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話的是小紙。
它已經從衣襟裏爬出來,坐在細雨的肩頭。
極為專注地聽錢有生講故事。
還學會了茶館裏,茶客們給說書先生的捧場詞——“後來呢?”
大白睜著一對小黑豆眼,正四處張望。
不容易呀,它“瞎”了這麽多年,終於能在夜間看清了。
細雨總算幹了件好事。
看在這好事的份上……它原諒她的……不敬大鵝!
細雨盤膝而坐。
大白腦袋一歪,斜眼看過去。
嘎?這姿勢……不就是弄給它的窩嘛。
自覺心胸比細雨寬廣的大白,主動湊過來,趴在了細雨懷裏。
“滾開!”
細雨把它趕了下去。
這隻鵝現在個頭太大,擋她視線。
大白被趕,委委屈屈臥在了細雨身前。
錢有生開始講故事,細雨和小紙都聽得很認真。
大白雖然聽不太懂,但……它可以裝嘛。
人物出場太多,你的爹、他的爹、還有爹的爹……大白聽得稀裏糊塗,但這不影響它的好心情。
細雨和小紙,聽故事終於沒有丟下它。
直到聽到小紙開口,鵝腦袋蹭地一下,扭了過來。
一對黑豆眼,盯著小紙看看,又盯著細雨——小紙也開口了,為什麽不說它吵?為什麽不封它?
欺負鵝?
細雨偏心!
不公平!
無聲的抗議,從黑豆眼裏都能看出來。
細雨瞟它一眼,又若無其事把眼神移走了。
沒理它。
小紙雙手捂嘴,笑得一抖一抖。
大白因能夜間視物,太過興奮,一直“嘎”個不停。
細雨要聽故事嘛。
就讓它停。
它不停。
哈哈哈……就被細雨賞了個噤聲符。
哈哈哈哈哈……小紙要笑死了。
大白不“瞎”了,但它又“啞”了……哈哈哈哈哈。
“啞”了的大白,沒法用叫聲吵死細雨,就試圖用“眼神殺死她!”
它直勾勾地盯著細雨,倒是沒敢妄動。
因為細雨噤它聲的時候,威脅過——要是它敢亂“瘋”,她就再賞它個定身術!
見識過方家五口被定身,大白瞬間老實。
細雨這家夥,旁的不說,威脅人一向說到做到。
細雨又瞟過來一眼,和大白對視。
片刻後,大白敗北。
看著大白若無其事地又把腦袋轉回去,重新臥成一團,細雨才托著下巴,繼續聽錢有生的故事……
錢有生之父,名喚錢鬆。
故事之所以是故事,便在於命運的不可測。
而不可測的命運,從來都是由人,一步一步,自己走出來的。
一個是曾經的主家,一個是曾經的奴仆。
奴仆在主家遇到危險時,以命相救,得到了贖身的機會。
贖了身的奴仆,拿出積蓄,在城西買下一間小院。
院子不大,隻有三間屋,院中一口井,一棵樹。
一棵快要枯死的石榴樹。
他重傷未愈,隻能又花錢,請鄰家婆子來照料他的一日三餐,日常起居。
一開始來的是鄰家的婆子。
後來,便是鄰家未出嫁的女兒過來。
來了也不說話,悶不吭聲把三間屋打掃一遍,把他換下來的髒衣洗幹淨,搭在院中的晾衣繩上。
灶房裏傳來飯香。
他放下手中毛筆,立在窗前。
看著一個低著頭的姑娘,端著一碗熱騰騰的湯麵,小心翼翼地走過來。
兩年後,枯死的石榴樹發了新芽,他娶了不愛說話的鄰家姑娘。
三年後,他有了兒子。
他給兒子取名有生。
錢有生。
他的兒子,有了新的人生——他不必當人奴仆,不必彎下脊梁。
他沒有改回原來的姓氏,那沒有意義。
被賣到錢府時,他七歲。
旁人都說,是人牙子把他賣到錢府的,可沒人知道,是他主動找到人牙子,求她把他賣到錢府的。
賣到錢府之前,他是冕州城一個小乞丐。
模糊的印象中,是一對拐子,拐了他。
裝作爹娘帶著孩子,帶著他,路越走越偏,城越走越小。
他偷聽拐子們說話,說要把他賣到西蠻去。
他不想去西蠻,這地名一聽就很可怕。
他也不懂,為什麽拐子一定要把他賣到西蠻去。
在冕州城,他跑了。
拐子們在城裏找了好幾天,沒找到人,罵罵咧咧走了。
他們可能以為,他這麽小,跑了就跑了吧,反正想活下來也難。
他們都小瞧了他。
他白天守在飯館食肆門口,有人吃完站起身,他便竄進去,抓起桌上的剩飯剩菜,就往嘴裏倒。
小二會來趕他。
有的還會打他。
可沒關係,剩飯剩菜已經進了他的嘴裏,他填飽肚子就行。
晚上,他縮在官衙門口的石獅子底座下,沒人敢來這裏搶小孩。
他獨自一人,在冕州城過了整個夏季。
等天開始涼下來,他就曉得,他得另想法子,能讓他在冬日裏活下去。
他找到了那個人牙子。
那個人牙子,他觀察過,是心最善的一個。
她把他收拾幹淨,賣給了錢府。
從此,他能吃飽能穿暖,隻是沒了自由。
他想,他不著急。
他有足夠的耐心,他會等待機會,他會給自己贖身的。
而他,做到了。
抱著剛出生的兒子,錢鬆笑得極為滿足。
妻子仍羞澀寡言,但他並不在意。
有妻有子有小院,這都是他的,他夢寐以求的。
他的傷養了兩年,才將將養好。
兩年後,錢府染坊並沒有請他回去。
昔日的少爺,後來的老爺……他太了解他了。
誌大才疏,又嫉賢妒能。
他顯露出調製染料的天賦後,在染坊當了管事,可給他的月錢,還是他當隨從時領的那麽多。
隻因他是奴藉。
少爺,想用他,又看不起他。
當他說出“沒有秘方”的時候,他就知道,他得罪了心胸狹窄的昔日少爺。
就算他傷好了,錢府染坊他也回不去。
他也知道,錢府一直沒放棄,從他手裏得到秘方。
錢府也沒猜錯。
他手裏確實有個秘方。
甚至,這秘方,也是他在錢家染坊的雜物間裏,無意中翻到的。
一本薄薄的手抄冊子,滿是灰塵,書頁上還有被鼠蟻啃過的痕跡。
染色不掉的法子,便記在上麵。
看完後,他便把冊子給燒了。
機緣就在那裏,某些人眼瞎,怪不得他。
某個夜裏,他帶著妻子,帶著孩子,悄悄離開了冕州城。
少爺,從來就不了解他。
他並不是冕州城人,又怎會對這一座城,有故土之情?
在冕州城,他無法再繼續從事染坊一行,那就去另一座城,重新開始。
他相信,他遲早會出頭。
至於冕州城的昔日少爺……好自為之吧。
它已經從衣襟裏爬出來,坐在細雨的肩頭。
極為專注地聽錢有生講故事。
還學會了茶館裏,茶客們給說書先生的捧場詞——“後來呢?”
大白睜著一對小黑豆眼,正四處張望。
不容易呀,它“瞎”了這麽多年,終於能在夜間看清了。
細雨總算幹了件好事。
看在這好事的份上……它原諒她的……不敬大鵝!
細雨盤膝而坐。
大白腦袋一歪,斜眼看過去。
嘎?這姿勢……不就是弄給它的窩嘛。
自覺心胸比細雨寬廣的大白,主動湊過來,趴在了細雨懷裏。
“滾開!”
細雨把它趕了下去。
這隻鵝現在個頭太大,擋她視線。
大白被趕,委委屈屈臥在了細雨身前。
錢有生開始講故事,細雨和小紙都聽得很認真。
大白雖然聽不太懂,但……它可以裝嘛。
人物出場太多,你的爹、他的爹、還有爹的爹……大白聽得稀裏糊塗,但這不影響它的好心情。
細雨和小紙,聽故事終於沒有丟下它。
直到聽到小紙開口,鵝腦袋蹭地一下,扭了過來。
一對黑豆眼,盯著小紙看看,又盯著細雨——小紙也開口了,為什麽不說它吵?為什麽不封它?
欺負鵝?
細雨偏心!
不公平!
無聲的抗議,從黑豆眼裏都能看出來。
細雨瞟它一眼,又若無其事把眼神移走了。
沒理它。
小紙雙手捂嘴,笑得一抖一抖。
大白因能夜間視物,太過興奮,一直“嘎”個不停。
細雨要聽故事嘛。
就讓它停。
它不停。
哈哈哈……就被細雨賞了個噤聲符。
哈哈哈哈哈……小紙要笑死了。
大白不“瞎”了,但它又“啞”了……哈哈哈哈哈。
“啞”了的大白,沒法用叫聲吵死細雨,就試圖用“眼神殺死她!”
它直勾勾地盯著細雨,倒是沒敢妄動。
因為細雨噤它聲的時候,威脅過——要是它敢亂“瘋”,她就再賞它個定身術!
見識過方家五口被定身,大白瞬間老實。
細雨這家夥,旁的不說,威脅人一向說到做到。
細雨又瞟過來一眼,和大白對視。
片刻後,大白敗北。
看著大白若無其事地又把腦袋轉回去,重新臥成一團,細雨才托著下巴,繼續聽錢有生的故事……
錢有生之父,名喚錢鬆。
故事之所以是故事,便在於命運的不可測。
而不可測的命運,從來都是由人,一步一步,自己走出來的。
一個是曾經的主家,一個是曾經的奴仆。
奴仆在主家遇到危險時,以命相救,得到了贖身的機會。
贖了身的奴仆,拿出積蓄,在城西買下一間小院。
院子不大,隻有三間屋,院中一口井,一棵樹。
一棵快要枯死的石榴樹。
他重傷未愈,隻能又花錢,請鄰家婆子來照料他的一日三餐,日常起居。
一開始來的是鄰家的婆子。
後來,便是鄰家未出嫁的女兒過來。
來了也不說話,悶不吭聲把三間屋打掃一遍,把他換下來的髒衣洗幹淨,搭在院中的晾衣繩上。
灶房裏傳來飯香。
他放下手中毛筆,立在窗前。
看著一個低著頭的姑娘,端著一碗熱騰騰的湯麵,小心翼翼地走過來。
兩年後,枯死的石榴樹發了新芽,他娶了不愛說話的鄰家姑娘。
三年後,他有了兒子。
他給兒子取名有生。
錢有生。
他的兒子,有了新的人生——他不必當人奴仆,不必彎下脊梁。
他沒有改回原來的姓氏,那沒有意義。
被賣到錢府時,他七歲。
旁人都說,是人牙子把他賣到錢府的,可沒人知道,是他主動找到人牙子,求她把他賣到錢府的。
賣到錢府之前,他是冕州城一個小乞丐。
模糊的印象中,是一對拐子,拐了他。
裝作爹娘帶著孩子,帶著他,路越走越偏,城越走越小。
他偷聽拐子們說話,說要把他賣到西蠻去。
他不想去西蠻,這地名一聽就很可怕。
他也不懂,為什麽拐子一定要把他賣到西蠻去。
在冕州城,他跑了。
拐子們在城裏找了好幾天,沒找到人,罵罵咧咧走了。
他們可能以為,他這麽小,跑了就跑了吧,反正想活下來也難。
他們都小瞧了他。
他白天守在飯館食肆門口,有人吃完站起身,他便竄進去,抓起桌上的剩飯剩菜,就往嘴裏倒。
小二會來趕他。
有的還會打他。
可沒關係,剩飯剩菜已經進了他的嘴裏,他填飽肚子就行。
晚上,他縮在官衙門口的石獅子底座下,沒人敢來這裏搶小孩。
他獨自一人,在冕州城過了整個夏季。
等天開始涼下來,他就曉得,他得另想法子,能讓他在冬日裏活下去。
他找到了那個人牙子。
那個人牙子,他觀察過,是心最善的一個。
她把他收拾幹淨,賣給了錢府。
從此,他能吃飽能穿暖,隻是沒了自由。
他想,他不著急。
他有足夠的耐心,他會等待機會,他會給自己贖身的。
而他,做到了。
抱著剛出生的兒子,錢鬆笑得極為滿足。
妻子仍羞澀寡言,但他並不在意。
有妻有子有小院,這都是他的,他夢寐以求的。
他的傷養了兩年,才將將養好。
兩年後,錢府染坊並沒有請他回去。
昔日的少爺,後來的老爺……他太了解他了。
誌大才疏,又嫉賢妒能。
他顯露出調製染料的天賦後,在染坊當了管事,可給他的月錢,還是他當隨從時領的那麽多。
隻因他是奴藉。
少爺,想用他,又看不起他。
當他說出“沒有秘方”的時候,他就知道,他得罪了心胸狹窄的昔日少爺。
就算他傷好了,錢府染坊他也回不去。
他也知道,錢府一直沒放棄,從他手裏得到秘方。
錢府也沒猜錯。
他手裏確實有個秘方。
甚至,這秘方,也是他在錢家染坊的雜物間裏,無意中翻到的。
一本薄薄的手抄冊子,滿是灰塵,書頁上還有被鼠蟻啃過的痕跡。
染色不掉的法子,便記在上麵。
看完後,他便把冊子給燒了。
機緣就在那裏,某些人眼瞎,怪不得他。
某個夜裏,他帶著妻子,帶著孩子,悄悄離開了冕州城。
少爺,從來就不了解他。
他並不是冕州城人,又怎會對這一座城,有故土之情?
在冕州城,他無法再繼續從事染坊一行,那就去另一座城,重新開始。
他相信,他遲早會出頭。
至於冕州城的昔日少爺……好自為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