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葉玄此話一出。


    原本還略顯噪雜的場麵瞬間徹底安靜下來。


    是了!


    當年孔丘聖人與孟亞聖所處的時代。


    諸侯割據,天下征伐不斷,百姓可謂是民不聊生,生活多艱。


    讀書人莫說是出人頭地了,便是想要安生的求學都是一個極難的問題。


    其中固然因為門閥大家壟斷了晉升途徑有一定的關聯,但更得還是因為天下動亂,民生離亂。


    可即便這般情形之下。


    依舊能出了影響後世三千年的聖人和亞聖。


    而如今的情形,不是比三千年前的春秋戰國亂世要強出百倍,千倍。


    可這般情形之下呢?


    莫說是聖人、亞聖了,便是半聖,也僅僅隻是在百十年前出了一個孔陽明。


    而南晉作用從大梁繼承的儒家經典卻硬生生在兩百餘年裏,一個真正有分量的都沒出現。


    大儒倒是出了不少,可多為沽名釣譽之輩亦或者南晉為鞏固自身文脈地位而強行塑造,真正有真才實學,對得起大儒稱號的,少之又少。


    大靖與南晉地處九州大地腹地尚且如此。


    就不要說雲國、突厥、黨項和南詔國這些國度了。


    “葉小侯爺此番話說的好像也沒錯,如今天下不比孔聖人與孟亞聖之時要好生許多?可為何出不了聖人呢,便是半聖,也隻出了孔半聖一人,還中途夭折了……”


    “卻也是這個道理,都說這學問需要薪火相承,代代相傳,儒家在大梁立國之前,不說每隔幾百年便能出一名半聖,鴻儒、大儒總還是有的吧?可現在呢,自大梁之後,隻出了一個孔半聖,實在是有些說不過去了。”


    “的確,如今我儒道雖然被尊奉為天下第一家,天下學子無不以學儒為榮,各國更是尊奉儒道為文脈正統,看似儒家比之任何時候都要昌盛,可說到底,如今我們這些人所學的都是古人之儒法,先人之精義,又何曾開拓創新過?”


    “如此說來,葉小侯爺說我等不思進取,卻也有其中道理了?”


    待到前麵三人說完之後。


    又有一人朗聲說話,聲音在這夕陽的渭水河畔傳出老遠。


    而他這話一出。


    讓原本稍稍有了幾分聲音的詩會現場再次安靜了下來。


    人們細細咀嚼眾人之言,再聯想葉小侯爺方才所言的話。


    得出了一個他們不願意接受卻又不得不接受的現實。


    那便是如今的儒生,從老到幼,從大靖到其他藩國。


    無一人有開拓精神,都在吃老本!


    這般安靜一直持續了十幾息的時間。


    終於是有人忍不住站出身來,對著台上的葉玄抱拳作揖,旋即朗聲道。


    “葉小侯爺便是當真如你所言,如今我大靖乃至整個九州天下的讀書人不思進取,你可是有什麽法子改變如今現狀?亦或者說,今日你這般高聲呼喊,是想要喚醒我等?”


    “自然!”


    葉玄此刻身形筆挺,立在台前宛若一株青鬆。


    神色冷峻的望著那說話之人,旋即輕輕頷首。


    “葉某今日既然敢當眾開噴天下讀書人,自然有改變這一切的法子,否則豈不是純純的得罪天下讀書人,平白為自己樹敵?”


    他此話一出。


    所有人都是眉頭猛地一揚。


    尤其是永盛帝和其身旁的鄭千秋,更是眼神驟然變得凝聚起來。


    死死的盯視著他。


    這小子莫不是當真要於今日發表什麽驚世駭俗的演說吧?


    一想到這小子一項是語不驚人死不休的說話風格。


    兩人卻也是對其即將說的話有了幾份期待。


    其餘在場的其他人,反應機敏的也聽出了其中的玄機。


    立時,神色變得嚴肅認真起來,更是屏氣凝神,等待葉玄的下文。


    “但不知葉小侯爺準備如何改變如今之現狀?要知道治學非一朝一夕,想要短時間內改變現狀卻是不易,想要造就大儒、鴻儒乃至半聖,亞聖一般的存在,更是需要機緣,非是葉小侯爺想便是能成的。”


    “嗬嗬,不必閣下說,葉某自然知曉這些。”


    “如今的天下人,除南晉一國之外,各國儒家經典遺散厲害,很多精義並不完善,這乃是如今遲遲出不了半聖、亞聖的關鍵之所在,隻要解決了這一點,我想未來五年,十年必定會有更多的大儒出現,說不準一些人早已經是臨門一腳,若是能得到完整的儒道傳承,便可捅破窗戶紙,一躍成聖也未可知。”


    “葉小侯爺此番意思,是想讓我南晉將我南晉收藏的儒家經典貢獻出來不成?”


    葉玄話音未落。


    南晉一方的學子卻是不幹了。


    一個個變得義憤填膺起來。


    便是台上,先前因為《勸學》篇而變得頗為禮遇的南晉諸人也都是變得麵色難堪起來。


    要知道當年從大梁繼承的儒家經典乃是南晉的立國之本。


    若是沒有這些東西。


    南晉身為偏居東南的小國,何德何能可以吸引天下的學子趨之若鶩。


    論繁華富庶,南晉自也排得上號,但大靖的長安城,洛陽城,邯鄲城,臨淄城乃至於大靖南地的沿江城市,自不會比南晉臨安弱上幾份。


    更莫要說在大靖,還有高官厚祿可得。


    可為何南晉卻是能吸引大批學子呢。


    說到底,還不是因為有一些儒家經典大靖沒有,他國沒有。


    不得已為了求學,也為了精進自身學識,一些人不得不前去臨安求學。


    而南晉皇室便借由這一點,便可與這些想要求得“真經”的學子們簽訂下一些賣身契。


    這些年,包括大靖在內,靠著這個法子,不知多少學子被南晉綁定。


    這也是為何,明明南晉占據了江南富庶之地,明明大靖有一萬個理由滅掉南晉。


    但每每施行起來,被各種與南晉有牽扯的大靖官員所阻撓。


    而如今,永盛帝在長安城的肅清。


    與其說是針對黨項和突厥,更不如說更是針對南晉。


    一句話!


    正是靠著當年僥幸得來的儒家經典,南晉才有了立國兩百年而不倒的資本。


    現在葉玄此番話,近乎是直白的想要讓他們南晉拱手將這些瑰寶出讓出來。


    他們又豈會願意?


    這不是等於直接抽他們的老本嗎?


    “葉小侯爺,當初我南晉得到這部分儒家經典可是耗費了不少心血,更是因此死了不少人,你這般嘴巴一張一合,便想讓我南晉將這些拱手相讓,似乎有些過分了吧?”


    柳如風此刻眼神也變得淩厲起來。


    他雖想要借助大靖的扶持上台。


    可卻也清楚那些儒家經典要義乃是南晉的立國之本。


    倘若現在將這些讓出去,那南晉也便失去了吸引天下學子的資本。


    即便是自己最終上位,恐怕南晉離滅國也就不遠了。


    “六皇子所言不錯,葉小侯爺。即便是你所言都是對的,可當初我南晉奪得這些儒家經典卻也是耗費了巨大的心血,豈能是說讓出來便讓出來的?”


    墨無爭也隨之開口。


    他的眼神同樣陰冷,不懷好意。


    “傻叉,你他娘的還在替那狗屁的三皇子賣命呢,殊不知你們整個墨家都要倒戈了,老子倒是要看看到時候你如何自處,哦,對了,你怕不是未必能活到那時了。”


    葉玄心中腹誹。


    此次南晉針對永盛帝的刺殺。


    想來這位表哥也是有份的。


    永盛帝能放過自己的親閨女,可絕對不會放過眼前這位。


    畢竟,這件事,總是要有人出來承擔罪責的。


    否則,又怎麽能殺雞儆猴呢?


    你現在在老子麵前就是一具屍體!


    “六皇子,墨公子,是否反應有些過激了?誰告訴你們,葉某要你們南晉將所得的儒家經典貢獻出來了?”


    “怎麽,你不是這般想法?”


    “你到底想怎麽做?”


    柳如風與墨無爭俱是一怔。


    他們實在是不明白,如今這般情形之下。


    想要補全遺散的儒家經典,重新讓整個天下的儒道徹底弘揚,除了這一條路還有什麽辦法。


    “我自然不是這般想法!”


    “話說回來,就算是我真的想,你們南晉會願意嗎?”


    “倘若你們南晉當真有這般度量,早在上次我大靖孔半聖登門之時便將那些儒家經典要義貢獻出來了,又豈會等到現在?”


    “孔半聖尚且不能讓你們如此,我葉玄一介匹夫,無德無名,更無勢壓迫你們南晉,你們南晉豈會願意拱手相送?”


    說到這般。


    柳如風、墨無爭,以及其他幾位南晉學子臉色驟然一僵。


    當年孔半聖登門的確是有求南晉將儒家那些典籍散布天下,以主張九州天下文運的意思。


    但最終,自己南晉沒有答應。


    為此,才引起了後來孔半聖一人獨挑南晉文壇的一幕。


    說來,那件事也隻不過是孔半聖不想空手而歸,而與南晉定下了規矩,通過文鬥,求取基本連孔半聖都未曾度過的儒家典籍,以供自己研究所用。


    孔半聖尚且如此,更遑論現在的葉玄了。


    想明白了這一點,幾人對於己方的巨大反應顯得有些尷尬起來。


    “葉小侯爺既不是讓我南晉將儒家經典送出,卻又當如何補全遺落的儒家經典呢?莫不是憑空變出來?”


    “不錯,葉小侯爺,你可不要告訴在下,是想從民間搜羅。這民間雖然可以搜羅一些雜篇出來,可卻都未經過任何的考證,而且一些儒家經典,尤其是孔孟二聖的經典著作,俱是孤本,想要從民間得到,隻怕難如登天!”


    說話的乃是另外一名南晉學子。


    他神情帶著一抹戲謔之意。


    在他看來,想要搜羅補全儒家經典,隻有兩條路可走。


    一條便是他們南晉願意將文淵閣和各大家族搜集的儒家典籍出讓出來,以供天下閱覽。


    另外一條便是從民間搜羅。


    第一條法子可行性高,但是南晉皇族絕對不會同意。


    南晉的各大文壇大家族也絕對不會同意。


    至於第二條,則機會更為渺茫。


    若民間當真有可能,大靖自然也不會上門求南晉求了兩百年了。


    永盛帝,大靖朝臣,連同台下的大靖百姓,齊刷刷的盯著葉玄,靜待其如何回答。


    “我自是不會殺到在民間搜尋,也不會自討沒趣的與你們南晉討要。”


    “那你是想?”


    “山人自有妙計!一個月之後,葉某便會補全先前遺散的所有儒家經典,不光補全,在下還會據此做進一步的延伸和解析。”


    “一個月之後便可補全?哼,葉小侯爺,你怕不是白日做夢不成?”


    “葉小侯爺,不是在下笑話您,若無我南晉相助,這天下的儒家經典便不可能補全!”


    南晉一方,方才的學子笑了。


    隻怕隻有做春秋大夢,方能補全吧。


    若是大靖方當真有這本事豈會等到現在?


    “姐姐,你說玄哥他真的有辦法嗎?”


    趙凝雪見葉玄被南晉方的人嘲諷,心中氣憤不已。


    “我不知道。”


    輕輕搖頭,蕭凝冰方才明媚的眼眸露出一絲疑色。


    “不過我知道,若是大靖當真有辦法的話,也不至於這兩百餘年,文脈之爭屢屢輸給南晉了。”


    “說的也是,父皇其實不止一次的想要補全儒家遺散的典籍,可是想了各種辦法,甚至想向南晉許以重金,卻是都不得,玄哥他又有什麽辦法呢?”


    神情一黯,趙凝雪話音不由的也有些泄氣。


    不光是她們姐妹二人。


    包括永盛帝在內,近乎所有大靖人,幾乎對葉玄這誇下的海口都不抱希望。


    這時,葉玄卻是戲謔的一笑。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


    “正己而不求於人則無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此三句話一出。


    其他人尚不覺得如何。


    因為在場絕大多數人從未聽過這些句子。


    隻覺得葉玄這三句話極其的富含哲理,好似儒家先哲所言一般。


    而原本對葉玄報之以鄙夷之色的一幹南晉學子,尤其是柳如風與墨無爭卻是臉色大變。


    “你……怎麽可能?”


    “你怎會中庸裏的句子,你看過中庸?”


    “我不光看過,而且盡皆能背誦下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無敵小侯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黑暗崛起@qimiaoCbEUS1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黑暗崛起@qimiaoCbEUS1並收藏無敵小侯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