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陳勝死了,但是秦朝朝中的重臣們卻沒有一人因此神情明朗的。


    陳勝,確實聲名赫赫,在後世流傳千古,但是在秦末——在胡亥在位期間,到底隻是反叛的力量之一;他雖然有著首唱之名,但卻並非是實力最強之人。


    半年時間,陳勝從起義到身死,朝廷的反應速度不能說慢,但也不是即刻反應;而在陳勝吸引朝中目光的這半年之中,其他地方的反秦力量呢?


    他們發展到什麽地步了?


    他們之中是否出現了什麽驚才絕豔之輩?


    這些都是問題。陳勝的身死隻不過是一個開始罷了,後續的烽火如果不能撲滅,那才是大秦真正的結局。


    嬴政還在思考另一個問題。


    如今陳勝本人派出的兵力,除了西進攻秦,剩餘的就是在那些六國故地作戰;而六國故地也紛紛脫離大秦的管控,自立為王。這些地方眼見著都已經不再是絕對的大秦的疆土了,他們是需要作戰的敵人。


    那麽,大秦故地呢?三秦之地,關中地區,大秦的根基此時又是什麽情況?


    這裏的秦人,那可是真正的純粹的秦人,而非那些六國百姓轉變而成——大秦的這部分百姓,他們此時的態度是什麽樣的?他們有什麽行動嗎?他們願意支持朝廷,還是願意支持反賊?


    至於說胡亥。


    嗬。


    嬴政心中冷笑,這個蠢貨他已經完全不想理會了,根本不打算管他到底幹了什麽好事兒。


    在秦末的這些個起義之中,胡亥起到的作用絕對是幫助這群反抗軍,而非幫助大秦鎮壓這些人——盡管他不可能真的支持反秦,但是他的行為無一不是在為反秦提供幫助。


    搞來搞去,還搞出了陳勝這樣被千古傳誦的聲名。


    嬴政當然不是什麽沒有心胸之人,但是在麵對陳勝這樣因為第一個舉起了反秦大旗而名垂千古的人,特別是這個人能夠有這樣的成就,其中一部分原因還要歸功於那殘暴又愚蠢還不自知得胡亥之時……


    他還是難免破防了。


    胡亥,簡直是他整個人生的重大汙點。


    -


    已經舉起反旗的陳勝默默地看完了自己從起兵到身死的全過程。


    他也承認其中提到的,他沒有什麽超人一等的才能,也沒有任何相關經驗的事情。事實確實如此,這沒有什麽可否認的。


    那麽,他要就此停止自己的反秦事業嗎?他要在現在隱姓埋名、躲藏求生嗎?


    當然不!


    即使他想,秦朝朝廷也不會給他這個機會——這些內容,又不是隻有他能夠看見,朝中的那些人,皇帝也好,趙高李斯也罷,包括那個少府章邯,他們都能看到。


    他陳勝的大名,恐怕已經深深地刻入了他們的腦海之中。


    再者,在那樣的情況下,他都還能有六個月的時間,他麾下的將領都能突破函穀關,現如今有了一點借鑒的他為什麽不能為自己奪得更長的時間?


    即使拋開這些都不談,他也已經舉起了反秦的大旗,他也依舊是那個第一個正大光明宣布起義的人——有了這些,已經讓他的名字被青史銘記。


    他還怕什麽?


    縱然他早早地被秦軍殺死,但天下的反秦浪潮可不是能夠就此消弭的,也不是朝廷知道“大家都要反秦”就能夠阻止的。


    【陳勝本人的起義到此結束,但是起義軍的浪潮卻遠未停歇。】


    【陳勝死後,他的將領呂臣重新組織了一支軍隊,頭戴青帽,稱蒼頭軍,重新攻克了陳縣,其後雖然秦軍再度攻陳,但是最終陳縣還是被納入了蒼頭軍的控製之中。】


    【而其他地方的烽火也早已點燃,反秦的起義如同大江決堤,浩浩湯湯,勢不可擋。】


    【“陳勝出於戍卒……海內豪傑之上,始雲合響應,並起而誅之……一戰而失利,不幸殞命於禦者之手,身雖已死,然其所置遣侯王將相竟亡秦。”】(洪邁)


    【“陳涉首事不終,有漢因此而創業;賀拔元功夙殞,太祖藉此以開基。‘不有所廢,君何以興’?”】(令狐德棻)


    【而陳勝本人在其後的史書之中,也被記載入了排在帝王的“本紀”之後,第二規格的王侯“世家”之中——如《晉世家》,《楚世家》,《陳涉世家》。】


    【其人雖死,其名長存。】


    【陳勝吳廣起義,乃至由此引動的秦末農民起義,乃是曆史上第一次的大規模農民起義和戰爭,其展現出來的力量,給統治者敲響了一記警鍾,其後的漢朝開始采用休養生息的政策,這也是原因之一。】


    【而那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也成為了漢初的風向標——大量“布衣將相”出現,乃至於布衣皇帝,從春秋時期就一直牢牢存在的“世侯世卿之局”,在此時變成了“布衣將相之局”,對漢初的政治決策有著巨大的影響。】


    【——當然,布衣將相不會一直存在,而當他們都蛻變成為新的“貴族”,並且日益腐化之後,那就是新一場鬥爭的開始。】


    朱元璋眯起了眼睛。


    作為一個難得的布衣出身、真的從農民起義中拚殺而出,最終成功登頂、建立了自己的王朝的皇帝,他對於大型的農民起義的史料都認真讀過。


    由此,不僅了解了不少王朝末年的起義情況,還有了相當多的心得體會——畢竟,與旁的皇帝不同,他還能結合自身經曆,切身總結。


    若說上一個能夠結合自身經驗的皇帝,那應當就是劉邦了。


    自劉邦之後,朱元璋之前,剩餘的皇帝們並非沒有作戰經驗,但是卻再無從布衣階層中以起義方式最終登上帝位的存在了……啊不,劉秀大約也還能算是一個。


    但不管如何,這樣的人數在整個曆史上的皇帝數量中,占比都是極為稀少的。


    也正因為這樣的出身,布衣皇帝們通常對於百姓更為在意——不論是由於出身的感情,還是由於自己清楚農民起義所具有的能量。


    朱元璋也同樣如此,而他從這後來的幾段敘述中卻察覺到了讓他深感不妙的東西。


    布衣將相能夠存在多久?布衣將相之後呢?


    他以起義鑄就大明,後來呢?後來的大明,難道也要被一支支農民起義的軍隊所摧毀嗎?


    朱元璋完全不願意接受這個可能。


    盡管他是農民出身,清楚地知道農民選擇起義的真正原因必然是活不下去、朝廷混亂,他也不願意接受。


    誰讓他現在已經不再是那個農民了呢?


    -


    “不以所廢,君何以興?”對於第二段關於陳勝的評語,李世民頗有感觸,因為這涉及到了大唐,“不有廢也,君何以興?”


    雖然不知道這句話是誰所說,但是確實如此——惜晉獻公死後,晉國大夫裏克先後殺死了三名公子,晉惠公即位,即位後立刻殺裏克,裏克對晉惠公道:不有廢也,君何以興?如果沒有我除掉那三名公子,如何能夠由您來即位呢?


    隨後,便是那句流傳千古的“欲加之罪,其無辭乎?”隻不過後半句,變成了何患無辭。


    而陳勝興起又敗亡,才有漢朝得以有了創立的機會;賀拔嶽建立了重大的功業而隨後身隕,卻也奠定了大唐起業的基礎之一。


    ——賀拔嶽,關隴集團的整合組建之人,以及關隴集團的第一代首領,北魏名將,死於侯莫陳悅之手。


    作為大唐皇帝,也作為關隴集團之一的李家,都不會忘記這個人物。


    -


    嬴政的頭更疼了。


    在這時候,他突然感覺到了比當初籌謀覆滅六國時更大的困難。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想要讓六國百姓歸心——至少不會仇視和反抗秦朝,雖然並不能說是要讓他們改變本性,但也極為艱難,且是一個不短的過程。


    過去,是他小看了這件事情的難度。


    現在看來,比起簡單明了的與六國作戰、攻伐,這種人心上的操作的困難程度要多上不止一點。


    人心啊……從陳勝起兵便能看到這些百姓之心;而從陳勝身死卻未曾中斷反秦之事,豪傑諸侯相竟亡秦,就更能看明白天下人心。


    ——不管是出於六國貴族的利益、還是普通百姓的不滿或者仇恨,他們都是不願意看到大秦的存在的,也並不願意接受大秦的統治。


    這樣的人心……不論當時的大秦朝中究竟是什麽樣,是胡亥依舊在位,還是趙高篡權成功,或者有新的公子幹掉了趙高等人,都無力回天。


    彼時,反秦,大秦走向滅亡,幾可說是人力無可逆轉的大勢。


    那麽,現在最重要的就是,避免天下凝聚出這樣的“勢”來。


    【而在陳勝吳廣的整個起義過程中,有沒有什麽是值得後來人注意、以此為鑒的事情呢?】


    【當然有,主要是兩個部分。】


    秦末乃至後世,凡有意起兵起義、正在起義、步入低穀輾轉多地的人,都目光灼灼地盯住了自己眼前的存在。


    是什麽?有什麽能夠對他們有幫助的?


    【第一點,陳勝對待他人,特別是普通百姓的態度。】


    【早在身為雇農之時,陳勝還講著“苟富貴,無相忘”的話語;等到他稱王之後,陳勝起初還沒有忘記自己的言語,接待了那些舊日相識,允許他們出入自己的宮廷。】


    【不過,這些舊相識可能是並沒有意識到陳勝內心的轉變,他們還真的將陳勝當成了自己的舊相識,時常無所顧忌地談到陳勝當初還是農民時的事情,談到過往的貧窮艱難。】


    【這時候,便有人對陳勝道:“您的客人愚昧無知,專門胡言亂語,實在有損於您的威嚴”。而陳勝也早已對自己的這些故人感到不滿,不願意再容忍他們,不願意再有這樣的知道自己過往的人在自己麵前出現、告訴其他人自己的過往。】


    【於是,陳勝就殺掉了自己的這名故交。】


    【此事一出,陳勝的所有故交舊友都紛紛主動遠離,從此沒有再親近陳勝的人了。】


    【在成為陳王之後,陳勝自覺自己已經脫離了原本的身份,也主動要脫離原有的群體——可是,假使不談成功之後就迅速與原本的身份和朋友劃清界限是否正確,陳勝此舉也足夠錯誤。】


    【畢竟,僅僅是稱王而已,就能算得上是成功了嗎?】


    【陳勝還沒有真正的功成名就,還沒有真正獲得最終的勝利,就自以為可以脫離原有的一切,拋卻過往,脫離百姓。】


    【真正的王朝在徹底脫離百姓之後,都不會有什麽好影響、好結果,而陳勝的張楚政權此時都並非真正的王朝。】


    【誰比誰高貴呢?】


    是這個理沒錯!


    不少起義軍中的人如此想到。


    他們選擇投奔一支義軍,選擇投奔某位首領,那說明他們認同這支起義軍、認同首領的做法——哪怕他們最初選擇起義的原因是因為活不下去了,可是投奔哪一支起義軍,總還是有一番選擇在裏麵的。


    但是,他們認同並且投奔,卻並不等於他們就覺得這支起義軍的首領就理所當然地可以隨便斬殺他自己的故交舊友了——都不用算和首領沒有關係的普通人,隻說有關係的舊識。


    如果說沒有關係的人,他們從情感上還能夠理解接受;但是如果這個首領沒事兒連自己的舊相識都能輕易殺死……


    那他們就真的得掂量掂量自己的人身安全了。


    更不要說,這個殺人原因還是因為故友提起自己過往的貧寒經曆。


    這有什麽不能說的?這為什麽不能說?難道不提,這些經曆就不存在了嗎?難道不提,別人就不知道你過往是什麽樣的嗎?


    一名漢子冷哼一聲:“這些消息,早在他們起兵的時候就開始到處流傳了,又不是他稱王之後才被這些故人說出來。”


    就如同他們現在一樣,他所在的這支起義軍,誰不知道點關於首領的大概信息?


    他旁邊和他一同投奔起義軍的同鄉也讚同:“這陳勝這麽做,分明就是還沒上岸就想要踹了自己的朋友們。”


    岸還沒上,腿上的泥土還沒有洗幹淨,真正的敵人還好好的在那裏,結果就要翻臉不認人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曆史直播: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今天有貓了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今天有貓了嗎並收藏曆史直播: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