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簡介


    公孫衍,生卒年不詳,戰國時期魏國陰晉(今陝西省華陰市東)人,著名的縱橫家。他因曾任魏國犀首(官名),故史書多以犀首稱之。公孫衍以其卓越的外交手腕和軍事才能,在戰國時期扮演了重要角色。他首倡合縱策略,聯合多國對抗強秦,對當時的政治格局產生了深遠影響。盡管其晚年事跡存在爭議,但公孫衍作為縱橫學派的代表人物,其事跡和貢獻仍被後世所銘記。


    二、人物生平


    1、早年仕魏


    公孫衍出生於魏國陰晉,早年便展現出非凡的才華和抱負。在魏惠王時期,他擔任犀首一職,成為魏國的重要將領。他主張通過外交手段聯合他國,以壯大魏國的勢力。在徐州相王時期,公孫衍提出了明麵與齊國交好、暗中交結楚國的策略,旨在利用齊楚之間的矛盾,使魏國坐收漁翁之利。這一策略得到了魏惠王的采納,並在後來的徐州之戰中得到了驗證。


    2、秦將生涯


    秦惠文王五年(魏惠王後元二年,前333年),公孫衍離開魏國,前往秦國為官。秦惠文王起用他為大良造,負責秦國的軍事事務。在雕陰之戰中,公孫衍率領秦軍大敗魏軍,攻取了魏國的河西之地。此役之後,公孫衍在秦國的地位更加穩固,成為秦惠文王的重要助手。然而,隨著張儀的入秦和得勢,公孫衍在秦國的地位逐漸受到威脅。


    3、重為魏臣


    魏惠王後元六年(前329年),張儀排擠公孫衍致其出走回到魏國。公孫衍重新為魏將,仍擔任犀首一職。在陘山之戰中,他成功擊敗楚軍,為魏國贏得了寶貴的勝利。此後,公孫衍致力於拉攏他國,通過聯合出擊來增強魏國的實力。他聯合齊將田朌伐趙,大敗趙兵,進一步展示了他的軍事才能和外交手腕。


    4、五國相王與合縱抗秦


    魏惠王後元十二年(前323年),公孫衍發起“五國相王”活動,聯合韓、趙、燕、中山四國稱王,以對抗秦國的威脅。然而,這一合縱策略並未取得顯著成效。次年(前322年),張儀相魏,推行連橫策略,進一步破壞了公孫衍的合縱計劃。盡管如此,公孫衍並未放棄他的合縱理想。


    魏惠王後元十六年(前319年),公孫衍升任魏國相國,再度出使齊國等國,說服各國與魏國合縱抗秦。魏襄王元年(前318年),公孫衍發動五國攻秦的軍事行動,雖然最終未能取得勝利,但他的合縱策略仍然對當時的政治格局產生了深遠影響。


    5、晚年事跡與爭議


    公孫衍的晚年事跡存在諸多爭議。據史書記載,他在岸門之戰中被秦軍大敗後逃回魏國繼續擔任魏將。然而關於他是否二次入秦為官以及晚年是否出使秦國求和等事跡則存在不同說法。一些學者認為公孫衍曾再次入秦為官並與張儀、甘茂等人發生矛盾;而另一些學者則對此表示懷疑認為這些記載可能是偽托之作或存在誤記。此外關於公孫衍的最終結局也存在不同說法有說他被魏王所殺也有說他自然老死。這些爭議使得公孫衍的晚年事跡變得撲朔迷離。


    三、主要影響


    1、外交策略


    公孫衍是戰國中期著名的縱橫家他首倡合縱策略聯合多國對抗強秦。他的外交活動包括在徐州相王時期提出“陽與齊而陰結於楚”的軍事外交策略;在魏惠王後元十二年(前323年)發起“五國相王”活動以積極推進合縱抗秦的軍事外交策略的全麵實施;在魏惠王後元十六年(前319年)相魏並發動五國合縱伐秦的軍事行動等。盡管公孫衍的合縱策略並未完全成功但他的外交手腕和戰略眼光仍然對當時的政治格局產生了深遠影響。


    2、軍事才能


    公孫衍不僅是一位卓越的外交家還是一位出色的軍事將領。他在擔任將領和組織合縱的過程中曾多次領兵征戰取得了許多重要的軍事勝利。如在雕陰之戰中大敗魏軍攻取河西之地;在陘山之戰中擊敗楚軍;聯合齊將田朌伐趙大敗趙兵等。這些軍事勝利不僅展示了公孫衍的軍事才能也為魏國的崛起和壯大做出了重要貢獻。


    3、思想貢獻


    公孫衍作為縱橫學派的代表人物他的思想貢獻也是不可忽視的。他提出的合縱策略不僅是對當時政治格局的一種應對方式也是對國際關係的一種深刻洞察。他通過聯合多國共同對抗強秦的方式展示了國際關係中的均勢思想和聯盟策略。這些思想對於後來的國際政治和外交實踐都產生了重要影響。


    四、軼事典故


    1、犀首好飲


    公孫衍在張儀相魏掌權後鬱鬱不得誌終日飲酒。陳軫路過魏國拜訪公孫衍詢問他為何喜好飲酒。公孫衍回答是自己無事可做的緣故。於是陳軫為公孫衍出謀劃策讓他出使楚、趙、燕等國在各國支持下升任魏國相國並發起合縱攻秦的活動。這個故事後來成為了“犀首好飲”的典故用來形容人才懷才不遇、借酒消愁的情境。


    2、五國相王


    魏惠王後元十二年(前323年)公孫衍發起“五國相王”活動聯合韓、趙、燕、中山四國稱王以對抗秦國的威脅。這一事件標誌著合縱策略的全麵實施也是公孫衍外交手腕和戰略眼光的一次重要展示。盡管“五國相王”並未完全實現合縱抗秦的目標但它對於當時的政治格局和國際關係都產生了重要影響。


    3、與田需的政鬥


    公孫衍在魏國擔任相國期間與大臣田需不和。田需為了排擠公孫衍暗殺了張壽並嫁禍於他。魏襄王以為是公孫衍所為便責備他。公孫衍因此被迫離開魏國出任韓相。這一事件展示了戰國時期宮廷政治的複雜性和殘酷性也反映了公孫衍在政治鬥爭中的無奈和悲哀。


    五、後世紀念


    1、曆史評價


    公孫衍作為戰國時期著名的縱橫家和軍事將領他的事跡和貢獻被後世廣泛傳頌和評價。景春稱讚他和張儀為“大丈夫”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孟子則批評他“以順為正者妾婦之道也”;韓非子認為他是“天下之善將也”;劉向則將他與張儀等人並列為縱橫家的代表人物;司馬遷在《史記》中也為他立傳記載了他的生平事跡和貢獻。這些評價反映了後世對公孫衍的不同看法和認識也展示了他在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影響。


    2、文學作品


    公孫衍的事跡和形象被後世廣泛運用於文學作品中成為許多小說、戲劇、詩歌等文學作品的題材和靈感來源。如《東周列國誌》等曆史小說中就詳細描繪了公孫衍的生平事跡和合縱抗秦的壯舉;現代作家也創作了許多以公孫衍為主角或涉及公孫衍事跡的文學作品進一步豐富和拓展了公孫衍的形象和故事。


    3、學術研究


    隨著曆史學、文學等學科的發展公孫衍的事跡和形象也引起了學術界的廣泛關注和深入研究。許多學者從不同角度對公孫衍的事跡進行了分析和探討提出了許多有價值的見解和觀點。如關於公孫衍與張儀的年輩問題學術界存在不同看法;關於公孫衍是否二次入秦以及晚年事跡等問題也存在爭議。這些學術研究不僅有助於我們更深入地了解公孫衍的曆史地位和貢獻也為我們認識和理解戰國時期的曆史提供了新的視角和思考。


    4、文化影響


    公孫衍作為縱橫學派的代表人物他的思想和策略對當時的政治格局和國際關係產生了深遠影響。同時他的事跡和形象也被後世廣泛傳頌和紀念成為中國文化中的一部分。他的合縱策略被後世視為國際關係中聯盟策略的典範;他的外交手腕和軍事才能也被後世所推崇和借鑒。此外公孫衍的事跡和形象還被運用於各種文化活動中如戲曲、繪畫、雕塑等進一步豐富了中國文化的內涵和外延。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華夏名人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瑩瑩燦燦的高孝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瑩瑩燦燦的高孝恭並收藏華夏名人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