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走向門閥
曆史直播: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作者:今天有貓了嗎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最後,是關於世家大族自身在不同時期的不同表現。】
【早期的世家大族,雖然逃不開家族利益、個人私利,脫不了對普通百姓的壓榨、土地兼並一類,但家族中還是很強調一些正麵的精神追求的。】
【比如,“少有誌節”“誌節慷慨”“少有高行”……這一類的個人氣節,講求培養個人修養,塑造氣節心性,絕不同流合汙、不卑躬屈膝、為了利益出賣一切;】
【再比如,“匡正天下”“壓抑私門”“摧折豪強”“誌在無私”“豈可偏積一門”……這一類的天下大誌,追求匡扶社稷,站在天下和朝廷的角度,摒棄一家之私,不為家族不為私利;】
【再再比如,“身殉名節”“罪不逃刑”“事不辭難”……這一類的肆直之風,不畏強權,誌士奮發,忠讜直諫,不惜身死,忠公體國。】
【雖然世家大族以上這些表現,也不能脫離他們的經濟根基,但是至少在這個時候,他們是積極向上的,是真的在朝廷裏麵為了心中的天下大義而與那些“亂黨”“閹宦”鬥爭,是直言勸諫皇帝認真治國、救濟斯民。】
【這在當時的東漢朝廷中,屬於是非常堅定的一群人。】
【如果沒有這麽一群人還願意堅守操守,那麽可能東漢朝廷的亂象會更加神奇。】
【隻不過,眾所周知,東漢有一個“黨錮之禍”,在黨錮之禍之後,天下世族的風氣便為之一變。】
劉邦本人算是比較欣賞這種心有堅持的人,雖然他自己不是很講究什麽氣節,但朝中大臣若是能夠以天下為己任,一心為公的話,那當然是大漢的幸事。
而且,有氣節,忠公體國,也不代表不知變通嘛。
如果大臣們既懂得變通,又有心中的堅守,那這個天下得變得多麽好,皇帝會多麽省心……
劉邦想想就覺得非常向往。
畢竟如今他的大漢,雖然不是沒有有氣節的臣子,也不是沒有善於變通的臣子,可還是有那麽一些腦子不清醒、為了利益不顧一切、為了迂腐理論不顧一切的家夥。
雖然他也不忌諱殺人,可總是殺殺殺也解決不了問題啊。
不過……這哪裏好像有什麽問題……
劉邦登時從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回過神來,看向蕭何:“閹宦?!”
什麽玩意兒?那個後來興複起來的大漢,最終出現了閹宦的禍亂?
而且看樣子規模和權力都不小,不然也不至於讓這些世家大族的官員都鬥爭許久未能取勝,不至於讓他們用上一個“不畏強權”的詞。
他大漢,怎麽就出現閹宦的問題了呢?
他還以為大漢的問題,都是外戚搞出來的禍端呢。
他大漢的宦官什麽時候有這樣的權力了?又什麽時候,有這樣的主導朝政的機會了?
哪個皇帝會縱容出來這樣的權力?
但是若是閹宦能夠有如此強大的力量,卻不能壓倒一切——那世家官員集團的力量又是什麽情況?
皇帝的手中,究竟還掌握有多少真正的權力?
蕭何無言以對。
這種事情他怎麽能知道?
畢竟如今的大漢,宦官確實沒有什麽權力,不論是皇帝、皇後、太子,都沒有分毫要倚重宦官下放權力的意思。即使是皇帝的其他兒子,不論年齡,也同樣沒有什麽要分權給宦官的苗頭。
想來日後的那幾個皇帝,也沒有這樣的打算——不然都不用等到這個東漢,在如今的大漢、西漢時期,宦官就能夠鬧出來各種亂子。
所以,皇帝這個問題不應該問他,而應該問一問東漢的劉秀。
看看他重建大漢之後,是不是從一開始就給了宮中的宦官更多的權力,給了他們接觸朝政的機會。
麵對這個無法回答的狀況,蕭何決定轉移話題:“黨錮之禍?莫不是與結黨有關?”
【人在遭遇重大挫折之後,行為和思想都有極大可能與過去不同。】
【而世家大族,雖然看起來是一個個家族,但歸根結底,還是一個個人,隻不過這些人之間有著緊密聯係,一同組成了一個又一個家族而已。】
【隻要是人,就不能脫離人的特性。】
【當然,有沒有遭遇重大挫折,但還是不改其誌、不變行為的人?有,當然有,但這種人就和那些不畏死亡而堅守誌向的人一樣,少之又少。】
【凡是朝堂上出現一個這樣的人,都能被稱為“堅剛不可奪其誌”,都足以在史書上留下重重一筆。】
【而世家大族中也確實存在這樣的人,但更多的還是比較願意保全自身——即使不為自身,也要保全兒女、保全親人的人,這是人之常情,無可厚非。】
【特別是麵對親人可能遭禍的時候:本人有誌氣能夠堅守氣節,不畏殘酷刑罰也不畏生死,但是難道就毫不在乎家人的遭遇嗎?還是說,全家都能和這個人一樣,都不畏生死?】
【在黨錮之禍之後,世家大族之中原本的風氣衰退,漸漸形成了新的風氣——保家全身。】
【這一轉變的主要原因是黨錮之禍,是原本的大批“堅剛不可奪其誌”的人,確實做到自己的誌向,試圖力挽狂瀾、直言進諫,但這些人大多家族覆滅。】
【一批敢於直諫忠公體國的人死了,連他們的家族也都滅族了,還有誰會願意這樣做?】
【當然也可以這麽理解:正直的人都已經死了,隻有不正直的人、懂得及時保全的人,才能在這場橫禍之中活下來。】
【因此,剩餘的人根本不可能再如前人一樣,一味地追求什麽為國為民。】
【況且在接下來的發展中,時局不僅沒有一點好轉,還越發惡劣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世家大族的君臣意識越發淡薄,保全自身、為家族計的觀念越發占了上風。】
【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天下情況日趨混亂,朝廷似存非存,地方割據勢力不斷壯大,即使有什麽忠於漢室的誌向,也難以逆轉天下潮流。】
【因此,保全家族,重才智、輕名德,就成為了世家大族的主流——最後,重私門,不在意名德,就成為了世家大族向門閥士族轉變的重要一步。】
【早期的世家大族,雖然逃不開家族利益、個人私利,脫不了對普通百姓的壓榨、土地兼並一類,但家族中還是很強調一些正麵的精神追求的。】
【比如,“少有誌節”“誌節慷慨”“少有高行”……這一類的個人氣節,講求培養個人修養,塑造氣節心性,絕不同流合汙、不卑躬屈膝、為了利益出賣一切;】
【再比如,“匡正天下”“壓抑私門”“摧折豪強”“誌在無私”“豈可偏積一門”……這一類的天下大誌,追求匡扶社稷,站在天下和朝廷的角度,摒棄一家之私,不為家族不為私利;】
【再再比如,“身殉名節”“罪不逃刑”“事不辭難”……這一類的肆直之風,不畏強權,誌士奮發,忠讜直諫,不惜身死,忠公體國。】
【雖然世家大族以上這些表現,也不能脫離他們的經濟根基,但是至少在這個時候,他們是積極向上的,是真的在朝廷裏麵為了心中的天下大義而與那些“亂黨”“閹宦”鬥爭,是直言勸諫皇帝認真治國、救濟斯民。】
【這在當時的東漢朝廷中,屬於是非常堅定的一群人。】
【如果沒有這麽一群人還願意堅守操守,那麽可能東漢朝廷的亂象會更加神奇。】
【隻不過,眾所周知,東漢有一個“黨錮之禍”,在黨錮之禍之後,天下世族的風氣便為之一變。】
劉邦本人算是比較欣賞這種心有堅持的人,雖然他自己不是很講究什麽氣節,但朝中大臣若是能夠以天下為己任,一心為公的話,那當然是大漢的幸事。
而且,有氣節,忠公體國,也不代表不知變通嘛。
如果大臣們既懂得變通,又有心中的堅守,那這個天下得變得多麽好,皇帝會多麽省心……
劉邦想想就覺得非常向往。
畢竟如今他的大漢,雖然不是沒有有氣節的臣子,也不是沒有善於變通的臣子,可還是有那麽一些腦子不清醒、為了利益不顧一切、為了迂腐理論不顧一切的家夥。
雖然他也不忌諱殺人,可總是殺殺殺也解決不了問題啊。
不過……這哪裏好像有什麽問題……
劉邦登時從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回過神來,看向蕭何:“閹宦?!”
什麽玩意兒?那個後來興複起來的大漢,最終出現了閹宦的禍亂?
而且看樣子規模和權力都不小,不然也不至於讓這些世家大族的官員都鬥爭許久未能取勝,不至於讓他們用上一個“不畏強權”的詞。
他大漢,怎麽就出現閹宦的問題了呢?
他還以為大漢的問題,都是外戚搞出來的禍端呢。
他大漢的宦官什麽時候有這樣的權力了?又什麽時候,有這樣的主導朝政的機會了?
哪個皇帝會縱容出來這樣的權力?
但是若是閹宦能夠有如此強大的力量,卻不能壓倒一切——那世家官員集團的力量又是什麽情況?
皇帝的手中,究竟還掌握有多少真正的權力?
蕭何無言以對。
這種事情他怎麽能知道?
畢竟如今的大漢,宦官確實沒有什麽權力,不論是皇帝、皇後、太子,都沒有分毫要倚重宦官下放權力的意思。即使是皇帝的其他兒子,不論年齡,也同樣沒有什麽要分權給宦官的苗頭。
想來日後的那幾個皇帝,也沒有這樣的打算——不然都不用等到這個東漢,在如今的大漢、西漢時期,宦官就能夠鬧出來各種亂子。
所以,皇帝這個問題不應該問他,而應該問一問東漢的劉秀。
看看他重建大漢之後,是不是從一開始就給了宮中的宦官更多的權力,給了他們接觸朝政的機會。
麵對這個無法回答的狀況,蕭何決定轉移話題:“黨錮之禍?莫不是與結黨有關?”
【人在遭遇重大挫折之後,行為和思想都有極大可能與過去不同。】
【而世家大族,雖然看起來是一個個家族,但歸根結底,還是一個個人,隻不過這些人之間有著緊密聯係,一同組成了一個又一個家族而已。】
【隻要是人,就不能脫離人的特性。】
【當然,有沒有遭遇重大挫折,但還是不改其誌、不變行為的人?有,當然有,但這種人就和那些不畏死亡而堅守誌向的人一樣,少之又少。】
【凡是朝堂上出現一個這樣的人,都能被稱為“堅剛不可奪其誌”,都足以在史書上留下重重一筆。】
【而世家大族中也確實存在這樣的人,但更多的還是比較願意保全自身——即使不為自身,也要保全兒女、保全親人的人,這是人之常情,無可厚非。】
【特別是麵對親人可能遭禍的時候:本人有誌氣能夠堅守氣節,不畏殘酷刑罰也不畏生死,但是難道就毫不在乎家人的遭遇嗎?還是說,全家都能和這個人一樣,都不畏生死?】
【在黨錮之禍之後,世家大族之中原本的風氣衰退,漸漸形成了新的風氣——保家全身。】
【這一轉變的主要原因是黨錮之禍,是原本的大批“堅剛不可奪其誌”的人,確實做到自己的誌向,試圖力挽狂瀾、直言進諫,但這些人大多家族覆滅。】
【一批敢於直諫忠公體國的人死了,連他們的家族也都滅族了,還有誰會願意這樣做?】
【當然也可以這麽理解:正直的人都已經死了,隻有不正直的人、懂得及時保全的人,才能在這場橫禍之中活下來。】
【因此,剩餘的人根本不可能再如前人一樣,一味地追求什麽為國為民。】
【況且在接下來的發展中,時局不僅沒有一點好轉,還越發惡劣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世家大族的君臣意識越發淡薄,保全自身、為家族計的觀念越發占了上風。】
【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天下情況日趨混亂,朝廷似存非存,地方割據勢力不斷壯大,即使有什麽忠於漢室的誌向,也難以逆轉天下潮流。】
【因此,保全家族,重才智、輕名德,就成為了世家大族的主流——最後,重私門,不在意名德,就成為了世家大族向門閥士族轉變的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