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不過六月,敢為天下先
曆史直播: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作者:今天有貓了嗎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看到這裏的百姓們都沉默了。
他們或許有些人正處於朝廷無所作為甚至過度壓榨百姓的時期,處於王朝末年社會動蕩的時期,但是同樣有不少的人所處的時期,還稱得上一句“尚可”。
因而,他們並非每一個人都對朝廷心懷不滿和憤怒,也並非每一個人都在考量著是否要逃荒或者投奔起義軍。
但是,對於陳勝等人,出於樸素的認知和同理心,他們都或多或少能夠理解陳勝起兵的原因、為陳勝的發展而擔憂著急——前麵還好,大部分百姓都是不懂什麽軍事或者政治的,但是到了這裏,不少敏銳一些的人都能意識到,陳勝好像要不太好了!
他派出去進攻秦朝的軍隊被擊潰,他派出去收複其他地區的軍隊或是自立或是擁立他人,這,這不就沒人了嗎?!
而“沒人了”會造成怎樣的結果,再沒有眼界的泥腿子都能舉出幾個例子——在他們身邊的例子,如一家兒孫沒了隻剩下老人、如某家就剩下一兩個老人帶著僅剩的孫子……那可都不是什麽好日子。
“怎麽辦?他,他是不是就要死了?”有人茫然地問道,不管怎麽看,陳縣剩下的兵力都不是那什麽章邯所率領的秦軍的對手啊。
這讓周圍的人紛紛陷入了沉默。
在這時候,不少百姓的心中莫名地升起了幾分傷感之情,或者說是兔死狐悲物傷其類。
陳勝也好,隨同他起兵的那些人也罷,都不過是普通百姓,他們舉起反旗,他們攻城拔寨、引動天下風雲,他們兵敗身死、連連潰退……最終,要輪到陳勝了。
他們這樣的普通百姓,平日裏被官員鄉紳們欺壓,一直都默默忍受、敢怒不敢言,隻能讓自己學會認命;但是當他們聚在一起,舉起反旗,甚至影響天下了,難道還是不能有個想要的結果嗎?
-
而心情波動最劇烈的,當然還要數秦末的百姓們了。
別的時期雖然也有百姓舉起造反,看到陳勝的走向為之感懷,但他們到底並非秦末之人。
可是秦末的百姓們就處在這個時間,如何能夠不為陳勝和秦朝朝廷的動向而牽腸掛肚?
不少人已經殺掉了當地的縣令縣丞、郡守郡丞,或者擁立當地某個有名望之人,或者打開城門迎接其他地方的勢力——簡而言之,百姓們事情都已經幹了,根本不可能回到過去了。
他們已經絕不可能是什麽朝廷的良民了。
到了這個時候,難道還能回頭?隻能這麽走下去!
所以,陳勝能夠做到什麽地步,會迎來什麽樣的結果,就是他們最為關心的事情之一。
——如果陳勝包括其他已經自立或者擁立他人的將領,都在秦朝軍隊麵前不堪一擊,那他們就需要認真思量接下來該怎麽做了。
【他是個普通人,或許比旁人多了一些勇氣和魄力,多一些打破規則的膽量和行動力,正如當年,尚且傭耕之時,便敢於想到他日富貴。】
【但是,陳勝確實是個普通人,他在秦末的混亂大勢之中,並不能精準地找到行事的最好方法,也並不能逃脫驟然獲得權力後的膨脹心理;同時,他也並不能確切明白在構建了一個政權後,究竟該如何治理。】
【——在古代,不論是春秋戰國,還是秦漢,亦或者後來的任何朝代,普通百姓的認知都是極其有限的。】
【這並非是因為他們多麽天生愚鈍,也不是因為他們對於知識不願意學習,還不是因為他們不想要知道更多的事情,僅僅是因為他們不能,他們沒有這個條件。】
【不論是造紙術廣泛應用之前還是之後,知識,包括記載著知識的書籍,對於普通百姓而言,都是昂貴的、難以獲得的——是的,即便是造紙術不斷改進並且廣泛應用之後。】
【而除了書籍,其他關於豐富的人生經驗、在外遊曆獲得的眼界閱曆,同樣不是普通百姓能夠擁有的,因為這些都需要極高的成本,而普通百姓基本上支付不起這樣的成本。】
【所以,陳勝在本身並沒有極為出色過人的天資的情況下,在後天也並沒有足夠的資源供他學習。最終,便走到了如今這一步:軍隊潰散,將領或是身死或是自立,秦軍兵鋒近在眼前。】
各個時空的百姓們情緒更加低落了。
是啊,像是他們這樣的人,縱然能夠開頭擁有什麽,在後來終究還是不能敵過那些權貴富商們。
他們根本讀不起書——這點包括宋朝及宋朝之後的廣大百姓;也根本不可能去搞什麽外出遊曆——哪有這個時間,哪有這個錢;而什麽豐富的人生經驗——不論是自己,還是自己能夠接觸到的人,都不會擁有。
這樣,如何可能比得過那些自幼錦衣玉食、名家教導的權貴子弟們?
或許,也隻能指望某一天出現一個擁有絕對過人天資的子孫才可能吧。
男人這麽恍惚地道,他身邊的女子同樣,神情恍惚而麻木:“但是這樣的人,又有多大的可能能夠出現?”
指望這種事情,還不如指望他們家能夠安安生生地過下去——能做到這點,都算是祖宗保佑了。
-
而不少時空的富家權貴子弟們,對此自是理所當然,有些人還帶著些洋洋得意、傲慢自詡。
“這不是理所應當之事嗎?”一名青年靠在一邊,舉著酒盞,懶洋洋地道,語氣中充斥著對那些百姓的輕視,“那些蟻民野夫,能有什麽眼界能力?像蟲蟻一樣,還想著反抗,能有什麽好結果?”
其他人聽到這人的評價,紛紛嬉笑起來,出聲附和。
“不過是些刁民而已啦,有什麽值得掛心的。”
“他們不會真覺得自己能夠掀起什麽風浪來吧?”
“……”
“所以,才需要我們這些世家來領導他們,沒有我們世家為天下黎民費心勞力,他們怕是連怎麽耕種生活都不會了。”
沒有我們,他們怎麽可能繼續過下去呢?是我們的統治治理,才讓他們能夠活下去的。
這句話同樣備受讚賞——“所以,那些整日裏不好好勞作,而是想著造反的賊人,完全是些不念恩德之輩!”
當然,既然有這樣的不懂感恩之輩,那麽他們對待這些蟻民的時候就要好好安排才行,否則若是真的搞出來什麽陰溝裏翻船的事情,輕則貽笑大方,重則家族傾覆。
【但是,我們還要說,陳勝是偉大的,值得在史冊上單獨列傳,在青史千年傳誦。】
【——正因為他是個普通人,卻又第一個舉起了反對秦朝暴政的大旗,敢為天下先,才更顯得難能可貴。】
(是的,秦朝的暴政,不要說什麽秦朝沒有暴政非常人性化大家都活的很好啊之類的,也別說什麽六國同樣暴政秦朝甚至要比六國人道之類的,不管別的國家如何,就算其他國家都是爛泥也不能改變秦朝在很多方麵確實存在問題的事實,也不能改變有暴政的事實)
【畢竟,當時對秦朝一直心懷不滿的,可並不隻有百姓,那些遺留的六國貴族們,可是做夢都在想著什麽時候舉起反旗推翻秦朝——他們不僅一直有這個心,他們還沒有停止過在暗中積攢力量。】
【但是最終,掀起秦末這一頁曆史,引領了整個天下,向秦朝昭示了反抗之意的,卻不是這些準備更充分的六國貴族們,而是一群沒有什麽先期準備的普通百姓。】
【敢為天下先,這是一種非常珍貴的精神——或許有人會說,陳勝未必有這樣的精神,他不過是誤打誤撞而已。不能說沒有這個可能,但是客觀結果便是,陳勝做了一件敢為天下先的大事。】
【他敢為天下先,敢於進行反抗鬥爭——不論最核心的動機究竟為何,但他、他們的起義向統治者們彰顯了普通百姓的力量,才會讓“肉食者”們願意在一定程度上把百姓當個人看。】
【在整個華夏的曆史上,陳勝都已經變成了一麵旗幟,不僅是秦末農民起義的旗幟,也是後來無數起義者的旗幟。】
“敢為天下先啊”,東漢後期,一名道人將這句話在口中咀嚼了一番,感歎道。
雖然他本人決意掀起這場起義,並不完全是所謂的“憐憫蒼生之苦”“憤恨朝廷黑暗不公”,但也確實有這樣的原因在裏麵——不能因為他還懷有其他的一些想法,就否定他的這些動機啊。
而這一場起義,如何不是“為天下先”呢?
大漢,以東西兩漢算下來,已有四百載,而如今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百姓,早已是艱難求活,他們被朝廷沉重的賦役壓垮,又被地方豪族不斷地壓榨,而那些官員們,無一在意——他們正沉浸在朝堂黨爭奪權中不可自拔呢!
在這樣的境況下,他如何不能舉兵起義?如何不能為這天下開一個頭?
——縱然,縱然自己真的如其他起義之人一般,不能成功,那雖然會讓人遺恨,但也至少可以說,自己已經去行動了,自己足以青史留名。
以如今太平道在各地的影響力,這一場起義,最少,也能拉開一個新的時期的帷幕吧?
而對於願意跟從自己的信眾乃至普通百姓們而言,這一場搏命雖然未必能夠有結果,但至少他們嚐試過了——本來就活不下去,為什麽不嚐試一下呢。
-
趙佶是不大瞧得上陳勝的,正如他不大瞧得上大宋的百姓一樣。
“這種人,竟然青史留名,成為旗幟,實屬顛倒綱常。”他不滿道,任誰在看到這樣一段內容之後,都能夠明白其中蘊含的真正意義——青史留名,且不僅僅是那種簡單的在史冊上留一個名字、後世便不再經常提起的青史留名;
而是,姓名被時常提起、光輝熠熠,從不會被人遺忘也絕不會被人遺漏的,青史留名。
雖然大多數時候的青史留名,都是前一種;但是對於如趙佶這樣的皇帝而言,他所追求的青史留名,必然是、也隻能是後一種。
——對於大部分人而言,能夠在史冊上留下自己的名字,已然是開創性的成就,是了不得的功績,是足以用來驕傲和誇耀的成就。
至於是否會被後人長久記憶,是否會被後人時常提起,是否會被史冊所淹沒……那都是太過遙遠的事情了,也是一個堪稱是奢求的事情。
但是對於已經身為皇帝的趙佶而言,他會名留青史已是既定事實,那麽,他要追求的,就應該是讓他的名字被世人乃至後世所銘記,成為那個會被提起的、不被淹沒在浩如煙海的史籍中的人。
這才是他畢生的追求!
然而,現如今的他確實還沒有達成這樣的成就,可卻已經明白,這樣的成就早已有人達成,這些人中的一位還是陳勝!
——這樣一個於大澤鄉舉起反旗、最終兵敗身死、自身水平不高、出身貧賤之人。
趙佶此人,在麵子上對百姓的態度一向是“朕的子民”,“朕自然是要善待百姓”,但是在他內心深處,在他真正的意識之中,他瞧不上百姓,也並不在意百姓。
陳勝所獲得的稱讚,在此時此刻,讓他如鯁在喉。
畢竟,若是陳勝此人能夠在曆史上獲得如此榮耀,那麽他大宋的那些個賊人呢?大宋,在他治下的大宋中反抗朝廷的那些暴民呢?
他們難道也將在曆史上留下這樣的聲名?
他們配嗎?!
【說回陳勝,在當時,陳勝徹底陷入了孤立的狀態。】
【一方麵,他派去西征的軍隊全軍覆滅;另一方麵,他派去其他地區的軍隊紛紛脫離管控。】
【而章邯在擊潰了滎陽城外的張楚軍隊、解除了滎陽的圍困之後,便直撲陳縣。】
【在抵達陳縣之前,章邯先是擊潰了駐紮在郟(河南郟縣)的鄧說所部,鄧說帶著殘兵逃回陳縣;隨後,又擊潰了駐紮在銍(安徽宿州)的伍徐所部,殘兵同樣潰逃回陳縣。】
【緊接著,在秦軍尚未兵臨城下之時,陳勝殺掉了逃回來的鄧說。】
【此時,章邯帶兵抵達陳縣,張楚政權的房君蔡賜領兵出戰,不敵,戰死;隨後,駐紮在陳縣西麵的張賀所部遭到了秦軍的攻擊,陳勝親自出城引導,仍舊不敵秦軍,張賀戰死。】
【麵對這樣的慘敗,陳勝隻能退出陳縣,尋求一個機會。】
【秦二世二年十二月,陳勝退到了汝陰(安徽阜陽),又退到了下城父(安徽蒙城),打算在這裏重振旗鼓,嚐試聚集新的力量,東山再起,對抗秦軍。】
【但,下城父,正是陳勝的人生終點——在這裏,為他駕車的車夫莊賈趁他不備,殺了他投降了秦軍。】
【從陳勝稱王到身死,不過六月而已。】
他們或許有些人正處於朝廷無所作為甚至過度壓榨百姓的時期,處於王朝末年社會動蕩的時期,但是同樣有不少的人所處的時期,還稱得上一句“尚可”。
因而,他們並非每一個人都對朝廷心懷不滿和憤怒,也並非每一個人都在考量著是否要逃荒或者投奔起義軍。
但是,對於陳勝等人,出於樸素的認知和同理心,他們都或多或少能夠理解陳勝起兵的原因、為陳勝的發展而擔憂著急——前麵還好,大部分百姓都是不懂什麽軍事或者政治的,但是到了這裏,不少敏銳一些的人都能意識到,陳勝好像要不太好了!
他派出去進攻秦朝的軍隊被擊潰,他派出去收複其他地區的軍隊或是自立或是擁立他人,這,這不就沒人了嗎?!
而“沒人了”會造成怎樣的結果,再沒有眼界的泥腿子都能舉出幾個例子——在他們身邊的例子,如一家兒孫沒了隻剩下老人、如某家就剩下一兩個老人帶著僅剩的孫子……那可都不是什麽好日子。
“怎麽辦?他,他是不是就要死了?”有人茫然地問道,不管怎麽看,陳縣剩下的兵力都不是那什麽章邯所率領的秦軍的對手啊。
這讓周圍的人紛紛陷入了沉默。
在這時候,不少百姓的心中莫名地升起了幾分傷感之情,或者說是兔死狐悲物傷其類。
陳勝也好,隨同他起兵的那些人也罷,都不過是普通百姓,他們舉起反旗,他們攻城拔寨、引動天下風雲,他們兵敗身死、連連潰退……最終,要輪到陳勝了。
他們這樣的普通百姓,平日裏被官員鄉紳們欺壓,一直都默默忍受、敢怒不敢言,隻能讓自己學會認命;但是當他們聚在一起,舉起反旗,甚至影響天下了,難道還是不能有個想要的結果嗎?
-
而心情波動最劇烈的,當然還要數秦末的百姓們了。
別的時期雖然也有百姓舉起造反,看到陳勝的走向為之感懷,但他們到底並非秦末之人。
可是秦末的百姓們就處在這個時間,如何能夠不為陳勝和秦朝朝廷的動向而牽腸掛肚?
不少人已經殺掉了當地的縣令縣丞、郡守郡丞,或者擁立當地某個有名望之人,或者打開城門迎接其他地方的勢力——簡而言之,百姓們事情都已經幹了,根本不可能回到過去了。
他們已經絕不可能是什麽朝廷的良民了。
到了這個時候,難道還能回頭?隻能這麽走下去!
所以,陳勝能夠做到什麽地步,會迎來什麽樣的結果,就是他們最為關心的事情之一。
——如果陳勝包括其他已經自立或者擁立他人的將領,都在秦朝軍隊麵前不堪一擊,那他們就需要認真思量接下來該怎麽做了。
【他是個普通人,或許比旁人多了一些勇氣和魄力,多一些打破規則的膽量和行動力,正如當年,尚且傭耕之時,便敢於想到他日富貴。】
【但是,陳勝確實是個普通人,他在秦末的混亂大勢之中,並不能精準地找到行事的最好方法,也並不能逃脫驟然獲得權力後的膨脹心理;同時,他也並不能確切明白在構建了一個政權後,究竟該如何治理。】
【——在古代,不論是春秋戰國,還是秦漢,亦或者後來的任何朝代,普通百姓的認知都是極其有限的。】
【這並非是因為他們多麽天生愚鈍,也不是因為他們對於知識不願意學習,還不是因為他們不想要知道更多的事情,僅僅是因為他們不能,他們沒有這個條件。】
【不論是造紙術廣泛應用之前還是之後,知識,包括記載著知識的書籍,對於普通百姓而言,都是昂貴的、難以獲得的——是的,即便是造紙術不斷改進並且廣泛應用之後。】
【而除了書籍,其他關於豐富的人生經驗、在外遊曆獲得的眼界閱曆,同樣不是普通百姓能夠擁有的,因為這些都需要極高的成本,而普通百姓基本上支付不起這樣的成本。】
【所以,陳勝在本身並沒有極為出色過人的天資的情況下,在後天也並沒有足夠的資源供他學習。最終,便走到了如今這一步:軍隊潰散,將領或是身死或是自立,秦軍兵鋒近在眼前。】
各個時空的百姓們情緒更加低落了。
是啊,像是他們這樣的人,縱然能夠開頭擁有什麽,在後來終究還是不能敵過那些權貴富商們。
他們根本讀不起書——這點包括宋朝及宋朝之後的廣大百姓;也根本不可能去搞什麽外出遊曆——哪有這個時間,哪有這個錢;而什麽豐富的人生經驗——不論是自己,還是自己能夠接觸到的人,都不會擁有。
這樣,如何可能比得過那些自幼錦衣玉食、名家教導的權貴子弟們?
或許,也隻能指望某一天出現一個擁有絕對過人天資的子孫才可能吧。
男人這麽恍惚地道,他身邊的女子同樣,神情恍惚而麻木:“但是這樣的人,又有多大的可能能夠出現?”
指望這種事情,還不如指望他們家能夠安安生生地過下去——能做到這點,都算是祖宗保佑了。
-
而不少時空的富家權貴子弟們,對此自是理所當然,有些人還帶著些洋洋得意、傲慢自詡。
“這不是理所應當之事嗎?”一名青年靠在一邊,舉著酒盞,懶洋洋地道,語氣中充斥著對那些百姓的輕視,“那些蟻民野夫,能有什麽眼界能力?像蟲蟻一樣,還想著反抗,能有什麽好結果?”
其他人聽到這人的評價,紛紛嬉笑起來,出聲附和。
“不過是些刁民而已啦,有什麽值得掛心的。”
“他們不會真覺得自己能夠掀起什麽風浪來吧?”
“……”
“所以,才需要我們這些世家來領導他們,沒有我們世家為天下黎民費心勞力,他們怕是連怎麽耕種生活都不會了。”
沒有我們,他們怎麽可能繼續過下去呢?是我們的統治治理,才讓他們能夠活下去的。
這句話同樣備受讚賞——“所以,那些整日裏不好好勞作,而是想著造反的賊人,完全是些不念恩德之輩!”
當然,既然有這樣的不懂感恩之輩,那麽他們對待這些蟻民的時候就要好好安排才行,否則若是真的搞出來什麽陰溝裏翻船的事情,輕則貽笑大方,重則家族傾覆。
【但是,我們還要說,陳勝是偉大的,值得在史冊上單獨列傳,在青史千年傳誦。】
【——正因為他是個普通人,卻又第一個舉起了反對秦朝暴政的大旗,敢為天下先,才更顯得難能可貴。】
(是的,秦朝的暴政,不要說什麽秦朝沒有暴政非常人性化大家都活的很好啊之類的,也別說什麽六國同樣暴政秦朝甚至要比六國人道之類的,不管別的國家如何,就算其他國家都是爛泥也不能改變秦朝在很多方麵確實存在問題的事實,也不能改變有暴政的事實)
【畢竟,當時對秦朝一直心懷不滿的,可並不隻有百姓,那些遺留的六國貴族們,可是做夢都在想著什麽時候舉起反旗推翻秦朝——他們不僅一直有這個心,他們還沒有停止過在暗中積攢力量。】
【但是最終,掀起秦末這一頁曆史,引領了整個天下,向秦朝昭示了反抗之意的,卻不是這些準備更充分的六國貴族們,而是一群沒有什麽先期準備的普通百姓。】
【敢為天下先,這是一種非常珍貴的精神——或許有人會說,陳勝未必有這樣的精神,他不過是誤打誤撞而已。不能說沒有這個可能,但是客觀結果便是,陳勝做了一件敢為天下先的大事。】
【他敢為天下先,敢於進行反抗鬥爭——不論最核心的動機究竟為何,但他、他們的起義向統治者們彰顯了普通百姓的力量,才會讓“肉食者”們願意在一定程度上把百姓當個人看。】
【在整個華夏的曆史上,陳勝都已經變成了一麵旗幟,不僅是秦末農民起義的旗幟,也是後來無數起義者的旗幟。】
“敢為天下先啊”,東漢後期,一名道人將這句話在口中咀嚼了一番,感歎道。
雖然他本人決意掀起這場起義,並不完全是所謂的“憐憫蒼生之苦”“憤恨朝廷黑暗不公”,但也確實有這樣的原因在裏麵——不能因為他還懷有其他的一些想法,就否定他的這些動機啊。
而這一場起義,如何不是“為天下先”呢?
大漢,以東西兩漢算下來,已有四百載,而如今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百姓,早已是艱難求活,他們被朝廷沉重的賦役壓垮,又被地方豪族不斷地壓榨,而那些官員們,無一在意——他們正沉浸在朝堂黨爭奪權中不可自拔呢!
在這樣的境況下,他如何不能舉兵起義?如何不能為這天下開一個頭?
——縱然,縱然自己真的如其他起義之人一般,不能成功,那雖然會讓人遺恨,但也至少可以說,自己已經去行動了,自己足以青史留名。
以如今太平道在各地的影響力,這一場起義,最少,也能拉開一個新的時期的帷幕吧?
而對於願意跟從自己的信眾乃至普通百姓們而言,這一場搏命雖然未必能夠有結果,但至少他們嚐試過了——本來就活不下去,為什麽不嚐試一下呢。
-
趙佶是不大瞧得上陳勝的,正如他不大瞧得上大宋的百姓一樣。
“這種人,竟然青史留名,成為旗幟,實屬顛倒綱常。”他不滿道,任誰在看到這樣一段內容之後,都能夠明白其中蘊含的真正意義——青史留名,且不僅僅是那種簡單的在史冊上留一個名字、後世便不再經常提起的青史留名;
而是,姓名被時常提起、光輝熠熠,從不會被人遺忘也絕不會被人遺漏的,青史留名。
雖然大多數時候的青史留名,都是前一種;但是對於如趙佶這樣的皇帝而言,他所追求的青史留名,必然是、也隻能是後一種。
——對於大部分人而言,能夠在史冊上留下自己的名字,已然是開創性的成就,是了不得的功績,是足以用來驕傲和誇耀的成就。
至於是否會被後人長久記憶,是否會被後人時常提起,是否會被史冊所淹沒……那都是太過遙遠的事情了,也是一個堪稱是奢求的事情。
但是對於已經身為皇帝的趙佶而言,他會名留青史已是既定事實,那麽,他要追求的,就應該是讓他的名字被世人乃至後世所銘記,成為那個會被提起的、不被淹沒在浩如煙海的史籍中的人。
這才是他畢生的追求!
然而,現如今的他確實還沒有達成這樣的成就,可卻已經明白,這樣的成就早已有人達成,這些人中的一位還是陳勝!
——這樣一個於大澤鄉舉起反旗、最終兵敗身死、自身水平不高、出身貧賤之人。
趙佶此人,在麵子上對百姓的態度一向是“朕的子民”,“朕自然是要善待百姓”,但是在他內心深處,在他真正的意識之中,他瞧不上百姓,也並不在意百姓。
陳勝所獲得的稱讚,在此時此刻,讓他如鯁在喉。
畢竟,若是陳勝此人能夠在曆史上獲得如此榮耀,那麽他大宋的那些個賊人呢?大宋,在他治下的大宋中反抗朝廷的那些暴民呢?
他們難道也將在曆史上留下這樣的聲名?
他們配嗎?!
【說回陳勝,在當時,陳勝徹底陷入了孤立的狀態。】
【一方麵,他派去西征的軍隊全軍覆滅;另一方麵,他派去其他地區的軍隊紛紛脫離管控。】
【而章邯在擊潰了滎陽城外的張楚軍隊、解除了滎陽的圍困之後,便直撲陳縣。】
【在抵達陳縣之前,章邯先是擊潰了駐紮在郟(河南郟縣)的鄧說所部,鄧說帶著殘兵逃回陳縣;隨後,又擊潰了駐紮在銍(安徽宿州)的伍徐所部,殘兵同樣潰逃回陳縣。】
【緊接著,在秦軍尚未兵臨城下之時,陳勝殺掉了逃回來的鄧說。】
【此時,章邯帶兵抵達陳縣,張楚政權的房君蔡賜領兵出戰,不敵,戰死;隨後,駐紮在陳縣西麵的張賀所部遭到了秦軍的攻擊,陳勝親自出城引導,仍舊不敵秦軍,張賀戰死。】
【麵對這樣的慘敗,陳勝隻能退出陳縣,尋求一個機會。】
【秦二世二年十二月,陳勝退到了汝陰(安徽阜陽),又退到了下城父(安徽蒙城),打算在這裏重振旗鼓,嚐試聚集新的力量,東山再起,對抗秦軍。】
【但,下城父,正是陳勝的人生終點——在這裏,為他駕車的車夫莊賈趁他不備,殺了他投降了秦軍。】
【從陳勝稱王到身死,不過六月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