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新朝滅亡
曆史直播: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作者:今天有貓了嗎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雖然派兵去鎮壓,但是王莽還是沒有丟掉他用人有問題的本色。】
【他總共派出了九名將領,號稱“九虎”,讓他們帶著數萬精銳禁衛——也就是俗稱的北軍前去鎮壓鄧曄和於匡。】
【為了讓這些將領和士卒們盡心作戰,王莽進行了個兩個操作,其一是給出了賞賜:士卒每人四千錢。】
【說實話,給這點錢還不如不給,不給錢,而是直接洗腦士卒們要為國盡忠、為君分憂、鎮壓逆賊,讓他們從精神上願意奮鬥;要是選擇用賞賜激勵,那要給就大方點,當時國庫內錢財珠寶布帛無數,在這樣的存亡關頭,還吝嗇什麽?】
【操作之二,是扣押了九名將領的妻子兒女作為人質。】
【說實在的,從整個封建王朝的曆史來說,將領在外領兵作戰,妻兒家小留在京中作為人質讓皇帝放心,已經屬於常規操作,皇帝知曉,將領也自覺主動,本來這沒什麽。但是王莽做的有些太難看了,直接把將領的妻兒關在了宮中,這怎能不讓將領們心生不滿?】
【最終,在王莽的這一係列操作之下,士卒們沒有一個滿意的,都不願意前去作戰,一點戰鬥意誌都沒有;將領們也沒有一個不心懷怨恨的,同樣不想為王莽效命。】
【別的將士們是有誌一同想要打勝仗獲得獎勵升官加爵,這些將士們是有誌一同深深怨恨王莽。】
【不得不說,在這方麵,王莽也是一個奇才。】
百姓們瞪大眼睛。
四千錢?雖然他們不是那時候的人,但是按照這前麵講的,王莽搞出來的那一堆亂七八糟的貨幣,想也知道如今新朝的這些貨幣有多混亂;而四千錢,且不說當時這麽多賣命錢是否足夠,隻說這四千錢到底值不值這個價值,就是個問題。
“要是錢真的夠,那些士卒也不會這麽怨恨王莽了。”有人從自己的角度出發,分析道。
要是他不幸遇到需要去打仗的事情,還是這麽一個眼瞅著沒什麽勝算的仗,如果真的沒有避開的可能,那他就一定要多多的、充足的錢財才是——至少,要為自己的父母妻兒日後生活做打算啊。
反正要是他,如果真的能夠獲得足夠豐厚的買命錢,那他也就認了!
這世道就是如此,不是嗎?
世上人命賤如草,多得是丟掉性命的人,多得是不知道什麽時候就要死掉的人。相比起願意用命來換取錢財的人,願意出錢買命、願意出足夠的錢買命的人,才是少之又少。
多少人有一條命,卻賣不出個價錢?!
要是他真的到了要用命換錢的地步,那隻要這個錢足夠,他就認命,他就接受。
但是看樣子,王莽顯然給出的價格不能讓士卒們滿意——連一兩個願意的都沒有,他給出的錢是多是少可想而知。
也有婦人議論起被扣留在宮中的將領家眷:“那些大官的夫人孩子確實是在京城呢,前些日子有一家還舉辦了百日禮,可熱鬧了!”
“想來這留下家眷在京中確實是常態,反正我也沒聽說過這些府上有什麽鬧騰……但是雖然在京中,但人家還是在自己家裏,這和扣在宮裏麵可完全不一樣。”
“這也怪不得人家對王莽不滿,本來就沒多少勝算,還被這樣威脅……”
她們自然不懂朝堂之事,也不懂什麽帝王心術,但要說扣留家眷作為人質,這大家都能明白,有時候去買個東西人家還需要一個抵押呢!
這是所有人都默認的事情。
但家眷留在京中的府邸之內,和家眷直接被關到了宮裏麵,這兩者的不同意味,她們也能夠咂摸出來。
這誰能樂意?
“不是,這些事情我們這些平民百姓的婦人都能想明白,這王莽還是皇帝呢,怎麽就這麽做了?”有人疑惑,這實在是太不符合他們對皇帝和達官顯貴們的想象了。
另一人一邊搗衣服,一邊道:“我倒覺得他可能本來腦子就有點毛病,不然之前的那些個改革是正常人能想出來的嗎?而且現在他不是慌了嗎,有時候人一慌腦子就不夠用了。”
這可不是她胡說,之前她就見過一個平日裏精明幹練的嬸嬸遇到家中出大事的時候,一時間慌到什麽也想不起來。
【九虎將軍帶著數萬精兵抵達了華陰縣,扼守在了黃河南岸和崤山之間的險要之地。】
【此時,李鬆所率的綠林軍尚未抵達武關,與這些軍隊作戰的還是鄧曄和於匡,他們的兵力也抵達了數萬人。】
【鄧曄兵分兩路,讓於匡帶著幾千弓箭手從正麵佯攻,吸引注意力;他本人則帶了兩萬士卒先往南行軍,擊敗了守在這裏的一部分敵軍,隨後從這個缺口繞到了九虎將軍的後方,從敵後突襲。】
【在毫無防備和作戰意誌低下的情況下,九虎大軍大敗,六名將領戰敗逃走,四人不知所蹤,兩人逃回長安被處死,剩餘三名將領則收攏殘部,退到渭口守衛京師倉。】
【給不知道的朋友們解釋一下,京師倉是漢武帝時期修建。當時由於人口增長,關中地區生產的糧食已經不能滿足人口所需。為此漢武帝先是修建漕渠,隨後又興建了京師倉作為漕運的中轉站。由於地處華陰,也被稱為華倉。】
【作為漕運中轉站,京師倉的地理位置非常關鍵,也算是險要,正處於漕渠、黃河、洛河以及渭河的交界處。】
【隻不過由於地理形勢的變化,以及東漢都城的遷移,東漢初期京師倉就被徹底廢棄。】
劉徹愣了一瞬:“遷都?”遷到什麽地方?關中不好嗎?長安不好嗎?
要遷的話,能遷到哪兒?
——洛陽?
上一個分東西的朝代還是八百年周朝,西周原本定都於鎬京,隨後成王實行兩京製,又立了洛邑作為都城;而東周時期,平王東遷,都城便僅有洛邑一地。
洛陽的曆史頗為悠久,在大漢之中同樣具有重要地位。
在軍事上,在經濟上,在漕運糧食上,在天子對東部廣大地區的控製上……洛陽的地位一向重要。
雖然在他即位之後,軍事和控製的重點逐漸轉向西北,轉向對外部的匈奴,不再像是之前的幾代皇帝還需要花費大量精力控製河東地區、控製各路諸侯,但是鑒於關中的糧食和地理位置等問題,洛陽的地位也不過是稍有減輕而已。
想來,在他之後的幾代皇帝在位期間,洛陽的重要程度也不會有太大的變化。
長安雖然現在看著還好,但是綠林軍攻入長安必然會引發動蕩,造成破壞;其後大約還要將京城定在長安,但是他的這個更始政權同樣不能長久,是以長安至少還要再遭受一次戰火。
所以,長安的破敗程度必定相當嚴重。
以及,若是劉秀建立東漢,那麽他的核心控製區域是什麽地方?
劉玄入主長安,他會把劉秀留在長安眼皮子底下看著嗎?
【此時,李鬆率領的綠林軍抵達武關,鄧曄直接打開關門迎接對方,鄧曄的兵馬和李鬆的兩至三千兵馬在湖縣會合,合兵之後,他們再度嚐試進攻京師倉。】
【但這一次同樣沒能攻克。】
【於是,鄧曄暫且放棄此地,轉而命王憲擔任校尉,帶著數百人渡過渭河,向北進入了左馮翊境內——左馮翊,既三輔之一,三輔又叫做三秦,指治理西漢京畿地區的三個主官,也指這三個主官各自管轄的地區,包括京兆尹、左馮翊、以及右扶風。】
【王憲便是帶兵去攻取左馮翊的城池。】
【李鬆則是派遣了韓臣等將領,直接向西進軍,一路上暢通無阻直入新豐邑——這個地方也是頗有來曆,當初劉邦的父親思念家鄉,於是劉邦就在鴻門,對就是大家知道的那個鴻門,仿照家鄉豐邑建造街道建築,並且將家鄉父老遷過來,由此,這裏就叫做“新豐邑”。】
【如今這裏是陝西的新豐街道。】
【來到新豐邑後,韓臣率軍遭遇了新朝軍隊,成功獲勝,他們一路追著潰散逃跑的敵軍接近了長門宮。】
【王憲那邊也是高奏凱歌,一路上幾乎是人人望風而降,毫無抵抗,官員、豪族、百姓都願意歸順甚至加入他的軍隊。】
【而鑒於之前京師倉屢攻不下,鄧曄和李鬆認為己方如今的力量不足以攻克長安,還是應當等大部隊抵達之後再展開全麵進攻。於是他們就先暫駐於華陰,修整大軍,鑄造武器軍械。】
【與他們等待大部隊不慌不忙不同,意識到王莽大廈將傾的長安周邊的各種力量都匆匆趕往長安城下,想要搶先一步進城,獲得最大的功勞和好處。】
【此時,王莽正在進行他的第二個應對措施:求助於上天。】
“這是最後的機會了,他們能不急嗎。”朱元璋對此搖頭,表示了對這些此時起兵的長安附近的豪族的嫌棄。
若說長安附近的百姓們此時才敢直接表示起兵反抗,要推翻王莽和新朝,那朱元璋還能夠理解——普通百姓,在這樣的亂世之中,在這樣混亂殘酷的統治之中,能夠讓自己活著、讓家人活著,就已經很了不起了,還要求他們什麽?
特別是,他們和綠林軍以及赤眉軍不同,那兩支起義軍可是在中部和東部,離著長安十萬八千裏;而這些百姓卻生活在長安的眼皮子底下。
即使天下徹底陷入混亂,那長安和長安周邊也是最後失控的地方。無他,朝廷在這裏。
因此,這裏的百姓們之前敢於反抗,那自然值得稱讚;但若是隻能維持生存,同樣沒有什麽可指責的。
但是那些豪族們可不是這樣啊!
他們手裏握著大片田地,家中人丁興旺,還有對佃戶的一定程度上的控製能力,他們缺人缺錢嗎?他們難道不能做到掌控一定地區嗎?
他們都能。但是他們還是要等到起義軍已經打到長安附近,等到武關被攻破,才紛紛起兵。
王莽的頹勢又不是如今才顯露的,最晚在宛城陷落、昆陽慘敗的時候,王莽的敗局就已成定局,那時候起兵都已經可以說是“別人勞作完了旁觀之人跑出來撈好處”,更何況是等到長安周邊失陷之後?
這些豪族,都是不想冒風險,又想要撈一筆的家夥。
這種人也最是毫無立場的牆頭草,一旦有什麽風聲,他們就能跑的比誰都快;有好處又能衝的最靠前。
雖然自己的大業最終有一部分也確實需要這種家夥的支持——畢竟這種人是殺不幹淨的,而且數量頗多,可朱元璋還是對這群家夥充滿了嫌惡。
他覺得,隻要是自己創造利益和基業的人,應當都能和自己有同感。
-
“尋求上天的幫助?他又要怎麽辦?”劉邦對於王莽可能做出來的事情充滿好奇,實在是因為王莽的一些行為著實超乎想象。
……他不會又要像是禪位的時候那樣,把乃公這個大漢開國之君拉出來給他作筏子吧?
那就是太不要臉了!——來自一個先前一直覺得自己已經夠不要臉的劉邦。
【王莽在長安的南郊搭建了祭台,帶著文武百官去那裏祭天,舉行“哭天大典”,因為有一崔姓官員這麽建議他,說是上古時期,若國中有大災難,可以“哭以厭之”,可通過哭來向上天求救。】
【於是王莽帶著官員們,先是祭天,隨後詳細說了自己承接天命,有“符”授意的情況,隨後所有人一起仰天大哭,哭到喘不上氣來之後,低頭叩首。這麽來了幾輪,這一次大典才算結束。】
【如果從祭天的這個角度來講,那上蒼還真是應當聽到了王莽的哭嚎——在大典結束後不久,九月初三,起義軍就攻破了長安。】
【這怎麽不能算是上蒼對王莽的祈求和不安的回應呢?從此之後,你就再也不用惶恐不安啦!】
【起義軍攻破長安後,長安城內的百姓也立刻加入了起義軍,一同向皇宮衝殺而去;王莽急忙逃到了未央宮中四麵環水的漸台上,最終被商人杜吳斬首。】
【王莽的首級被送到宛城,百姓們聽說後“共提擊之”。】
【此外,按照史書記載,他的首級還成了皇室收藏品,直到晉惠帝時期洛陽武庫發生火災,才被焚毀。】
【就在當月,洛陽也被攻破,劉玄於是先遷都於洛陽,隨後在更始二年年初,向長安出發。】
------------------------------------------
關於王莽的這個哭天大典,可以看看馮夢龍大佬的《古今笑史》,也叫作《古今譚概》。這件事在《迂腐篇》。同在《迂腐篇》的還有用《孝經》消滅起義軍的東漢笑話(雖然有觀點認為東漢這個是為了諷刺太監)。
【他總共派出了九名將領,號稱“九虎”,讓他們帶著數萬精銳禁衛——也就是俗稱的北軍前去鎮壓鄧曄和於匡。】
【為了讓這些將領和士卒們盡心作戰,王莽進行了個兩個操作,其一是給出了賞賜:士卒每人四千錢。】
【說實話,給這點錢還不如不給,不給錢,而是直接洗腦士卒們要為國盡忠、為君分憂、鎮壓逆賊,讓他們從精神上願意奮鬥;要是選擇用賞賜激勵,那要給就大方點,當時國庫內錢財珠寶布帛無數,在這樣的存亡關頭,還吝嗇什麽?】
【操作之二,是扣押了九名將領的妻子兒女作為人質。】
【說實在的,從整個封建王朝的曆史來說,將領在外領兵作戰,妻兒家小留在京中作為人質讓皇帝放心,已經屬於常規操作,皇帝知曉,將領也自覺主動,本來這沒什麽。但是王莽做的有些太難看了,直接把將領的妻兒關在了宮中,這怎能不讓將領們心生不滿?】
【最終,在王莽的這一係列操作之下,士卒們沒有一個滿意的,都不願意前去作戰,一點戰鬥意誌都沒有;將領們也沒有一個不心懷怨恨的,同樣不想為王莽效命。】
【別的將士們是有誌一同想要打勝仗獲得獎勵升官加爵,這些將士們是有誌一同深深怨恨王莽。】
【不得不說,在這方麵,王莽也是一個奇才。】
百姓們瞪大眼睛。
四千錢?雖然他們不是那時候的人,但是按照這前麵講的,王莽搞出來的那一堆亂七八糟的貨幣,想也知道如今新朝的這些貨幣有多混亂;而四千錢,且不說當時這麽多賣命錢是否足夠,隻說這四千錢到底值不值這個價值,就是個問題。
“要是錢真的夠,那些士卒也不會這麽怨恨王莽了。”有人從自己的角度出發,分析道。
要是他不幸遇到需要去打仗的事情,還是這麽一個眼瞅著沒什麽勝算的仗,如果真的沒有避開的可能,那他就一定要多多的、充足的錢財才是——至少,要為自己的父母妻兒日後生活做打算啊。
反正要是他,如果真的能夠獲得足夠豐厚的買命錢,那他也就認了!
這世道就是如此,不是嗎?
世上人命賤如草,多得是丟掉性命的人,多得是不知道什麽時候就要死掉的人。相比起願意用命來換取錢財的人,願意出錢買命、願意出足夠的錢買命的人,才是少之又少。
多少人有一條命,卻賣不出個價錢?!
要是他真的到了要用命換錢的地步,那隻要這個錢足夠,他就認命,他就接受。
但是看樣子,王莽顯然給出的價格不能讓士卒們滿意——連一兩個願意的都沒有,他給出的錢是多是少可想而知。
也有婦人議論起被扣留在宮中的將領家眷:“那些大官的夫人孩子確實是在京城呢,前些日子有一家還舉辦了百日禮,可熱鬧了!”
“想來這留下家眷在京中確實是常態,反正我也沒聽說過這些府上有什麽鬧騰……但是雖然在京中,但人家還是在自己家裏,這和扣在宮裏麵可完全不一樣。”
“這也怪不得人家對王莽不滿,本來就沒多少勝算,還被這樣威脅……”
她們自然不懂朝堂之事,也不懂什麽帝王心術,但要說扣留家眷作為人質,這大家都能明白,有時候去買個東西人家還需要一個抵押呢!
這是所有人都默認的事情。
但家眷留在京中的府邸之內,和家眷直接被關到了宮裏麵,這兩者的不同意味,她們也能夠咂摸出來。
這誰能樂意?
“不是,這些事情我們這些平民百姓的婦人都能想明白,這王莽還是皇帝呢,怎麽就這麽做了?”有人疑惑,這實在是太不符合他們對皇帝和達官顯貴們的想象了。
另一人一邊搗衣服,一邊道:“我倒覺得他可能本來腦子就有點毛病,不然之前的那些個改革是正常人能想出來的嗎?而且現在他不是慌了嗎,有時候人一慌腦子就不夠用了。”
這可不是她胡說,之前她就見過一個平日裏精明幹練的嬸嬸遇到家中出大事的時候,一時間慌到什麽也想不起來。
【九虎將軍帶著數萬精兵抵達了華陰縣,扼守在了黃河南岸和崤山之間的險要之地。】
【此時,李鬆所率的綠林軍尚未抵達武關,與這些軍隊作戰的還是鄧曄和於匡,他們的兵力也抵達了數萬人。】
【鄧曄兵分兩路,讓於匡帶著幾千弓箭手從正麵佯攻,吸引注意力;他本人則帶了兩萬士卒先往南行軍,擊敗了守在這裏的一部分敵軍,隨後從這個缺口繞到了九虎將軍的後方,從敵後突襲。】
【在毫無防備和作戰意誌低下的情況下,九虎大軍大敗,六名將領戰敗逃走,四人不知所蹤,兩人逃回長安被處死,剩餘三名將領則收攏殘部,退到渭口守衛京師倉。】
【給不知道的朋友們解釋一下,京師倉是漢武帝時期修建。當時由於人口增長,關中地區生產的糧食已經不能滿足人口所需。為此漢武帝先是修建漕渠,隨後又興建了京師倉作為漕運的中轉站。由於地處華陰,也被稱為華倉。】
【作為漕運中轉站,京師倉的地理位置非常關鍵,也算是險要,正處於漕渠、黃河、洛河以及渭河的交界處。】
【隻不過由於地理形勢的變化,以及東漢都城的遷移,東漢初期京師倉就被徹底廢棄。】
劉徹愣了一瞬:“遷都?”遷到什麽地方?關中不好嗎?長安不好嗎?
要遷的話,能遷到哪兒?
——洛陽?
上一個分東西的朝代還是八百年周朝,西周原本定都於鎬京,隨後成王實行兩京製,又立了洛邑作為都城;而東周時期,平王東遷,都城便僅有洛邑一地。
洛陽的曆史頗為悠久,在大漢之中同樣具有重要地位。
在軍事上,在經濟上,在漕運糧食上,在天子對東部廣大地區的控製上……洛陽的地位一向重要。
雖然在他即位之後,軍事和控製的重點逐漸轉向西北,轉向對外部的匈奴,不再像是之前的幾代皇帝還需要花費大量精力控製河東地區、控製各路諸侯,但是鑒於關中的糧食和地理位置等問題,洛陽的地位也不過是稍有減輕而已。
想來,在他之後的幾代皇帝在位期間,洛陽的重要程度也不會有太大的變化。
長安雖然現在看著還好,但是綠林軍攻入長安必然會引發動蕩,造成破壞;其後大約還要將京城定在長安,但是他的這個更始政權同樣不能長久,是以長安至少還要再遭受一次戰火。
所以,長安的破敗程度必定相當嚴重。
以及,若是劉秀建立東漢,那麽他的核心控製區域是什麽地方?
劉玄入主長安,他會把劉秀留在長安眼皮子底下看著嗎?
【此時,李鬆率領的綠林軍抵達武關,鄧曄直接打開關門迎接對方,鄧曄的兵馬和李鬆的兩至三千兵馬在湖縣會合,合兵之後,他們再度嚐試進攻京師倉。】
【但這一次同樣沒能攻克。】
【於是,鄧曄暫且放棄此地,轉而命王憲擔任校尉,帶著數百人渡過渭河,向北進入了左馮翊境內——左馮翊,既三輔之一,三輔又叫做三秦,指治理西漢京畿地區的三個主官,也指這三個主官各自管轄的地區,包括京兆尹、左馮翊、以及右扶風。】
【王憲便是帶兵去攻取左馮翊的城池。】
【李鬆則是派遣了韓臣等將領,直接向西進軍,一路上暢通無阻直入新豐邑——這個地方也是頗有來曆,當初劉邦的父親思念家鄉,於是劉邦就在鴻門,對就是大家知道的那個鴻門,仿照家鄉豐邑建造街道建築,並且將家鄉父老遷過來,由此,這裏就叫做“新豐邑”。】
【如今這裏是陝西的新豐街道。】
【來到新豐邑後,韓臣率軍遭遇了新朝軍隊,成功獲勝,他們一路追著潰散逃跑的敵軍接近了長門宮。】
【王憲那邊也是高奏凱歌,一路上幾乎是人人望風而降,毫無抵抗,官員、豪族、百姓都願意歸順甚至加入他的軍隊。】
【而鑒於之前京師倉屢攻不下,鄧曄和李鬆認為己方如今的力量不足以攻克長安,還是應當等大部隊抵達之後再展開全麵進攻。於是他們就先暫駐於華陰,修整大軍,鑄造武器軍械。】
【與他們等待大部隊不慌不忙不同,意識到王莽大廈將傾的長安周邊的各種力量都匆匆趕往長安城下,想要搶先一步進城,獲得最大的功勞和好處。】
【此時,王莽正在進行他的第二個應對措施:求助於上天。】
“這是最後的機會了,他們能不急嗎。”朱元璋對此搖頭,表示了對這些此時起兵的長安附近的豪族的嫌棄。
若說長安附近的百姓們此時才敢直接表示起兵反抗,要推翻王莽和新朝,那朱元璋還能夠理解——普通百姓,在這樣的亂世之中,在這樣混亂殘酷的統治之中,能夠讓自己活著、讓家人活著,就已經很了不起了,還要求他們什麽?
特別是,他們和綠林軍以及赤眉軍不同,那兩支起義軍可是在中部和東部,離著長安十萬八千裏;而這些百姓卻生活在長安的眼皮子底下。
即使天下徹底陷入混亂,那長安和長安周邊也是最後失控的地方。無他,朝廷在這裏。
因此,這裏的百姓們之前敢於反抗,那自然值得稱讚;但若是隻能維持生存,同樣沒有什麽可指責的。
但是那些豪族們可不是這樣啊!
他們手裏握著大片田地,家中人丁興旺,還有對佃戶的一定程度上的控製能力,他們缺人缺錢嗎?他們難道不能做到掌控一定地區嗎?
他們都能。但是他們還是要等到起義軍已經打到長安附近,等到武關被攻破,才紛紛起兵。
王莽的頹勢又不是如今才顯露的,最晚在宛城陷落、昆陽慘敗的時候,王莽的敗局就已成定局,那時候起兵都已經可以說是“別人勞作完了旁觀之人跑出來撈好處”,更何況是等到長安周邊失陷之後?
這些豪族,都是不想冒風險,又想要撈一筆的家夥。
這種人也最是毫無立場的牆頭草,一旦有什麽風聲,他們就能跑的比誰都快;有好處又能衝的最靠前。
雖然自己的大業最終有一部分也確實需要這種家夥的支持——畢竟這種人是殺不幹淨的,而且數量頗多,可朱元璋還是對這群家夥充滿了嫌惡。
他覺得,隻要是自己創造利益和基業的人,應當都能和自己有同感。
-
“尋求上天的幫助?他又要怎麽辦?”劉邦對於王莽可能做出來的事情充滿好奇,實在是因為王莽的一些行為著實超乎想象。
……他不會又要像是禪位的時候那樣,把乃公這個大漢開國之君拉出來給他作筏子吧?
那就是太不要臉了!——來自一個先前一直覺得自己已經夠不要臉的劉邦。
【王莽在長安的南郊搭建了祭台,帶著文武百官去那裏祭天,舉行“哭天大典”,因為有一崔姓官員這麽建議他,說是上古時期,若國中有大災難,可以“哭以厭之”,可通過哭來向上天求救。】
【於是王莽帶著官員們,先是祭天,隨後詳細說了自己承接天命,有“符”授意的情況,隨後所有人一起仰天大哭,哭到喘不上氣來之後,低頭叩首。這麽來了幾輪,這一次大典才算結束。】
【如果從祭天的這個角度來講,那上蒼還真是應當聽到了王莽的哭嚎——在大典結束後不久,九月初三,起義軍就攻破了長安。】
【這怎麽不能算是上蒼對王莽的祈求和不安的回應呢?從此之後,你就再也不用惶恐不安啦!】
【起義軍攻破長安後,長安城內的百姓也立刻加入了起義軍,一同向皇宮衝殺而去;王莽急忙逃到了未央宮中四麵環水的漸台上,最終被商人杜吳斬首。】
【王莽的首級被送到宛城,百姓們聽說後“共提擊之”。】
【此外,按照史書記載,他的首級還成了皇室收藏品,直到晉惠帝時期洛陽武庫發生火災,才被焚毀。】
【就在當月,洛陽也被攻破,劉玄於是先遷都於洛陽,隨後在更始二年年初,向長安出發。】
------------------------------------------
關於王莽的這個哭天大典,可以看看馮夢龍大佬的《古今笑史》,也叫作《古今譚概》。這件事在《迂腐篇》。同在《迂腐篇》的還有用《孝經》消滅起義軍的東漢笑話(雖然有觀點認為東漢這個是為了諷刺太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