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啟程
穿越:替身縣令,嫂嫂別回頭! 作者:西瓦背心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買通了張鬆之後,薛長山留在鼎山縣要做的事便是徹底收服周家。
在這次的計劃裏,周家是不可或缺的一環。
鼎山縣裏的手下想離開,必須借助周家商隊的掩護。
甚至就連東石村裏的全部山賊軍想悄然趕到開寧衛,也需要借助周家商隊的掩護。
薛長山之所以敢提出這個計劃,就是因為隻要走好這一步,就不會有任何破綻。
畢竟周家本就是給代王府做走私生意的家族,但凡在鼎山縣有點勢力的人都知道,隻不過沒人敢說破而已。
為了順利收服周家,薛長山這次更是把趙擎一起請到鼎山縣。
雖然趙擎過去的生意做得沒有周家大,但他的能力和手段絕對是值得信賴的。
況且薛長山本就打算將所有生意都交給趙擎經管,收服周家也是為了讓趙家更進一步。
有了趙擎的參與,再加上新的走私商路的打通,收服周家的過程很順利。
當然,在周家人麵前,薛長山依舊沒有暴露自己是米陽縣知縣這個身份。
畢竟對他們而言,米陽縣知縣的震懾力是遠遠不如敢隨意殺人的薛大來的實在的。
一番分配之下,周全依舊負責細鹽生意,周世元則開始掌舵新的走私商路的生意。
至於趙擎,他雖然在每一個生意分到的都是很小一部分,但他的決定權是足夠大的。
隨著薛長山的“商業帝國”不斷擴展,趙家將成為不顯山不露水的巨富之家。
趙擎要做的就是隱藏在各大家族的身後,細水長流地給薛長山賺銀子。
薛長山是想讓趙家成為他麾下的“羅斯柴爾德家族”,而不是做某地的首富之家。
生意的事情談妥之後,薛長山終於可以順順利利的帶著雪藏了一段時間的手下離開鼎山縣。
以周家的名義派出去的商隊也開始朝米陽縣靠攏,在路上悄然換成從東石村出發的山賊軍。
一支六百人規模的隊伍,就這樣偽裝成了五支商隊分批朝著開寧衛進發。
---
開寧衛的營城十分破舊,破舊到薛長山是經人提醒才知道自己到地方了。
這座營城明顯已經年久失修,失去了它應有的防禦能力。
營城本就不是真正的城池,可以理解為是一個用來囤兵的巨大軍營。
如今的開寧衛與其說是營城,倒不如說是一個規模大一些的山寨。
而當薛長山進入開寧衛之後,更是吃驚地發現這裏不但破爛,甚至還有幾分荒蕪的感覺。
這是一種很荒誕的感覺,薛長山從未想過荒蕪感會跟一個軍事基地有聯係。
在偌大的一個營城之中竟然隻有百十來人,並且他們看起來個個都無精打采。
說他們是兵都算是抬舉了他們,也許這些人的戰鬥力連東石村裏那些剛操練沒多久的村民都不如。
盡管對大乾朝官軍的戰力低下已經早有耳聞,如今親眼所見還是讓薛長山震撼不已。
怪不得每當有叛亂爆發,朝廷派遣下來的主帥都喜歡就地征兵,然後重新練兵。
顯然哪怕是強征一些莊稼漢好好操練幾個月,都比這些徹底廢掉的衛所官兵要強得多。
不過看到開寧衛的狀況後,薛長山非但沒有鬆一口氣,反而變得更加警惕起來。
開寧衛也許是如今大乾朝衛所官軍現狀的一個縮影,但絕對代表不了全部。
在如下環境下還能把自己統禦的衛所官軍練好的將領,也許都稱得上人傑二字。
就比如帶兵來北安府追查白蓮教一案的徐康指揮使,那家夥的能力絕對不容小覷。
薛長山偷偷觀望過徐指揮使手下的兵,別的不說,至少人數充足,軍紀嚴明。
就憑這一點,就足以證明他治軍有方。
這些人才是大乾朝如今真正的中流砥柱,也是薛長山今後發展之路上最大的絆腳石。
好在現在還不需要跟這些“絆腳石”交鋒,而是可以先好好跟“普通”衛所軍官溝通溝通。
馮朝是開寧衛裏五個千戶之一,他是祖大壽過去的手下之一,也是這次鬆林村行動的合夥人。
他曾經也是在遼東戰場上浴血拚殺的狠人,但在回到北直隸任職後,他身上的銳氣早已消失殆盡。
如今不過就是一個混吃等死的低級軍官,靠一些旁門左道撈點小錢。
畢竟開寧衛雖然存在著嚴重的吃空餉的情況,但被吃掉的空餉大多都是進了指揮使囊中,他這個千戶其實沒撈到什麽好處。
正因如此,當祖大壽找到他說要做走私生意的時候,他才會想都不想就答應下來。
說句難聽點的話,就憑他手底下這百十來個“叫花子兵”,哪怕他想打家劫舍都沒那個實力。
作為正五品武官,馮朝見到薛長山時並沒有什麽架子,甚至隱隱地有幾分奉承的感覺。
祖大壽陪在薛長山身邊,看到馮朝露出討好的表情,心裏多少有些不是滋味。
他想到了曾經帶著馮朝與後金拚殺的經曆,卻怎麽都沒辦法把當年那個敢打敢殺的年輕人跟眼前這個家夥重合到一起。
薛長山暫時還沒有這些複雜情緒,他見馮朝不是為了擺譜的,而是要談最重要的事情。
購買軍械。
這件事之前祖大壽已經跟馮朝說過,後者也是舉雙手讚同此事。
私下倒賣軍械自然是重罪,可他卻一點都不擔心。
他是信得過祖大壽的,況且這件事就算被指揮使發現也不會有什麽問題。
誰的屁股都不幹淨,吃著空餉的指揮使又怎麽敢真的對自己的手下做什麽。
不過話說回來,馮朝雖然是千戶,能私下倒賣的軍械也並不多。
薛長山帶了很多銀子過來,但最終卻也沒能花出去多少,僅僅從馮朝手中買了三百套布麵鐵甲。
對薛長山而言,甲胄才是他現在最需要的。
冷兵器時代,披甲和不披甲,這兩種兵在戰場上的表現是完全不可同日而語的。
比如薛長山,穿著一身山文甲,在沒有暗箭的戰場上生存能力幾乎可以說是提升了數倍不止。
畢竟要害部位都被防住,就算受傷也都隻是非致命傷。
隻要戰後處理好傷口,避免傷口感染問題,就不會有大礙。
對普通士兵而言,布麵鐵甲也可以大大提升他們的生存能力。
可僅有甲胄終究還是讓薛長山不是很滿意,他為了這次出行帶了大量的銀票,就為最快速度武裝起自己的隊伍。
“就沒有什麽其他的好東西了嗎?”薛長山問道。
其實他最想要的還是手弩,這東西不需要像硬弓那樣需要多年練習,基本發到士兵手裏操練一段時間就能發揮出巨大的殺傷力。
到現在為止薛長山還隻有二十把龍手弩,這還是最開始從代王那批貨裏劫來的。
馮朝聞言,臉上頓時浮現出無奈和遺憾之色。
他也眼饞薛長山手裏的銀票,但確實是沒什麽好東西可賣了。
手弩之類的東西早已經被其他同僚賣掉了,他總不可能憑空再造出來。
“武庫之中隻有這些好貨了,除了甲胄外,就是一些尋常武器了。”
馮朝搓著手,想了一會後說道:“要說稍微特殊點的,也就是那些三眼銃了。”
“三眼銃?”聽到這個東西的名字,薛長山心頭一驚,但臉上卻看不出絲毫情緒變化。
“能把東西拿來讓我看看嗎?”他一臉平靜的問道。
在這次的計劃裏,周家是不可或缺的一環。
鼎山縣裏的手下想離開,必須借助周家商隊的掩護。
甚至就連東石村裏的全部山賊軍想悄然趕到開寧衛,也需要借助周家商隊的掩護。
薛長山之所以敢提出這個計劃,就是因為隻要走好這一步,就不會有任何破綻。
畢竟周家本就是給代王府做走私生意的家族,但凡在鼎山縣有點勢力的人都知道,隻不過沒人敢說破而已。
為了順利收服周家,薛長山這次更是把趙擎一起請到鼎山縣。
雖然趙擎過去的生意做得沒有周家大,但他的能力和手段絕對是值得信賴的。
況且薛長山本就打算將所有生意都交給趙擎經管,收服周家也是為了讓趙家更進一步。
有了趙擎的參與,再加上新的走私商路的打通,收服周家的過程很順利。
當然,在周家人麵前,薛長山依舊沒有暴露自己是米陽縣知縣這個身份。
畢竟對他們而言,米陽縣知縣的震懾力是遠遠不如敢隨意殺人的薛大來的實在的。
一番分配之下,周全依舊負責細鹽生意,周世元則開始掌舵新的走私商路的生意。
至於趙擎,他雖然在每一個生意分到的都是很小一部分,但他的決定權是足夠大的。
隨著薛長山的“商業帝國”不斷擴展,趙家將成為不顯山不露水的巨富之家。
趙擎要做的就是隱藏在各大家族的身後,細水長流地給薛長山賺銀子。
薛長山是想讓趙家成為他麾下的“羅斯柴爾德家族”,而不是做某地的首富之家。
生意的事情談妥之後,薛長山終於可以順順利利的帶著雪藏了一段時間的手下離開鼎山縣。
以周家的名義派出去的商隊也開始朝米陽縣靠攏,在路上悄然換成從東石村出發的山賊軍。
一支六百人規模的隊伍,就這樣偽裝成了五支商隊分批朝著開寧衛進發。
---
開寧衛的營城十分破舊,破舊到薛長山是經人提醒才知道自己到地方了。
這座營城明顯已經年久失修,失去了它應有的防禦能力。
營城本就不是真正的城池,可以理解為是一個用來囤兵的巨大軍營。
如今的開寧衛與其說是營城,倒不如說是一個規模大一些的山寨。
而當薛長山進入開寧衛之後,更是吃驚地發現這裏不但破爛,甚至還有幾分荒蕪的感覺。
這是一種很荒誕的感覺,薛長山從未想過荒蕪感會跟一個軍事基地有聯係。
在偌大的一個營城之中竟然隻有百十來人,並且他們看起來個個都無精打采。
說他們是兵都算是抬舉了他們,也許這些人的戰鬥力連東石村裏那些剛操練沒多久的村民都不如。
盡管對大乾朝官軍的戰力低下已經早有耳聞,如今親眼所見還是讓薛長山震撼不已。
怪不得每當有叛亂爆發,朝廷派遣下來的主帥都喜歡就地征兵,然後重新練兵。
顯然哪怕是強征一些莊稼漢好好操練幾個月,都比這些徹底廢掉的衛所官兵要強得多。
不過看到開寧衛的狀況後,薛長山非但沒有鬆一口氣,反而變得更加警惕起來。
開寧衛也許是如今大乾朝衛所官軍現狀的一個縮影,但絕對代表不了全部。
在如下環境下還能把自己統禦的衛所官軍練好的將領,也許都稱得上人傑二字。
就比如帶兵來北安府追查白蓮教一案的徐康指揮使,那家夥的能力絕對不容小覷。
薛長山偷偷觀望過徐指揮使手下的兵,別的不說,至少人數充足,軍紀嚴明。
就憑這一點,就足以證明他治軍有方。
這些人才是大乾朝如今真正的中流砥柱,也是薛長山今後發展之路上最大的絆腳石。
好在現在還不需要跟這些“絆腳石”交鋒,而是可以先好好跟“普通”衛所軍官溝通溝通。
馮朝是開寧衛裏五個千戶之一,他是祖大壽過去的手下之一,也是這次鬆林村行動的合夥人。
他曾經也是在遼東戰場上浴血拚殺的狠人,但在回到北直隸任職後,他身上的銳氣早已消失殆盡。
如今不過就是一個混吃等死的低級軍官,靠一些旁門左道撈點小錢。
畢竟開寧衛雖然存在著嚴重的吃空餉的情況,但被吃掉的空餉大多都是進了指揮使囊中,他這個千戶其實沒撈到什麽好處。
正因如此,當祖大壽找到他說要做走私生意的時候,他才會想都不想就答應下來。
說句難聽點的話,就憑他手底下這百十來個“叫花子兵”,哪怕他想打家劫舍都沒那個實力。
作為正五品武官,馮朝見到薛長山時並沒有什麽架子,甚至隱隱地有幾分奉承的感覺。
祖大壽陪在薛長山身邊,看到馮朝露出討好的表情,心裏多少有些不是滋味。
他想到了曾經帶著馮朝與後金拚殺的經曆,卻怎麽都沒辦法把當年那個敢打敢殺的年輕人跟眼前這個家夥重合到一起。
薛長山暫時還沒有這些複雜情緒,他見馮朝不是為了擺譜的,而是要談最重要的事情。
購買軍械。
這件事之前祖大壽已經跟馮朝說過,後者也是舉雙手讚同此事。
私下倒賣軍械自然是重罪,可他卻一點都不擔心。
他是信得過祖大壽的,況且這件事就算被指揮使發現也不會有什麽問題。
誰的屁股都不幹淨,吃著空餉的指揮使又怎麽敢真的對自己的手下做什麽。
不過話說回來,馮朝雖然是千戶,能私下倒賣的軍械也並不多。
薛長山帶了很多銀子過來,但最終卻也沒能花出去多少,僅僅從馮朝手中買了三百套布麵鐵甲。
對薛長山而言,甲胄才是他現在最需要的。
冷兵器時代,披甲和不披甲,這兩種兵在戰場上的表現是完全不可同日而語的。
比如薛長山,穿著一身山文甲,在沒有暗箭的戰場上生存能力幾乎可以說是提升了數倍不止。
畢竟要害部位都被防住,就算受傷也都隻是非致命傷。
隻要戰後處理好傷口,避免傷口感染問題,就不會有大礙。
對普通士兵而言,布麵鐵甲也可以大大提升他們的生存能力。
可僅有甲胄終究還是讓薛長山不是很滿意,他為了這次出行帶了大量的銀票,就為最快速度武裝起自己的隊伍。
“就沒有什麽其他的好東西了嗎?”薛長山問道。
其實他最想要的還是手弩,這東西不需要像硬弓那樣需要多年練習,基本發到士兵手裏操練一段時間就能發揮出巨大的殺傷力。
到現在為止薛長山還隻有二十把龍手弩,這還是最開始從代王那批貨裏劫來的。
馮朝聞言,臉上頓時浮現出無奈和遺憾之色。
他也眼饞薛長山手裏的銀票,但確實是沒什麽好東西可賣了。
手弩之類的東西早已經被其他同僚賣掉了,他總不可能憑空再造出來。
“武庫之中隻有這些好貨了,除了甲胄外,就是一些尋常武器了。”
馮朝搓著手,想了一會後說道:“要說稍微特殊點的,也就是那些三眼銃了。”
“三眼銃?”聽到這個東西的名字,薛長山心頭一驚,但臉上卻看不出絲毫情緒變化。
“能把東西拿來讓我看看嗎?”他一臉平靜的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