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貞那麽好的姑娘,為什麽?為什麽死的是她,不是你這敗類!”


    一直掩麵而泣的人忽然站起身,一把揪住我的領子,一雙手掐著我的脖頸,一瞬間窒息的感覺油然而生,在那一刻我都懷疑他是不是真的要下死力。


    求生的本能讓我使勁的掙紮,臉被憋的通紅。


    我努力的想要蹦出幾個破碎的音節,卻一句話都發不出,在那一刻,我意識到了人與人之間力量的懸殊。若是平日裏聽小丫的話多加習武,如今在麵對這樣的事情的時候也就有反抗的機會了。


    他們總喜歡讓女人裝成柔弱的樣子,可這沒有任何好處,除了被當做瓷娃娃任人揉捏外,就連反抗的能力都沒有。女子活著是為了自己,不是為了取悅別人,長一身腱子肉才好,至於美貌的容顏,也不過轉瞬即逝,沒有絲毫意義。


    但是來不及了,我沒有這個能力…


    他既然能不由分說讓我被休,那就必然會真正下手來個了斷。


    還真是好笑啊,原本看到了希望的曙光,卻就這樣斷送了。看來人還是要多識些字的。人家宜蓁姑娘說的那麽明白,他卻好像沒有看見一般,真是可笑…


    整個人變得輕飄飄的,就好像浮在空中,但我依然不斷想要逃脫,可惜沒有用處。在黑暗來臨前,我感覺到脖子上的壓力鬆開,整個人癱倒在地上,又重新恢複了呼吸。


    “你看看她說的是什麽再來找麻煩!這是那個姑娘自己的選擇!你睜開你的眼睛看看啊!”


    大夫人的聲音從遠處傳來,她三步並作兩步跑過來,狠狠的捶打著自己的兒子。


    “你真不是個東西,為了外麵的女人就要殺自己發妻!要不是小新提醒,差點就要出大事!”


    她忙著收拾兒子,沒時間管我,還是被喚作小新的姑娘將我扶起,輕輕的拍著我的背。


    “別怕,沒事的。”


    她帶著麵紗,但我能看得出那一定是一位溫柔善良的姑娘。她有一雙很美的眼睛,眼中的光芒熠熠生輝,就好像映著漫天星河。


    我艱難的咳了幾聲,對她道了句謝。她端來水,替我喂下,看到我的臉色逐漸變得紅潤,才放下心來。


    我如今已經好多了,但她還是輕輕的用手拍著我的背,不知道為什麽這樣簡單的一個動作,卻讓我覺得眼眶酸酸的,眼淚就要落下來了。


    很少有人這樣安撫我,就連母親都不會這樣,可是萍水相逢的陌生人卻如此對我,這世道,這人心,還真是令人摸不透。


    我被她扶起來坐在木椅上,心裏說不上有多憤怒,隻是覺得一切原在意料之中。


    那位始作俑者此刻就在遠處抹著眼淚,好像自己是受害者,而我就如同他的仇家。嗬,還真是可笑,怪不得有人寧肯往深淵裏去,這是的,別人的一張嘴可全由不得自己。


    我懶得理這對母子,和大夫人告別便準備轉身離去,可她叫住了我,聲音難得透著幾分愧疚:“阿梨,對不起…”


    這是她第一次叫我的名字,她還是知道我名字的啊…


    我搖了搖頭,隻是轉身退下。在此之前,她對我說:“小新喜歡讀書,以後就讓她跟著你,你教她讀書做生意吧。”


    我不知道小新是什麽人,也不知道大夫人的目的是什麽,卻沒有拒絕的可能。我隻能點了點頭,帶著小新繞過回廊,回到房中休息。


    我不知道大夫人如何知道我喜歡讀書,我隻知道這屋裏沒多少書,我也不算很懂做生意的道理,又該怎麽教小新呢?


    可小新卻渾然不在意,她隻是忙著替我倒水捶背,我讓她坐下來歇歇,她卻笑著說不礙事。


    我想問問她的身世,但又覺得不大好,隻是沉默。她反倒率先開了口,聲音透著幾分喜悅:“我一見您就覺得麵善,好像在哪裏見過似的。”


    我沒有想到她會說的這樣直接,也不知是在奉承還是做什麽,我無話可說,隻是怔怔的望著她。


    “您平常喜歡讀什麽書?”


    她開口問我,我竟然不知道如何回答。我喜歡讀書,我愛讀的書很雜,但我說不清愛讀哪一類,我隻是感覺讀書的時候可以看到更大的世界,僅此而已。


    “您是喜歡儒家、道家還是佛家?”


    瞧瞧她,一開口就讓我不知該如何回答了。我想了好半天,最終隻是紅著臉嘟囔:“我學藝不精,每個隻是讀一讀。你呢?你喜歡什麽?”


    好久沒有跟人好好說過話了,如今一開口竟然也像大夫人言傳身教的,總是感覺帶著幾分戾氣。


    她卻並不把我的話放在心上,反而很認真的回答:“我喜歡儒家,我很向往君子之學呢,我也想有一天成為君子,去走好遠好遠的路,救好多好多的人!昔有孔子周遊列國,我也想周遊列國!”


    望著她天真的神情,我實在是想笑,又不好意思笑。如今女人的腳這樣小,被人管束的又這樣嚴,還周遊天下呢,能出個屋門就不錯了!


    唉,真是個天真善良的姑娘,隻是可惜了,在這樣的宅院裏,也不知什麽時候是個頭。


    我不知該怎麽勸她認清現實,隻是歎了口氣:“君子學說好是好,但又有多少男人真正守?況且那是他們男人的,儒家底下的女人可慘著呢,你看多少經書說過女人?儒家是男人的儒家,我也不好跟著沾光。儒家的男德就是君子,女德嘛,你也是知道的,就是那麽一套,我沒辦法說。至於道家、佛家,唉,都是出世的學問,被那些人學著了,也隻會沽名釣譽…”


    既然她對我真誠,我也就不太好偽飾。隻是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我原本以為她也會歎口氣,沒成想她即刻就反駁了我的話:“這點我倒是不同意,女人也能當君子的。我就想把女德改了,讓姑娘們也要讀書自立,可又不失溫柔敦厚的品行。我知道那些男人就和豺狼一樣,便也不想管他們,可我不知道該怎麽辦才好,不過我認為總是該有條路的。對了,那日我去二姑娘房裏轉了一圈,你看看,我找到這東西!”


    二小姐?就是宮裏那個嗎?我點了點頭,將那本小小的冊子接過來,可是一打開,眼前密密麻麻的字讓我覺得不可置信。


    “《治國策》?這是從她房間裏找到的?”


    這裏麵密密麻麻的字分明寫的全是治國理政的法子,我從沒想過傳說中溫柔沉默的蘇小姐會有這般誌向。她在書中一改儒家原有的體係,將女子置於溫柔敦厚的詩教之首,以女子為聖賢的標誌,甚至將周公,孔孟等人的想法都說成了是女兒家才有的想法,將男人爭奪名利的行為說成是禽獸之舉,不符合人原本的性與情。她更是高舉孟子的惻隱之心,強調女子正是因為需要生養孩子才有了更多的同情,更適合成為聖王。隻有女子成為聖王,這天下才可有安寧之日。


    看著那一行一行蠅頭小字,我覺得頭腦一片混沌。我從沒有過這樣的想法,從沒想過女人在儒家的天地裏也能有機會成為聖賢,也從沒有想過孟子的人皆可以為堯舜其實原本就包含著去除等次分隔的可能。


    “這是蘇溪客小姐寫的?就是在宮裏的那個?”


    聞言,她又點了點頭,忍不住讚歎道:“蘇小姐這本書讓我實在大開眼界,對了,還有她寄回家的古經,上麵都是批注,全是她對於詩的新解。有好多字都是紅彤彤的,顏色又暗沉,我看著,倒像是血…真不知道她是在何種情景下寫出來的,又為什麽要把這些東西都寄回來,可是老爺就扔在牆角,連看都不看一眼,要不是我進去偷看了一圈,這些東西恐怕就要被扔了…”


    血…想來唯一的可能,大概這些東西都是她被囚於冷宮的時候所寫。之前三老爺犯過事,二小姐也受了牽連,被人誣陷險些丟了命,後來被關了三年,不久前才放出來,升了位分,日子才算好過。


    這樣想,她在冷宮裏或許連墨水都找不到,這才沾血寫的,真不知道是什麽支撐她寫下這些東西。


    我忍不住又歎了口氣,有些無奈的說:“真是可惜她那般才華,終究還是在宮中見不得天日。不過就算不進宮又能如何呢?這天下終是沒個可待的地方,縱使有那樣的才華,也不過…”


    雖然這樣說,可我還是接過那本小書,細細的摸索著上麵的每一個字,這是一個姑娘全部的心血,也記錄著她對人世唯一的一點希望。


    看著看著。我看到了一行用血寫成的觸目驚心的小字:“憑什麽?憑什麽他們吃著我的肉,喝著我的血還要嫌髒?就是因為我是女子,因為我靠著男人活著?真是可笑,真是可恥,既然在哪都會被玷汙去,青樓和別處又有什麽分別?明明是他們為了自己的欲望殘害女子,你為什麽要說女人是禍水?髒的是那些人,不是我,不是我們。”


    望著這行小字,腦海中又浮現起和小丫一起祭奠鄭家姐姐們的那個夜晚。我想起了小丫說過的話,想起了那三位無辜可憐的女孩子,也想起了那個叫宜蓁的姑娘。多少人被世道所殘害,最終隻留下了悄無聲息的背影,被埋葬在了青春歲月,又有多少埋葬她們的人說一切都是因為她們懦弱無能,說她們生來低賤,可是憑什麽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誰說女主有人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佚名的佚名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佚名的佚名君並收藏誰說女主有人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