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月試
穿成反派長姐後,我統管全家 作者:慕蓮蓮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謝令芬溫順地點頭。
她離開。
謝令和看著剩下沒洗的髒衣服,拿起一件衣服,放上一截皂角,用木棍子使勁兒敲打。
“砰砰砰……”
十分有節奏。
在周圍其他人耳朵裏,卻像是敲在她們心頭上一樣。
沒人說話。
連李大腳也不敢再罵罵咧咧,悄咪咪遊上岸,抱著髒衣服往家跑。
謝令和十分專心。
三下五除二,一刻鍾不到,就把剩下的衣服洗好了。
她抱著木盆,夾住木棍,轉身慢悠悠離開了河邊。
河邊。
其他婦人見她背影消失了,紛紛大大地鬆了一口氣。
也不知道誰先開口。
“老天奶,這謝令和也太凶了吧?”
眾人紛紛附和。
“可不是?剛才我嚇得都不敢呼吸了。”
“剛才她踹李大腳那一下,看得我都感覺到痛了,嘶嘶嘶~”
“還有那個眼神,我覺得她真的想把李大腳給殺了。”
“她以前有這麽凶嗎?”
“沒有吧。”
“以前性子雖然也不好,但至少不會這麽嚇人。”
“其實,也能理解。去年先是謝三河兩口子出了意外沒了,然後發大水她溺水差點兒沒救回來,再接著謝伯淵要賣謝令愛,再到現在謝令芬和離回娘家……是我,我也受不了。”
“也是。”
“哎,她是大姐,爹娘沒了,長姐如母 ,是得凶一點兒才能撐得起來這個家。”
“這麽說,也可憐~”
“說起來,和姐兒也沒啥子錯,還不是李大腳先羞辱謝令芬,不過是當初謝令芬沒看上他兒子,記恨了這麽多年,心眼兒也太小了。”
“你又不是才曉得?李大腳這人村裏哪家不討厭?”
“……”
話題漸漸歪了。
對此。
謝令和一無所知,並不知道自己被人可憐同情了。
她並不覺得自己凶。
這不過是正當防衛罷了。
上一世,她是孤兒出身,從小在孤兒院長大,孤兒院並不是天堂一樣美好的地方,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哪怕隻是小孩子,為了不被人欺負,她學到一個道理,那就是一定要表現得比她更凶,才能保護自己和朋友。
如今。
謝令芬在她的保護圈。
欺負她,就是在欺負她自己。
回到家。
她坐到謝令芬身邊,溫聲道:“李大腳的話不用放在心上,村裏那些閑得沒事幹的長舌婦的話也不用在意,要是不想聽,少出門就是。”
謝令芬沉默。
謝令和發覺自己說錯了話,趕緊解釋:“我不是不讓你出門,等伯淵考過院試,他替你撐腰,絕對沒人敢再……”
話沒說完。
她突然被謝令芬抱住了。
她聲音哽咽:“大姐,謝謝你。”
謝令和身子下意識一僵,然後放鬆,緩緩伸出手,拍了拍她的後背。
……
那日之後。
謝令芬便減少了出門的次數,洗衣服這個事情都交給了謝令和。
除此之外家裏的一切她都包了。
謝令和想要幹,她還不樂意。
對此。
謝令和隻能由著她。
空出許多時間,她便全身心投入到了水稻實驗身上。
同時。
每日也會抽時間上山。
值得一提。
識字班重新開課了,名義上是謝伯淵講課,實際上是謝令和。
因為,啟蒙書籍她都會了。
當然。
這隻是表麵上,實則謝伯淵會的,她都會。
秀才也稱得上知識淵博了。
學的內容,大類上分為六大類:經義、史書、文學、策問、法令、數學。
經義就是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五經《易經》、《尚書》、《詩經》、《禮記》、《春秋》等,要求院試考生熟練背誦經典原文,並且能對其中經典的章節和句子進行闡釋和進一步發揮。
史書要求考生掌握古代曆史中的重要人物、事件和曆史背景。曆史書籍數不勝數,比如《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誌》……
文學包括詩詞、散文、駢文等等。要求考生具備一定文學素養,能夠創作詩詞、散文,並且有一定鑒賞能力,當然,通曉古今著名詩詞散文等是必須的。
策問是在院試中出現的一種問答題,主要是考察對時事政治、法律、經濟等方麵的理解和分析。這類題,需要考生根據考試的要求,寫出自己的觀點和建議。
說到這裏。
寒門難出貴子就在於此。
達官顯貴,對於時事政治、法律、經濟了解途徑更多,甚至本身家裏長輩就任職這一方麵,有極大的優勢。
而寒門學子,學好基本的四書五經都不容易。
不過。
也不必絕望。
院試裏,策問占並不算太大。
法令考察考生對當朝法律製度的了解程度,需要考生掌握律條基本的原則、規定和實施方法。
畢竟。
科舉是選官的,除了少部分留在京城,大部分都要外放做父母官,判案乃是第一要務,當然得熟悉律法。
最後,是數學。古代早就有九章算術、九九乘法表,院試主要考察考生對幾何、算術的掌握水平。
總而言之。
謝伯淵自從綁定係統,背了不下五十本書了,謝令和也因此了解到,秀才的珍貴程度。
難怪,古時許多商戶人家喜歡把女兒嫁給窮秀才,這窮秀才的確是個人才。
言歸正傳。
謝令和主要教謝大山他們,他們基礎太差,還才學到《千字文》。
謝仲濟三人每日也跟著學習,但大部分都自己幹自己的。
謝令愛倒是十分認真,一點兒小差也不開。
……
一眨眼。
就到了月底。
謝伯淵每日早出晚歸,基本上除了吃晚飯的時候見一麵,都看不見。
謝令和知道他為何如此。
月試要來了。
五月三十。
謝令和什麽也沒幹,把自己鎖在屋子裏,心神連接了謝伯淵的副係統。
熟悉的書堂映入眼簾。
這日。
書堂的氛圍和以往都不一樣,學子們的神色也帶著嚴肅,不過,眾人總是往謝伯淵和白令行方向看。
白令行一臉倨傲,仿佛根本不把謝伯淵看在眼裏。
而謝伯淵神色淡然,仿佛月試輸了就要離開學堂,永生不能科舉的人不是他一般。
她離開。
謝令和看著剩下沒洗的髒衣服,拿起一件衣服,放上一截皂角,用木棍子使勁兒敲打。
“砰砰砰……”
十分有節奏。
在周圍其他人耳朵裏,卻像是敲在她們心頭上一樣。
沒人說話。
連李大腳也不敢再罵罵咧咧,悄咪咪遊上岸,抱著髒衣服往家跑。
謝令和十分專心。
三下五除二,一刻鍾不到,就把剩下的衣服洗好了。
她抱著木盆,夾住木棍,轉身慢悠悠離開了河邊。
河邊。
其他婦人見她背影消失了,紛紛大大地鬆了一口氣。
也不知道誰先開口。
“老天奶,這謝令和也太凶了吧?”
眾人紛紛附和。
“可不是?剛才我嚇得都不敢呼吸了。”
“剛才她踹李大腳那一下,看得我都感覺到痛了,嘶嘶嘶~”
“還有那個眼神,我覺得她真的想把李大腳給殺了。”
“她以前有這麽凶嗎?”
“沒有吧。”
“以前性子雖然也不好,但至少不會這麽嚇人。”
“其實,也能理解。去年先是謝三河兩口子出了意外沒了,然後發大水她溺水差點兒沒救回來,再接著謝伯淵要賣謝令愛,再到現在謝令芬和離回娘家……是我,我也受不了。”
“也是。”
“哎,她是大姐,爹娘沒了,長姐如母 ,是得凶一點兒才能撐得起來這個家。”
“這麽說,也可憐~”
“說起來,和姐兒也沒啥子錯,還不是李大腳先羞辱謝令芬,不過是當初謝令芬沒看上他兒子,記恨了這麽多年,心眼兒也太小了。”
“你又不是才曉得?李大腳這人村裏哪家不討厭?”
“……”
話題漸漸歪了。
對此。
謝令和一無所知,並不知道自己被人可憐同情了。
她並不覺得自己凶。
這不過是正當防衛罷了。
上一世,她是孤兒出身,從小在孤兒院長大,孤兒院並不是天堂一樣美好的地方,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哪怕隻是小孩子,為了不被人欺負,她學到一個道理,那就是一定要表現得比她更凶,才能保護自己和朋友。
如今。
謝令芬在她的保護圈。
欺負她,就是在欺負她自己。
回到家。
她坐到謝令芬身邊,溫聲道:“李大腳的話不用放在心上,村裏那些閑得沒事幹的長舌婦的話也不用在意,要是不想聽,少出門就是。”
謝令芬沉默。
謝令和發覺自己說錯了話,趕緊解釋:“我不是不讓你出門,等伯淵考過院試,他替你撐腰,絕對沒人敢再……”
話沒說完。
她突然被謝令芬抱住了。
她聲音哽咽:“大姐,謝謝你。”
謝令和身子下意識一僵,然後放鬆,緩緩伸出手,拍了拍她的後背。
……
那日之後。
謝令芬便減少了出門的次數,洗衣服這個事情都交給了謝令和。
除此之外家裏的一切她都包了。
謝令和想要幹,她還不樂意。
對此。
謝令和隻能由著她。
空出許多時間,她便全身心投入到了水稻實驗身上。
同時。
每日也會抽時間上山。
值得一提。
識字班重新開課了,名義上是謝伯淵講課,實際上是謝令和。
因為,啟蒙書籍她都會了。
當然。
這隻是表麵上,實則謝伯淵會的,她都會。
秀才也稱得上知識淵博了。
學的內容,大類上分為六大類:經義、史書、文學、策問、法令、數學。
經義就是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五經《易經》、《尚書》、《詩經》、《禮記》、《春秋》等,要求院試考生熟練背誦經典原文,並且能對其中經典的章節和句子進行闡釋和進一步發揮。
史書要求考生掌握古代曆史中的重要人物、事件和曆史背景。曆史書籍數不勝數,比如《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誌》……
文學包括詩詞、散文、駢文等等。要求考生具備一定文學素養,能夠創作詩詞、散文,並且有一定鑒賞能力,當然,通曉古今著名詩詞散文等是必須的。
策問是在院試中出現的一種問答題,主要是考察對時事政治、法律、經濟等方麵的理解和分析。這類題,需要考生根據考試的要求,寫出自己的觀點和建議。
說到這裏。
寒門難出貴子就在於此。
達官顯貴,對於時事政治、法律、經濟了解途徑更多,甚至本身家裏長輩就任職這一方麵,有極大的優勢。
而寒門學子,學好基本的四書五經都不容易。
不過。
也不必絕望。
院試裏,策問占並不算太大。
法令考察考生對當朝法律製度的了解程度,需要考生掌握律條基本的原則、規定和實施方法。
畢竟。
科舉是選官的,除了少部分留在京城,大部分都要外放做父母官,判案乃是第一要務,當然得熟悉律法。
最後,是數學。古代早就有九章算術、九九乘法表,院試主要考察考生對幾何、算術的掌握水平。
總而言之。
謝伯淵自從綁定係統,背了不下五十本書了,謝令和也因此了解到,秀才的珍貴程度。
難怪,古時許多商戶人家喜歡把女兒嫁給窮秀才,這窮秀才的確是個人才。
言歸正傳。
謝令和主要教謝大山他們,他們基礎太差,還才學到《千字文》。
謝仲濟三人每日也跟著學習,但大部分都自己幹自己的。
謝令愛倒是十分認真,一點兒小差也不開。
……
一眨眼。
就到了月底。
謝伯淵每日早出晚歸,基本上除了吃晚飯的時候見一麵,都看不見。
謝令和知道他為何如此。
月試要來了。
五月三十。
謝令和什麽也沒幹,把自己鎖在屋子裏,心神連接了謝伯淵的副係統。
熟悉的書堂映入眼簾。
這日。
書堂的氛圍和以往都不一樣,學子們的神色也帶著嚴肅,不過,眾人總是往謝伯淵和白令行方向看。
白令行一臉倨傲,仿佛根本不把謝伯淵看在眼裏。
而謝伯淵神色淡然,仿佛月試輸了就要離開學堂,永生不能科舉的人不是他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