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徹底瘋狂
穿越:替身縣令,嫂嫂別回頭! 作者:西瓦背心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祖大壽記得,上一次薛長山這麽說話的時候,還是在米陽縣尚未立足的時期。
當時他就是明確表示不想再跟富戶和官吏們耗下去,然後便快刀斬亂麻地掃平了城外的土匪,又打服了那些不聽話的富戶。
幾個月過去,當薛長山再說出同樣的話時,祖大壽又在他身上感受到了相同的殺意。
這份殺意之深,就連祖大壽都感覺膽寒。
次日清晨,在開原縣守城士兵訝異的注視下,馮朝麵無表情地帶著一眾“手下”離開了開原縣。
他們這支隊伍名義上的主將是馮朝,自然需要他親自出麵帶隊才行。
但在隊伍之中,真正的核心薛長山和祖大壽正在詳細地討論著一個計劃。
一個瘋狂到極點,讓祖大壽徹夜難眠的計劃。
薛長山打算冒充白蓮教,在北安府起義!
初聽這個計劃時,祖大壽嚴重懷疑薛長山得了失心瘋,否則不可能生出這麽離譜的想法來。
細想過後……他感覺更加離譜!
現在與其說他是在給薛長山出謀劃策,不如說是在抓緊一切時間打消薛長山的這個念頭。
可薛長山已經打定主意,任憑祖大壽如何勸阻,都一心隻想豐富自己的計劃。
按照薛長山的想法,他打算把整個北安府的執政官員都殺了。
每攻破一處城池,便殺掉當地的貪官汙吏,然後逼迫富戶捐錢。
願意捐的就給他們體麵,不願意捐的就幫他們體麵。
殺完貪官,再打完土豪後,再用大棒加甜棗的手段籠絡當地胥吏。
隻要好好治理城池,就有機會封官。
不好好治理城池的,就給他們收屍。
用這樣的方式席卷一座城池後,就馬上再帶人去攻打下一座城池。
嚴格來講,這種做法與其說是在造反,不如說就是規模更大的打家劫舍。
隻不過薛長山是直接以一個城池為目標進行劫掠,劫掠之後也會用自己的方式安撫。
但說到底,當他真的要殺官那一刻,不管原本的目的是什麽,都已經坐實了是在造反。
之所以要自稱是白蓮教,無非還是之前的那一招——栽贓嫁禍。
畢竟如果這些事情真的實現,哪怕他們不自稱白蓮教起義軍,也會有不少人往那方麵猜測。
有白蓮教那麽好的嫁禍對象在,不用一下實在太可惜了。
聽著薛長山不斷說著計劃的細節,祖大壽終於忍無可忍。
“老大,失敗一次兩次並不可怕,你可不能把心氣都輸沒了!”祖大壽語重心長道。
“嗯?什麽心氣輸沒了?”
薛長山有些疑惑地看向祖大壽,隨即明白他是什麽意思。
“你是覺得我不甘心接連被賈鐵和開原縣知縣刁難,所以才想出了這些不可能成功的昏招?”
看著薛長山笑眯眯的樣子,祖大壽板著臉反問道:“難道不是嗎?”
薛長山搖搖頭,伸手指向他們來時的路。
“隻說開原縣,你在那裏逗留了一段時間,對那的情況應該很了解了對吧?”
祖大壽點點頭,示意薛長山繼續說。
“好,如果說我們能想辦法打開城門,就憑我們現在這些兵力,能不能正麵擊敗城中的守軍?”薛長山問道。
祖大壽嘴唇動了動,變得有些猶豫,但最後還是開口道:“就憑開原縣裏的那些兵油子,想打敗他們太簡單了。”
“嗯,然後呢,城裏沒有守軍,那些官差更不可能是我們的對手,我想殺光衙門裏那些貪官很難嗎?”
“守軍敗了,衙門的老爺們死絕了,朝廷的援軍也不能從天而降,我逼迫城中富戶捐錢很難嗎?”
“有錢有糧了,我想招攬一批見錢眼開的亡命徒很難嗎?”
“搶到錢糧了,我安排人手把他們運送到開原縣很難嗎?”
“就這麽幾件事,你告訴我,哪一件是有天大的困難,根本不能實現的?”
聽著薛長山的話,祖大壽這下徹底沒話說了。
說到底他並不是故意想跟薛長山唱反調,而是打心底裏覺得這種事風險太大。
可是經薛長山這麽一說,事情似乎還真的就是這麽簡單。
要說唯一的風險,不過就是朝廷平叛大軍到來之後他們無法抵擋。
但薛長山打著的是白蓮教起義的旗號,平叛大軍就算真的來了,也是去狠狠打擊白蓮教。
到那時薛長山他們有大把時間改變身份,從叛軍變回“官軍”。
聽著薛長山講述了後麵的細節,祖大壽才終於明白為什麽他敢有如此瘋狂的想法。
這個計劃裏,隻需要完成最重要的幾個步驟,後麵的就會一路通暢。
首先,把馮朝送回開寧衛營城,保住他官軍的身份,這一點至關重要。
其次,重返夏原縣,殺了賈鐵。
這不僅僅是為了泄憤,而是為了後麵計劃的延續。
不在夏原縣裏大鬧一番,他就沒法“名正言順”地打著白蓮教的旗號在北安府境內興風作浪。
再之後,便是殺回開原縣,開始薛長山之前說起的那些章程。
而之所以選定開原縣,是因為這個位置對薛長山後續的計劃很重要。
他不可能真的招兵買馬,更不可能有時間去練兵。
重金招攬亡命徒就是用來壯大聲勢的,讓他看起來像是一支起義軍而已。
至於搶到的所有錢糧乃至軍械,肯定要往自己的“大後方”運送。
這個大後方,便是開原縣。
畢竟他名義上是白蓮教起義軍,要是把搶到的東西都大搖大擺地往開寧衛裏送,那就徹底露餡了。
而一旦將來有什麽風吹草動,開原縣的東西隨時可以轉移到開寧衛營城。
他們的人也可以悄然轉移,最終匯入開寧衛營城,由此搖身一變從叛軍成為官軍。
在薛長山的解釋之下,就連征戰經驗豐富的祖大壽也再說不出半個不字來。
其實說到底,這個計劃如果真的能成功,最關鍵的因素甚至都不在薛長山身上,而是在朝廷方麵。
就是因為衛所官兵太弱,吃空餉,賣軍械,不練兵。
導致原本應該受到官兵庇護的城池,淪為了隻能任人宰割的魚肉。
白蓮教能在起兵半個多月的時間裏接連攻克城池,是因為他們能打嗎?
不,是因為那些縣城根本沒有半點防禦能力!
府城為什麽不淪陷,還不是因為府城裏多多少少會有一些官兵鎮守,成了最後的遮羞布和擋箭牌。
薛長山雖然人少,但想對一些防守能力可能連大型山寨都不如的縣城動手,他並不擔心自己會失敗。
一路跋涉,他終於又帶人回到了開寧衛營城。
可還沒等薛長山開始布置任務,深夜裏卻有一個人影神不知鬼不覺地摸進了營城。
當時他就是明確表示不想再跟富戶和官吏們耗下去,然後便快刀斬亂麻地掃平了城外的土匪,又打服了那些不聽話的富戶。
幾個月過去,當薛長山再說出同樣的話時,祖大壽又在他身上感受到了相同的殺意。
這份殺意之深,就連祖大壽都感覺膽寒。
次日清晨,在開原縣守城士兵訝異的注視下,馮朝麵無表情地帶著一眾“手下”離開了開原縣。
他們這支隊伍名義上的主將是馮朝,自然需要他親自出麵帶隊才行。
但在隊伍之中,真正的核心薛長山和祖大壽正在詳細地討論著一個計劃。
一個瘋狂到極點,讓祖大壽徹夜難眠的計劃。
薛長山打算冒充白蓮教,在北安府起義!
初聽這個計劃時,祖大壽嚴重懷疑薛長山得了失心瘋,否則不可能生出這麽離譜的想法來。
細想過後……他感覺更加離譜!
現在與其說他是在給薛長山出謀劃策,不如說是在抓緊一切時間打消薛長山的這個念頭。
可薛長山已經打定主意,任憑祖大壽如何勸阻,都一心隻想豐富自己的計劃。
按照薛長山的想法,他打算把整個北安府的執政官員都殺了。
每攻破一處城池,便殺掉當地的貪官汙吏,然後逼迫富戶捐錢。
願意捐的就給他們體麵,不願意捐的就幫他們體麵。
殺完貪官,再打完土豪後,再用大棒加甜棗的手段籠絡當地胥吏。
隻要好好治理城池,就有機會封官。
不好好治理城池的,就給他們收屍。
用這樣的方式席卷一座城池後,就馬上再帶人去攻打下一座城池。
嚴格來講,這種做法與其說是在造反,不如說就是規模更大的打家劫舍。
隻不過薛長山是直接以一個城池為目標進行劫掠,劫掠之後也會用自己的方式安撫。
但說到底,當他真的要殺官那一刻,不管原本的目的是什麽,都已經坐實了是在造反。
之所以要自稱是白蓮教,無非還是之前的那一招——栽贓嫁禍。
畢竟如果這些事情真的實現,哪怕他們不自稱白蓮教起義軍,也會有不少人往那方麵猜測。
有白蓮教那麽好的嫁禍對象在,不用一下實在太可惜了。
聽著薛長山不斷說著計劃的細節,祖大壽終於忍無可忍。
“老大,失敗一次兩次並不可怕,你可不能把心氣都輸沒了!”祖大壽語重心長道。
“嗯?什麽心氣輸沒了?”
薛長山有些疑惑地看向祖大壽,隨即明白他是什麽意思。
“你是覺得我不甘心接連被賈鐵和開原縣知縣刁難,所以才想出了這些不可能成功的昏招?”
看著薛長山笑眯眯的樣子,祖大壽板著臉反問道:“難道不是嗎?”
薛長山搖搖頭,伸手指向他們來時的路。
“隻說開原縣,你在那裏逗留了一段時間,對那的情況應該很了解了對吧?”
祖大壽點點頭,示意薛長山繼續說。
“好,如果說我們能想辦法打開城門,就憑我們現在這些兵力,能不能正麵擊敗城中的守軍?”薛長山問道。
祖大壽嘴唇動了動,變得有些猶豫,但最後還是開口道:“就憑開原縣裏的那些兵油子,想打敗他們太簡單了。”
“嗯,然後呢,城裏沒有守軍,那些官差更不可能是我們的對手,我想殺光衙門裏那些貪官很難嗎?”
“守軍敗了,衙門的老爺們死絕了,朝廷的援軍也不能從天而降,我逼迫城中富戶捐錢很難嗎?”
“有錢有糧了,我想招攬一批見錢眼開的亡命徒很難嗎?”
“搶到錢糧了,我安排人手把他們運送到開原縣很難嗎?”
“就這麽幾件事,你告訴我,哪一件是有天大的困難,根本不能實現的?”
聽著薛長山的話,祖大壽這下徹底沒話說了。
說到底他並不是故意想跟薛長山唱反調,而是打心底裏覺得這種事風險太大。
可是經薛長山這麽一說,事情似乎還真的就是這麽簡單。
要說唯一的風險,不過就是朝廷平叛大軍到來之後他們無法抵擋。
但薛長山打著的是白蓮教起義的旗號,平叛大軍就算真的來了,也是去狠狠打擊白蓮教。
到那時薛長山他們有大把時間改變身份,從叛軍變回“官軍”。
聽著薛長山講述了後麵的細節,祖大壽才終於明白為什麽他敢有如此瘋狂的想法。
這個計劃裏,隻需要完成最重要的幾個步驟,後麵的就會一路通暢。
首先,把馮朝送回開寧衛營城,保住他官軍的身份,這一點至關重要。
其次,重返夏原縣,殺了賈鐵。
這不僅僅是為了泄憤,而是為了後麵計劃的延續。
不在夏原縣裏大鬧一番,他就沒法“名正言順”地打著白蓮教的旗號在北安府境內興風作浪。
再之後,便是殺回開原縣,開始薛長山之前說起的那些章程。
而之所以選定開原縣,是因為這個位置對薛長山後續的計劃很重要。
他不可能真的招兵買馬,更不可能有時間去練兵。
重金招攬亡命徒就是用來壯大聲勢的,讓他看起來像是一支起義軍而已。
至於搶到的所有錢糧乃至軍械,肯定要往自己的“大後方”運送。
這個大後方,便是開原縣。
畢竟他名義上是白蓮教起義軍,要是把搶到的東西都大搖大擺地往開寧衛裏送,那就徹底露餡了。
而一旦將來有什麽風吹草動,開原縣的東西隨時可以轉移到開寧衛營城。
他們的人也可以悄然轉移,最終匯入開寧衛營城,由此搖身一變從叛軍成為官軍。
在薛長山的解釋之下,就連征戰經驗豐富的祖大壽也再說不出半個不字來。
其實說到底,這個計劃如果真的能成功,最關鍵的因素甚至都不在薛長山身上,而是在朝廷方麵。
就是因為衛所官兵太弱,吃空餉,賣軍械,不練兵。
導致原本應該受到官兵庇護的城池,淪為了隻能任人宰割的魚肉。
白蓮教能在起兵半個多月的時間裏接連攻克城池,是因為他們能打嗎?
不,是因為那些縣城根本沒有半點防禦能力!
府城為什麽不淪陷,還不是因為府城裏多多少少會有一些官兵鎮守,成了最後的遮羞布和擋箭牌。
薛長山雖然人少,但想對一些防守能力可能連大型山寨都不如的縣城動手,他並不擔心自己會失敗。
一路跋涉,他終於又帶人回到了開寧衛營城。
可還沒等薛長山開始布置任務,深夜裏卻有一個人影神不知鬼不覺地摸進了營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