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嗬,我也是最近才得到的消息。戰爭失敗後,賠了一百萬兩的白銀,並且將摩洛哥割讓給了東方帝國,印度和美洲的利益也分給了中華帝國才解決了這件事!”莫德裏奇的臉上掛著一抹冷笑,那冰冷的神情仿佛能將周圍的空氣都凍結。
“什麽?法蘭西代表不是說摩洛哥是東方帝國用開放口岸的條件換取得嗎?哦,我的上帝!這些人怎麽敢如此扯謊!”達裏奇瞪大了眼睛,滿臉的難以置信,他感覺自己一直以來所堅信的東西在這一刻瞬間崩塌,三觀都碎成了齏粉。
在這紛繁複雜的政治舞台上,身為西方政客,厚顏無恥似乎成了一種必備的生存技能。然而,為了掩蓋自己國家在戰爭中的錯誤與無能,居然如此明目張膽地顛倒黑白,還是讓達裏奇大開了眼界。“原來如此!怪不得萊萬公爵的大軍被不到千人的部隊擊敗……東方帝國的陸軍比他們的海軍更加的勇猛啊!”達裏奇的聲音中充滿了驚歎和無奈。
“將軍,這下是不是好多了?你趕緊將事情匯報給國王陛下,這仗還打不打?怎麽打?”莫德裏奇急切地說道,目光中透露出一絲焦慮。
“好,好!我現在就給陛下寫信!”達裏奇連忙點頭,他深知此事的嚴重性,一刻也不敢耽擱,迅速轉身準備去書寫那封關乎國家命運的信件。
……
在遙遠的冬宮,沙皇阿列克謝正坐在金碧輝煌的宮殿中,處理著國家的政務。這時,一封加急的信件被呈遞到了他的麵前。當他展開信紙,看到達裏奇所描述的內容時,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那一行行觸目驚心的文字,仿佛一把把利劍,刺痛著他的神經。
於是,沙皇阿列克謝立刻命人將法蘭西的大使請了過來。大使匆匆趕來,心中還在揣測著沙皇突然召見的緣由。
“這件事是真的假的?”阿列克謝直接開門見山問道,他的目光犀利而嚴肅,緊緊地盯著麵前的大使。
法蘭西大使疑惑地看著遞過來的信,等看完後,他的臉色瞬間變得煞白,整個人仿佛被定住了一般,呆立在原地。
“這……這……”大使結結巴巴,半天說不出一句完整的話,額頭上冒出了細密的汗珠。
沙皇一看法蘭西大使那慌張失措的表情就知道,事情已然確鑿無疑。這次自己也是頭痛欲裂了。自己的國家本來和中華帝國沒有什麽交往,也沒什麽矛盾。可如今,卻被卷入了這場複雜而危險的旋渦之中。
沙皇瞬間明白了,正因為自己的國家和東方帝國的蒙古接壤,那些狡猾的法蘭西人,他們的海軍在戰爭中吃了敗仗,無法抗衡東方帝國的強大力量,便想利用沙俄來充當他們的棋子,達到他們不可告人的目的。
“媽的!拿老子當槍使了!”沙皇忍不住暗罵一聲,心中充滿了憤怒和無奈。現在自己被架在火上烤了。如果不打,直接選擇投降,那麽自己的羅曼諾夫王朝必將顏麵掃地,成為眾人的笑柄。可是如果選擇打,勝算又有幾何?三國聯軍近十萬人的規模,麵對著僅僅兩萬人的中華帝國軍隊居然是不敢輕舉妄動!這簡直是奇恥大辱啊!
阿列克謝在宮殿中來回踱步,他的思緒如同亂麻一般。他想到了自己的子民,想到了國家的未來。這場戰爭一旦打響,將會帶來無盡的災難和痛苦。無數的家庭會支離破碎,無數的生命會消逝在戰火之中。可如果選擇退縮,又如何麵對國內的貴族和民眾?如何維護自己的統治地位?
沙皇陷入了深深的糾結與沉思之中。
“父皇!”
沙皇阿列克謝抬頭一看,原來是自己的小兒子彼得。
這個小孩可了不得,大名鼎鼎的彼得一世就是他。彼得一世·阿列克謝耶維奇(1672年6月9日—1725年2月8日),史稱彼得一世,後世尊稱其為彼得大帝(peter the great),是阿列克謝一世之子,俄羅斯羅曼諾夫王朝第五位沙皇(1682年4月—1696年與伊凡五世共治)、俄羅斯帝國首位皇帝(1721年11月2日—1725年2月8日在位),俄羅斯曆史上僅有的兩位“大帝”之一。
彼得一世1682年即位,1689年親政,1697年派遣使團前往西歐學習先進技術,本人則化名彼得·米哈伊洛夫下士隨團出訪,先後在荷蘭的薩爾丹、阿姆斯特丹和英國的倫敦等地學習造船和航海技術,並聘請大批科技人員到俄羅斯工作。
回國後積極興辦工廠,發展貿易,文化、教育和科研事業,
同時改革軍事,建立歐洲化正規編製的陸海軍,繼而發動戰爭,
1721年彼得一世在與瑞典進行大北方戰爭勝利後,被俄羅斯元老院授予“全俄羅斯皇帝”的頭銜。
彼得一世統治時期在政治、經濟、軍事和科技等領域進行西化改革,使俄羅斯成為歐洲大國之一。可以說,近代俄羅斯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麵的發展史無不源於彼得一世時代。
1672年5月30日,彼得·阿列克塞耶維奇·羅曼諾夫出生。 阿列克謝沙皇與第一個妻子瑪麗婭·伊莉尼奇娜·米洛斯拉夫斯卡婭生有兩個兒子,均智力低下,體質羸弱。
但長女索菲婭·阿列克塞耶芙娜卻是身體健壯,從小就表現了極強的政治野心。
彼得接受的教育完全依照祖傳的培養模式。父親阿列克謝沙皇對彼得關懷備至,親自為他選擇奶媽、保姆和女仆。
1676年其父阿列克謝去世,同父異母長兄費多爾·阿列克謝耶維奇即位,稱費奧多爾三世。
費奧多爾三世於1682年去世後,納雷什金家族推彼得為沙皇,米羅斯拉夫斯基家族對此不滿。1682年,唆使近衛軍發動政變,推伊凡(即伊凡五世)與彼得並立為沙皇。
由於彼得年幼、伊凡癡鈍,由伊凡的姐姐索菲亞攝政。
“什麽?法蘭西代表不是說摩洛哥是東方帝國用開放口岸的條件換取得嗎?哦,我的上帝!這些人怎麽敢如此扯謊!”達裏奇瞪大了眼睛,滿臉的難以置信,他感覺自己一直以來所堅信的東西在這一刻瞬間崩塌,三觀都碎成了齏粉。
在這紛繁複雜的政治舞台上,身為西方政客,厚顏無恥似乎成了一種必備的生存技能。然而,為了掩蓋自己國家在戰爭中的錯誤與無能,居然如此明目張膽地顛倒黑白,還是讓達裏奇大開了眼界。“原來如此!怪不得萊萬公爵的大軍被不到千人的部隊擊敗……東方帝國的陸軍比他們的海軍更加的勇猛啊!”達裏奇的聲音中充滿了驚歎和無奈。
“將軍,這下是不是好多了?你趕緊將事情匯報給國王陛下,這仗還打不打?怎麽打?”莫德裏奇急切地說道,目光中透露出一絲焦慮。
“好,好!我現在就給陛下寫信!”達裏奇連忙點頭,他深知此事的嚴重性,一刻也不敢耽擱,迅速轉身準備去書寫那封關乎國家命運的信件。
……
在遙遠的冬宮,沙皇阿列克謝正坐在金碧輝煌的宮殿中,處理著國家的政務。這時,一封加急的信件被呈遞到了他的麵前。當他展開信紙,看到達裏奇所描述的內容時,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那一行行觸目驚心的文字,仿佛一把把利劍,刺痛著他的神經。
於是,沙皇阿列克謝立刻命人將法蘭西的大使請了過來。大使匆匆趕來,心中還在揣測著沙皇突然召見的緣由。
“這件事是真的假的?”阿列克謝直接開門見山問道,他的目光犀利而嚴肅,緊緊地盯著麵前的大使。
法蘭西大使疑惑地看著遞過來的信,等看完後,他的臉色瞬間變得煞白,整個人仿佛被定住了一般,呆立在原地。
“這……這……”大使結結巴巴,半天說不出一句完整的話,額頭上冒出了細密的汗珠。
沙皇一看法蘭西大使那慌張失措的表情就知道,事情已然確鑿無疑。這次自己也是頭痛欲裂了。自己的國家本來和中華帝國沒有什麽交往,也沒什麽矛盾。可如今,卻被卷入了這場複雜而危險的旋渦之中。
沙皇瞬間明白了,正因為自己的國家和東方帝國的蒙古接壤,那些狡猾的法蘭西人,他們的海軍在戰爭中吃了敗仗,無法抗衡東方帝國的強大力量,便想利用沙俄來充當他們的棋子,達到他們不可告人的目的。
“媽的!拿老子當槍使了!”沙皇忍不住暗罵一聲,心中充滿了憤怒和無奈。現在自己被架在火上烤了。如果不打,直接選擇投降,那麽自己的羅曼諾夫王朝必將顏麵掃地,成為眾人的笑柄。可是如果選擇打,勝算又有幾何?三國聯軍近十萬人的規模,麵對著僅僅兩萬人的中華帝國軍隊居然是不敢輕舉妄動!這簡直是奇恥大辱啊!
阿列克謝在宮殿中來回踱步,他的思緒如同亂麻一般。他想到了自己的子民,想到了國家的未來。這場戰爭一旦打響,將會帶來無盡的災難和痛苦。無數的家庭會支離破碎,無數的生命會消逝在戰火之中。可如果選擇退縮,又如何麵對國內的貴族和民眾?如何維護自己的統治地位?
沙皇陷入了深深的糾結與沉思之中。
“父皇!”
沙皇阿列克謝抬頭一看,原來是自己的小兒子彼得。
這個小孩可了不得,大名鼎鼎的彼得一世就是他。彼得一世·阿列克謝耶維奇(1672年6月9日—1725年2月8日),史稱彼得一世,後世尊稱其為彼得大帝(peter the great),是阿列克謝一世之子,俄羅斯羅曼諾夫王朝第五位沙皇(1682年4月—1696年與伊凡五世共治)、俄羅斯帝國首位皇帝(1721年11月2日—1725年2月8日在位),俄羅斯曆史上僅有的兩位“大帝”之一。
彼得一世1682年即位,1689年親政,1697年派遣使團前往西歐學習先進技術,本人則化名彼得·米哈伊洛夫下士隨團出訪,先後在荷蘭的薩爾丹、阿姆斯特丹和英國的倫敦等地學習造船和航海技術,並聘請大批科技人員到俄羅斯工作。
回國後積極興辦工廠,發展貿易,文化、教育和科研事業,
同時改革軍事,建立歐洲化正規編製的陸海軍,繼而發動戰爭,
1721年彼得一世在與瑞典進行大北方戰爭勝利後,被俄羅斯元老院授予“全俄羅斯皇帝”的頭銜。
彼得一世統治時期在政治、經濟、軍事和科技等領域進行西化改革,使俄羅斯成為歐洲大國之一。可以說,近代俄羅斯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麵的發展史無不源於彼得一世時代。
1672年5月30日,彼得·阿列克塞耶維奇·羅曼諾夫出生。 阿列克謝沙皇與第一個妻子瑪麗婭·伊莉尼奇娜·米洛斯拉夫斯卡婭生有兩個兒子,均智力低下,體質羸弱。
但長女索菲婭·阿列克塞耶芙娜卻是身體健壯,從小就表現了極強的政治野心。
彼得接受的教育完全依照祖傳的培養模式。父親阿列克謝沙皇對彼得關懷備至,親自為他選擇奶媽、保姆和女仆。
1676年其父阿列克謝去世,同父異母長兄費多爾·阿列克謝耶維奇即位,稱費奧多爾三世。
費奧多爾三世於1682年去世後,納雷什金家族推彼得為沙皇,米羅斯拉夫斯基家族對此不滿。1682年,唆使近衛軍發動政變,推伊凡(即伊凡五世)與彼得並立為沙皇。
由於彼得年幼、伊凡癡鈍,由伊凡的姐姐索菲亞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