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夏收秋種
棄女當家,富貴讓極品羨慕不來 作者:夜班一壺漂泊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張母看了一眼兒媳婦的肚子,突然道:“繡兒啊,這賣東西我在行,以後小芳去縣城,奶奶跟著去,你那啥標語的順口溜啊,奶奶一準說得溜口。”
說著她指了指田杏花,
“這家裏人多,你娘掌管中饋,走不開。”
兒媳婦葵水超了三天了,希望能懷上,老婆子盼星星盼月亮,就指望著兒媳婦抱孫子呢!
要是真懷上了,這頭仨月金貴著呢,她可舍不得兒媳婦往外跑。勞累不說,還受氣,可別氣著她的金孫。
宋錦繡不疑有他,想想這個家的確得有人坐鎮。而張母如今的身體也大好了,她還不到五十歲,想掙錢也在情理之中。於是便同意了。
“那行,錦芳,等掙了錢,記得給張奶奶開工錢喲。”
宋錦芳連忙笑道:“放心吧姐。”
張母連忙擺手,“啥錢不錢的?我現在吃穿都是你供著,能搭把手的事,我可不要錢。”
工錢當然要給,隻不過現在說為時過早,宋錦繡便沒多說,轉頭吩咐道:“碧桃,以後你就跟著二小姐。”
碧桃是宋錦繡的丫鬟,長著一張特別討喜的笑臉,嘴巴很利索,做事也雷厲風行,如果多長長見識,做個胭脂鋪的女掌櫃也使得。
宋家姐妹風風火火做生意掙錢,地裏的莊稼也翻起了金色的麥浪。
夏收開始了。
村子裏頓時熱鬧起來,大人小孩齊上陣。
但是錦繡家裏,卻仍然如舊。
良田買了一百多畝,地是屬於他們的,但這一茬麥子還是原主家的。隻有人家收了麥子,再種秋莊稼,這才是他們家的。
晚飯的時候,春生道:“明天我去給鐵頭家收麥子,他去臨縣買麥麩和高粱去了。我今天去他家地裏看了看,可以收了。”
他的酒坊,一開始隻有一百五十兩銀子的本錢,從挖酒窖開始,釀一批,賣一批,然後再買原材料。有時候酒好,能賣個好價錢,有時候釀壞了,賺來的錢就又賠了進去。
三個男孩誰也不說,隻悶頭做事,福全負責推銷,鐵頭負責原材料,春生負責技術。
雖然對外一直沒有公開開張,其實他們已經賣了好幾批了。
隻不過質量一直不穩定,都是當散酒賣的。
既然村裏夏收開始了,宋錦繡就讓家裏的仆婦丫鬟漢子們,但凡能抽開手的,都去村裏老弱病殘之家幫忙去。
十六個孩子,早上訓練,吃過早飯後,大的也去幫著幹活,小的負責送水。
於是,宋家村田間小路上,多了一道靚麗的風景。
小秋生頭上頂著一片荷葉,身後是五六個和他差不多大的孩子,拉著一個架子車,車上放著家裏煮好的綠豆水,挨家挨戶送到地頭。
宋錦繡看著好笑,心情一好手就癢癢。
於是她躲在一棵大樹上,拿出照相機“哢哢”一頓拍。
金色麥浪,汗水,笑臉,頭頂荷葉的小少年。捧著水碗接水的嬸子大娘,臉上的褶子都笑開了花。
好一個豐收景象!
回到家,鑽進空間,宋錦繡開始照著相片作畫。
畫畫是她唯一的愛好。
所以她小樓裏的儲藏室,堆滿了畫畫的工具,開一個美術用品超市都夠了。
她最拿手的就是寫實油畫,當年她畫了棵大白菜送給師傅,硬是被師傅的朋友用三百萬搶了去。
據說那張畫被那人起名:秀色可餐。
這天,宋錦繡終於榨出第一鍋大豆油。
吃到了穿越後的第一次炸丸子。
肉丸外焦裏嫩,吃多了也不膩人。
田杏花連連讚歎,“這鬼穀老嫗莫不是神仙?真是神奇,大豆都能榨出油來。這哪裏是鬼穀,是天宮吧?”
鑒於弟弟需要練武,張棒槌需要備考,宋錦繡還是決定在村裏設一個私塾。
一是方便小弟係統學習,再就是錦芳也可以入學。
還有,來到這裏,她是見識了宗族的力量的。族裏不管是誰,隻要有了出息,就能夠帶動整個族人都富足起來。
就如老登溝村,出了一個郡馬,聽說衣錦還鄉的時候,光族田都置辦了千畝。
一千畝呀,那得多大一片?
而宋家族田隻有兩畝。
別說一千多畝了,就是有一百畝族田,當初他們兄妹淨身出戶的時候,族田的分成就能讓他們吃飽飯了。
所以,宋錦繡想在村裏設書院,她不是聖母,也不是為了報恩,她隻是給自己多留一條路罷了,畢竟宋家宗族裏的人都還不錯。
都說莫欺少年窮,誰知道誰以後會怎樣?族裏出一個出息的,她就能跟著沾光。
於是,她就和兄長商量這件事。宋春生對大妹的決定,都是支持的。
特別是建私塾,他做夢也想不到的事,大妹就能說得頭頭是道,利弊都能分析的清清楚楚。
“繡兒,你想怎麽做就怎麽做,哥雖然懂得不多,但我知道,你的決定都是為了咱家好。哥支持你。”
宋錦繡笑道:“哥你已經很厲害了,二爺爺還誇你是咱村最有出息的人呢。他喝了你送的酒,可是見人就誇的”
宋春生不好意思道:“二爺爺就好那一口,誰送酒他誇誰。”
兄妹倆說笑一陣,又說起正事。
夏收過去,秋種要開始了,宋錦繡道:“哥,咱地裏不種高粱了,你釀酒還得買原材料。”
“哦,沒事,我們已經找到固定的供貨商了,不過不種高粱,是不是要種穀子和紅薯?”
宋錦繡搖頭,“我準備種芝麻和大豆。我想開榨油作坊。”
大豆油炸肉丸子春生沒少吃,當然知道妹妹種大豆芝麻是做什麽用的。
“行,你做主就是,隻是芝麻種子不好找,要不我讓鐵頭去買高粱的時候操心給你尋摸尋摸?”
“不用,我有芝麻種子,我還尋摸了兩袋子花生,能種五畝左右。哥你嚐嚐,這花生生吃也好吃。”
說著宋錦繡還抓出一把花生米給宋春生。
這些花生種子,是她在小樓裏發現的,又在空間培育了一茬出來的,個個粒大飽滿。
宋春生一看,樂了。
“這是落生,你別亂起名字。”
大妹喜歡花,把落生都叫成花生了。
宋錦繡撓撓頭,落生就落生吧,既然哥哥認識,那就說明這裏有花生,那也省得她解釋花生的來曆了。
宋錦繡家不種高粱紅薯,一百多畝地,全部種了芝麻大豆,還有稀罕的落生。
宋家村頓時沸騰了,說什麽的都有。
說著她指了指田杏花,
“這家裏人多,你娘掌管中饋,走不開。”
兒媳婦葵水超了三天了,希望能懷上,老婆子盼星星盼月亮,就指望著兒媳婦抱孫子呢!
要是真懷上了,這頭仨月金貴著呢,她可舍不得兒媳婦往外跑。勞累不說,還受氣,可別氣著她的金孫。
宋錦繡不疑有他,想想這個家的確得有人坐鎮。而張母如今的身體也大好了,她還不到五十歲,想掙錢也在情理之中。於是便同意了。
“那行,錦芳,等掙了錢,記得給張奶奶開工錢喲。”
宋錦芳連忙笑道:“放心吧姐。”
張母連忙擺手,“啥錢不錢的?我現在吃穿都是你供著,能搭把手的事,我可不要錢。”
工錢當然要給,隻不過現在說為時過早,宋錦繡便沒多說,轉頭吩咐道:“碧桃,以後你就跟著二小姐。”
碧桃是宋錦繡的丫鬟,長著一張特別討喜的笑臉,嘴巴很利索,做事也雷厲風行,如果多長長見識,做個胭脂鋪的女掌櫃也使得。
宋家姐妹風風火火做生意掙錢,地裏的莊稼也翻起了金色的麥浪。
夏收開始了。
村子裏頓時熱鬧起來,大人小孩齊上陣。
但是錦繡家裏,卻仍然如舊。
良田買了一百多畝,地是屬於他們的,但這一茬麥子還是原主家的。隻有人家收了麥子,再種秋莊稼,這才是他們家的。
晚飯的時候,春生道:“明天我去給鐵頭家收麥子,他去臨縣買麥麩和高粱去了。我今天去他家地裏看了看,可以收了。”
他的酒坊,一開始隻有一百五十兩銀子的本錢,從挖酒窖開始,釀一批,賣一批,然後再買原材料。有時候酒好,能賣個好價錢,有時候釀壞了,賺來的錢就又賠了進去。
三個男孩誰也不說,隻悶頭做事,福全負責推銷,鐵頭負責原材料,春生負責技術。
雖然對外一直沒有公開開張,其實他們已經賣了好幾批了。
隻不過質量一直不穩定,都是當散酒賣的。
既然村裏夏收開始了,宋錦繡就讓家裏的仆婦丫鬟漢子們,但凡能抽開手的,都去村裏老弱病殘之家幫忙去。
十六個孩子,早上訓練,吃過早飯後,大的也去幫著幹活,小的負責送水。
於是,宋家村田間小路上,多了一道靚麗的風景。
小秋生頭上頂著一片荷葉,身後是五六個和他差不多大的孩子,拉著一個架子車,車上放著家裏煮好的綠豆水,挨家挨戶送到地頭。
宋錦繡看著好笑,心情一好手就癢癢。
於是她躲在一棵大樹上,拿出照相機“哢哢”一頓拍。
金色麥浪,汗水,笑臉,頭頂荷葉的小少年。捧著水碗接水的嬸子大娘,臉上的褶子都笑開了花。
好一個豐收景象!
回到家,鑽進空間,宋錦繡開始照著相片作畫。
畫畫是她唯一的愛好。
所以她小樓裏的儲藏室,堆滿了畫畫的工具,開一個美術用品超市都夠了。
她最拿手的就是寫實油畫,當年她畫了棵大白菜送給師傅,硬是被師傅的朋友用三百萬搶了去。
據說那張畫被那人起名:秀色可餐。
這天,宋錦繡終於榨出第一鍋大豆油。
吃到了穿越後的第一次炸丸子。
肉丸外焦裏嫩,吃多了也不膩人。
田杏花連連讚歎,“這鬼穀老嫗莫不是神仙?真是神奇,大豆都能榨出油來。這哪裏是鬼穀,是天宮吧?”
鑒於弟弟需要練武,張棒槌需要備考,宋錦繡還是決定在村裏設一個私塾。
一是方便小弟係統學習,再就是錦芳也可以入學。
還有,來到這裏,她是見識了宗族的力量的。族裏不管是誰,隻要有了出息,就能夠帶動整個族人都富足起來。
就如老登溝村,出了一個郡馬,聽說衣錦還鄉的時候,光族田都置辦了千畝。
一千畝呀,那得多大一片?
而宋家族田隻有兩畝。
別說一千多畝了,就是有一百畝族田,當初他們兄妹淨身出戶的時候,族田的分成就能讓他們吃飽飯了。
所以,宋錦繡想在村裏設書院,她不是聖母,也不是為了報恩,她隻是給自己多留一條路罷了,畢竟宋家宗族裏的人都還不錯。
都說莫欺少年窮,誰知道誰以後會怎樣?族裏出一個出息的,她就能跟著沾光。
於是,她就和兄長商量這件事。宋春生對大妹的決定,都是支持的。
特別是建私塾,他做夢也想不到的事,大妹就能說得頭頭是道,利弊都能分析的清清楚楚。
“繡兒,你想怎麽做就怎麽做,哥雖然懂得不多,但我知道,你的決定都是為了咱家好。哥支持你。”
宋錦繡笑道:“哥你已經很厲害了,二爺爺還誇你是咱村最有出息的人呢。他喝了你送的酒,可是見人就誇的”
宋春生不好意思道:“二爺爺就好那一口,誰送酒他誇誰。”
兄妹倆說笑一陣,又說起正事。
夏收過去,秋種要開始了,宋錦繡道:“哥,咱地裏不種高粱了,你釀酒還得買原材料。”
“哦,沒事,我們已經找到固定的供貨商了,不過不種高粱,是不是要種穀子和紅薯?”
宋錦繡搖頭,“我準備種芝麻和大豆。我想開榨油作坊。”
大豆油炸肉丸子春生沒少吃,當然知道妹妹種大豆芝麻是做什麽用的。
“行,你做主就是,隻是芝麻種子不好找,要不我讓鐵頭去買高粱的時候操心給你尋摸尋摸?”
“不用,我有芝麻種子,我還尋摸了兩袋子花生,能種五畝左右。哥你嚐嚐,這花生生吃也好吃。”
說著宋錦繡還抓出一把花生米給宋春生。
這些花生種子,是她在小樓裏發現的,又在空間培育了一茬出來的,個個粒大飽滿。
宋春生一看,樂了。
“這是落生,你別亂起名字。”
大妹喜歡花,把落生都叫成花生了。
宋錦繡撓撓頭,落生就落生吧,既然哥哥認識,那就說明這裏有花生,那也省得她解釋花生的來曆了。
宋錦繡家不種高粱紅薯,一百多畝地,全部種了芝麻大豆,還有稀罕的落生。
宋家村頓時沸騰了,說什麽的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