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的時光就要結束,事實上,我們已經成了準高三學生,高考的熱度像是六月份的太陽炙熱的烤著大地,並且在這座小縣城鋪張開來,從小商小販到田間地頭勞作的人,都曉得高考,他們像看一場有趣的熱鬧一樣抬頭仰望著。
校園裏麵高三學生就餐的時間提前了,等高一高二學生吃飯的時候,他們便早已回到教室裏頭去埋頭複習。
為了迎接高考,學校出台臨時的製度,其中很重要的一點是高一高二的學生要安分,在高考臨近時期不要有尋釁滋事的事情發生,王長風在班會上著重強調了這一點,原話是:“不想挨揍,不想被開除,不想請家長,就給我老實點兒,整出什麽幺蛾子來,後果自負……”我見他惡狠狠的指著我們坐在後排的兄弟們講道。
一中是一個考點,屆時高一高二的學生就放假,在放假前布置好考場,從高考前五天開始放假,到高考後第三天返校,總計有個十天假期,還是很寬裕的,同時也令人感到振奮,十天啊,除了寒暑假,平時就沒有這麽長時間的假期。
教室被收拾,所有的書本材料都要被收拾出去,按照規定擺放桌椅,之後把桌椅橫縱擺放整齊,其餘的物什均是各自搬回宿舍放好,多餘的桌椅在教室外麵的走廊上擺放。
整教學樓躁動起來,樓板上乒乒乓乓的聲音不絕於耳,更有嬉笑打鬧的聲音在走廊上回蕩,當然緊接著,是年級主任奎的咆哮聲。自此沸騰著的教學樓就安靜下來。
教室外麵的玻璃上點點滴滴的水滴——外麵已經下起了雨,又是夜晚,身處其中的人或許因為嘈雜的環境而淡忘了今天是個雨天。
廣場上濕漉漉的,學生們搬著大大小小的箱子,出去得出去,進來得進來,忙乎個不停。
小廖搬著個紙箱子,走到我旁邊,觀望了幾眼,王長風這時候已經出了教室,他湊過來輕聲的對我講話,聽完又是很難堪,呆在那裏,都不知道他何時出去的。
直到我的桌椅不得不需要摞動的時候才醒悟過來。
第二天早晨,時間還是淩晨三四點鍾的時候,縣交警上學校來指揮交通,大量的客車、跑客運的麵包車一大早就進入學校,在bj樓前麵的廣場上停滿了,正因為有交警的緣故,車輛停放的都相當整齊,從這裏縣城出發,去到全縣各個地方的車都有,車輛的前擋風玻璃裏麵印著此車即將要到達的地方。
學校雖是不允許鳴笛的,但汽車轟隆隆的聲音斷然是避免不了的。學生公寓在高處,進學校的路還在廣場下麵的,所以,聲音聽得十分清晰,加上按捺不住歸家心緒的室友在這之前便起床,收拾一番,整裝待發,事實上,走廊裏麵早已經嘈雜得不行。
因為進學校的路是上坡路,車燈光透過宿舍的玻璃晃了進來,倏忽間便轉過去,留下一抹天邊微微亮的亮白。食堂前的廣場上呼啦啦的拉杆箱聲音,手電的光點在廣場上變得密集起來。
室友們紛紛收拾東西,同樣是拎著手提箱去下樓趕車回家。
我,卻是不能。
小廖說,今天大淨慈寺會有一場廟會——就是上回街上廣告牌上宣傳的。我當即決定去大淨慈寺一趟,時間也趕的正好。
所以,到最後,宿舍就剩下我一個人。
直到早上八點鍾,班主任王長風來查寢——主要是看看宿舍還有遺留人員沒有。找到我們宿舍的時候。
“誒?你還沒走。”故作眼神朦朧,從床上伸出頭來,看著王長風。“睡過頭了?”
“昂昂。”應聲答道。
“還有車,早點兒回去。”他說完這句話,轉身就出了宿舍門。
就背了個書包,輕裝簡便,出了學校門,叫了出租車,就往大淨慈寺去。
“去逛廟會?還是燒香啊!”司機是一個清瘦的中年男人,穿著白色的短袖,顯出與他年齡不相符的年輕,我坐在副駕駛,他找了個話茬。
“燒香。”
“嗬嗬嗬,求個啥?”
“求學。”我眼睛直看著前頭,現在路兩邊已經繁華起來,車來車往,昨夜夜雨的馬路還未幹。
“這東西,信則有,不信則無,倒還不如在學校用功一些。”我點點頭表示同意。“幾年級的學生?”
“二年級。”他並不看我。“就想去看看,前些天,看見寺裏廣告,說是今天有廟會,就比較好奇,去看一眼,圖個新鮮而已,順便燒個香。”
“哦哦,原來是這樣,也的確是,縣裏有很多人一大早就過去了,畢竟是大淨慈寺這些年來第一次有這種大場麵的活動嘛。”司機師傅侃侃而談,“誰研究的這東西呢,真是稀奇,以前隻聽說北方興廟會,咱山溝溝的縣城什麽時候也學會這一套的。”
“是的嘛,說起來,真是稀奇玩意兒。”我並不想告訴人家實情,因為那沒有什麽意義。
“是挺稀奇的,聽說還有會顯靈的佛女,據說還很小,也就跟你年紀差不多。”
“是嗎?”
“這個年紀,應該在學校裏麵多讀書,考大學的,上寺院裏麵,真是可惜。”司機搖搖頭,繼續打著他手裏的方向盤。
“可能……可能每個人都有他的選擇,也都有他的活法,咱不作過多討論。”
“那是那是。”這之後,一直到大淨慈寺,我們就沒說過什麽話,一方麵我六神無主,越靠近,心中便覺得越發的恐懼和擔憂,隨著靠近大淨慈寺,一路上人越來越多,步行的人排滿了馬路兩邊。
車子還在山上的時候,便可以看見大淨慈寺山門前圓場上的場景,因為下雨,都打著各色的雨傘,行進在路上,放下車窗來,看見一行人,外麵的雨絲飄進了車窗,濕漉漉的。
圓場上盛大場景遠遠超乎想象,從車上看,是一朵朵的雨傘匯集而成的,幾乎把整個圓場都遮住,花花綠綠,五顏六色。天上又下雨,心想這樣的天氣,到這兒來的人應該不會很多的,一如平時一樣寂寂寥寥,目前看起來,確乎是低估了人們的獵奇心理。
車子再往前走就被堵住了去路,前方車上的人下來,隨即一輛輛車開始掉頭,沿著山路又往回走。
越到前麵,人群越密,沒有車行駛的空隙。
“兄弟,我隻能把你送到這裏了,前麵你也看見了,走不通。”
“行,我自己走下去就是咯。”最後,我下車,司機少收了5塊錢的車費。
從包裏拿出雨傘來,我也就成了眾多前往大淨慈寺參加今天廟會的一員。
廟會,在這座縣城是新鮮事物,之前是沒有聽說的,況且,按照當地人的生活習慣,日常生活內容裏麵是沒有這一項,各處的小寺院也沒有組織過這種“活動”,也就是大淨慈寺這一次,算是開了先河,還花費了不少力氣進行了廣告宣傳,本身也就是一件稀奇事物。
好不容易隨著人群移動到了大淨慈寺的山門前的圓場上,進進出出的人很多,不同的是,人雖然很多,卻都自覺地遵守著安靜這一條寺院的規定,即便是偶爾有大聲喧嘩的人,也會在發掘之後停下來。
排隊進入到寺院,寺裏麵布置得像是一個會場,大雄寶殿前麵全是僧人,沒有見到主持靜慈,監寺靜靈站在最前麵。石階上站滿了人,我擠著往前湊,到了石階下,就完全被堵住了去路。欠著身子,往前夠,卻還是被高大的人群擋住。
四處觀望,竟然有人爬到了槐樹上,一樣伸著身子往前看,“真是奇葩。”使勁摞動著身子,往後退,站在一邊,好歹是能勉強看到上麵大雄寶殿的場景。
敲擊木魚的聲音從大殿裏麵傳出來,天上陰雨蒙蒙,多少有些陰霾氣氛,幸好有這些人在,否則就更顯得陰森來。
所有人都翹首以盼,看著上頭大殿中情況,我也同樣很好奇,是不是真的會佛祖顯靈?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日子裏。
不久之後,從大雄寶殿裏麵出來一個小身段的僧尼,此時人群開始遊戲些許躁動起來。
那小身段的僧尼,頭上的戒疤十分鮮明,不同以往,她穿著紅色的,中間是金邊格子的袈裟,有一個金環在胸前合上,裏麵是黃色的僧衣,佛珠一樣不少,後麵一個高出她一頭的僧人打著黃色的油紙傘。
緩緩往前走,正走到大觀音像前,在那裏白了觀音像,高大的觀音像華蓋邊上的金屬吊墜迎風叮鈴鈴作響,風把袈裟的一角吹揚起來,又落下,耷拉在地上。
拜完菩薩之後,她上了預先準備好的一頂轎子,坐上去,轎子很簡單,頂上有個蓋子,下麵是個竹製的椅子,她坐在上麵,四個僧侶抬起來。監寺靜靈在前頭開道。
一行僧人開始往下走,此時,路人從中間讓出一條路來,她們款款往下走,見她挺著身子,目視前方,依依往前,身後的僧人亦然,不曾想到,有一天她成了出家人,竟然是如此神態,莊重和凜然若神。
一直走出山門,她們身後的人群開始收攏,方才讓開的路又合攏,跟隨在一眾僧侶身後,亦步亦趨往前走。
跟在大隊人群身後,一直走了很長時間,在圓場下麵的山道上也是擠滿了人,行進了很長時間,直到抵達了那港灣,上回山洞之處。
遠遠的就看見岸邊搭的方台子,心中更加疑惑,“這是要做什麽?”且行且看。
到了方台上,她下了轎子,站到方台的中央。
人群也圍了過來,山上也都是人。
她坐下,在蒲團上開始念經,嘴巴微微動動,但是看得出其認真的模樣,監寺靜靈在她身後指示著什麽。
眾僧齊念經,她起身環繞一圈,順著江麵,抬手,做起了我很熟悉的動作,雨中,江麵上開始激烈起來,緊接著翻滾起來,一群群江豚遊弋過來,且開始露頭,而後跳將起來……
此番場景令在場的人目瞪口呆,手足無措。
時間持續了大概十分鍾,江麵方才平靜下來。在場的人自動的拍手叫好。
“牛叉!牛叉!這一趟真是沒有白來……”在我身旁的男人說道。
“法師真是好神通!”
“這玩意兒真是活久見,活久見啊。”一個白胡子老人講道,裂開了他已經掉了門牙的嘴,似乎還意猶未盡。
僧眾們遂起身,要轉身往回走,她坐上轎子,仍舊由人抬著回寺裏。
“今日由儀清法師坐殿誦經,各位發願施主可進寺燒香禮佛,我佛慈悲,願心想事成,去病消災。”回大淨慈寺後,儼然就看見山門處增加了此廣告言語,被寫在一塊大的黃色告示牌上。
人們紛紛指著那張廣告牌,在場大多數人心中,是十分難得的機會,要知道,你發願,能不能實現,除了取決於是否誠心,還有是否有法師原渡你……至少,站在我身邊的幾個人都是這麽想的,紛紛一擁而上。
至此,寺中香火旺盛起來,售賣香的,佛像的攤子前麵,亦是擠得水泄不通。今天許願靈不靈不知道,倒是寺中的一應佛事用具被搶買一空是真的。
她坐在大殿的蒲團上,在巨大的金佛像麵前,顯得那麽的渺小,不緊不慢敲著木魚,監寺靜靈跟一幹僧眾都站在其身後,嘴中念叨著經文,香客們排著隊往裏進,燒香,叩首。
她頭上的戒疤很鮮明,這是一開始就注意到的,而且,在之前,不止一次想象過她真的剃度出家會多麽恐懼,簡直就是難以接受,現在就在當場,卻沒有那麽震撼,她,如她身後的僧侶一樣一樣,不同的是她袈裟在身,裝束不一樣罷了。
靠在門邊,往大殿裏麵看著發呆,任人從身邊進進出出,也沒有退讓,一隻大手拍拍我的肩膀,正以為是擋了人家的路,準備讓開,轉頭一看,原來是那位“時尚大哥”,他也來了。
好像是看出了我臉上為難的神色,“想開點兒,她們幹這個的,都這樣,看開就好。”說罷他進到大殿裏麵,往監寺靜靈那邊去。
後來,我低著頭,在大雄寶殿前,一直等到很晚,直到這場“廟會”謝幕了方才走進去見餘沉沉。
校園裏麵高三學生就餐的時間提前了,等高一高二學生吃飯的時候,他們便早已回到教室裏頭去埋頭複習。
為了迎接高考,學校出台臨時的製度,其中很重要的一點是高一高二的學生要安分,在高考臨近時期不要有尋釁滋事的事情發生,王長風在班會上著重強調了這一點,原話是:“不想挨揍,不想被開除,不想請家長,就給我老實點兒,整出什麽幺蛾子來,後果自負……”我見他惡狠狠的指著我們坐在後排的兄弟們講道。
一中是一個考點,屆時高一高二的學生就放假,在放假前布置好考場,從高考前五天開始放假,到高考後第三天返校,總計有個十天假期,還是很寬裕的,同時也令人感到振奮,十天啊,除了寒暑假,平時就沒有這麽長時間的假期。
教室被收拾,所有的書本材料都要被收拾出去,按照規定擺放桌椅,之後把桌椅橫縱擺放整齊,其餘的物什均是各自搬回宿舍放好,多餘的桌椅在教室外麵的走廊上擺放。
整教學樓躁動起來,樓板上乒乒乓乓的聲音不絕於耳,更有嬉笑打鬧的聲音在走廊上回蕩,當然緊接著,是年級主任奎的咆哮聲。自此沸騰著的教學樓就安靜下來。
教室外麵的玻璃上點點滴滴的水滴——外麵已經下起了雨,又是夜晚,身處其中的人或許因為嘈雜的環境而淡忘了今天是個雨天。
廣場上濕漉漉的,學生們搬著大大小小的箱子,出去得出去,進來得進來,忙乎個不停。
小廖搬著個紙箱子,走到我旁邊,觀望了幾眼,王長風這時候已經出了教室,他湊過來輕聲的對我講話,聽完又是很難堪,呆在那裏,都不知道他何時出去的。
直到我的桌椅不得不需要摞動的時候才醒悟過來。
第二天早晨,時間還是淩晨三四點鍾的時候,縣交警上學校來指揮交通,大量的客車、跑客運的麵包車一大早就進入學校,在bj樓前麵的廣場上停滿了,正因為有交警的緣故,車輛停放的都相當整齊,從這裏縣城出發,去到全縣各個地方的車都有,車輛的前擋風玻璃裏麵印著此車即將要到達的地方。
學校雖是不允許鳴笛的,但汽車轟隆隆的聲音斷然是避免不了的。學生公寓在高處,進學校的路還在廣場下麵的,所以,聲音聽得十分清晰,加上按捺不住歸家心緒的室友在這之前便起床,收拾一番,整裝待發,事實上,走廊裏麵早已經嘈雜得不行。
因為進學校的路是上坡路,車燈光透過宿舍的玻璃晃了進來,倏忽間便轉過去,留下一抹天邊微微亮的亮白。食堂前的廣場上呼啦啦的拉杆箱聲音,手電的光點在廣場上變得密集起來。
室友們紛紛收拾東西,同樣是拎著手提箱去下樓趕車回家。
我,卻是不能。
小廖說,今天大淨慈寺會有一場廟會——就是上回街上廣告牌上宣傳的。我當即決定去大淨慈寺一趟,時間也趕的正好。
所以,到最後,宿舍就剩下我一個人。
直到早上八點鍾,班主任王長風來查寢——主要是看看宿舍還有遺留人員沒有。找到我們宿舍的時候。
“誒?你還沒走。”故作眼神朦朧,從床上伸出頭來,看著王長風。“睡過頭了?”
“昂昂。”應聲答道。
“還有車,早點兒回去。”他說完這句話,轉身就出了宿舍門。
就背了個書包,輕裝簡便,出了學校門,叫了出租車,就往大淨慈寺去。
“去逛廟會?還是燒香啊!”司機是一個清瘦的中年男人,穿著白色的短袖,顯出與他年齡不相符的年輕,我坐在副駕駛,他找了個話茬。
“燒香。”
“嗬嗬嗬,求個啥?”
“求學。”我眼睛直看著前頭,現在路兩邊已經繁華起來,車來車往,昨夜夜雨的馬路還未幹。
“這東西,信則有,不信則無,倒還不如在學校用功一些。”我點點頭表示同意。“幾年級的學生?”
“二年級。”他並不看我。“就想去看看,前些天,看見寺裏廣告,說是今天有廟會,就比較好奇,去看一眼,圖個新鮮而已,順便燒個香。”
“哦哦,原來是這樣,也的確是,縣裏有很多人一大早就過去了,畢竟是大淨慈寺這些年來第一次有這種大場麵的活動嘛。”司機師傅侃侃而談,“誰研究的這東西呢,真是稀奇,以前隻聽說北方興廟會,咱山溝溝的縣城什麽時候也學會這一套的。”
“是的嘛,說起來,真是稀奇玩意兒。”我並不想告訴人家實情,因為那沒有什麽意義。
“是挺稀奇的,聽說還有會顯靈的佛女,據說還很小,也就跟你年紀差不多。”
“是嗎?”
“這個年紀,應該在學校裏麵多讀書,考大學的,上寺院裏麵,真是可惜。”司機搖搖頭,繼續打著他手裏的方向盤。
“可能……可能每個人都有他的選擇,也都有他的活法,咱不作過多討論。”
“那是那是。”這之後,一直到大淨慈寺,我們就沒說過什麽話,一方麵我六神無主,越靠近,心中便覺得越發的恐懼和擔憂,隨著靠近大淨慈寺,一路上人越來越多,步行的人排滿了馬路兩邊。
車子還在山上的時候,便可以看見大淨慈寺山門前圓場上的場景,因為下雨,都打著各色的雨傘,行進在路上,放下車窗來,看見一行人,外麵的雨絲飄進了車窗,濕漉漉的。
圓場上盛大場景遠遠超乎想象,從車上看,是一朵朵的雨傘匯集而成的,幾乎把整個圓場都遮住,花花綠綠,五顏六色。天上又下雨,心想這樣的天氣,到這兒來的人應該不會很多的,一如平時一樣寂寂寥寥,目前看起來,確乎是低估了人們的獵奇心理。
車子再往前走就被堵住了去路,前方車上的人下來,隨即一輛輛車開始掉頭,沿著山路又往回走。
越到前麵,人群越密,沒有車行駛的空隙。
“兄弟,我隻能把你送到這裏了,前麵你也看見了,走不通。”
“行,我自己走下去就是咯。”最後,我下車,司機少收了5塊錢的車費。
從包裏拿出雨傘來,我也就成了眾多前往大淨慈寺參加今天廟會的一員。
廟會,在這座縣城是新鮮事物,之前是沒有聽說的,況且,按照當地人的生活習慣,日常生活內容裏麵是沒有這一項,各處的小寺院也沒有組織過這種“活動”,也就是大淨慈寺這一次,算是開了先河,還花費了不少力氣進行了廣告宣傳,本身也就是一件稀奇事物。
好不容易隨著人群移動到了大淨慈寺的山門前的圓場上,進進出出的人很多,不同的是,人雖然很多,卻都自覺地遵守著安靜這一條寺院的規定,即便是偶爾有大聲喧嘩的人,也會在發掘之後停下來。
排隊進入到寺院,寺裏麵布置得像是一個會場,大雄寶殿前麵全是僧人,沒有見到主持靜慈,監寺靜靈站在最前麵。石階上站滿了人,我擠著往前湊,到了石階下,就完全被堵住了去路。欠著身子,往前夠,卻還是被高大的人群擋住。
四處觀望,竟然有人爬到了槐樹上,一樣伸著身子往前看,“真是奇葩。”使勁摞動著身子,往後退,站在一邊,好歹是能勉強看到上麵大雄寶殿的場景。
敲擊木魚的聲音從大殿裏麵傳出來,天上陰雨蒙蒙,多少有些陰霾氣氛,幸好有這些人在,否則就更顯得陰森來。
所有人都翹首以盼,看著上頭大殿中情況,我也同樣很好奇,是不是真的會佛祖顯靈?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日子裏。
不久之後,從大雄寶殿裏麵出來一個小身段的僧尼,此時人群開始遊戲些許躁動起來。
那小身段的僧尼,頭上的戒疤十分鮮明,不同以往,她穿著紅色的,中間是金邊格子的袈裟,有一個金環在胸前合上,裏麵是黃色的僧衣,佛珠一樣不少,後麵一個高出她一頭的僧人打著黃色的油紙傘。
緩緩往前走,正走到大觀音像前,在那裏白了觀音像,高大的觀音像華蓋邊上的金屬吊墜迎風叮鈴鈴作響,風把袈裟的一角吹揚起來,又落下,耷拉在地上。
拜完菩薩之後,她上了預先準備好的一頂轎子,坐上去,轎子很簡單,頂上有個蓋子,下麵是個竹製的椅子,她坐在上麵,四個僧侶抬起來。監寺靜靈在前頭開道。
一行僧人開始往下走,此時,路人從中間讓出一條路來,她們款款往下走,見她挺著身子,目視前方,依依往前,身後的僧人亦然,不曾想到,有一天她成了出家人,竟然是如此神態,莊重和凜然若神。
一直走出山門,她們身後的人群開始收攏,方才讓開的路又合攏,跟隨在一眾僧侶身後,亦步亦趨往前走。
跟在大隊人群身後,一直走了很長時間,在圓場下麵的山道上也是擠滿了人,行進了很長時間,直到抵達了那港灣,上回山洞之處。
遠遠的就看見岸邊搭的方台子,心中更加疑惑,“這是要做什麽?”且行且看。
到了方台上,她下了轎子,站到方台的中央。
人群也圍了過來,山上也都是人。
她坐下,在蒲團上開始念經,嘴巴微微動動,但是看得出其認真的模樣,監寺靜靈在她身後指示著什麽。
眾僧齊念經,她起身環繞一圈,順著江麵,抬手,做起了我很熟悉的動作,雨中,江麵上開始激烈起來,緊接著翻滾起來,一群群江豚遊弋過來,且開始露頭,而後跳將起來……
此番場景令在場的人目瞪口呆,手足無措。
時間持續了大概十分鍾,江麵方才平靜下來。在場的人自動的拍手叫好。
“牛叉!牛叉!這一趟真是沒有白來……”在我身旁的男人說道。
“法師真是好神通!”
“這玩意兒真是活久見,活久見啊。”一個白胡子老人講道,裂開了他已經掉了門牙的嘴,似乎還意猶未盡。
僧眾們遂起身,要轉身往回走,她坐上轎子,仍舊由人抬著回寺裏。
“今日由儀清法師坐殿誦經,各位發願施主可進寺燒香禮佛,我佛慈悲,願心想事成,去病消災。”回大淨慈寺後,儼然就看見山門處增加了此廣告言語,被寫在一塊大的黃色告示牌上。
人們紛紛指著那張廣告牌,在場大多數人心中,是十分難得的機會,要知道,你發願,能不能實現,除了取決於是否誠心,還有是否有法師原渡你……至少,站在我身邊的幾個人都是這麽想的,紛紛一擁而上。
至此,寺中香火旺盛起來,售賣香的,佛像的攤子前麵,亦是擠得水泄不通。今天許願靈不靈不知道,倒是寺中的一應佛事用具被搶買一空是真的。
她坐在大殿的蒲團上,在巨大的金佛像麵前,顯得那麽的渺小,不緊不慢敲著木魚,監寺靜靈跟一幹僧眾都站在其身後,嘴中念叨著經文,香客們排著隊往裏進,燒香,叩首。
她頭上的戒疤很鮮明,這是一開始就注意到的,而且,在之前,不止一次想象過她真的剃度出家會多麽恐懼,簡直就是難以接受,現在就在當場,卻沒有那麽震撼,她,如她身後的僧侶一樣一樣,不同的是她袈裟在身,裝束不一樣罷了。
靠在門邊,往大殿裏麵看著發呆,任人從身邊進進出出,也沒有退讓,一隻大手拍拍我的肩膀,正以為是擋了人家的路,準備讓開,轉頭一看,原來是那位“時尚大哥”,他也來了。
好像是看出了我臉上為難的神色,“想開點兒,她們幹這個的,都這樣,看開就好。”說罷他進到大殿裏麵,往監寺靜靈那邊去。
後來,我低著頭,在大雄寶殿前,一直等到很晚,直到這場“廟會”謝幕了方才走進去見餘沉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