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朝堂中,官員們已經自發自覺地計劃好了接下來的新農具製造和推廣。


    嬴政點頭,通過了他們的方案。


    至於說再往後的朝代可能會有更好用的農具……那是當然的。


    但他們現在還並沒有獲得這些內容,其他朝代的人什麽時候願意說出來也並不確定,因此,倒不如先把這幾樣農具製造出來。


    而嬴政還有另一個推測——兩漢的這些個農具,大多都結合了鐵器,那麽是否日後的農具中鐵器的分量也會越來越重?


    但鐵器可不是什麽隨隨便便隨處可見的東西。


    如果後來的朝代能夠在農具方麵大量使用鐵器,那麽那個朝代的冶鐵技術必然有所突破,但是冶鐵技術就不會是普通百姓所能夠知道的內容了。


    而若是不能掌握冶鐵技術,那即使知道有什麽農具,多半也難以製造出來。


    所以,還是先掌握大秦必然能夠製造和使用的農具為好。


    -


    “順應了生產力?”又是這個生產力,李世民心想。


    前麵講到西周到戰國時期,就提了一句;後麵王莽想要推行王田製的時候,還是提到了生產力,並且還說私有製是符合生產力的、王莽改革不符合生產力所以不會成功;再到後來的王朝國祚,想要解決,還是要發展生產力……


    生產力,到底是個什麽東西?


    而從這一段內容,他確實對這個說法有了些許了解。


    生產力發展,表現在鐵農具的進步、耕種方法的發展麽?


    鐵農具進步、耕種方法發展之後,農人們在同樣的勞作之後收獲的糧食增多了,所以這就是生產力發展的結果——


    至少,在一定程度上,生產力的發展可以等同於糧食獲得了增產。


    李世民在心中做出了這一推斷。


    雖然這個推導大約是片麵的,可放在當下這個別無其他信息的情況下,他覺得暫時如此認為也不是不可行。


    而若是糧食普遍得以增產,那麽國庫就會更加充足,天下百姓也會錢糧增多,社會發展也會更好……所以,生產力發展可以影響到天底下的方方麵麵。


    就像是如今大唐的生產力肯定要比兩漢要高,而大唐的繁榮程度也比兩漢高。


    生產力有這樣的功效,若是違背了生產力,那想來確實不會有太好的結果,就像是王莽的王田製,即使是普通百姓也不一定願意支持他。


    而像是地主豪強這樣,看起來順應了生產力的存在,即使朝廷曾經一力打壓,即使武帝那樣的雄主,都不能讓他們從根本上消失。


    那問題就來了:如何分辨一個存在,製度\/現象\/群體……到底是不是符合生產力的?


    如果符合生產力,但是不符合自己的心意,那能否加以抑製;如果不符合生產力,但是符合自己所需,那能否繼續維持下去?


    以及,發展生產力的話,是否一定程度上可以等同於提高單位田地的糧食產量?


    ——畢竟確實,隻要能不餓死,有東西吃,百姓們選擇造反的概率就會非常低。


    -


    劉秀有些頭疼。


    他現在已經看明白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得讓百姓能吃得上飯,吃不吃飽另說;而想要保證這一點,除了控製地主豪強的兼並,就是提高糧食產量。


    提高糧食產量,可以發明新的耕種方法,創造更好用更省力的耕種工具,就像是當年的趙過一樣。


    ……但是趙過這樣的人才,怎麽可能隨隨便便就出現一個?


    這種於農耕上能有如此能力的人,無一不是國之大才,若是能夠遇上一個,那都是撞大運,都足以去祭拜一下先祖。


    劉秀覺得,從他個人的經曆來看,出個優秀的軍中將領的概率,都比出一個農耕大才的概率高。


    耕種工具想要創造出一個更好用、更省力的,是難中之難。


    而耕種方法……如今天下的耕種方法也已經比大漢早期的好了許多,可是想要再進一步,同樣不是簡簡單單就能做到的。


    不過,天下總能有些隱世之才,隻要朝廷表現出對這方麵的重視,大浪淘沙,總能淘出來幾個可用之人吧——即使淘不到黃金,至少也能淘出來幾個大的沙子。


    劉秀心中有了計劃,倒是放鬆了些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曆史直播: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今天有貓了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今天有貓了嗎並收藏曆史直播: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