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658年,11月16日。


    重慶東部,萬縣,縣衙,大帥府。


    縣衙外,同樣十步一崗,五步一哨,站滿了頂盔全甲的親兵,手持腰刀,昂首挺胸,戒備森嚴。


    大堂內,夔東十三家,另外的三個營,“三潭”涪侯譚文,仁壽侯譚詣,新津侯譚弘,還有鎮北將軍牟勝,總兵馮景明,帶著幾十個將校,分別安坐在側。


    一個身穿黑色長袍,頭戴圓頂漆紗三山帽,麵容白淨的中年人,不苟言笑,端坐帥位,後麵2個小太監,捧著金黃色的聖旨。


    他就是永曆皇帝朱由榔的近侍,司禮監秉筆太監潘應龍。


    滿清4路大軍,會師貴陽,皇帝朱由榔,火速派太監潘應龍,帶著5個小太監,來川南。


    匯合督師文安之,催促夔東十三家,進攻重慶,牽製滿清北路軍吳三桂部。


    夔東十三家,以大順軍餘部,臨國公李來亨為主,駐守在重慶巫山和興山,地方武裝“三潭為輔”,駐守在忠州、萬縣、梁山。


    “眾將聽令!”


    司禮太監潘應龍,表情嚴肅,眯著小眼睛,慢慢的站起來,壓著嗓子,聲音尖細,緩緩的說道:


    “奉皇爺諭旨”


    “涪侯譚文,仁壽侯譚詣,新津侯譚弘,鎮北將軍牟勝,領本部兵馬”


    “匯合皖國公劉體純,靖國公袁宗第等人,火速提兵,溯流而上,攻下重慶,牽製滿清韃子”


    這是夔東十三營,第二次進攻重慶,準備非常充分,督師文安之和司禮監秉筆太監潘應龍,兵分兩路。


    閣老文安之,資曆老,率領大順軍主力,走陸路,沿著長江兩岸,西進重慶。


    太監潘世榮,負責聯絡夔東十三營,地方軍閥武裝“三潭”,乘船沿著長江,逆流直上,先攻重慶。


    “潘公公”


    “末將,糧草輜重,尚未備齊,可否延緩些時日?”


    老二仁壽侯譚詣,頭戴兜鍪,頂盔全甲,腰掛雁翎刀,雙手抱拳行禮道。


    前麵的老大,涪侯譚文,聞言,眼皮一跳,緩緩的轉過頭,看了眼二弟譚詣,陷入沉思。


    上麵的太監潘應龍,眉頭一皺,臉色瞬間變的陰沉,搖了搖頭,深呼一口氣,不理會仁壽侯譚詣,看著譚文說到:


    “涪侯,你怎麽看?”


    夔東十三家的“三潭”,地方軍閥,飛揚跋扈慣了,倒是領頭人是譚文,對南明朝廷,忠心耿耿。


    “回潘公公”


    “末將願率本部人馬,還有鎮北將軍的人馬,先行出發,攻重慶”


    “二弟和三弟,在此等候袁總兵的水師,匯合後再出發,如何?”


    老大涪侯譚文,深吸一口氣,壓下對二弟的不滿,站出來,對著潘應龍回道。


    二弟譚詣,一站出來,他就知道要壞了,老二和老三,自從上次攻重慶,失利後,就不想再打了。


    這兩個弟弟,前段時間,還勸說他投降滿清,得留心了。


    “嗯,可以”


    “涪侯勇武,忠心可嘉,咱家會轉告文督師”


    司禮太監潘應龍,陰霾著臉,沉思了一會後,還是點頭同意。


    能出兵就行,這一次,攻重慶的主力,是大順軍餘部,三潭駐兵萬縣,水師比較強。


    而重慶城,三麵臨水,需要水師運送兵力,攻城的重任,可見交給大順軍餘部。


    “二哥,我們真的要出兵嗎?”


    出了縣衙,回到住處後,剛入座,老三新津侯譚弘,就急不可耐,向二哥譚詣問道。


    “老馮,去門口盯著”


    老二仁壽侯譚詣,沒搭理三弟,轉頭對著心腹,總兵馮景明,吩咐道。


    等馬總兵出門後,老二才回過頭,對著老三說道:


    “瓜娃子,出個錘子兵,拖著”


    “這個死太監,明擺著,讓我們去送死”


    “朱由榔,那個廢物,被滿清十幾萬大軍圍攻,自身難保”


    老二譚詣,陰沉著臉,目露凶光,罵罵咧咧的說道。


    這才是真正的地方軍閥,驕橫跋扈,目中無人,皇帝朱由榔,在他們眼裏,就是逃跑天子,廢物一個。


    三潭,原來是明朝總兵方國安的部下,方國安降清後,老大譚文,帶著兩個弟弟和部下,回到萬縣,發展私人武裝,成了坐地虎大軍閥。


    “大哥也是,大明有什麽好?”


    “前幾年,要是拿下石柱土司,咱們早就成了一方諸侯”


    老三譚弘,也是陰著臉,忿忿不平,抱怨起大哥譚文。


    做一方諸侯多香啊,何必選擇老朱家,衝鋒陷陣,還撈不到好處。


    永曆二年,四川招討使,鎮東將軍秦良玉病逝,譚文和譚詣,就想勸老大,拿下石柱土司。


    川南的石柱土司,就在萬縣、忠縣的對麵,隔著長江,很方便的。


    “哼!”


    “老三,你還記得劉總兵吧,封侯了”


    “讓我們去攻城送死,既然大明不仁,就別怪我們不義了”


    當初,川南的總兵劉惟明,降清後,被封了候,私底下寫信,勸說三潭歸順滿清。


    他和老三,羨慕的不得了,蠢蠢欲動,卻被大哥譚文訓斥,拒絕了,白白錯過了好機會。


    剛剛,在縣衙帥堂,他膽敢站出來,直接拒絕太監潘應龍,就做好了,掀桌子的準備。


    12月初二,四川重慶。


    涪侯譚文,鎮北將軍牟勝,兩部合兵7000人,乘船150艘到達重慶城下。


    隨後,兵分三路,一路攻朝天門,一路攻臨江門、千廝門,一路攻南紀門、儲奇門、金子門,滿清總兵程廷俊和王明德,帶著5000人,據城頑抗。


    12月13日,仁壽侯譚詣,新津侯譚弘,總兵袁盡孝,到達重慶城下。


    這一次,總共有1萬水師,大小戰船200艘,滿清四川巡撫高民瞻,看見後,直接慫了,棄城而逃。


    12月15日,三潭發生內訌。


    當天晚上,涪侯譚文,總兵牟勝,在二弟譚詣的戰船上,質問他們為什麽來的那麽晚,到了也不攻城。


    爭執中,老二譚詣和老三譚弘,總兵馮景明,暴起,擊殺譚文和牟勝。


    隨後,二譚聯絡城中的滿清守軍,密謀投降。


    12月16日,滿清守軍,出城迎戰,二譚率部臨陣反戈,譚文的部眾和袁盡孝所統水師措手不及,大敗特輸。


    此時,督師文安之的大軍,剛到豐都縣,前線傳來水師發生叛亂的消息。


    老成持重的文安之,召集眾將商議,皖國公劉體純和靖國公袁宗第,要求回師東撤。


    督師文安之,無奈,隻能同意回撤,準備了半年的西征,就這麽不了了之。


    夔東十三家,第二次攻重慶的失利,影響非常大。


    此戰,涪侯譚文被殺,大順軍餘部的水師,幾乎全軍覆滅。


    夔東十三家,丟了水師,無法對三麵環水的重慶,形成威脅。


    而譚詣和譚弘,帶著精銳水師,投降滿清,此消彼長,實力的天平,徹底倒向滿清。


    自此,夔東十三家,大順軍餘部,失去了進攻重慶的利器,再也無法形成對重慶的威脅,牽製和反攻滿清北路軍吳三桂。


    永曆小朝廷,晉王李定國,貴州會戰失敗,自身難保。


    同時失去夔東十三家,大順軍餘部,這個最強的外援,又不願北上四川,隻能困守滇西,坐等崩盤。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孤不是玄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孤不是玄德並收藏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