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薛長山對三眼銃似乎感興趣,馮朝興高采烈地又跑了出去。


    他可不管三眼銃這東西到底實不實用,隻要能賣給薛長山,那就是好東西。


    可馮朝剛走,祖大壽便忍不住道:“老大,難道你想買下這裏的三眼銃裝備到我們的人身上?”


    “為什麽不呢?”薛長山毫不掩飾地回道。


    剛剛是馮朝在場,薛長山並沒有露出真實想法,但此刻卻毫不掩飾對三眼銃的推崇。


    “有了這東西,我們絕對可以組建出一支威震天下的軍隊。”


    祖大壽一愣,原本還要說出口的勸阻的話全都憋在了嗓子眼裏。


    他第一次看到薛長山露出如此興奮的神色。


    在此之前,薛長山可以說是他們這些人裏最沉穩的一個,甚至沉穩到讓祖大壽都自愧不如。


    盡管私底下談到天下時,薛長山總是會露出一種睥睨天下的姿態,但實際做事時他卻比誰都謹慎。


    若非如此,他也不需要跑去鼎山縣收買一個代知府,更不用對周家那樣一個純粹的商人之家連消帶打地安撫。


    可以說,薛長山有著最遠大的目標,卻始終秉承著最謹小慎微的做事態度。


    正是因為他的穩如泰山,才讓祖大壽堅定地相信薛長山能成大事。


    可是今天,薛長山卻竟然因為三眼銃那種旁門左道的東西露出從未有過的興奮之色,怎能不讓祖大壽震驚。


    威震天下?就憑那些又慢又不準的火器就能威震天下了?


    要不是因為薛長山之前做過的每一件事都十分穩妥,祖大壽現在可能已經開罵了。


    薛長山看了祖大壽一眼,看到對方古怪的神色後,薛長山不禁有些意外。


    別人看不起三眼銃還能理解,祖大壽為什麽也會覺得這東西沒有用?


    “你沒用過那東西?”薛長山問道。


    “用過。”祖大壽回道,猶豫了一會又補充一句:“很不好用,在戰場上沒什麽作用。”


    祖大壽已經相當克製,他更想說這些東西就是廢鐵而已。


    薛長山明白他的意思,卻沒有多說什麽。


    看來雖然時間線上現在可能是在十六世紀初期,但原本在這個時間線上發生的事情還是出現了很大偏差。


    大乾朝不是大明王朝,不是老朱家坐了天下,自然也就沒有永樂大帝下令建立的神機營。


    但在時代的洪流下,火器還是被造了出來。


    可由於沒人大力推廣,自然沒人知道這東西的真正威力。


    在這個時代,遼東戰場上沒有孫承宗和袁崇煥,所以也就沒有誕生那支曾經在明末時期威震一時的部隊。


    關寧鐵騎。


    在風雨飄搖的明末時期,關寧鐵騎是那搖搖欲墜的王朝最後的幾塊遮羞布之一。


    這支鐵騎部隊縱橫明末十幾年,自遼東起家,隨後轉戰北京、秦蜀、雲南、甚至緬甸。


    三萬鐵騎縱橫披靡,就連後金軍隊都一度不敢與之爭鋒。


    而這支鐵騎之中,便人人都裝備了三眼銃。


    誠然,關寧鐵騎的強大最核心點還是在於主帥治軍有方,以及隊伍裏多為遼東人。


    但不可否認三眼銃在那支強大的部隊裏,依舊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戰術作用。


    祖大壽對三眼銃極為不看好,這意味著大乾朝的遼東戰場上不但沒有關寧鐵騎,甚至連雛型估計都不具備。


    對薛長山而言,這是好事,這意味著他將來去遼東的阻力會很小。


    但對百姓而言,這是災難,這意味著後金人在遼東的阻力也很小。


    “還是要盡快站穩腳跟,然後轉戰遼東呀。”薛長山在心裏暗暗想著。


    除了心中對後金人的仇視外,薛長山急著去遼東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遼東人“好用”。


    袁崇煥能將關寧鐵騎發展壯大,就是因為秉承了“以遼人守遼土”的原則。


    遼東民風剽悍,並且遼東的安危與當地人有切身利害關係。


    同時遼東人多善騎射,又熟悉女真舉動,是最好的抗金苗子。


    如果可以在那裏就地練兵,必將可以組建出屬於這個時代的關寧鐵騎。


    待到平定遼東戰場後,這支虎狼之師入關南下,大乾朝誰人能當?


    自打確定要造反那一刻起,薛長山便給自己製定了“隆中策”。


    立足遼東,發展遼東,平定遼東,揮師南下。


    這個時代的孫承宗雖然沒機會上場,但薛長山可是清楚記得關寧錦防線是如何建立的。


    況且既然祖大壽都登場了,孫承宗是不是也有可能出現?


    那麽袁崇煥呢?毛文龍呢?


    這些人在曆史的長河中也許並沒有多耀眼,但在這個時代絕對是排在前列的將帥之才。


    現在他們還聲名不顯是因為缺少機會,而薛長山隻要能遇到他們,就願意給他們這個機會。


    這是薛長山手中最大的殺手鐧,隻可惜現在還沒機會施展出來。


    路要一步一步走,眼下薛長山還是得先解決火器裝備軍隊的問題。


    哪怕是在原本時空的明代背景下,華夏一度高度發達的火器也在偶爾的幾次高光後被逐漸雪藏。


    尤其是後金入關後,更是進一步封鎖了這些東西發展。


    那一封,便封出了兩百年後的喪權辱國。


    薛長山自然不可能活到那麽久,但至少他不想讓這些可以征服世界的利器,在自己手上失去它們應有的威力。


    馮朝取來三眼銃之前,薛長山也多少給自己做了一些心理建設。


    這畢竟還是技術落後的時代,所謂的“現進”火器自然不可能達到薛長山曾經用過的那些武器的水準。


    但當他親眼看到三眼銃後,卻並沒有太失望。


    三眼銃使用熟鐵鍛造卷打而成,外形為三根竹節狀單銃聯裝。


    三管共用一個尾部,槍身大概接近二尺長。


    都裝有藥室和火門,可以連射。


    隻看了一眼,薛長山就知道這東西的準度肯定不行,指望遠程射擊自然是沒希望的。


    薛長山自己也記得,三眼銃本身就不能使用三點一線的瞄準方法。


    就算在關寧鐵騎的部隊裏裝備時,也要在雙方接近五十米左右的距離時才能達到最佳的射擊距離。


    但如果裝填碎鐵砂之類的“彈藥”,近距離噴射的情況下威力絕對驚人。


    也就是說,這東西可以當成三根槍管的“噴子”。


    雙方互衝的情況下,有三眼銃的一方在相距五十米的時候先來三輪散彈攻擊,絕對是美如畫的場景。


    五十米開外,三眼銃的破甲能力確實很低。


    可如果能確保五十米的射擊距離,隻要對麵不是全身披甲,就絕對能造成重創。


    自從馮朝把三眼銃帶回來後,薛長山就恢複了最初的冷漠。


    把玩三眼銃的時候,他的臉上也看不出半點悲喜。


    確認東西可用之後,薛長山放下火槍,開口問道:“怎麽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替身縣令,嫂嫂別回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西瓦背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西瓦背心並收藏穿越:替身縣令,嫂嫂別回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