集薇菜來維持生活。一天,有個士大夫王摩子進山遊玩,看見伯夷、叔齊正在那裏采集薇菜,就有意責難他們:“你們既然不吃周粟,那為什麽還要吃周國的薇菜呢?”二人聽後,便連薇菜也不再吃了,最終雙雙餓死在首陽山。這段記載出現在司馬遷《史記·伯夷列傳》裏。在封建社會裏,伯夷、叔齊始終被奉為高潔之士的典範,世代崇仰。 例句
這些烈士的壯烈行為同時也使我們頑廉懦立,把我們的士氣和民氣,愈見鼓舞,興奮,而增高了。
郭沫若《羽書集》
使貪婪的人能夠廉潔,使怯弱的人能夠自立。形容高尚的事物或行為對人的感化力強。
名家解讀
“頑廉懦立”這個成語的意思就是讓貪婪的人都廉潔起來,使很懦弱的人都能站起來。其實這個成語講的是伯夷的事情,就是在孟子的書裏麵,用它來寫伯夷的精神。伯夷是一個了不起的人,品行非常高尚,他的精神能夠感化其他人,以至於讓頑者廉、讓懦者立。(蒙曼) 辨析
“懦”為形聲字,從心,需聲,本義表示“膽小”,所以是“心”字旁。“立”在此處做“堅強”“自立”之解。 <h4>你知道嗎?</h4>
形容感化人的力量的詞有很多,比如“春風化雨”。它出自《孟子·盡心上》:“有如時雨之化者。”“化雨”是指適時的雨。“春風化雨”指像用和暖的春風吹拂人,似及時的雨水滋潤大地一樣,比喻良好教育的普遍深入,也用來稱頌師長的教誨。 字裏字外
“頑廉懦立”這個成語出自《孟子·萬章下》:“故聞伯夷之風者,頑夫廉,懦夫有立誌。”
伯夷是商紂王末期孤竹國君主亞微的長子。起初,他的父親想要把王位傳給他的弟弟叔齊。但是當亞微去世後,叔齊卻想把王位讓給伯夷。伯夷認為自己如果繼承王位就是違背了父親的遺命,因此不願意接受,逃離了王都。而叔齊也不肯繼位,也逃走了。
伯夷、叔齊一起逃奔到西方,在周地部落中養老。周武王思賢若渴,想用高官厚祿挽留他們,但是伯夷、叔齊堅決不接受。他們堅持認為自己世代是商王的臣子,不滿周武王身為藩王卻討伐商王,於是極力勸阻周武王伐紂。但是周武王並沒采納他們的意見。
後來,伯夷、叔齊隱居在首陽山,不食周粟,專靠采集薇菜來維持生活。一天,有個士大夫王摩子進山遊玩,看見伯夷、叔齊正在那裏采集薇菜,就有意責難他們:“你們既然不吃周粟,那為什麽還要吃周國的薇菜呢?”二人聽後,便連薇菜也不再吃了,最終雙雙餓死在首陽山。這段記載出現在司馬遷《史記·伯夷列傳》裏。在封建社會裏,伯夷、叔齊始終被奉為高潔之士的典範,世代崇仰。 例句
這些烈士的壯烈行為同時也使我們頑廉懦立,把我們的士氣和民氣,愈見鼓舞,興奮,而增高了。
郭沫若《羽書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