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鄧禹之敗
曆史直播: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作者:今天有貓了嗎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啊?皇帝都下命令要退兵了,將領還能不聽指揮,依舊出兵?”有人驚訝不已,對於鄧禹的行為感到了萬分不解。
按照他的理解,那皇帝都下令了,將領怎麽可能不聽命令?不聽的話,那豈不是違抗聖旨?這可是要殺頭的大罪!
有人笑他的無知,道:“雖然皇帝下令了,可那不是還有句話叫‘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麽,要是真的不能違抗一點命令,又怎麽會有這句話?”
這人當然也不知道軍中朝廷到底是個怎麽樣的運轉邏輯,但是他自己有一個樸素的思考方式——既然能夠出現這種不聽命令的俗語,且這個俗語還不是什麽負麵的、被指責被唾棄的,那就說明現實中確實可以這樣操作。
將在外這句話,哪怕是在那些讀書人嘴裏,可都不全是什麽不好聽的話呢!
有人同意他的這個說法,但也有人不認同:“你這後生,大娘我雖然沒什麽見識,可要是用這什麽將在外這句話來說的話,那都是皇帝離戰場遠不清楚情況,將領們知道情況所以不聽命令,然後做出了正確的決定的!”
“這關鍵是這些個將領的決定都是正確的,可這鄧禹,皇帝的命令才是正確的,他自己不聽命令做出來的這些進攻才是有問題的,這怎麽能跟那句話一樣?”
一位大娘道,她雖然不是什麽牌麵上的人,可是要說這句話,那個後生聽過,她也聽過啊!
這段話一出,其他人也覺得挺有道理。
這確實是如此啊,每次那些個講故事的人一說這話,那都是將領們為了獲勝做出了正確的判斷,然後皇帝也寬容了他們沒有聽命令的行為,大家皆大歡喜。
可是這一次這個不聽皇帝的命令,卻沒有得到什麽皆大歡喜的結局。
“那皇帝肯定會處置這個鄧禹唄!”有人信誓旦旦,覺得自己找到了正確的答案,這麽不聽命令還總是戰敗,皇帝怎麽可能不處罰他?
至於長安地區的悲慘情況,他們十分默契,都默不作聲地一同忽略過去了。
不然呢?
有些情緒,早在之前看到赤眉軍進入長安後一樣掠奪的時候就已經發泄出來了,有些人則是早就壓抑成了習慣,即使是現在也發泄不出來,隻是悶在心裏。
至於說發泄出來的那些人,心中其實依舊存留有不少的怒火,但更多的也轉變成了茫然,他們不知道自己能夠做什麽,也不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麽,更不知道對於這樣的悲慘不幸的情況,做什麽、怎麽做才是正確的。
不管是對遭遇了這些不幸的人,還是他們如果有朝一日也不幸落入這等境地。
因此,不少人都幹脆暫時選擇了忽視,選擇了對此閉口不言。
或許等一等,等他們再了解一些事情,等他們經曆更多的情況,他們就知道該怎麽做了呢?
【這也讓樊崇對局勢產生了錯誤判斷,他開始覺得東歸好像也不是特別的困難,劉秀在長安東麵的這一條封鎖線看樣子好像也不是不能突破。】
【但是事實上,這個感覺是錯誤的。】
【鄧禹之所以這麽屢戰屢敗,和他自己的決策失誤脫不開關係,但是當時劉秀在整體局勢上卻並沒有出錯。】
【早在赤眉軍向長安進軍的時候,劉秀就派遣鄧禹率軍去攻打河東並獲得了成功,而後,鄧禹所部就一路向西,等待時機攻取長安。】
【鄧禹所部的軍紀當時也不錯,所過之處沒有怎麽擾民,百姓們對於他們的前來還是非常歡迎的。】
【而在取得了河東、赤眉軍也進入了長安之後,鄧禹便把目標定在了上郡(治所於陝西榆林綏德縣),以及北地郡(治所甘肅慶陽慶城縣),還有安定郡(治所寧夏固原),這幾個地方都是長安周邊地區。】
【按照鄧禹的分析,如今赤眉軍剛剛得以進入長安,士氣正旺,最是銳不可當的時候;但是他們不事生產,也沒有長治久安的計劃,長安即使有再多的財富他們也無法長久。因此我們沒有必要現在就和他們對上;
倒不如先去北地,這些地方糧草豐富,牲畜眾多,我們在這裏休養生息、積攢力量,還能觀察赤眉軍的弱點,到時候一舉攻破他們!】
【鄧禹此時的判斷是正確的,他派兵進攻上郡的各個郡縣,所到之處皆是開門歸順,鄧禹大軍不僅獲得了一座座城池,也獲得了糧草和較為安定的環境。】
【但是在這裏,他也出現了第一個失誤,當然,這個失誤也不能完全怪罪於他,畢竟這屬於信息流通的問題,他原本也並非長安人士、劉秀軍中也沒有多少長安上層人士——】
【鄧禹並不清楚,長安的糧草和財富究竟減少到了何等地步。】
【而這個問題,在之後的行軍計劃中,即使不是致命的,也稱得上一句重要。】
朱元璋對鄧禹比較欣賞,在他圈定的配享曆代帝王廟的古今功臣之中,東漢時期的大臣僅有兩人,一人是鄧禹,另一人則是馮異。
而在對赤眉軍的作戰之中,恰好也是由鄧禹和馮異二人主導參與。
雖然鄧禹在麵對赤眉軍的時候屢次戰敗,甚至遭遇慘敗,而馮異最終獲勝、將赤眉大部消滅,可這並不影響朱元璋對鄧禹的評價。
“鄧禹之功名,立於諸侯之上。”他以一個後世打天下的帝王的角度,對鄧禹的功績給出了自己的結論,“鄧禹的長處並非前線軍事指揮,而是時局分析、戰略規劃、舉薦人才等等,他並非韓信,而是光武帝的蕭何。”
縱觀鄧禹的一係列征戰,其實能夠發現他的表現並非什麽超絕的名將,雖然成功攻下河東,又取得上郡,但到底不是馮異、吳漢這樣的頂尖軍事人才。
但是對於劉秀而言,鄧禹主要作用又不是在前線領兵打仗,要不然他也不應當是大司徒這個丞相的變種,而應當是負責軍事的大司馬。
大司徒,劉秀這個任命,其實就點明了鄧禹在他稱帝前後起到的核心作用——是為他分析天下局勢,提供最直接明確而有效的攻略天下的建議;是為他進行各種戰略的規劃,包括軍事戰略、政治戰略,以及用人戰略等;是給他提供選拔各種人才,如吳漢等,就有鄧禹的推薦。
鄧禹的長處本就不在兵事。
當年劉玄稱帝,光武帝前往河北之時,沒有人認為他會是真正的天下之主,但是鄧禹卻選擇了投奔而去;
也就在會麵之後,鄧禹就直接分析了天下大勢,包括“更始雖然在關中定都,但是山東和三輔等地都未曾安定”“雖然更始控製不了這些地方,可這些地方的割據勢力也都沒有長久計劃,更沒有安撫百姓之心”“如今的天下四方分崩離析是必然之事”……
而劉秀如果想要建立高祖的偉業,那就應當“延攬英雄”“悅民心”。
這些話雖然簡單,但是實際上想要指明卻並不容易。
多少草根出身的人,對這些內容壓根沒有意識——他們都不是想到了卻不願意執行,而是壓根就想不到!
而多少讀了一點書的人,都不過是死讀書,根本不可能應用到實際之中來——連書中的內容都無法應用,更何況去分析天下大勢、去討論如何安民定天下?
朱元璋扯扯嘴角,讀書人,明明有那麽多讀書人,想要淘到金子卻是難之又難。
天下的情況,能夠看到表麵的人並不算少,但是能夠斬釘截鐵地宣布,某一方就是無法成事、某些力量就是遲早要敗亡的人,有多少?
而這些斷言不僅僅是個人的暢想,是實打實地符合後來的事情發展的,又有多少?
鄧禹有這些功勞,足以立於眾諸侯之上啊。
朱元璋內心感歎,而且,鄧禹此人也足夠的明白為臣的道理,知道分寸,絕不越矩,和那些仗著自己功勞就不知道規矩的人可差太遠了!
-
衛青和霍去病了然。
如果說鄧禹對長安城中的情況判斷出現了這樣大的失誤的話,那後來他不敵赤眉軍敗出長安、還缺少糧草的原因,也算是找到了。
當然,不敵赤眉軍的原因也不隻是這一個,但糧草問題總是至關重要的。
如果鄧禹以為長安城中還有一定的存糧,那麽他可能在進入長安城中的時候就沒有做好充足的準備,然後就會陷入到這個泥潭之中……
但不論如何,看到如今繁盛的長安城變成了那樣一副凋敝衰敗而又荒涼的模樣,兩人心中都有些難言的情緒。
若是這樣的災禍來自外部,是匈奴那些部族突破了邊關防線造成,那麽他們作為武將,盡自己的全部力量將匈奴都清理幹淨、至少讓他們幾百年都恢複不了元氣、不敢窺視中原,還是可以做到的,也算是他們為日後做好準備。
可是這樣的災禍並不在外,而是在內。
【遠在洛陽的劉秀其實有些著急了,鄧禹的大軍在關中盤桓已久,但卻一直沒有奪下長安,這不太符合他的規劃,於是他下詔催促鄧禹進攻長安,讓他加快進度。】
【實際上,原本鄧禹定下攻取上郡等地的計劃前,軍中也有將領覺得是不是應該直接攻取長安,但是被鄧禹說服了——當時,避開赤眉軍的鋒芒並沒有錯。】
【這一次劉秀催促,鄧禹也還是堅持自己的判斷,即如今不是進攻長安的最好時機,等一等,說不得可以兵不血刃地將長安納入治下。】
【因此,早在他敗出長安、劉秀讓他退兵的這一命令之前,鄧禹就已經有過抗命之舉了。】
【而這一次抗命,也不能說是錯誤的。】
【但是這一回問題並不出在鄧禹對戰局的判斷之上,而出現在軍中的控製之中。】
【鄧禹自己率軍去平定北地郡,在原本的駐地留下了兩名將領鎮守,一人名叫馮愔,一人名叫宗歆。這兩人完全辜負了鄧禹的希望,在鄧禹帶兵離開之後,他們為了爭奪權力直接展開了內鬥。】
【這種內鬥愈演愈烈,最終直接動上了刀兵,馮愔技高一籌,從物理層麵幹掉了宗歆。】
【軍中出現這樣的變故,簡直是最嚴重的情況了——且馮愔在殺了宗歆之後,順勢直接反了鄧禹,帶著自己的部屬向鄧禹發動了進攻。】
【最終,鄧禹向劉秀詢問解決之法,劉秀找到了在馮愔軍中的與其關係要好的將領黃防,策反他後用他來抓捕到了馮愔,解決了這個巨大危機。】
【但危機雖然解除,可造成的影響卻難以在短時間內消弭。】
【經此一事,鄧禹在軍中的威望大幅下滑,軍中對他的指揮多有不願意服從的情況,軍心渙散,難以堅決執行命令……總之,鄧禹所部在這時候其實就已經有了後來戰敗的苗頭。】
【而之後,赤眉軍撤出長安,鄧禹確實率軍奪下了長安,但等到赤眉軍從隴右返回之時,鄧禹所部戰敗,進一步打擊了鄧禹的威望;之後劉秀讓鄧禹退兵而鄧禹未曾聽命,也算是後續連鎖影響之一了。】
劉徹有幾分愕然:“軍中竟然發生內訌了?”還是兩名將領走到殺死彼此繼而反叛這個地步的內訌。
這叫個什麽事兒啊!
好好的打天下的時候,好好地做好了戰略分析和規劃,然後留下兩名將領鎮守原地,主帥率軍出動作戰——這其實是非常常見的安排了,也屬於正常安排,根本不算什麽不妥當之舉。
可是怎麽這種好好的安排卻出現了這樣的變故……
劉秀沉思:“這個馮愔和宗歆素日裏表現如何,是否早有齟齬,有了什麽仇怨?還有,鄧禹到底是怎麽安排的,難道沒有定好誰主誰副麽?”
通常而言,如果留守當地的將領有兩名,那麽主帥就應當提前說明白,哪個將領主導,那個將領輔助,這樣權責明晰,才能盡可能地避免兩名將領意見不合的時候發生衝突,不知道究竟該聽從誰的想法、由誰來負責。
當然,如果有人想要爭權奪利,那麽提前定好規矩也可以避免大部分問題。
馮愔和宗歆能夠走到這個地步,不管他們平日裏究竟是個什麽情況,鄧禹都不可能逃脫責任。
他究竟有沒有明確規定到底哪個人主導?如果沒有規定,一旦有人有點權力之心,或者對相關作戰的部屬雙方意見不同,那麽發生衝突簡直是必然之事;
如果他規定了,那麽這兩人能夠無視他的規定,直接自顧自地進行爭鬥,那也說明了兩點,一是鄧禹這個主帥的威望從最開始就不足,二是鄧禹在選擇留守將領的時候識人不明。
不論是哪種情況,鄧禹在軍中的部署和掌握都存在嚴重的不足。
因此他威望大降,也屬於必然之事了。
按照他的理解,那皇帝都下令了,將領怎麽可能不聽命令?不聽的話,那豈不是違抗聖旨?這可是要殺頭的大罪!
有人笑他的無知,道:“雖然皇帝下令了,可那不是還有句話叫‘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麽,要是真的不能違抗一點命令,又怎麽會有這句話?”
這人當然也不知道軍中朝廷到底是個怎麽樣的運轉邏輯,但是他自己有一個樸素的思考方式——既然能夠出現這種不聽命令的俗語,且這個俗語還不是什麽負麵的、被指責被唾棄的,那就說明現實中確實可以這樣操作。
將在外這句話,哪怕是在那些讀書人嘴裏,可都不全是什麽不好聽的話呢!
有人同意他的這個說法,但也有人不認同:“你這後生,大娘我雖然沒什麽見識,可要是用這什麽將在外這句話來說的話,那都是皇帝離戰場遠不清楚情況,將領們知道情況所以不聽命令,然後做出了正確的決定的!”
“這關鍵是這些個將領的決定都是正確的,可這鄧禹,皇帝的命令才是正確的,他自己不聽命令做出來的這些進攻才是有問題的,這怎麽能跟那句話一樣?”
一位大娘道,她雖然不是什麽牌麵上的人,可是要說這句話,那個後生聽過,她也聽過啊!
這段話一出,其他人也覺得挺有道理。
這確實是如此啊,每次那些個講故事的人一說這話,那都是將領們為了獲勝做出了正確的判斷,然後皇帝也寬容了他們沒有聽命令的行為,大家皆大歡喜。
可是這一次這個不聽皇帝的命令,卻沒有得到什麽皆大歡喜的結局。
“那皇帝肯定會處置這個鄧禹唄!”有人信誓旦旦,覺得自己找到了正確的答案,這麽不聽命令還總是戰敗,皇帝怎麽可能不處罰他?
至於長安地區的悲慘情況,他們十分默契,都默不作聲地一同忽略過去了。
不然呢?
有些情緒,早在之前看到赤眉軍進入長安後一樣掠奪的時候就已經發泄出來了,有些人則是早就壓抑成了習慣,即使是現在也發泄不出來,隻是悶在心裏。
至於說發泄出來的那些人,心中其實依舊存留有不少的怒火,但更多的也轉變成了茫然,他們不知道自己能夠做什麽,也不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麽,更不知道對於這樣的悲慘不幸的情況,做什麽、怎麽做才是正確的。
不管是對遭遇了這些不幸的人,還是他們如果有朝一日也不幸落入這等境地。
因此,不少人都幹脆暫時選擇了忽視,選擇了對此閉口不言。
或許等一等,等他們再了解一些事情,等他們經曆更多的情況,他們就知道該怎麽做了呢?
【這也讓樊崇對局勢產生了錯誤判斷,他開始覺得東歸好像也不是特別的困難,劉秀在長安東麵的這一條封鎖線看樣子好像也不是不能突破。】
【但是事實上,這個感覺是錯誤的。】
【鄧禹之所以這麽屢戰屢敗,和他自己的決策失誤脫不開關係,但是當時劉秀在整體局勢上卻並沒有出錯。】
【早在赤眉軍向長安進軍的時候,劉秀就派遣鄧禹率軍去攻打河東並獲得了成功,而後,鄧禹所部就一路向西,等待時機攻取長安。】
【鄧禹所部的軍紀當時也不錯,所過之處沒有怎麽擾民,百姓們對於他們的前來還是非常歡迎的。】
【而在取得了河東、赤眉軍也進入了長安之後,鄧禹便把目標定在了上郡(治所於陝西榆林綏德縣),以及北地郡(治所甘肅慶陽慶城縣),還有安定郡(治所寧夏固原),這幾個地方都是長安周邊地區。】
【按照鄧禹的分析,如今赤眉軍剛剛得以進入長安,士氣正旺,最是銳不可當的時候;但是他們不事生產,也沒有長治久安的計劃,長安即使有再多的財富他們也無法長久。因此我們沒有必要現在就和他們對上;
倒不如先去北地,這些地方糧草豐富,牲畜眾多,我們在這裏休養生息、積攢力量,還能觀察赤眉軍的弱點,到時候一舉攻破他們!】
【鄧禹此時的判斷是正確的,他派兵進攻上郡的各個郡縣,所到之處皆是開門歸順,鄧禹大軍不僅獲得了一座座城池,也獲得了糧草和較為安定的環境。】
【但是在這裏,他也出現了第一個失誤,當然,這個失誤也不能完全怪罪於他,畢竟這屬於信息流通的問題,他原本也並非長安人士、劉秀軍中也沒有多少長安上層人士——】
【鄧禹並不清楚,長安的糧草和財富究竟減少到了何等地步。】
【而這個問題,在之後的行軍計劃中,即使不是致命的,也稱得上一句重要。】
朱元璋對鄧禹比較欣賞,在他圈定的配享曆代帝王廟的古今功臣之中,東漢時期的大臣僅有兩人,一人是鄧禹,另一人則是馮異。
而在對赤眉軍的作戰之中,恰好也是由鄧禹和馮異二人主導參與。
雖然鄧禹在麵對赤眉軍的時候屢次戰敗,甚至遭遇慘敗,而馮異最終獲勝、將赤眉大部消滅,可這並不影響朱元璋對鄧禹的評價。
“鄧禹之功名,立於諸侯之上。”他以一個後世打天下的帝王的角度,對鄧禹的功績給出了自己的結論,“鄧禹的長處並非前線軍事指揮,而是時局分析、戰略規劃、舉薦人才等等,他並非韓信,而是光武帝的蕭何。”
縱觀鄧禹的一係列征戰,其實能夠發現他的表現並非什麽超絕的名將,雖然成功攻下河東,又取得上郡,但到底不是馮異、吳漢這樣的頂尖軍事人才。
但是對於劉秀而言,鄧禹主要作用又不是在前線領兵打仗,要不然他也不應當是大司徒這個丞相的變種,而應當是負責軍事的大司馬。
大司徒,劉秀這個任命,其實就點明了鄧禹在他稱帝前後起到的核心作用——是為他分析天下局勢,提供最直接明確而有效的攻略天下的建議;是為他進行各種戰略的規劃,包括軍事戰略、政治戰略,以及用人戰略等;是給他提供選拔各種人才,如吳漢等,就有鄧禹的推薦。
鄧禹的長處本就不在兵事。
當年劉玄稱帝,光武帝前往河北之時,沒有人認為他會是真正的天下之主,但是鄧禹卻選擇了投奔而去;
也就在會麵之後,鄧禹就直接分析了天下大勢,包括“更始雖然在關中定都,但是山東和三輔等地都未曾安定”“雖然更始控製不了這些地方,可這些地方的割據勢力也都沒有長久計劃,更沒有安撫百姓之心”“如今的天下四方分崩離析是必然之事”……
而劉秀如果想要建立高祖的偉業,那就應當“延攬英雄”“悅民心”。
這些話雖然簡單,但是實際上想要指明卻並不容易。
多少草根出身的人,對這些內容壓根沒有意識——他們都不是想到了卻不願意執行,而是壓根就想不到!
而多少讀了一點書的人,都不過是死讀書,根本不可能應用到實際之中來——連書中的內容都無法應用,更何況去分析天下大勢、去討論如何安民定天下?
朱元璋扯扯嘴角,讀書人,明明有那麽多讀書人,想要淘到金子卻是難之又難。
天下的情況,能夠看到表麵的人並不算少,但是能夠斬釘截鐵地宣布,某一方就是無法成事、某些力量就是遲早要敗亡的人,有多少?
而這些斷言不僅僅是個人的暢想,是實打實地符合後來的事情發展的,又有多少?
鄧禹有這些功勞,足以立於眾諸侯之上啊。
朱元璋內心感歎,而且,鄧禹此人也足夠的明白為臣的道理,知道分寸,絕不越矩,和那些仗著自己功勞就不知道規矩的人可差太遠了!
-
衛青和霍去病了然。
如果說鄧禹對長安城中的情況判斷出現了這樣大的失誤的話,那後來他不敵赤眉軍敗出長安、還缺少糧草的原因,也算是找到了。
當然,不敵赤眉軍的原因也不隻是這一個,但糧草問題總是至關重要的。
如果鄧禹以為長安城中還有一定的存糧,那麽他可能在進入長安城中的時候就沒有做好充足的準備,然後就會陷入到這個泥潭之中……
但不論如何,看到如今繁盛的長安城變成了那樣一副凋敝衰敗而又荒涼的模樣,兩人心中都有些難言的情緒。
若是這樣的災禍來自外部,是匈奴那些部族突破了邊關防線造成,那麽他們作為武將,盡自己的全部力量將匈奴都清理幹淨、至少讓他們幾百年都恢複不了元氣、不敢窺視中原,還是可以做到的,也算是他們為日後做好準備。
可是這樣的災禍並不在外,而是在內。
【遠在洛陽的劉秀其實有些著急了,鄧禹的大軍在關中盤桓已久,但卻一直沒有奪下長安,這不太符合他的規劃,於是他下詔催促鄧禹進攻長安,讓他加快進度。】
【實際上,原本鄧禹定下攻取上郡等地的計劃前,軍中也有將領覺得是不是應該直接攻取長安,但是被鄧禹說服了——當時,避開赤眉軍的鋒芒並沒有錯。】
【這一次劉秀催促,鄧禹也還是堅持自己的判斷,即如今不是進攻長安的最好時機,等一等,說不得可以兵不血刃地將長安納入治下。】
【因此,早在他敗出長安、劉秀讓他退兵的這一命令之前,鄧禹就已經有過抗命之舉了。】
【而這一次抗命,也不能說是錯誤的。】
【但是這一回問題並不出在鄧禹對戰局的判斷之上,而出現在軍中的控製之中。】
【鄧禹自己率軍去平定北地郡,在原本的駐地留下了兩名將領鎮守,一人名叫馮愔,一人名叫宗歆。這兩人完全辜負了鄧禹的希望,在鄧禹帶兵離開之後,他們為了爭奪權力直接展開了內鬥。】
【這種內鬥愈演愈烈,最終直接動上了刀兵,馮愔技高一籌,從物理層麵幹掉了宗歆。】
【軍中出現這樣的變故,簡直是最嚴重的情況了——且馮愔在殺了宗歆之後,順勢直接反了鄧禹,帶著自己的部屬向鄧禹發動了進攻。】
【最終,鄧禹向劉秀詢問解決之法,劉秀找到了在馮愔軍中的與其關係要好的將領黃防,策反他後用他來抓捕到了馮愔,解決了這個巨大危機。】
【但危機雖然解除,可造成的影響卻難以在短時間內消弭。】
【經此一事,鄧禹在軍中的威望大幅下滑,軍中對他的指揮多有不願意服從的情況,軍心渙散,難以堅決執行命令……總之,鄧禹所部在這時候其實就已經有了後來戰敗的苗頭。】
【而之後,赤眉軍撤出長安,鄧禹確實率軍奪下了長安,但等到赤眉軍從隴右返回之時,鄧禹所部戰敗,進一步打擊了鄧禹的威望;之後劉秀讓鄧禹退兵而鄧禹未曾聽命,也算是後續連鎖影響之一了。】
劉徹有幾分愕然:“軍中竟然發生內訌了?”還是兩名將領走到殺死彼此繼而反叛這個地步的內訌。
這叫個什麽事兒啊!
好好的打天下的時候,好好地做好了戰略分析和規劃,然後留下兩名將領鎮守原地,主帥率軍出動作戰——這其實是非常常見的安排了,也屬於正常安排,根本不算什麽不妥當之舉。
可是怎麽這種好好的安排卻出現了這樣的變故……
劉秀沉思:“這個馮愔和宗歆素日裏表現如何,是否早有齟齬,有了什麽仇怨?還有,鄧禹到底是怎麽安排的,難道沒有定好誰主誰副麽?”
通常而言,如果留守當地的將領有兩名,那麽主帥就應當提前說明白,哪個將領主導,那個將領輔助,這樣權責明晰,才能盡可能地避免兩名將領意見不合的時候發生衝突,不知道究竟該聽從誰的想法、由誰來負責。
當然,如果有人想要爭權奪利,那麽提前定好規矩也可以避免大部分問題。
馮愔和宗歆能夠走到這個地步,不管他們平日裏究竟是個什麽情況,鄧禹都不可能逃脫責任。
他究竟有沒有明確規定到底哪個人主導?如果沒有規定,一旦有人有點權力之心,或者對相關作戰的部屬雙方意見不同,那麽發生衝突簡直是必然之事;
如果他規定了,那麽這兩人能夠無視他的規定,直接自顧自地進行爭鬥,那也說明了兩點,一是鄧禹這個主帥的威望從最開始就不足,二是鄧禹在選擇留守將領的時候識人不明。
不論是哪種情況,鄧禹在軍中的部署和掌握都存在嚴重的不足。
因此他威望大降,也屬於必然之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