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回若是再見到洛淮,還是希望可以和他說句體己話,畢竟先生真的是一個很值得深交的人。
一下山,她立刻來到書院。這裏的氣氛還是和曾經一樣靜謐,孩子們都坐在房中認認真真的讀著書,洛淮就站在台上為他們細致的講著四書五經的內容。平日裏他總是一副沉默的模樣,但如今在講授書中的內容的時候,神色卻是那樣鮮活,聲音也透露著幾分喜悅,可以說,他總是傾盡所能將自己所知道的一切都告訴孩子們。
就在這堂課快要結束的時候,他忽然對孩子們鞠了個躬,隨即做了一個江湖上經常用的抱拳禮。他作為書生自然對這些江湖上的東西不感興趣,但大概是見到清雲每一次都會用抱拳禮的動作,便對這東西產生了好奇,自從聽說它代表的是五湖四海皆姐妹兄弟的意思之後,這便也成為了他常常用的動作。
其他孩子看到先生這突如其來的動作,都覺得有些驚訝,還有不少孩子交頭接耳。洛淮沉吟片刻,最終還是歎了口氣:“抱歉…我不久之後就要回到故鄉了…”
此言一出,很多孩子臉上都露出了遺憾和不舍的神情,他們都跑過來緊緊的抱住落懷,希望他不要離開。
洛淮在這間書院待的時間很長,已經有五年的功夫,和孩子們之間也彼此相熟。他雖然平日裏話很少,但是人卻熱心,但凡其他的孩子需要,他便會用盡全力幫助他們,無論是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還是課程裏的學習內容,他就像大哥哥關心弟弟一樣帶給這些孤單的孩子們數不盡的溫暖。
孩子們都舍不得他,但是沒有辦法,洛淮還是準備回老家。他說,自己的親人如今需要自己,已經到了回去的時候;而且官場變幻莫測,他如今已經很難在京城這樣藏龍臥虎的環境中生活。
大家都知道他有苦衷,便也沒有多說什麽。孩子們都說要準備禮物,但洛淮隻是笑了笑,說自己會將大家的善良與開朗都記在心裏,這就是對於他來說最重要的禮物。
不知為何,望著如今的這一幕,清雲居然感覺心中是說不出的感傷。一路上她也曾遇到很好的師父,也遇到過像洛淮這樣可以給予自己耐心教教導的人,但大部分的人也不過是生命中的匆匆過客,最終等到自己有能力報答的時候卻隻是相忘於江湖。也不知道這些孩子和洛淮還能否再相見呢?
有孩子問洛淮將來是否還會回到京城,他隻是搖了搖頭,說這京城已經再沒有進來的可能。為了不給家人惹到麻煩,他必須盡早離開。從他的神情中就可以知道他是被逼無奈才離開這裏的,清雲不知道他的身上發生了什麽事。她不太懂官場裏的恩怨糾葛,但從嵇乘雲的身上就可以看出,如今官場的腐敗與黑暗已經相當明顯,但凡是有些良知的人已經不可能在這樣的環境中生存。而且她一向都知道洛淮屬於最弱勢的清流一派,這一派的人常常在官場上被趕盡殺絕,甚至被暗殺的人也不計其數,可以說,在這個時候抽身而出才是最好的破局之法。
孩子們年齡還小,或許不懂洛淮話中的意思,隻是覺得很失落自己就會失去這樣一位很好的先生。但人生終須一別,讀了這麽多書,他們自然也明白人生的道理,大家雖然難受,但沒有做過多的挽留。隻是紛紛對著洛淮行抱拳禮,也就算是送自己的先生一場,從此相忘江湖,相逢無期。
待到這堂課結束,又跟幾個舍不得他的孩子說了些告別的話後,洛淮望著空蕩蕩的房間忽然歎了口氣,清雲注意到他的眼眶紅了。
清雲明白他並不想離開這群孩子,也不想離開這座書院,他還有夢想播種在這裏未曾實現。他希望自己可以改變孩子們的命運,也希望孩子在走上科舉之路的同時可以同樣擁有良知和熱情,擁有對於書籍的喜愛,他用言傳身教啟迪著孩子的智慧,這就是他一直以來最值得自信的寶藏。
清走到洛淮身旁,輕聲安慰道:“先生要是不喜歡這風雲變幻的京城,回到家鄉也是一條好路。隻是若您舍不得這裏,或許可以有別的辦法解決。我猜測您的知己是否是嵇乘雲?若真的如此,也許您們如今之所以沒有辦法成為好友,是存在著一些誤會,我也認識他,我想或許有辦法解決!”
洛淮聞言,有些不好意思的揉了揉眼睛,對她溫和的笑了笑:“沒關係的,這是我自己選擇的路,和她並無關係。我和她沒有什麽矛盾,當年之所以不再以朋友相稱也不過是心中有不同的信仰,我不願給她惹麻煩,你也不必說。其實她是個很仗義的人,沒什麽壞心思的,要是她非來幫我,反倒是自毀前程,你千萬不要和她說,否則我心裏會過意不去。不過,謝謝你!我今後就要離開這裏了,從此山高水遠,再見一麵恐怕也很難。你若是有問題,可以去找乘雲,她和我說起過,說你是個很好的人,她會幫你的。”
沒想到時隔多年又到了這樣分別的時候,雖然並沒有見過洛淮多少麵,甚至兩個人在很多方麵都是截然相反的,但在短暫的相處過程中,清雲還是對他充滿著敬佩,也希望和他成為朋友。但就像他說的,此去一別大概再也不會有相逢的日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路,這是沒辦法的事。
她歎了口氣,有些遺憾的說:“初見先生時,我就覺得先生是個了不起的人物,後來在先生的幫助下,我讀了很多書,如今也覺得自己在為人處事上有了很大的進步。先生給我的書都是從我的處境出發,並沒有光講那些大道理。若有機會,我還是很希望和師父成為朋友,隻可惜師父要回家了…
洛淮忽然就笑了,笑得難得的燦爛:“我們當然是朋友!不但是朋友,也是高山流水知音相會的知己呀!在家鄉的時候,我每日隻是忙著讀書,希望可以有一日做官,改變家裏人的命運,讓他們過上好日子。但我一直在心裏有著隱隱的期盼,期待可以找到二三知己和我共同讀書作畫。後來來到京城,遇到了很多人,也見到了很多事,我以為我遇到了知己,但有很多人終究還是形同陌路。隻是我後來遇到了你,你很喜歡讀書,也像我一樣,雖然處在俗世的困擾裏,卻始終在心裏懷著一片凊淨的聖土。我想我們都可以達到自己心裏的目標,也可以互為知己。謝謝你,清雲!”
他的話語是那麽的真摯,全然沒有因為眼前是一個粗曠的女子而有任何的嫌棄,反倒將自己作為他的知己。聽他這樣說,清雲不由得從心裏覺得更有幾分悲傷。
就在這時,洛淮忽然取出了一支葉片琴,隨即吹了起來,這聲音飄飄悠悠的,就好像一陣清風拂過心底,如同夏日的陽光一樣溫暖卻又帶著幾分靈動和飄逸,在哀傷之中透露著生機。
青雲就靜靜的坐在他的身旁,看著即將暗淡下去的天光,心中在感傷之中帶著幾分灑脫的超然。就像洛淮說的雖然相忘於江湖可能是終究要麵對的故事收尾,但隻要每個人彼此平安,也就是最好的結局。
一曲奏畢,兩人來到了藏書樓。洛淮將幾本精心挑選的書遞給她,告訴她以後可以自己常常讀一讀,若是想來這間藏書樓,可以經常過來,這裏大部分的人都認識她。
洛淮望著這遝書又沉思了片刻,隨即仔仔細細的指著這架子上滿滿的書對清雲說明她們擺放的位置以及可以觀看的順序。他或許是希望在自己離開這棟樓以後清雲依然可以按照原定的計劃讀書,最終成為一個學富五車的女子。
末了,兩個人又回到初見的廳堂用晚飯,那些湯羹和菜肴依然跟初見時一樣樸素。
兩個人一邊吃一邊聊,不知不覺就聊到了洛淮在南方的家人。說到家人,他臉上的笑意又加深了幾分,他說等到回了南地,他就要起一間小小的屋舍,在裏麵種上花,再找一間向陽的房間作為自己的書室,在裏麵擺滿密密麻麻的書,可以常常在其中下下棋、讀讀書、作作畫。這樣的日子想必是極風雅的,若是求得空隙,還可以找到泛著漣漪的湖麵劃劃船、唱唱清歌。
清雲也談起了自己的計劃,她準備先成為毒心門的掌門,再想辦法一統武林,借著武林打壓中原朝廷,最終改變如今的朝政,建立大同世界,讓所有人都可以活的有尊嚴,再也不必任人宰割。等到功成,她就會身退,她也不在意這些名和利,她隻是希望可以找到一處安靜的地方,讀讀書,習習武,閑來無事鋤奸斬惡為一方人民帶來福音。
一下山,她立刻來到書院。這裏的氣氛還是和曾經一樣靜謐,孩子們都坐在房中認認真真的讀著書,洛淮就站在台上為他們細致的講著四書五經的內容。平日裏他總是一副沉默的模樣,但如今在講授書中的內容的時候,神色卻是那樣鮮活,聲音也透露著幾分喜悅,可以說,他總是傾盡所能將自己所知道的一切都告訴孩子們。
就在這堂課快要結束的時候,他忽然對孩子們鞠了個躬,隨即做了一個江湖上經常用的抱拳禮。他作為書生自然對這些江湖上的東西不感興趣,但大概是見到清雲每一次都會用抱拳禮的動作,便對這東西產生了好奇,自從聽說它代表的是五湖四海皆姐妹兄弟的意思之後,這便也成為了他常常用的動作。
其他孩子看到先生這突如其來的動作,都覺得有些驚訝,還有不少孩子交頭接耳。洛淮沉吟片刻,最終還是歎了口氣:“抱歉…我不久之後就要回到故鄉了…”
此言一出,很多孩子臉上都露出了遺憾和不舍的神情,他們都跑過來緊緊的抱住落懷,希望他不要離開。
洛淮在這間書院待的時間很長,已經有五年的功夫,和孩子們之間也彼此相熟。他雖然平日裏話很少,但是人卻熱心,但凡其他的孩子需要,他便會用盡全力幫助他們,無論是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還是課程裏的學習內容,他就像大哥哥關心弟弟一樣帶給這些孤單的孩子們數不盡的溫暖。
孩子們都舍不得他,但是沒有辦法,洛淮還是準備回老家。他說,自己的親人如今需要自己,已經到了回去的時候;而且官場變幻莫測,他如今已經很難在京城這樣藏龍臥虎的環境中生活。
大家都知道他有苦衷,便也沒有多說什麽。孩子們都說要準備禮物,但洛淮隻是笑了笑,說自己會將大家的善良與開朗都記在心裏,這就是對於他來說最重要的禮物。
不知為何,望著如今的這一幕,清雲居然感覺心中是說不出的感傷。一路上她也曾遇到很好的師父,也遇到過像洛淮這樣可以給予自己耐心教教導的人,但大部分的人也不過是生命中的匆匆過客,最終等到自己有能力報答的時候卻隻是相忘於江湖。也不知道這些孩子和洛淮還能否再相見呢?
有孩子問洛淮將來是否還會回到京城,他隻是搖了搖頭,說這京城已經再沒有進來的可能。為了不給家人惹到麻煩,他必須盡早離開。從他的神情中就可以知道他是被逼無奈才離開這裏的,清雲不知道他的身上發生了什麽事。她不太懂官場裏的恩怨糾葛,但從嵇乘雲的身上就可以看出,如今官場的腐敗與黑暗已經相當明顯,但凡是有些良知的人已經不可能在這樣的環境中生存。而且她一向都知道洛淮屬於最弱勢的清流一派,這一派的人常常在官場上被趕盡殺絕,甚至被暗殺的人也不計其數,可以說,在這個時候抽身而出才是最好的破局之法。
孩子們年齡還小,或許不懂洛淮話中的意思,隻是覺得很失落自己就會失去這樣一位很好的先生。但人生終須一別,讀了這麽多書,他們自然也明白人生的道理,大家雖然難受,但沒有做過多的挽留。隻是紛紛對著洛淮行抱拳禮,也就算是送自己的先生一場,從此相忘江湖,相逢無期。
待到這堂課結束,又跟幾個舍不得他的孩子說了些告別的話後,洛淮望著空蕩蕩的房間忽然歎了口氣,清雲注意到他的眼眶紅了。
清雲明白他並不想離開這群孩子,也不想離開這座書院,他還有夢想播種在這裏未曾實現。他希望自己可以改變孩子們的命運,也希望孩子在走上科舉之路的同時可以同樣擁有良知和熱情,擁有對於書籍的喜愛,他用言傳身教啟迪著孩子的智慧,這就是他一直以來最值得自信的寶藏。
清走到洛淮身旁,輕聲安慰道:“先生要是不喜歡這風雲變幻的京城,回到家鄉也是一條好路。隻是若您舍不得這裏,或許可以有別的辦法解決。我猜測您的知己是否是嵇乘雲?若真的如此,也許您們如今之所以沒有辦法成為好友,是存在著一些誤會,我也認識他,我想或許有辦法解決!”
洛淮聞言,有些不好意思的揉了揉眼睛,對她溫和的笑了笑:“沒關係的,這是我自己選擇的路,和她並無關係。我和她沒有什麽矛盾,當年之所以不再以朋友相稱也不過是心中有不同的信仰,我不願給她惹麻煩,你也不必說。其實她是個很仗義的人,沒什麽壞心思的,要是她非來幫我,反倒是自毀前程,你千萬不要和她說,否則我心裏會過意不去。不過,謝謝你!我今後就要離開這裏了,從此山高水遠,再見一麵恐怕也很難。你若是有問題,可以去找乘雲,她和我說起過,說你是個很好的人,她會幫你的。”
沒想到時隔多年又到了這樣分別的時候,雖然並沒有見過洛淮多少麵,甚至兩個人在很多方麵都是截然相反的,但在短暫的相處過程中,清雲還是對他充滿著敬佩,也希望和他成為朋友。但就像他說的,此去一別大概再也不會有相逢的日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路,這是沒辦法的事。
她歎了口氣,有些遺憾的說:“初見先生時,我就覺得先生是個了不起的人物,後來在先生的幫助下,我讀了很多書,如今也覺得自己在為人處事上有了很大的進步。先生給我的書都是從我的處境出發,並沒有光講那些大道理。若有機會,我還是很希望和師父成為朋友,隻可惜師父要回家了…
洛淮忽然就笑了,笑得難得的燦爛:“我們當然是朋友!不但是朋友,也是高山流水知音相會的知己呀!在家鄉的時候,我每日隻是忙著讀書,希望可以有一日做官,改變家裏人的命運,讓他們過上好日子。但我一直在心裏有著隱隱的期盼,期待可以找到二三知己和我共同讀書作畫。後來來到京城,遇到了很多人,也見到了很多事,我以為我遇到了知己,但有很多人終究還是形同陌路。隻是我後來遇到了你,你很喜歡讀書,也像我一樣,雖然處在俗世的困擾裏,卻始終在心裏懷著一片凊淨的聖土。我想我們都可以達到自己心裏的目標,也可以互為知己。謝謝你,清雲!”
他的話語是那麽的真摯,全然沒有因為眼前是一個粗曠的女子而有任何的嫌棄,反倒將自己作為他的知己。聽他這樣說,清雲不由得從心裏覺得更有幾分悲傷。
就在這時,洛淮忽然取出了一支葉片琴,隨即吹了起來,這聲音飄飄悠悠的,就好像一陣清風拂過心底,如同夏日的陽光一樣溫暖卻又帶著幾分靈動和飄逸,在哀傷之中透露著生機。
青雲就靜靜的坐在他的身旁,看著即將暗淡下去的天光,心中在感傷之中帶著幾分灑脫的超然。就像洛淮說的雖然相忘於江湖可能是終究要麵對的故事收尾,但隻要每個人彼此平安,也就是最好的結局。
一曲奏畢,兩人來到了藏書樓。洛淮將幾本精心挑選的書遞給她,告訴她以後可以自己常常讀一讀,若是想來這間藏書樓,可以經常過來,這裏大部分的人都認識她。
洛淮望著這遝書又沉思了片刻,隨即仔仔細細的指著這架子上滿滿的書對清雲說明她們擺放的位置以及可以觀看的順序。他或許是希望在自己離開這棟樓以後清雲依然可以按照原定的計劃讀書,最終成為一個學富五車的女子。
末了,兩個人又回到初見的廳堂用晚飯,那些湯羹和菜肴依然跟初見時一樣樸素。
兩個人一邊吃一邊聊,不知不覺就聊到了洛淮在南方的家人。說到家人,他臉上的笑意又加深了幾分,他說等到回了南地,他就要起一間小小的屋舍,在裏麵種上花,再找一間向陽的房間作為自己的書室,在裏麵擺滿密密麻麻的書,可以常常在其中下下棋、讀讀書、作作畫。這樣的日子想必是極風雅的,若是求得空隙,還可以找到泛著漣漪的湖麵劃劃船、唱唱清歌。
清雲也談起了自己的計劃,她準備先成為毒心門的掌門,再想辦法一統武林,借著武林打壓中原朝廷,最終改變如今的朝政,建立大同世界,讓所有人都可以活的有尊嚴,再也不必任人宰割。等到功成,她就會身退,她也不在意這些名和利,她隻是希望可以找到一處安靜的地方,讀讀書,習習武,閑來無事鋤奸斬惡為一方人民帶來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