淩晨五點半,哨聲響起,民工們的一天在起床的忙碌中開始。
暮秋初冬的早晨五點半,天還沒有大亮,提前做好準備的值日同伴去食堂拿來飯盒,攙來菜桶,到工棚內,大家簡單洗漱就端起飯盒,讓值日同伴把菜桶裏的大白菜湯舀到飯盒裏,或另外準備的菜碗裏。
民工的夥食說起來不錯,早上一起床就吃飯。鼠人記得一開始是早上6兩,中午7兩,晚上5兩(半斤),一天一斤八兩的定量。這比在家吃的糧食多多了。實際民工從家來時,賣口糧到糧站轉計劃過來,隻有毛糧一斤左右,到這裏國家補大頭,最多時吃二斤二兩甚至二斤半呢。那是中後期,勞動強度最大時,晚上加一餐,四兩米的幹飯、白菜湯;早上中午再各加一點。雖然定量多,但活計也是活計,再加搭飯菜多為大白菜湯,很少吃到肉的,所以,鼠人記憶裏,還是餓得一頓等不到一頓。
吃完早飯去工地,東方才微微泛紅。他們一個大隊的民工是一個戰鬥集體。二十人,帶兩三把鍬,其餘十七八人都是挑簏子(一種用竹篾編的簸箕狀的裝土工具,還有一種“泥簏”,適合裝凝結不散的黑沙土塊),迎著朝霞,從容走向工地劃定的區域,漸漸,在淡淡的晨霧中,能看到整個工地的全貌了。
這是在一條大河的右側,即河的西岸幾裏處。遠方,朝霞映襯的背景下,窄窄的一帶河水泛亮;近前,灘塗向前綿延伸展,直與那泛亮的河水相連。向北看,可見萬福閘的模糊身影;向南,那寬闊的河流,應該是流向長江。根據現今的網上地圖,鼠人很輕鬆地查出當年參加的工程所在地就是緊挨萬福閘南麵的廖家溝,他也全然記得那工程不是平地開新河,而是廖家溝西岸灘塗地的切灘工程。他們當時施工駐紮的工棚所在地,如今已建成廖家溝中央生態公園了。
但那時他們正是在這一片灘塗地上,在分工包幹的隻有六七米寬卻有1500多米長的狹長空間裏戰天鬥地,往深裏挖,向高處挑。近處挑到新岸還比較快,遠處的,下去三裏,挑上來三裏,簡直一個鎮東圩的來回了,半天跑個五六趟也就了不得的。後來用上了鐵架膠皮獨輪車,車上裝兩個鐵皮翻鬥箱,從而肩挑與車推相銜接,挑的路程近了,推的一車能裝三四擔,五六百斤,上坡還有掛鉤機械牽引,效率大大提高。
鼠人在這裏也第一次學會了推獨輪車。獨輪車隻有中間一個輪子著地,全靠推車人的兩手握住車把,形成三角形的穩定性。可人站在地上如果兩腳並攏,那就是一個點,獨輪車極易歪倒,所以端起車把起身就必須兩腳岔開,兩手攢勁穩住把手,小步往前邁,待車走到一定速度,靠慣性向前,就會輕鬆得多。這種經驗也是鼠人在不斷地學習、實踐、失敗、再實踐的過程中總結出來的。推車起步時,因為上坡,前麵必得有人用繩子拴車前框背,一推一背走一小段,到達機械牽引的範圍內,背車的人將自己背的繩索退下,掛上機械鋼索的鐵鉤,這時,推車人就隻要穩住車把手,輕輕鬆鬆跟著鋼索往上走就可以了。到了岸頂,會有平土的人員幫解鉤,指引推土車去倒土的方向。到了磕土之處,推車人解開一邊車把的“車辮子”,同時雙手用力將車把往上掀,當達到車上的鐵皮翻鬥箱自動翻開往下倒土時,手就控製住把手往後扳,讓有鉸鏈固定的翻鬥箱再返回來。這時推車人就再將“車辮子”解開的那端再扣到車把上,轉過車頭,輕鬆往回走了。
“車辮子”是推車人擔在肩上、固定車把末端,幫助推車人穩住獨輪車的重要物件,因其形似女孩子的“大辮子”而得名。為何倒土時推車人要解開車把一端的車辮子呢,因為此時往下倒土力量很大,有時推車人不慎車把離手,車會整個翻落新岸坡下,如果車辮子還緊連著推車人的肩脖,連人帶車翻下去的教訓有的是噢!
那時的整個灘塗地,從南到北,紅旗招展,人流如潮。一根根界樁,一條條白石灰線把成千上萬的民工們均等地分隔固定在他們狹長的戰鬥天地裏。一眼望不到頭的挖土挑土倒土的勞動人群,整個工地籠罩在一片黃色的煙霧中。鍬鎬碰撞聲,翻鬥車磕土時的隆隆聲,來往腳步聲、號子聲,加上呼呼風聲,儼然一曲令人激動難忘的勞動的交響樂。看著這裏密密麻麻上上下下蠕動的人群,鼠人時常會想到一位偉人極其豪邁的那句話:“中國人還有過去那種奴隸相麽,沒有了,他們做了主人了!人多有什麽?再增加兩倍也有辦法!人多熱氣高,幹勁大,什麽人間奇跡都能創造出來!”這些生龍活虎的強健的勞動者,他們豪氣衝天,號聲動地,創造著人間奇跡。廖家溝切灘工程一天一個樣,溝往深裏掘,土往岸外堆,小山般向天際延伸。
暮秋初冬的早晨五點半,天還沒有大亮,提前做好準備的值日同伴去食堂拿來飯盒,攙來菜桶,到工棚內,大家簡單洗漱就端起飯盒,讓值日同伴把菜桶裏的大白菜湯舀到飯盒裏,或另外準備的菜碗裏。
民工的夥食說起來不錯,早上一起床就吃飯。鼠人記得一開始是早上6兩,中午7兩,晚上5兩(半斤),一天一斤八兩的定量。這比在家吃的糧食多多了。實際民工從家來時,賣口糧到糧站轉計劃過來,隻有毛糧一斤左右,到這裏國家補大頭,最多時吃二斤二兩甚至二斤半呢。那是中後期,勞動強度最大時,晚上加一餐,四兩米的幹飯、白菜湯;早上中午再各加一點。雖然定量多,但活計也是活計,再加搭飯菜多為大白菜湯,很少吃到肉的,所以,鼠人記憶裏,還是餓得一頓等不到一頓。
吃完早飯去工地,東方才微微泛紅。他們一個大隊的民工是一個戰鬥集體。二十人,帶兩三把鍬,其餘十七八人都是挑簏子(一種用竹篾編的簸箕狀的裝土工具,還有一種“泥簏”,適合裝凝結不散的黑沙土塊),迎著朝霞,從容走向工地劃定的區域,漸漸,在淡淡的晨霧中,能看到整個工地的全貌了。
這是在一條大河的右側,即河的西岸幾裏處。遠方,朝霞映襯的背景下,窄窄的一帶河水泛亮;近前,灘塗向前綿延伸展,直與那泛亮的河水相連。向北看,可見萬福閘的模糊身影;向南,那寬闊的河流,應該是流向長江。根據現今的網上地圖,鼠人很輕鬆地查出當年參加的工程所在地就是緊挨萬福閘南麵的廖家溝,他也全然記得那工程不是平地開新河,而是廖家溝西岸灘塗地的切灘工程。他們當時施工駐紮的工棚所在地,如今已建成廖家溝中央生態公園了。
但那時他們正是在這一片灘塗地上,在分工包幹的隻有六七米寬卻有1500多米長的狹長空間裏戰天鬥地,往深裏挖,向高處挑。近處挑到新岸還比較快,遠處的,下去三裏,挑上來三裏,簡直一個鎮東圩的來回了,半天跑個五六趟也就了不得的。後來用上了鐵架膠皮獨輪車,車上裝兩個鐵皮翻鬥箱,從而肩挑與車推相銜接,挑的路程近了,推的一車能裝三四擔,五六百斤,上坡還有掛鉤機械牽引,效率大大提高。
鼠人在這裏也第一次學會了推獨輪車。獨輪車隻有中間一個輪子著地,全靠推車人的兩手握住車把,形成三角形的穩定性。可人站在地上如果兩腳並攏,那就是一個點,獨輪車極易歪倒,所以端起車把起身就必須兩腳岔開,兩手攢勁穩住把手,小步往前邁,待車走到一定速度,靠慣性向前,就會輕鬆得多。這種經驗也是鼠人在不斷地學習、實踐、失敗、再實踐的過程中總結出來的。推車起步時,因為上坡,前麵必得有人用繩子拴車前框背,一推一背走一小段,到達機械牽引的範圍內,背車的人將自己背的繩索退下,掛上機械鋼索的鐵鉤,這時,推車人就隻要穩住車把手,輕輕鬆鬆跟著鋼索往上走就可以了。到了岸頂,會有平土的人員幫解鉤,指引推土車去倒土的方向。到了磕土之處,推車人解開一邊車把的“車辮子”,同時雙手用力將車把往上掀,當達到車上的鐵皮翻鬥箱自動翻開往下倒土時,手就控製住把手往後扳,讓有鉸鏈固定的翻鬥箱再返回來。這時推車人就再將“車辮子”解開的那端再扣到車把上,轉過車頭,輕鬆往回走了。
“車辮子”是推車人擔在肩上、固定車把末端,幫助推車人穩住獨輪車的重要物件,因其形似女孩子的“大辮子”而得名。為何倒土時推車人要解開車把一端的車辮子呢,因為此時往下倒土力量很大,有時推車人不慎車把離手,車會整個翻落新岸坡下,如果車辮子還緊連著推車人的肩脖,連人帶車翻下去的教訓有的是噢!
那時的整個灘塗地,從南到北,紅旗招展,人流如潮。一根根界樁,一條條白石灰線把成千上萬的民工們均等地分隔固定在他們狹長的戰鬥天地裏。一眼望不到頭的挖土挑土倒土的勞動人群,整個工地籠罩在一片黃色的煙霧中。鍬鎬碰撞聲,翻鬥車磕土時的隆隆聲,來往腳步聲、號子聲,加上呼呼風聲,儼然一曲令人激動難忘的勞動的交響樂。看著這裏密密麻麻上上下下蠕動的人群,鼠人時常會想到一位偉人極其豪邁的那句話:“中國人還有過去那種奴隸相麽,沒有了,他們做了主人了!人多有什麽?再增加兩倍也有辦法!人多熱氣高,幹勁大,什麽人間奇跡都能創造出來!”這些生龍活虎的強健的勞動者,他們豪氣衝天,號聲動地,創造著人間奇跡。廖家溝切灘工程一天一個樣,溝往深裏掘,土往岸外堆,小山般向天際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