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之上,氣氛凝重而壓抑,仿佛一場無聲的風暴正在醞釀。陽光透過雕花的窗欞,灑下斑駁的光影,卻絲毫無法驅散那彌漫在空氣中的緊張氣息。


    曹爽身著華麗的朝服,身姿挺拔地站在前列,意氣風發得宛如一隻展翅的雄鷹。他麵向天子,朗朗奏事,那聲音在寂靜的朝堂中回蕩,每一個字都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力量。然而,在他的言辭之間,專擅之意盡顯無遺。他就像一個肆意揮舞權力大棒的人,諸多關乎國家命運的事務,竟全然不經與大臣們的商議,便自行決斷。他的眼神中閃爍著一種狂熱的光芒,那是對權力的貪婪與掌控欲望的外露。


    朝堂下的大臣們反應各異。有的大臣眉頭緊鎖,眼中燃燒著憤怒的火焰,他們對曹爽的專橫跋扈深感不滿,卻又因曹爽如今的權勢而敢怒不敢言。他們緊咬嘴唇,雙手在袖中緊握成拳,指甲深深地嵌入掌心,卻隻能將那滿腔的怒火強壓在心底。每一次曹爽擅自決斷,都像是在他們的心頭劃上一道傷口,鮮血淋漓卻無法言說。


    而另一部分大臣則是滿臉諂媚之色,他們阿諛奉承著曹爽,就像一群圍繞在主人身邊搖尾乞憐的狗。他們的言辭中滿是對曹爽的讚美之詞,每一句話都像是精心設計的糖衣炮彈,試圖討好曹爽以獲取更多的利益。他們的眼神中沒有絲毫的尊嚴,隻有對權力的盲目追逐和對曹爽的巴結討好。


    司馬懿靜靜地站在一旁,他身著深色的朝服,身姿沉穩如鬆,卻又給人一種深不可測的感覺。他那飽經風霜的臉上,眉頭微微皺起,像是平靜的湖麵泛起的一絲漣漪。他的眼神深邃而銳利,其中閃過一絲不滿,那是對曹爽肆意妄為的痛心疾首。然而,他並未發作,隻是像一位旁觀者般,靜靜地看著曹爽在朝堂之上的“表演”。他的心中猶如明鏡一般,清楚地知道曹爽這樣的行為會將國家引向何方,但他也在等待著合適的時機,如同一隻潛伏在暗處的獵豹,準備在關鍵時刻一擊即中。整個朝堂在曹爽的主導下,陷入了一種微妙而危險的平衡之中。虛線內容可以不讀 跳至下一章


    ---------------------------------


    古代朝堂對峙的精彩描寫範本


    1. 張說與武則天、張易之兄弟的朝堂對峙:


    - “麵對張家哥倆的無聲威嚇、武則天的咄咄逼人,張說說出了一句石破天驚的話:這是張易之、張昌宗逼我作偽證!在當時的天下,沒有人敢和張家兄弟作對,和他們作對就意味著和武則天作對,和武則天作對就意味著輕則丟官、重則丟命。所以,張說的不識時務、不會配合,讓所有大臣大驚失色,更讓張易之、張昌宗氣急敗壞,他們反口就說張說是魏元忠謀反的同謀。”


    - “張昌宗說:以前商代的伊尹流放商王太甲,周朝的周公代成王攝政。張說吹噓魏元忠是當代的伊尹、周公,魏元忠是謀反,他也是想謀反!張說毫不退讓:伊尹、周公是古代的賢臣,陛下您任用宰相,不讓他們效法伊尹、周公,那要效法誰呢?張易之、張昌宗被張說駁斥得啞口無言。”


    - “張說不慌不忙地對武則天說:陛下看看,當著您的麵,他們都敢這樣飛揚跋扈,您可以想象他們平時是怎樣的作威作福、目無法紀、藐視大臣!我們這些臣子哪裏還有活路!”


    2. 《琅琊榜》小說中的朝堂論禮:


    - “滿殿寂靜,隻聞呼吸之聲此起彼落。太子與譽王目光如火,狠狠對視,分毫不讓。老臣們有的皺眉沉思,有的麵無表情,有的則左右觀望,心中各自打著自己的算盤。蒞陽長公主麵色凝重,她深知今日之事關係重大,手心裏不禁捏了一把汗。此時,那位鴻儒之首緩緩站起,他衣衫飄飄,神態自若,聲音朗朗道:‘禮,乃國之根本,人倫之序。太子乃正統,當依禮製,居其位,行其權。譽王殿下雖有賢名,但終究非正統,不可越禮而行。’此言一出,滿座嘩然。”


    - “譽王一方的臣子頓時按捺不住,紛紛出列反駁。‘如今陛下尚在,天下之事當由陛下決斷,太子之位雖定,但譽王殿下德才兼備,為朝廷、為百姓立下諸多功勞,豈能以所謂的正統之名一概而論?’雙方你來我往,言辭激烈,朝堂之上仿佛掀起了一場無形的風暴,氣氛緊張到了極點。”


    3. 明朝言官與權臣的對峙(虛構示例):


    - “朝堂之上,言官海瑞昂首挺胸,目光堅定地直視著前方的權臣嚴嵩。海瑞大聲道:‘嚴嵩,你把持朝政,結黨營私,貪汙受賄,致使民不聊生,國家危在旦夕。今日,我海瑞便要在這朝堂之上,揭露你的罪行,讓天下人知道你的真麵目!’嚴嵩麵色陰沉,眼神中透著狠厲,冷笑道:‘你一個小小的言官,竟敢汙蔑本閣老?我嚴嵩為朝廷盡心盡力,你這是血口噴人!’”


    - “海瑞絲毫不懼,從袖中掏出一疊證據,高舉過頭,說道:‘這些都是你罪行的證據,從你府上搜出的巨額財寶清單,你與官員勾結的書信,一樁樁,一件件,鐵證如山!我等言官,上承皇恩,下為百姓,今日定要為朝廷除了你這奸臣!’朝堂上的其他言官們紛紛響應,齊聲高呼:‘鏟除奸臣,還我朝綱清明!’嚴嵩的黨羽們則麵露驚慌,想要反駁卻又一時語塞。”


    4. 三國時期諸葛亮舌戰群儒《三國演義》情節:


    - “張昭等見孔明豐神飄灑,器宇軒昂,料道此人必來遊說。張昭先以言挑之曰:‘昭乃江東微末之士,久聞先生高臥隆中,自比管、樂。此語果有之乎?’孔明曰:‘此亮平生小可之比也。’昭曰:‘近聞劉豫州三顧先生於草廬之中,幸得先生,以為‘如魚得水’,思欲席卷荊襄。今一旦以屬曹操,未審是何主見?’孔明自思張昭乃孫權手下第一個謀士,若不先難倒他,如何說得孫權,遂答曰:‘吾觀取漢上之地,易如反掌。我主劉豫州躬行仁義,不忍奪同宗之基業,故力辭之。劉琮孺子,聽信佞言,暗自投降,致使曹操得以猖獗。今我主屯兵江夏,別有良圖,非等閑可知也。’張昭曰:‘若此,是先生言行相違也。先生自比管、樂,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樂毅扶持微弱之燕,下齊七十餘城:此二人者,真濟世之才也。先生在草廬之中,但笑傲風月,抱膝危坐。今既從事劉豫州,當為生靈興利除害,剿滅亂賊。且劉豫州未得先生之前,尚且縱橫寰宇,割據城池;今得先生,人皆仰望。雖三尺童蒙,亦謂彪虎生翼,將見漢室複興,曹氏即滅矣。朝廷舊臣,山林隱士,無不拭目而待:以為拂高天之雲翳,仰日月之光輝,拯民於水火之中,措天下於衽席之上,在此時也。何先生自歸豫州,曹兵一出,棄甲拋戈,望風而竄;上不能報劉表以安庶民,下不能輔孤子而據疆土;乃棄新野,走樊城,敗當陽,奔夏口,無容身之地:是豫州既得先生之後,反不如其初也。管仲、樂毅,果如是乎?愚直之言,幸勿見怪!’孔明聽罷,啞然而笑曰:‘鵬飛萬裏,其誌豈群鳥能識哉?譬如人染沉屙,當先用糜粥以飲之,和藥以服之;待其腑髒調和,形體漸安,然後用肉食以補之,猛藥以治之:則病根盡去,人得全生也。若不待氣脈和緩,便以猛藥厚味,欲求安保,誠為難矣。吾主劉豫州,向日軍敗於汝南,寄跡劉表,兵不滿千,將止關、張、趙雲而已:此正如病勢尪羸已極之時也,新野山僻小縣,人民稀少,糧食鮮薄,豫州不過暫借以容身,豈真將坐守於此耶?夫以甲兵不完,城郭不固,軍不經練,糧不繼日,然而博望燒屯,白河用水,使夏侯惇、曹仁輩心驚膽裂:竊謂管仲、樂毅之用兵,未必過此。至於劉琮降操,豫州實出不知;且又不忍乘亂奪同宗之基業,此真大仁大義也。當陽之敗,豫州見有數十萬赴義之民,扶老攜幼相隨,不忍棄之,日行十裏,不思進取江陵,甘與同敗,此亦大仁大義也。寡不敵眾,勝負乃其常事。昔高皇數敗於項羽,而垓下一戰成功,此非韓信之良謀乎?夫信久事高皇,未嚐累勝。蓋國家大計,社稷安危,是有主謀。非比誇辯之徒,虛譽欺人:坐議立談,無人可及;臨機應變,百無一能。——誠為天下笑耳!’這一篇言語,說得張昭並無一言回答。”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亂世三國:一統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農機校24新2李登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農機校24新2李登勝並收藏亂世三國:一統天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