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習以為常·組織問題
曆史直播: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作者:今天有貓了嗎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難得的,在麵向普通百姓的“曆代”中,有人發了消息,盡管還是隱姓埋名,但眾人通過他所發的內容,就已經判斷出來了他所處的時間段。
——畢竟,他直接發表了有關漢靈帝具體措施的內容,而眾所周知,這種具體細節是後世人不能發表的。
[某朝-甲地-某某:漢靈帝他公開賣官!]
[某朝-乙地-甲:我知道你們會說什麽“賣官這種事情什麽時候都有”,但是漢靈帝他完全不一樣!]
[甲朝-某地-某:他不僅大量賣官,他已經把所有官職都公開標明價格了,什麽二千石的官職要二千萬,四百石的官職要四百萬,公要一千萬……這和以前那種賣官完全不一樣。]
[丙朝-丙地-丙:甚至地方官的價格要高於中央官,且,這個買官還可以不直接交錢,有錢的話就直接買,沒錢的話還可以賒欠……先上任,然後加倍償還……]
[甲朝-丙地-某某某:那些官員一上任,就瘋狂加稅,什麽都能收稅,想收多少收多少,根本不讓人活下去!]
時刻關注著一切消息的各個時空的皇帝官員們,都看到了這些內容。
東漢之後的人,隻是感慨著這個消息終究是有人說出來了,並進一步關注百姓的動向——已經有人打破了沉默的規則,選擇在這貫穿各個朝代的畫麵中發消息,那出現第二個還遠嗎?
有時候,知道一些未來的、現在所不知道的消息是好事,但是有時候卻並非如此。
如果這些消息不利於朝廷和皇帝呢?
再者,他們也並不太想自己如今這個時期的所有消息都被人說出去。
而東漢末年之前的皇帝們,關注的重點便有所不同。
賣官鬻爵,這種事情確實不算少見。
從實際效果上講,直接用錢買賣隻是賣官鬻爵的一種,那些給高官顯爵們的子嗣的蔭庇,同樣也算是某種程度上的賣官,隻不過這屬於大家都覺得理所當然的事情而已。
至於說用錢買賣……這在兩漢也並不算少見。
但如同漢靈帝這樣,直接把所有官職明碼標價,告訴所有人,讓所有人隻要想買就來買的風格……確實是沒有先例。
拜托,就算要賣官——不管出於什麽原因——大家也不會把這件事情就這麽明目張膽地擺在台麵上,這隻會是一個所有有資格知道的人所知道的、心知肚明的秘密。
且,也沒有人會直接將官職明碼標價,有時候,這個出售的官職本來就已經圈定好了人選,有時候,對待不同的人會提出不同的價錢。
到底誰會這麽直接把官職標價拉出來賣啊!
“他不會是因為缺錢了吧?”劉秀喃喃,這已經是他努力想出來的唯一一個理由了。
而且,這個理由還算是比較符合邏輯。
這個邏輯是這樣的:世家大族瘋狂擴張,朝廷的人口減少,賦稅收入減少,但是開支不減甚至還增多了;僅有的那些人口,也被一些大族平日裏的搜刮搞得家破人亡,根本交不上多少賦稅,導致朝廷收入進一步減少……
總而言之,最終,朝廷就沒錢了。
同時,漢靈帝作為東漢曆代幼主的最後成果——可能不是最後但是也差不離,他自己顯然也是沒有太多的錢的,至少他自己覺得自己沒有。
於是,他就要想方設法地搞錢,不管是為了個人享樂,還是為了朝廷大義。
所以他選擇了明碼標價賣官鬻爵。
劉秀思來想去,這個已經算是一個他用盡全力絞盡腦汁想出來的理由了。
雖然他並不能說服自己接受這個理由。
【當然,朝廷和皇帝在自認為流民構不成威脅之後,也進行了一番分析,為這個觀點找到了一個強有力的理由。】
【說實話,如果他們把“威脅”的條件定義為“推翻朝廷”“天下震動”的話,那一般情況下的流民倒也確實無法構成威脅,他們找的那個理由也算正確。】
【但我們都知道,流民的威脅從來不是無法推翻朝廷就算了的。他們雖然一時間無法做到那樣的成果,可是日常不斷的消磨,就是對朝廷最大的威脅。】
【說回正題。】
【朝廷官員和皇帝為此找到的強力理由是什麽呢?】
【用我們能夠理解的詞來形容,就是組織問題。】
【想要掀翻,或者退一步,動搖一個朝廷,是需要強大的組織的,通常為軍隊。就如同過往的農民起義、或者秦統一六國一樣,需要一支強大的軍隊。】
【但是這裏有一個問題,軍隊,特別是兵力足夠多、戰鬥力不算弱的軍隊,是那麽好組織起來的嗎?】
【不談其他問題,我們縱觀所有的曆史,都能明白一件事情——優秀的組織人才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但偏偏成功的力量總要有一個差不多的組織人才。】
【流民之中會出現這樣的人才嗎?出現的概率有多高?出現了這樣的人之後,他不選擇朝廷一方、而選擇反對朝廷的概率又有多高?】
【以及,即使他站在了朝廷的對立麵,他成功的拉起來一支有威脅的隊伍的可能性又有多高?】
【注意,這裏有一點,“有威脅的隊伍”。按照我們前麵提到的、東漢朝廷此時可能的對威脅的定義,是能夠影響朝廷、天下震動。】
【在經過綜合評判之後,官員們、皇帝的看法就是,這個概率極低極低,低到可以忽略不計。】
【至於為什麽,就和東漢的客觀情況有關了。】
——畢竟,他直接發表了有關漢靈帝具體措施的內容,而眾所周知,這種具體細節是後世人不能發表的。
[某朝-甲地-某某:漢靈帝他公開賣官!]
[某朝-乙地-甲:我知道你們會說什麽“賣官這種事情什麽時候都有”,但是漢靈帝他完全不一樣!]
[甲朝-某地-某:他不僅大量賣官,他已經把所有官職都公開標明價格了,什麽二千石的官職要二千萬,四百石的官職要四百萬,公要一千萬……這和以前那種賣官完全不一樣。]
[丙朝-丙地-丙:甚至地方官的價格要高於中央官,且,這個買官還可以不直接交錢,有錢的話就直接買,沒錢的話還可以賒欠……先上任,然後加倍償還……]
[甲朝-丙地-某某某:那些官員一上任,就瘋狂加稅,什麽都能收稅,想收多少收多少,根本不讓人活下去!]
時刻關注著一切消息的各個時空的皇帝官員們,都看到了這些內容。
東漢之後的人,隻是感慨著這個消息終究是有人說出來了,並進一步關注百姓的動向——已經有人打破了沉默的規則,選擇在這貫穿各個朝代的畫麵中發消息,那出現第二個還遠嗎?
有時候,知道一些未來的、現在所不知道的消息是好事,但是有時候卻並非如此。
如果這些消息不利於朝廷和皇帝呢?
再者,他們也並不太想自己如今這個時期的所有消息都被人說出去。
而東漢末年之前的皇帝們,關注的重點便有所不同。
賣官鬻爵,這種事情確實不算少見。
從實際效果上講,直接用錢買賣隻是賣官鬻爵的一種,那些給高官顯爵們的子嗣的蔭庇,同樣也算是某種程度上的賣官,隻不過這屬於大家都覺得理所當然的事情而已。
至於說用錢買賣……這在兩漢也並不算少見。
但如同漢靈帝這樣,直接把所有官職明碼標價,告訴所有人,讓所有人隻要想買就來買的風格……確實是沒有先例。
拜托,就算要賣官——不管出於什麽原因——大家也不會把這件事情就這麽明目張膽地擺在台麵上,這隻會是一個所有有資格知道的人所知道的、心知肚明的秘密。
且,也沒有人會直接將官職明碼標價,有時候,這個出售的官職本來就已經圈定好了人選,有時候,對待不同的人會提出不同的價錢。
到底誰會這麽直接把官職標價拉出來賣啊!
“他不會是因為缺錢了吧?”劉秀喃喃,這已經是他努力想出來的唯一一個理由了。
而且,這個理由還算是比較符合邏輯。
這個邏輯是這樣的:世家大族瘋狂擴張,朝廷的人口減少,賦稅收入減少,但是開支不減甚至還增多了;僅有的那些人口,也被一些大族平日裏的搜刮搞得家破人亡,根本交不上多少賦稅,導致朝廷收入進一步減少……
總而言之,最終,朝廷就沒錢了。
同時,漢靈帝作為東漢曆代幼主的最後成果——可能不是最後但是也差不離,他自己顯然也是沒有太多的錢的,至少他自己覺得自己沒有。
於是,他就要想方設法地搞錢,不管是為了個人享樂,還是為了朝廷大義。
所以他選擇了明碼標價賣官鬻爵。
劉秀思來想去,這個已經算是一個他用盡全力絞盡腦汁想出來的理由了。
雖然他並不能說服自己接受這個理由。
【當然,朝廷和皇帝在自認為流民構不成威脅之後,也進行了一番分析,為這個觀點找到了一個強有力的理由。】
【說實話,如果他們把“威脅”的條件定義為“推翻朝廷”“天下震動”的話,那一般情況下的流民倒也確實無法構成威脅,他們找的那個理由也算正確。】
【但我們都知道,流民的威脅從來不是無法推翻朝廷就算了的。他們雖然一時間無法做到那樣的成果,可是日常不斷的消磨,就是對朝廷最大的威脅。】
【說回正題。】
【朝廷官員和皇帝為此找到的強力理由是什麽呢?】
【用我們能夠理解的詞來形容,就是組織問題。】
【想要掀翻,或者退一步,動搖一個朝廷,是需要強大的組織的,通常為軍隊。就如同過往的農民起義、或者秦統一六國一樣,需要一支強大的軍隊。】
【但是這裏有一個問題,軍隊,特別是兵力足夠多、戰鬥力不算弱的軍隊,是那麽好組織起來的嗎?】
【不談其他問題,我們縱觀所有的曆史,都能明白一件事情——優秀的組織人才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但偏偏成功的力量總要有一個差不多的組織人才。】
【流民之中會出現這樣的人才嗎?出現的概率有多高?出現了這樣的人之後,他不選擇朝廷一方、而選擇反對朝廷的概率又有多高?】
【以及,即使他站在了朝廷的對立麵,他成功的拉起來一支有威脅的隊伍的可能性又有多高?】
【注意,這裏有一點,“有威脅的隊伍”。按照我們前麵提到的、東漢朝廷此時可能的對威脅的定義,是能夠影響朝廷、天下震動。】
【在經過綜合評判之後,官員們、皇帝的看法就是,這個概率極低極低,低到可以忽略不計。】
【至於為什麽,就和東漢的客觀情況有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