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來墳墓這件事情。】


    【為了獲取糧草財富,也可能為了獲取金銀,也可能為了發泄憤怒和怨恨,在進入長安之後,赤眉軍的軍紀渙散,大量放火,不僅燒毀了宮廷,還燒毀了不少坊市;】


    【同時,他們大量發掘陵墓,皇帝園陵、宗廟陵寢……沒有一個他們沒有下手。】


    【雖然理論上,這種發掘陵墓來籌集糧草軍資的事情在整個曆史上並不罕見,這幾乎可以算成是起兵征戰之後的一種常態了,可是赤眉軍這樣的行為最大的問題在於,他們的軍紀太鬆垮了。】


    【赤眉軍的發掘行動,甚至並不算是在統一命令指揮下進行的發掘,而是自發的、混亂的、隨意的發掘,而他們這樣的渙散軍紀的行為,又反過來推動了軍紀的進一步崩潰。】


    【軍紀崩潰後的軍隊,能有什麽戰鬥力?又能在民間有什麽好風評?】


    【此外,鑒於赤眉軍的士卒多為琅琊郡等東部地區的人,因此,他們現在思鄉之情愈發猛烈——盡管樊崇等人為了不讓大軍崩潰而強行西進,維持了一波大軍,但是思鄉之情可不是簡簡單單就能解決的。】


    【特別是赤眉軍現在成功攻下了長安,在不少士卒們看來,他們的任務已經完成了,是時候回歸家鄉了啊!】


    【反正長安也沒有多少糧食,留在這裏也是忍饑挨餓的,倒不如帶著財寶回到家鄉,做個富家翁。】


    朱棣歎氣。


    士氣、軍紀、思鄉之情、不願意繼續打仗等等問題,沒有一個好解決的。


    當年他起兵靖難,同樣遭遇過這樣的問題,而且這種情況不僅出現在那些普通士卒們身上,還出現在了軍中的高級將領們身上。


    這還是他的靖難從起兵到最終大獲全勝根本沒花幾年的前提上的。


    他的士卒多是北地出身,將領們同樣如此,大家對於南麵根本就沒有什麽歸屬感,有了功績錢財之後,也都更願意回到家鄉,來上一個衣錦還鄉;


    而對於打到京師幹掉他的好侄兒這件事情,起初大家的熱情還算高漲,但是經過了一段時間的征戰之後,不少人就開始打退堂鼓——北地到底隻是一個或者幾個王爺的封地,不能和坐擁整個天下、數十萬大軍的皇帝相比,他們心中是有畏懼的。


    等到後來,他帶兵直插京師,距離京師僅有一點距離的時候,對於和平的渴望、對於戰敗的恐懼,以及心中野心的不足,都讓大部分將領們決定就此退兵打道回府。


    他們覺得,能夠和朝廷二分天下已經很不錯了,已經是足以誇耀的功績了,何必一定要打到京城呢?反正建文帝又拿他們沒有辦法。


    當時朱棣並沒有太過意外,畢竟他早就覺察出來了自己手下將領們的情況。


    隻不過,他到底是平安渡過了那一次又一次的危機,憑借自己素日來的威望,憑借自己多年來打下的戰果,也憑借自己靖難以來的屢屢成功的結果。


    再加上,他手下的軍隊歸根結底,也還是正經軍隊,有著詳細的軍紀、士卒們有著自己要聽從命令遵守紀律的認知,將領們也知道帶兵的基本準則。


    但是樊崇的赤眉軍,那可真就是草台班子,而樊崇本人又不是什麽天選之人,沒有絕佳的軍事嗅覺、也沒有統兵練兵治理天下的天賦。


    想到這裏,他越發覺得自己的老父親真真是天縱之才:“能以布衣起兵坐擁天下者,惟太祖一人耳!”至於說漢高祖劉邦,那也不是純純粹粹的布衣嘛,起碼不能和老父親的出身相比。


    -


    比起朱棣的大發感慨,西漢的皇帝們情緒就不是非常美妙了。


    什麽叫把皇陵園寢全都挖了?什麽叫做這種做法已經是常態了?


    那赤眉軍發掘陵墓的事情居然不值得大書特書、嚴厲批判嗎?他們的問題竟然不是發掘陵墓,而是沒有軍紀???


    軍紀是很重要,但是發掘陵墓這件事情難道就不值得一個“大問題”的評價嗎?


    劉邦的表情扭來扭去,坐立不安。


    這赤眉軍發掘的陵寢,顯然是他們大漢的皇陵、宗室陵墓等等,可是要是這種發掘陵墓的做法在後來成為常態的話,那他們的皇陵豈不是毫無安全保證,不僅被自己朝代末年的各種軍隊挖掘,還有可能被日後的不知道哪個朝廷或者哪個軍隊挖掘?


    這種做法究竟是怎麽成為常態的!


    -


    百姓們則是對赤眉軍的遭遇表示了一番,隻有兩個字,“活該”。


    大家都是泥腿子出身,天然的好感度就會高一點,這他們認了;但是你赤眉軍,腿上的泥點子還沒有洗幹淨呢,居然就不認百姓、對百姓下手了,那你還想要什麽活路?


    指望那些地主們支持你?做夢呢!


    【而在長安之外,赤眉軍也沒有了多少退路——盡管可能他們還沒有什麽明顯感覺。】


    【隗囂跑回去之後,很快就重新站穩了腳跟,作為一個梟雄,他還是有兩把刷子的,著實有不少人願意追隨於他;】


    【與劉盆子同一時期稱帝的劉秀,也在不斷地擴張自己的地盤,在不知不覺中,他已經成功了大半。】


    【在赤眉軍進入長安的前後,劉秀一方麵不與赤眉軍正麵衝突,隻是將劉玄封為淮陽王,並且宣稱禁止傷害劉玄,否則就是大逆不道之罪;一方麵派遣鄧禹攻取河東,同時還讓人繼續圍攻洛陽。】


    【他的這個做法奏效了。首先,將原本支持於劉玄的那些豪強們拉到了自己的陣營之中,特別是在張卬等人殺死劉玄之後,長安地區的豪強們越發反對赤眉軍;】


    【其次,河東被鄧禹成功控製,洛陽的守將朱鮪在獲得了劉秀的準話——不會因為當年他謀劃殺死劉演而清算他,會保證他的官爵待遇之後,選擇了投降,十月份,劉秀成功進入洛陽,並於此定都。】


    【在這些計劃都成功之後,劉秀又構築了一條位於長安東邊的防線,也可算作是包圍線:河北地區的起義軍被全部掃平,河南、荊州等地的反抗勢力也被掃平,起義軍和自立為王之人紛紛投降。】


    【這樣一來,劉秀已經成功控製了從河北到洛陽、到河南、荊州這一線的區域,加上河東,就徹底堵死了赤眉軍東歸的道路,也成功地從東麵包圍了長安。】


    劉邦對自己這個後代兒孫表示了誠摯的欣賞。


    “穩紮穩打,沉得住氣,又能迅速抓住機會,這才是打天下應有的眼光能力!”他的讚賞是真心實意的,老劉家在出了那麽些個不合格的皇帝之後,能夠騰雲再起,出現這樣一個有雄才大略的子孫,那著實是祖宗保佑,上蒼恩德。


    縱觀劉秀的一係列做法,都稱得上是優秀。


    先前看準時機與兄長叔伯一同起兵,在征戰過程中又展現了自己個人的卓越的軍事能力和戰略眼光,成功地收服了人心,穩定了自己的核心班子;


    在兄長遭到殘害之後,能夠忍辱負重,不盲目發泄仇恨報仇,而是暫時穩住劉玄、尋機將自己派出去脫離掌控,這一係列行動又證明了他的政治天賦和政治能力——有些雄主,征戰天下的眼光沒問題,可在政治方麵就一下子成了一竅不通的狀態。


    這種雄主,即使能夠打得下來天下,但是在後續的建設王朝、處理朝堂、治理中央和地方上,也難有作為,說不得還可能會遭遇翻車,落不著個好。


    但劉秀就顯然不會出現這種問題。


    畢竟,在接下來,他還能來上一個給劉玄封王、不許他人傷害劉玄的操作,借此拉攏關中豪強的支持;又能對參與了謀害兄長一事的朱鮪寬容以待,展開胸懷,不因此追究他還給他官爵,做了一個成功的招撫的例子,既得到了洛陽,又為接下來可能的招降打好了基礎。


    多棒!多麽高水平!


    而且這小子還是政治軍事兩手抓,政治上突飛猛進的同時,軍事上也在一路前行,現在赤眉軍早已被包圍,想要東歸都沒有什麽路可走——他們若是想要獲取糧草,最有可能的就是跑到隗囂的地盤上去。


    這樣一來,隗囂和赤眉軍彼此還能互相消耗一波,進一步削弱雙方的力量。


    有這樣的一個開國之君在,東漢應當是百年無憂了。


    至於百年之後,既有西漢末年以來的地方豪強問題,又應該會有東漢自己的各種朝堂問題的東漢,又該何去何從,又會變成什麽樣子,能夠延續多久……那就真的要看東漢中期的君主情況了。


    太遠了,他這個西漢的開國皇帝根本管不了啊!


    即使能夠管得到,可他現在的經驗,也未必適合日後的情況,沒有什麽是一成不變的,也沒有可以永遠使用下去而無需調整改變的方法。


    想到這裏,劉邦又高興了起來:“乃公能有這麽出色的後人,已經足夠誇耀了啊!”


    至於其他那些沒影兒的煩惱,他又何必這時候去糾結,庸人自擾呢?


    【進入長安不過四個月,在冬季的嚴寒之下,在缺衣少食之下,長安已經陷入了“人相食”“白骨蔽野”“城郭皆空”的地步。樊崇不得不帶領赤眉軍退出長安,尋找糧草。】


    【樊崇選擇的目標是隴右的安定(寧夏固原)地區,以及北地(甘肅慶陽)一帶。】


    【但樊崇沒有料到的是,隗囂在這一片的力量並不小,盡管他才回到隴右不久,但是他手下的力量卻也並非那種剛剛立足的割據力量。】


    【因此,赤眉軍在隴右一帶並沒有討到好,又因為當時正值隆冬,赤眉軍本身也沒有什麽充足的禦寒衣物——否則他們也不需要大冬天的跑過來作戰了——大量的士卒在隴地被凍死,又有大雪紛飛,顯然再打下去情況對於赤眉軍隻會越發不利。】


    【於是,樊崇又帶著剩餘的大軍返回了長安。】


    【此時的長安已經被鄧禹占領,但雙方拚殺過後,鄧禹沒能敵得過赤眉軍,敗退高陵。說起來高陵這地方在這一係列的作戰之中出現的頻率還挺高的哈。】


    【赤眉軍沒有糧食,鄧禹所率的大軍也沒有糧食,退到了高陵之後,士卒將領們同樣饑餓不已,劉秀覺得鄧禹在長安的一係列作戰中表現都不怎麽樣,於是便讓鄧禹退軍,讓他不要輕舉妄動。】


    【綜合各種情報,劉秀已經推斷出了赤眉軍的下一步,他給鄧禹傳令道:“赤眉軍沒有糧食,此次又在隴右折戟,日後他們必然會往東而來,到時候自然就能擊敗他們。”所以你們不要憂慮,更不要沒事兒跑去和他們動兵。】


    【但是鄧禹沒聽,他依舊時不時地派遣軍隊去攻打赤眉軍,但彼時士卒們早已是又冷又餓,根本無法作戰,自然是屢屢戰敗,繼而使得士氣越發低落。】


    嬴政對鄧禹這個名字還是很有印象的。


    “之前那個把劉玄葬入霸陵的就是鄧禹來著吧?他當時是大司徒了。”


    大司徒這個官職,原來的名稱是丞相。能夠被任命為大司徒,不管這個大司徒的權力較之原本的丞相縮水了多少,都絕對得是一個皇帝心腹。


    他必須足夠受皇帝信任,自身有需要有足夠的能力來處理好朝政、平衡好百官,簡言之,他在是皇帝的心腹,深受皇帝信任和倚重的同時,還得能夠讓百官信服,讓官員們承認他。


    ——當然,這種定律在王朝中後期不一定成立,到時候的丞相可能隻是皇帝信任但卻不被其他官員承認,也可能頗有威望但卻不被皇帝信任。


    但是在開國階段,這個定律大體上還是能夠成立的。


    所以說,在經曆了這樣的違抗聖旨,在經曆了這樣的屢屢戰敗之後,鄧禹依舊深深受到劉秀的信任,沒有被劉秀放棄或者懷疑?


    而且,在經過這樣一係列的問題之後,朝中的其他官員,特別是和劉秀一起打天下的那些個將領官員們,依舊願意認可鄧禹?


    這讓嬴政就比較好奇了——鄧禹在這件事情之前,到底做出了怎樣的成就,才能屹立不倒。


    這可不是一般的打天下的將領或者皇帝親信能夠獲得的待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曆史直播: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今天有貓了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今天有貓了嗎並收藏曆史直播: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