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四方之援
曆史直播: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作者:今天有貓了嗎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果真是時也命也。”明朝,兩名文士對坐著,一人緩緩道。
王莽並不是沒有機會除掉綠林軍和舂陵兵,但是他卻自己將這些機會一次次推遠,一次次摧毀。
雖然主帥是王尋和王邑,但這兩人難道不是王莽所欽定?他們能夠掌握大權,不聽下麵的將領的諫言,難道不是王莽默許?
他二人也是文人出身,對軍事並不嫻熟。可即便如此,他們也能聽明白嚴尤的建議,也能夠意識到,嚴尤的做法才是更好的選擇。
對麵的人搖頭:“嚴尤並不止提醒了一次,在圍攻昆陽之後,他同樣有過建議,但依舊未被采納。”
文士點頭,確實如此,可正因如此,才更讓人歎息啊。不是沒有機會,機會還不止一個,可偏偏沒有抓住哪怕一個機會,這難道不能讓人感歎嗎?
他們二人對王莽的改革、以及他的篡位和掌權都有所研究,見對方感歎,此人便道:“渭先可有何想法?王莽以《周禮》而誤天下,又誤了自己的性命,此結果與其性情不可分割。”
渭先,也就是霍韜並不否認王莽的問題,他隻是一時有感而已,王莽本人的性情讓他得以順應時勢,登臨高位,但也正是他本人的性情,讓他做出了一連串的錯誤決斷,又在大亂後判斷失當、用人失誤,最終落得個身死下場。
“不過,其雖用《周禮》誤天下,但於《周禮》一道的使用上,王莽仍可算是上者。”說起來這件事情,霍韜確實有些論斷。
自古時至今日,按照他的歸類,用《周禮》來進行一係列大改革的人有三人。或者說,與王莽的學說類似的,有兩人,分別是宇文泰和王安石。
算上王莽的話,以《周禮》為基準之人,就是三人。
而在這三人之中,用《周禮》用的最好的,最上乘的當是王莽,其次是宇文泰,王安石則隻能落於下乘。
-
“王鳳確實並非能夠在此等境況之下主動堅持而不動搖之人。”劉秀對此表示肯定。
作為親曆新朝末年的起義,也是昆陽之戰的主要參與人,劉秀對於王鳳等人的行為和起義軍守城時的情況相當了解,在戰後他也不止一次地進行複盤,重新回推雙方的各種行動,並且分析自己的行動和決定。
因而,他也知道王鳳等人當時的動搖,知道他們曾經想過投降的事情。
這很正常,劉秀並不意外,也不打算因此宣揚什麽。
堅持不下去,這是人之常情嘛,即使是平日生活中的普通事情都有時候會難以堅持,想要鬆懈;更何況是這種生死關頭,看不到出路也找不到生存的可能的時候呢?
王鳳和其他人想要投降,以此嚐試換的一個可能的活命的機會,再正常不過了。
即使王鳳他們心中大約也清楚,即使王尋他們接受起義軍的投降,自己也可能根本沒有活路,會被處死,但是誰還能沒有一絲的僥幸心理?
在覺得自己前路已經一片黑暗根本走不通的時候,人總是會想,能不能換條路,萬一呢?萬一呢?
就連劉秀自己也曾經有過這樣的時候。
但是他到底心性堅韌,眼光長遠,頭腦清明,心裏麵的那點子僥幸少之又少,還有敢於繼續搏命的勇氣——因此,他沒有後退,也因此,他才是如今這個功成名就的劉秀,是那個後世美名流傳的漢光武帝。
而王鳳等人並不是這樣超絕之人。他們也會動搖,也會需要外界的助推讓他們繼續走下去。
事實上,最初能夠說服一群窮苦百姓跟隨自己,帶著一群人起兵反抗,並且還成功的建立了綠林軍,還讓綠林軍一直發展壯大到如今,王鳳王常等人已經稱得上是不凡。
“要是王鳳有這樣的心性,能夠抓住可能堅決不放棄,那最初他就根本不會擁立劉玄為帝。”劉秀感歎,“但當初他們沒有自立的心和能力,此時自然也不會是絕不退縮之人。”
都說王鳳他們為什麽不自立為王,但這不是正符合他們個人的心性和眼界嗎?
若是王鳳等人有此心性,有此堅韌,能夠在昆陽之戰中果決而不後退,那麽他們當初自然而然就會自立,而不是推舉劉玄。
而若王鳳等人有這樣的大才,如今……或許他劉秀也不能這樣快速地取得天下。
【在沒有退路的情況下,起義軍的作戰更加頑強,他們拚盡全力守城,等著可能的援軍,也等著可能的那一條生路。】
【這樣一來,新軍的攻城自然並不順暢,昆陽久攻不下,時間拖得越來越久。】
【嚴尤覺得這樣下去不行,一方麵是遲則生變,萬一起義軍真的來上一支援軍,影響新軍接下來的作戰可如何是好?另一方麵,新軍此次出征的最主要原因,是因為宛城,不能讓宛城失陷,一定要保住宛城,保住洛陽,繼而將起義軍消滅幹淨。】
【因此,他再度對王邑建議道:“兵法有雲,圍師必闕,我等應當適當放走一些昆陽內的敵軍,讓他們散播昆陽大敗的消息,以此影響宛城敵軍的軍心。”】
【既然不能短時間攻克昆陽,那倒不如留下一個缺口,既避免對方毫無退路之下背水一戰、拚死搏殺,還能讓逃出去的敵人自己不斷散播大敗慘敗的消息,震動軍心——自己人崩潰瘋狂的樣子,自己人口中的慘敗言論,是最能引動軍心的。】
【但這一次的建議,同樣沒有被王邑采納。】
【王邑自恃糧草充足,兵力雄厚,不需要做這些額外的無用的事情,就能夠占據絕對的優勢地位,因此他直接拒絕了這一建議,隻是要求士卒們繼續進攻昆陽。】
【此時,數十萬的新軍全部都屯紮在了昆陽城外。】
劉邦愣了愣:“四十多萬的新軍全都駐紮到了昆陽城外?”
按照前麵劉秀離城去調集援兵的事情,王尋等人這麽做,豈不是自己給自己挖大坑?自找麻煩,還是大大的麻煩。
四十餘萬人,都放到昆陽城這麽一座小小的城池之外,圖什麽?
昆陽是小城,那麽四十萬人根本不可能全部施展開來;事實上,即使是十萬人,都足夠把昆陽包圍上好幾層了,何況四十萬人。
四十萬人放在這裏,能幹什麽?什麽也幹不了!
要展開進攻,四十萬人也根本不能同時投入戰鬥——即使是十萬人都不能同時投入,四十萬人更是純粹的浪費兵力。要是不展開進攻,那四十萬人都擠在一處,管理和調動的壓力得有多大?
即使是簡單的換個地方、行軍,想要指揮好四十萬人,都需要牽扯相當大的精力,花費相當長的時間——命令傳達到各個基層,讓底層士兵聽明白,再反饋到主帥手上;然後再進行下一道命令,再聽明白,再執行和反饋……
空間不夠,花費的時間就會更長。
四十萬人,即使所有人都訓練有素,對待命令一看便明白,一聽便能立刻執行,那也依舊需要時間——比如行軍,總得一個部分走了才能走下一個部分吧?
而這麽多人,如今擠在昆陽城外。
這都不是浪費兵力消磨時間了,這更是在給劉秀一個大大的可乘之機——四十萬人管理時候不好管理,但是要亂起來,那可是相當快速。
-
而慘烈的守城情況,則給各個時期的百姓造成了巨大的衝擊。
不論哪個時期,是戰亂是和平,是安樂是難以求生,百姓們都情不自禁地將自己代入了守城的那一方。或者說,將自己代入了昆陽城中的百姓。
大軍攻城,他們該怎麽辦?他們能怎麽辦?
即使這是朝廷的軍隊,可朝廷的軍隊同樣不會把城中的百姓當人看——在他們看來,這些都是可以用來換軍功的人頭!
一旦城破,作為百姓,他們隻會被屠戮幹淨,運氣好點躲過去了,一切財產都將全部化為烏有,甚至全家喪命,隻剩自己一人存於世間。
——但是這就是結束了嗎?遠遠沒有!
早在之前起義軍奪取昆陽的時候,又是什麽樣子呢?若是當時昆陽與起義軍一條心,開城歸降或許還好,但若是昆陽不願意開城,那麽當時城中的百姓就要經曆一場戰火。
不管他們對起義軍是什麽態度,都不能改變他們的遭遇。
而朝廷此時發兵來攻……
不論最終起義軍能否守住城池,城中的百姓都要先為守城而戰鬥,為守城而死亡。
中年男子想到此,不由揣測,或許當時昆陽城中的百姓是願意為了起義軍而守城的,這不是因為他們多麽信任和支持起義軍,而是因為他們多麽仇恨王莽,他們多麽清楚自己在王莽治下活不下去的事實。
可若是能夠不用淪陷於戰火,誰又願意陷於戰火呢?
更有男男女女渾身顫抖,縮成一團,麵露恐懼之色,若是有幼童的,父母長輩還會緊緊抱住孩子絲毫不放手——太可怕了,太可怖了。
他們或是在先前曾經經曆過戰亂,見識過攻城前、攻城時、城破後的場麵,見到過那樣的人間慘劇:
屍橫於道,鮮血染紅了每一條街,死去的士卒將領的頭顱被割下來、甚至懸於城門之上,而就連城中的百姓也逃不過一劫——他們或是幹脆被殺死、丟掉性命,或是被玩弄一番、搜刮幹淨錢財後被殺死,或是僥幸沒有喪命但早已被嚇破了膽……
他們,就是那些“幸運”地活下來的百姓。
不過與那些喪命之人或者遭受巨大痛苦和淩辱之人相比,他們還真是實打實的非常幸運了。
-
而另一部分最為恐懼的百姓,則是正處於戰火之中——盡管他們所在的地方短時間內還沒有被卷入其中,但是距離戰亂也並不遙遠。
許多人隻是聽聞攻城,也聽聞了城破後的慘烈,但到底沒有親眼見識過攻城情狀。
此時,不乏有人崩潰之下痛哭出聲:“我想活下去……我不想被困在城中……”
“我們趕緊出城,趕緊離開這裏吧!咱們這裏距離那不遠,估摸著過不了多久那些人就會打到這裏來……”
也有人心神大亂,將聽聞到的其他有關戰爭的消息一股腦傾瀉而出:“怎麽辦,怎麽辦?能逃到哪去?!我聽說,聽說那些人在攻城的時候,還要先將我們這些普通百姓拉到兩軍陣前,讓百姓衝殺,不然就要被他們亂刀砍死……”
天下之大,但他們能夠逃到哪裏去?
跑到城外,萬一遇上那些軍隊,誰會憐憫他們?怕不是都會被拉到陣前,要麽被迫衝鋒,要麽被當做殺雞儆猴的那隻雞!
而這,偏偏還不是與外敵作戰,不是外族做出來的事情,偏偏正是他們自己的軍隊,是他們同族的軍隊!
他們能逃到哪裏去,在這樣的到處戰亂之中?——逃到深山之中,還是逃到塞外去?
聽到這個消息,周邊的人一瞬間都嚇傻了。
他們之前並沒有聽說過這件事情,因此一心隻覺得攻城和破城,以及軍隊進駐將會帶來災難;但是他們沒有想到,原來他們這些百姓居然還會遭遇到這樣的可怖之事。
怎麽辦,怎麽辦?
【在昆陽戰事膠著之時,劉秀等人來到了郾城和定陵等地。】
【他們想要調動這些地方駐紮的兵力,雖然起初有些將領不想前去昆陽參與增援作戰,隻想要守在原地、守著自己的財富,但劉秀還是成功地說動了這些將領們。】
【他的理由很簡單:如果我們能夠獲勝,那麽我們能夠獲得的財富將要比如今多上不知多少倍,且我們想要建立的功業也能獲得成功;如果我們無法獲勝,那麽連性命都將不保,還談什麽財富呢?】
【因此,被說服的將領和士卒們紛紛選擇跟隨劉秀等人前往昆陽。】
【而在領兵往回趕的時候,為了鼓舞士氣,同時打擊敵軍軍心,劉秀還散布了關於宛城的假消息——綠林軍已經成功奪下了宛城,主力得以調動,馬上就要抵達昆陽了!】
【有了這樣的消息,城中堅守的綠林軍自然歡欣鼓舞,作戰更加勇猛,而新軍確實受到了打擊,士氣低落,覺得圍攻昆陽已經沒有了意義。】
【但是劉秀不知道的是,宛城被成功奪下並不能完全算是假消息。】
【在他尚未獲得消息的時候,宛城確實終於守不下去了,在內外交困、糧草殆盡的情況下,宛城向劉演投降。】
王莽並不是沒有機會除掉綠林軍和舂陵兵,但是他卻自己將這些機會一次次推遠,一次次摧毀。
雖然主帥是王尋和王邑,但這兩人難道不是王莽所欽定?他們能夠掌握大權,不聽下麵的將領的諫言,難道不是王莽默許?
他二人也是文人出身,對軍事並不嫻熟。可即便如此,他們也能聽明白嚴尤的建議,也能夠意識到,嚴尤的做法才是更好的選擇。
對麵的人搖頭:“嚴尤並不止提醒了一次,在圍攻昆陽之後,他同樣有過建議,但依舊未被采納。”
文士點頭,確實如此,可正因如此,才更讓人歎息啊。不是沒有機會,機會還不止一個,可偏偏沒有抓住哪怕一個機會,這難道不能讓人感歎嗎?
他們二人對王莽的改革、以及他的篡位和掌權都有所研究,見對方感歎,此人便道:“渭先可有何想法?王莽以《周禮》而誤天下,又誤了自己的性命,此結果與其性情不可分割。”
渭先,也就是霍韜並不否認王莽的問題,他隻是一時有感而已,王莽本人的性情讓他得以順應時勢,登臨高位,但也正是他本人的性情,讓他做出了一連串的錯誤決斷,又在大亂後判斷失當、用人失誤,最終落得個身死下場。
“不過,其雖用《周禮》誤天下,但於《周禮》一道的使用上,王莽仍可算是上者。”說起來這件事情,霍韜確實有些論斷。
自古時至今日,按照他的歸類,用《周禮》來進行一係列大改革的人有三人。或者說,與王莽的學說類似的,有兩人,分別是宇文泰和王安石。
算上王莽的話,以《周禮》為基準之人,就是三人。
而在這三人之中,用《周禮》用的最好的,最上乘的當是王莽,其次是宇文泰,王安石則隻能落於下乘。
-
“王鳳確實並非能夠在此等境況之下主動堅持而不動搖之人。”劉秀對此表示肯定。
作為親曆新朝末年的起義,也是昆陽之戰的主要參與人,劉秀對於王鳳等人的行為和起義軍守城時的情況相當了解,在戰後他也不止一次地進行複盤,重新回推雙方的各種行動,並且分析自己的行動和決定。
因而,他也知道王鳳等人當時的動搖,知道他們曾經想過投降的事情。
這很正常,劉秀並不意外,也不打算因此宣揚什麽。
堅持不下去,這是人之常情嘛,即使是平日生活中的普通事情都有時候會難以堅持,想要鬆懈;更何況是這種生死關頭,看不到出路也找不到生存的可能的時候呢?
王鳳和其他人想要投降,以此嚐試換的一個可能的活命的機會,再正常不過了。
即使王鳳他們心中大約也清楚,即使王尋他們接受起義軍的投降,自己也可能根本沒有活路,會被處死,但是誰還能沒有一絲的僥幸心理?
在覺得自己前路已經一片黑暗根本走不通的時候,人總是會想,能不能換條路,萬一呢?萬一呢?
就連劉秀自己也曾經有過這樣的時候。
但是他到底心性堅韌,眼光長遠,頭腦清明,心裏麵的那點子僥幸少之又少,還有敢於繼續搏命的勇氣——因此,他沒有後退,也因此,他才是如今這個功成名就的劉秀,是那個後世美名流傳的漢光武帝。
而王鳳等人並不是這樣超絕之人。他們也會動搖,也會需要外界的助推讓他們繼續走下去。
事實上,最初能夠說服一群窮苦百姓跟隨自己,帶著一群人起兵反抗,並且還成功的建立了綠林軍,還讓綠林軍一直發展壯大到如今,王鳳王常等人已經稱得上是不凡。
“要是王鳳有這樣的心性,能夠抓住可能堅決不放棄,那最初他就根本不會擁立劉玄為帝。”劉秀感歎,“但當初他們沒有自立的心和能力,此時自然也不會是絕不退縮之人。”
都說王鳳他們為什麽不自立為王,但這不是正符合他們個人的心性和眼界嗎?
若是王鳳等人有此心性,有此堅韌,能夠在昆陽之戰中果決而不後退,那麽他們當初自然而然就會自立,而不是推舉劉玄。
而若王鳳等人有這樣的大才,如今……或許他劉秀也不能這樣快速地取得天下。
【在沒有退路的情況下,起義軍的作戰更加頑強,他們拚盡全力守城,等著可能的援軍,也等著可能的那一條生路。】
【這樣一來,新軍的攻城自然並不順暢,昆陽久攻不下,時間拖得越來越久。】
【嚴尤覺得這樣下去不行,一方麵是遲則生變,萬一起義軍真的來上一支援軍,影響新軍接下來的作戰可如何是好?另一方麵,新軍此次出征的最主要原因,是因為宛城,不能讓宛城失陷,一定要保住宛城,保住洛陽,繼而將起義軍消滅幹淨。】
【因此,他再度對王邑建議道:“兵法有雲,圍師必闕,我等應當適當放走一些昆陽內的敵軍,讓他們散播昆陽大敗的消息,以此影響宛城敵軍的軍心。”】
【既然不能短時間攻克昆陽,那倒不如留下一個缺口,既避免對方毫無退路之下背水一戰、拚死搏殺,還能讓逃出去的敵人自己不斷散播大敗慘敗的消息,震動軍心——自己人崩潰瘋狂的樣子,自己人口中的慘敗言論,是最能引動軍心的。】
【但這一次的建議,同樣沒有被王邑采納。】
【王邑自恃糧草充足,兵力雄厚,不需要做這些額外的無用的事情,就能夠占據絕對的優勢地位,因此他直接拒絕了這一建議,隻是要求士卒們繼續進攻昆陽。】
【此時,數十萬的新軍全部都屯紮在了昆陽城外。】
劉邦愣了愣:“四十多萬的新軍全都駐紮到了昆陽城外?”
按照前麵劉秀離城去調集援兵的事情,王尋等人這麽做,豈不是自己給自己挖大坑?自找麻煩,還是大大的麻煩。
四十餘萬人,都放到昆陽城這麽一座小小的城池之外,圖什麽?
昆陽是小城,那麽四十萬人根本不可能全部施展開來;事實上,即使是十萬人,都足夠把昆陽包圍上好幾層了,何況四十萬人。
四十萬人放在這裏,能幹什麽?什麽也幹不了!
要展開進攻,四十萬人也根本不能同時投入戰鬥——即使是十萬人都不能同時投入,四十萬人更是純粹的浪費兵力。要是不展開進攻,那四十萬人都擠在一處,管理和調動的壓力得有多大?
即使是簡單的換個地方、行軍,想要指揮好四十萬人,都需要牽扯相當大的精力,花費相當長的時間——命令傳達到各個基層,讓底層士兵聽明白,再反饋到主帥手上;然後再進行下一道命令,再聽明白,再執行和反饋……
空間不夠,花費的時間就會更長。
四十萬人,即使所有人都訓練有素,對待命令一看便明白,一聽便能立刻執行,那也依舊需要時間——比如行軍,總得一個部分走了才能走下一個部分吧?
而這麽多人,如今擠在昆陽城外。
這都不是浪費兵力消磨時間了,這更是在給劉秀一個大大的可乘之機——四十萬人管理時候不好管理,但是要亂起來,那可是相當快速。
-
而慘烈的守城情況,則給各個時期的百姓造成了巨大的衝擊。
不論哪個時期,是戰亂是和平,是安樂是難以求生,百姓們都情不自禁地將自己代入了守城的那一方。或者說,將自己代入了昆陽城中的百姓。
大軍攻城,他們該怎麽辦?他們能怎麽辦?
即使這是朝廷的軍隊,可朝廷的軍隊同樣不會把城中的百姓當人看——在他們看來,這些都是可以用來換軍功的人頭!
一旦城破,作為百姓,他們隻會被屠戮幹淨,運氣好點躲過去了,一切財產都將全部化為烏有,甚至全家喪命,隻剩自己一人存於世間。
——但是這就是結束了嗎?遠遠沒有!
早在之前起義軍奪取昆陽的時候,又是什麽樣子呢?若是當時昆陽與起義軍一條心,開城歸降或許還好,但若是昆陽不願意開城,那麽當時城中的百姓就要經曆一場戰火。
不管他們對起義軍是什麽態度,都不能改變他們的遭遇。
而朝廷此時發兵來攻……
不論最終起義軍能否守住城池,城中的百姓都要先為守城而戰鬥,為守城而死亡。
中年男子想到此,不由揣測,或許當時昆陽城中的百姓是願意為了起義軍而守城的,這不是因為他們多麽信任和支持起義軍,而是因為他們多麽仇恨王莽,他們多麽清楚自己在王莽治下活不下去的事實。
可若是能夠不用淪陷於戰火,誰又願意陷於戰火呢?
更有男男女女渾身顫抖,縮成一團,麵露恐懼之色,若是有幼童的,父母長輩還會緊緊抱住孩子絲毫不放手——太可怕了,太可怖了。
他們或是在先前曾經經曆過戰亂,見識過攻城前、攻城時、城破後的場麵,見到過那樣的人間慘劇:
屍橫於道,鮮血染紅了每一條街,死去的士卒將領的頭顱被割下來、甚至懸於城門之上,而就連城中的百姓也逃不過一劫——他們或是幹脆被殺死、丟掉性命,或是被玩弄一番、搜刮幹淨錢財後被殺死,或是僥幸沒有喪命但早已被嚇破了膽……
他們,就是那些“幸運”地活下來的百姓。
不過與那些喪命之人或者遭受巨大痛苦和淩辱之人相比,他們還真是實打實的非常幸運了。
-
而另一部分最為恐懼的百姓,則是正處於戰火之中——盡管他們所在的地方短時間內還沒有被卷入其中,但是距離戰亂也並不遙遠。
許多人隻是聽聞攻城,也聽聞了城破後的慘烈,但到底沒有親眼見識過攻城情狀。
此時,不乏有人崩潰之下痛哭出聲:“我想活下去……我不想被困在城中……”
“我們趕緊出城,趕緊離開這裏吧!咱們這裏距離那不遠,估摸著過不了多久那些人就會打到這裏來……”
也有人心神大亂,將聽聞到的其他有關戰爭的消息一股腦傾瀉而出:“怎麽辦,怎麽辦?能逃到哪去?!我聽說,聽說那些人在攻城的時候,還要先將我們這些普通百姓拉到兩軍陣前,讓百姓衝殺,不然就要被他們亂刀砍死……”
天下之大,但他們能夠逃到哪裏去?
跑到城外,萬一遇上那些軍隊,誰會憐憫他們?怕不是都會被拉到陣前,要麽被迫衝鋒,要麽被當做殺雞儆猴的那隻雞!
而這,偏偏還不是與外敵作戰,不是外族做出來的事情,偏偏正是他們自己的軍隊,是他們同族的軍隊!
他們能逃到哪裏去,在這樣的到處戰亂之中?——逃到深山之中,還是逃到塞外去?
聽到這個消息,周邊的人一瞬間都嚇傻了。
他們之前並沒有聽說過這件事情,因此一心隻覺得攻城和破城,以及軍隊進駐將會帶來災難;但是他們沒有想到,原來他們這些百姓居然還會遭遇到這樣的可怖之事。
怎麽辦,怎麽辦?
【在昆陽戰事膠著之時,劉秀等人來到了郾城和定陵等地。】
【他們想要調動這些地方駐紮的兵力,雖然起初有些將領不想前去昆陽參與增援作戰,隻想要守在原地、守著自己的財富,但劉秀還是成功地說動了這些將領們。】
【他的理由很簡單:如果我們能夠獲勝,那麽我們能夠獲得的財富將要比如今多上不知多少倍,且我們想要建立的功業也能獲得成功;如果我們無法獲勝,那麽連性命都將不保,還談什麽財富呢?】
【因此,被說服的將領和士卒們紛紛選擇跟隨劉秀等人前往昆陽。】
【而在領兵往回趕的時候,為了鼓舞士氣,同時打擊敵軍軍心,劉秀還散布了關於宛城的假消息——綠林軍已經成功奪下了宛城,主力得以調動,馬上就要抵達昆陽了!】
【有了這樣的消息,城中堅守的綠林軍自然歡欣鼓舞,作戰更加勇猛,而新軍確實受到了打擊,士氣低落,覺得圍攻昆陽已經沒有了意義。】
【但是劉秀不知道的是,宛城被成功奪下並不能完全算是假消息。】
【在他尚未獲得消息的時候,宛城確實終於守不下去了,在內外交困、糧草殆盡的情況下,宛城向劉演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