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一個寒冷的冬日,康熙帝玄燁在北京暢春園清溪書屋裏度過了他生命中的最後一刻。這位偉大的皇帝享年六十九歲,在位時間長達六十一載零十個月。


    此時,朝廷的局勢異常緊張。康熙帝的去世讓整個宮廷陷入了混亂之中。而更讓人矚目的是,八爺黨的支持者十四阿哥胤禎遠在西北,無法及時趕回京城;與此同時,四阿哥胤禛卻留在了京城。這種局麵使得宮廷內部的權力鬥爭變得愈發激烈和複雜。


    然而,就在這個關鍵時刻,康熙的近臣步軍統領隆科多站了出來。他從正大光明牌匾後取出了一份至關重要聖旨——康熙的遺囑。這份遺囑宣讀了聖旨內容:四皇子胤禛繼承皇位,成為新一任的皇帝。這一決定引發了軒然大波,也標誌著胤禛正式登上了曆史舞台,成為了後來的雍正皇帝。


    為了紀念康熙帝的豐功偉績,新繼位的雍正皇帝為其父親上廟號“聖祖”,諡號則為“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功德大成仁皇帝”。康熙帝的遺體被安葬在了景陵,這座陵墓見證了他一生的輝煌與榮耀。


    康熙大帝的離世給清朝帶來了巨大的衝擊,但同時也開啟了一段嶄新的曆史時期。在雍正皇帝的統治下,清朝繼續繁榮發展,並迎來了一係列重要的改革和變革。而康熙帝的功績和影響力,則永遠銘刻在曆史長河中,成為後人敬仰和傳頌的對象。


    那天,四爺胤禛被宮裏的太監宣進皇宮,給康熙侍疾,一幫康熙的孝子賢孫圍跪在康熙床的周圍。


    而此時的雍王府內,胤禛被宣進皇宮之後,府內的氣氛也變得緊張起來。眾人都在焦急地等待著胤禛的歸來,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麽事情。


    在書房內,陽光透過窗戶灑在桌上,映照著茶杯裏嫋嫋升起的熱氣。鄔思道和熹王妃相對而坐,他們麵前放著一杯杯香氣撲鼻的龍川新田高山綠茶。


    鄔思道輕輕抿了一口茶,緩緩說道:“熹王妃,四爺此次進宮,估計那事要成了。”他的聲音低沉而有力,透露出一種自信和期待。


    熹王妃聞言,臉上露出欣喜之色,但她還是保持著鎮定,微笑著回答道:“同喜!同喜!你是四爺最信任的人,四爺那事成了,你也將功成名就了。”她的目光閃爍著光芒,似乎已經看到了未來的榮耀與輝煌。


    鄔思道微微一笑,眼中閃過一絲狡黠:“熹王妃過獎了,我不過是盡了一點綿薄之力罷了。”他頓了頓,接著說:“不過,四爺能有今天,也是他自己努力的結果。”


    熹王妃微微頷首,表示認可,她輕輕抿了一口高山綠茶,細細品味著其中的清香和韻味,然後輕聲說道:“鄔先生,你這茶真的非常特別,香氣撲鼻且令人精神一振。不知它是否有著獨特的來曆呢?”


    鄔思道嘴角微揚,露出一絲淡淡的笑容,他輕聲回答道:“熹王妃,此茶的確非同尋常。據我所知,這茶乃是千年之前南越王趙佗擔任龍川縣令之時所發現。當時,趙佗受秦始皇之命尋找長生不老之藥,而在這個過程中,他偶然間發現了這種奇特的茶葉。據史書記載,趙佗享年一百多歲,這足以證明此茶具有養生的功效。”


    “是啊!”聽到這話,熹王妃心中一動:“那您說,有沒有一種茶,喝了之後能讓人長壽?”


    “回熹王妃,天下之大無奇不有,說不定真有這種茶存在。”


    “哦?”熹王妃眼睛一亮,忙問道:“鄔先生,不知這是什麽茶?”


    “聽說千年丹參和綠茶所製的茶,名曰‘長生茶’。”


    “長生茶……”熹王妃喃喃自語,眼中閃過一絲驚喜之色:“鄔先生,這茶當真有如此神效?”


    “回熹王妃,這長生茶確實具有養生功效,可以延年益壽。”


    “如此甚好!”熹王妃喜形於色,她端起茶杯輕輕抿了一口,然後放下茶杯,微笑著說道:“鄔先生,人長壽的確是好,若果不是康熙皇上長壽,那些太子阿哥們心急了,我家四爺都不一定有機會呢?”


    聽到熹王妃的話,鄔思道心中一震,他知道這位熹王妃看似溫和,實則心如明鏡。他勉強笑了笑,說道:“熹王妃所言極是。”


    然而,此時的鄔思道卻早已心不在焉,他開始思考脫身之計。他深知,如今四爺已經登上皇位,而自己作為一個知曉太多秘密的謀士,處境十分危險。一旦四爺坐穩皇位,恐怕便是自己的末日。畢竟,隻有死人才能守住秘密。


    熹王妃歎了口氣:“四爺那事成了之後,肯定會選很多年輕貌美的女子入宮,到時候肯定會有更多的皇子出生。可我已經老了,四爺還會看得上我嗎?”


    鄔思道微微一笑,安慰她:“熹王妃,您不要過於擔心。四爺並不是那種寡情薄幸之人。而且,您還有一個非常出色的兒子——弘曆。母憑子貴,隻要弘曆沒有犯下太大的過錯,將來必定能夠繼承皇位。而您也將成為皇太後,屆時兒孫滿堂,享受天倫之樂,自然是幸福無比!所以,您不必想得太多,保持良好的心態,注重養生,就能延年益壽。”


    熹王妃聽了鄔思道的話,心情稍微放鬆了一些,但還是有些憂慮地問道:“那我應該怎麽做呢?當年,弘曆如果沒鄔先生指點,哪裏能脫穎而出,得到康熙皇上的賞識。”


    鄔思道微微一笑在桌子上用茶水在桌子上寫了一個\"反”字,然後說:“那也要弘曆本身機靈才行,不提也罷。想要長壽,首先,飲食方麵非常重要。要盡量選擇清淡的食物,水果蔬菜,避免食用容易上火和油膩的肉類。此外,每天堅持飲用養生茶也是很好的習慣。這樣可以幫助您保持身體健康,延緩衰老。”


    熹王妃心領神會點了點頭,表示明白,並感激地對鄔思道說:“多謝先生指點。”


    鄔思道微笑著表示不客氣,然後提醒熹王妃:“您還要注意休息,保證充足的睡眠。另外,可以適當參加一些輕鬆愉快的活動,如散步、下棋等,以緩解壓力,增強身體的抵抗力。相信隻要您按照這些方法去做,一定能夠健康長壽,享受美好的晚年生活。”


    熹王妃感激涕零,決定聽從鄔思道的建議,好好保養自己。同時,她也暗暗祈禱,希望四爺能夠順利成事,讓她早日實現當皇太後的夢想。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不知不覺間,已至深夜時分。熹王妃早已回房歇息,隻留鄔思道一人,獨自坐在那裏,懷揣著忐忑不安的心情,靜靜等待著消息。他心中暗自思忖:“事成之後,康熙駕崩,沈上達和曾柏蘊的大仇得報,我又該如何全身而退呢?”如今的他深知,自己掌握著四爺胤禛弑父的秘密,知曉的事情實在太多。當年的曾柏蘊也是因為知道太多東西而被孝莊滅口。想到這裏,他不禁感歎:“現在,昔日的隊友即將成為敵人。”這時身穿一襲白色孝服的四爺胤禛滿臉笑容地走了進來,說道:“鄔先生!成了!”


    鄔思道很識趣地站起身來,恭敬地稱呼道:“皇上!”


    四爺胤禛連忙擺手說道:“你還是你,我還是我,咱們之間無需如此生分。今晚這一見,實在是太難得了,我隻能在家裏住一宿,過了明天又要開始忙碌起來了!按照常理來說,作為孝子應當整夜守靈,但是如今局勢突變,宮中情況尚未明朗,所以我才會回來稍作停留,順便過來看看你。老十三也真是太謹慎了些,有個豐台大營還不夠嗎?還用得著調派順天府和善撲營的士兵過來守衛這個院子嗎?”


    鄔思道一臉認真地說道:“皇上,這件事確實是臣讓十三爺這麽做的。這五路人馬平日裏並不互相統屬,如果想要確保萬無一失,必須要有一個人來統一指揮才行。而十三爺為人正直、經驗豐富,他是最合適的人選。而且,這次護駕行動關係到皇上的安全,必須要萬分謹慎,所以臣認為這樣安排最為妥當。”


    四爺胤禛麵色凝重地說道:“既然是鄔先生安排的,那必然是萬無一失啊!至於你的名分,容朕慢慢安排吧!”


    鄔思道微微一笑,語氣平靜地回答道:“皇上誤會臣的意思了,臣壓根就不是個當官的料兒!自古以來,哪有一個瘸子能站在朝堂之上呢?如果皇上任用了我,即便出於公正之心,也會被人認為不公正;即使沒有私心,也會讓人覺得有私情。這樣豈不會損害皇上的仁德之名嗎?而且,臣原本就是先帝時期的罪犯,如果現在皇上即位後就啟用先朝的欽犯,那麽究竟是先帝當初抓人有誤,還是皇上現在用人不當呢?所以,請皇上不要讓臣陷入這種兩難的境地啊!此外,臣雖然有點小聰明,但那都是些陰謀詭計罷了。而皇上您所推行的是光明磊落、堂堂正正的大道,所需要的應該是正直忠誠的臣子。臣在潛邸待了十幾年,承蒙皇上對我的信任和重用,即使有點才能,也早已耗盡了。就像熬幹的藥渣一樣,實在不堪大用了!臣懇請皇上允許臣告老還鄉,讓臣得以安享晚年。如果皇上不嫌棄臣愚鈍,還希望能準許臣繼續陪伴左右,以盡微薄之力。但請皇上不要再給臣安排重要職務,以免耽誤國家大事。


    四爺胤禛說:“看來,你比我幸運呐!大隱隱於朝,中隱隱於市,小隱隱於野,先生想怎麽隱?”他的語氣中帶著一絲羨慕和好奇。


    四爺胤禛知道自己的身份注定了要麵對宮廷中的權謀與爭鬥,無法像普通人一樣自由自在地選擇生活方式。而這位鄔先生似乎有著更多的自由,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選擇隱居的方式。


    他不禁思考起自己的處境,如果可以選擇,他又會如何去隱呢?或許他也希望能夠遠離宮廷的紛擾,但現實卻讓他無法輕易放下責任與使命。


    四爺胤禛看著鄔先生,期待著他的回答,心中暗自琢磨著這個問題。同時,他也對先生的智慧和見識充滿了敬意,希望能從他那裏得到一些啟示和指導。


    鄔思道聽後,神色平靜地說道:“臣想半隱。其一,臣孤身一人,身無分文,若是全隱,定然會餓死街頭;其二,臣與皇上相識十餘年,如今將要分別,皇上定會掛念臣,臣亦會掛念皇上。若是臣完全隱居,萬一皇上思念臣時無處可尋,臣於心不安。故而,臣想尋找一處既能溫飽,又能讓皇上尋到臣的地方,半隱於此。如此一來,臣於餘生便有所依靠,亦全了我等君臣之間的情誼。還望皇上成全。”


    四爺胤禛麵無表情地揮了揮手,並沒有挽留之意,淡淡地說:“也好!那鄔先生想去哪裏?”


    鄔思道拱手回答:“皇上,臣想去李衛處。畢竟,臣與他曾共事過。”


    時間匆匆而過,不知不覺間,鄔思道已經在李衛這裏住了好長一段時間了。這些日子裏,他雖然過得安穩,但心中卻始終有著一絲不安。而李衛則因為辦事得力,得到了皇帝的賞識,官職連升兩級,現在已經成為布政使了。這樣一來,李衛與雍正的距離更近了一步。


    然而,對於鄔思道來說,李衛升職並不是一件好事。李衛與雍正走得越近,他在這裏就會越感到不安全。畢竟,他知道太多關於雍正的秘密,如果被人發現,後果不堪設想。因此,他決定離開李衛的府邸,尋找一個更安全的地方。


    經過深思熟慮,鄔思道選擇了田文鏡作為新的落腳點。他認為田文鏡是一個有能力、有野心的官員,可以成為他施展才華的舞台。於是,他帶著行李,離開了李衛的府邸,前往田文鏡的府邸。


    在田文鏡的府邸,鄔思道見到了田文鏡本人。田文鏡對這位神秘的客人充滿了好奇,詢問他來此的目的。鄔思道微笑著回答:“我聽說大人正在清查山西藩庫一案,需要一位有經驗的幕僚來協助您。我願意為您提供幫助,隻要您答應我的條件。”


    田文鏡聽後,不禁皺起眉頭,問道:“什麽條件?說來聽聽。”


    鄔思道笑了笑,說:“第一,我要做您的師爺;第二,我每年要八千兩銀子的幕酬。如果您能答應這兩個條件,我將全力以赴地為您打官司。”


    田文鏡聽後,瞪大了眼睛,心想這個家夥真是獅子大開口!八千兩銀子可不是小數目啊!但他又想到自己正麵臨著巨大的壓力,如果不能勝訴,恐怕連官都保不住。權衡利弊之後,田文鏡咬咬牙,點頭答應了下來。


    鄔思道見田文鏡答應了自己的要求,便開始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工作中。他憑借著自己多年的官場經驗和敏銳的洞察力,很快就找到了案件的關鍵所在。他告訴田文鏡,隻要按照他的計劃行事,一定能夠勝訴。


    在接下來的幾天裏,鄔思道和田文鏡一起努力,終於找到了證據,證明了山西藩庫的虧空問題。他們將證據上報給朝廷,引起了雍正的高度重視。雍正下令徹查此事,終於揭開了山西藩庫的黑幕。


    隨著山西藩庫案的解決,田文鏡也得到了雍正的讚賞和重用。而鄔思道,則繼續留在田文鏡的身邊,擔任他的師爺,用自己的智慧和謀略,幫助田文鏡處理各種事務。


    田文鏡府上,鄔思道正在向田文鏡提出要求:“東翁,我要加三千兩銀子一年!”田文鏡瞪大了眼睛,一臉驚愕地問:“什麽?三千兩?你瘋了嗎?”


    鄔思道卻不慌不忙地解釋道:“東翁,您誤會了。我知道您為官清正廉潔,不會接受賄賂。但我的幕僚費,您可以從那些鹽商那裏收取。他們為了保住鹽引,一定會願意支付這筆錢。”


    田文鏡聽後,氣得滿臉通紅,憤怒地拍案而起:“你這是要挾我!你以為我不知道你打的什麽主意?哼,我田文鏡可不是那種會被人要挾的人!”


    鄔思道見田文鏡如此激動,心中暗喜,他知道自己的計劃已經成功了一半。他故作無奈地歎口氣:“東翁,如果您覺得不合適,那我隻能告辭了。”說完,他轉身就走。


    田文鏡看著鄔思道離去的背影,心中充滿了憤怒和失望。他咬牙切齒地自言自語:“好個鄔思道,竟然敢要挾我!我田文鏡絕對不會妥協!”於是,他決定開除鄔思道,並讓他取走應得的報酬。


    鄔思道走出田文鏡的府邸,回頭看了一眼緊閉的大門,嘴角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微笑。他低聲自語:“東翁,這可是你讓我走的啊……”然後,他邁著堅定的步伐,消失在了街頭巷尾。


    與此同時,雍正皇帝正準備啟程前往河南。在出發前,他收到了關於田文鏡和鄔思道的密報。原來,鄔思道在田文鏡府上故意以高昂的幕僚費相要挾,成功激怒了田文鏡。田文鏡在憤怒之下,決定開除鄔思道,並讓他取走應得的報酬。


    雍正看完密報後,不禁笑了起來。他對身邊的太監說道:“這個鄔思道,真是聰明過頭了。不過,他的才華還是值得肯定的。希望田文鏡能夠好好利用他的才能。”


    就在這時,又一份急件送進了皇宮。雍正打開一看,臉色頓時變得凝重起來。原來,這份急件告訴他,河南發生了旱災,百姓生活困苦,需要朝廷的援助。


    雍正皺起眉頭,思考片刻後,決定親自前往河南視察災情。他深知這場旱災對於百姓來說意味著什麽,他必須盡快采取措施,緩解災情。同時,他也想借此機會看看田文鏡的政績。


    鄔思道得知雍正即將親臨河南考察的消息後,心中一陣恐慌。他知道自己不能再留在河南,否則一旦與雍正碰麵,後果將不堪設想。於是,他決定立刻離開河南。


    回到住處後,鄔思道急忙吩咐如月(雍正派來監視他的丫環兼媳婦兒)收拾行李,準備馬上離開。盡管如月行動不便,但她還是迅速整理好了行裝。


    鄔思道則焦急地等待著如月,不時催促她快點。他知道時間緊迫,必須盡快離開河南。終於,如月收拾完畢,鄔思道拉著她匆匆出門,踏上了逃離河南的旅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回到明末當個大貪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想失憶迷茫的老男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想失憶迷茫的老男人並收藏回到明末當個大貪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