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盤點物資,炸豆腐丸子
隨身空間之傻女傍上了國家爸爸 作者:吾愛養樂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姐,我回來了。”
宋雅抬頭一看,嗬!
大半籃子。
估摸著有幾十個,加上自己偷渡出來的鴨蛋,裝滿那個陶罐應該差不多。
抬步迎了上去,接過籃子問道:“都去誰家了?”
“餘奶奶家二十個,大奶奶家十五個,陳三奶奶家二十個。”
“你給許諾了啥東西?”宋雅記下之後,頭也不回的往灶房走去。
“嘿嘿,姐,都用錢,三分錢一個。陳三奶奶聽說咱要醃鹹蛋,就說用雪水醃的好吃。我順口說了一句咱家就是用雪水,陳三奶奶說等泡好了她來換幾個。我答應了。”
宋雅一聽,點了點頭,“成,我知道了。”
接下來的兩天,雪時大時小,宋雅姐弟除了掃雪就是鏟雪。
這兩天那罐雪已經化成水了,雪水泡鹽蛋也在宋淩不錯眼的關注下完成。
看著宋雅將陶罐蓋上,宋淩砸吧了一下嘴巴,“好期待陶罐開封的日子,吸溜~”
“咋這麽饞呢?”宋雅不忍直視的說了一句。
“姐說的那麽好吃,我肯定饞啊。”
“明兒我早起去公社買肉,回來包餃子。咱院子裏的雪就不鏟了,留著凍東西。”宋雅把陶罐搬到鹹菜壇子旁邊,走過來說道。
“我也去。”
“你要不怕凍,那就一起去。”
“不怕。我穿的可暖和了。”
“成。餘奶奶說明兒她要做豆腐,我拎點黃否去餘奶奶家換豆腐。你去不去?”
“去。我去找石頭哥玩兒。姐,等我一下。”說著,宋淩回屋往兜裏裝了些核桃鬆子跑了出來,“好了,咱走吧。”
“成,走吧。”
姐弟倆拎著黃豆來到餘桂花家,見院門半開,“餘奶奶,餘奶奶在家嗎?”
“小雅姐,小淩子,奶,是小雅姐和小淩子來了。”跑出來的石頭和兩人打了一個招呼,又回頭衝著灶房裏忙碌的餘桂花喊了一嗓子。
“快讓你小雅姐和小淩子進來,外麵凍,屋裏暖和。”
“哎好。小雅姐,小淩子趕緊進屋,我爺奶在灶房忙著做豆腐。”
“不是說明兒做嗎?”宋雅一聽,問出了心裏的疑惑。
“換豆腐的有點多,我奶說明兒再做有點搞不贏。小雅姐要換多少豆腐?”
“小雅來了,我這忙著,你準備換多少豆腐?”石頭剛問完,餘桂花就從灶房走了出來,衝著宋雅問道。
“餘奶奶,這是五斤黃豆,我換五斤豆腐。”
“成,明兒做好給你送家去。”
“好,謝謝餘奶奶。小淩,走了。”
“姐,我再玩兒會兒就回去。”
宋淩正和石頭看著連環畫,哪裏舍得現在就回家。
宋雅知道他心裏有數,叮囑他別亂跑就家去了。
隊裏不是隻有餘桂花會做豆腐,而是她做豆腐的手藝是祖傳的,做出來的豆腐那也是頂頂好。
如今都是用的傳統製作方法,別人一斤黃豆能出一斤三兩豆腐,而她餘桂花一斤黃豆能出一斤六兩豆腐。
供銷社一斤豆腐7分錢,加一斤豆腐票,而黃豆則是6分錢一斤。
她家換豆腐,則用一斤黃豆可以換一斤豆腐。所以,每年下雪後,村裏人都會提著黃豆來她家換幾斤豆腐。
回到家,宋雅下地窖盤點家裏的物資。
接下來可是要在家宅到來年三月中旬。
算起來,可是整整四個月的時間。
大白菜兩百多棵、蘿卜有七八十根、白菜秧有兩籃子、菠菜一籃子、地瓜二百斤、土豆三百斤、各種菜幹和蘑菇幹也有好幾袋。
又看了看掛成排的臘雞臘兔臘魚臘肉、風吹排骨風吹雞和兔和存放的糧食,還有灶房裏的鹹菜酸菜,宋雅覺得今年真是個豐收年。
果然。
自己真是一個勤儉持家的好寶寶!
有了這些東西,空間裏的東西不用往外倒騰了,接下來的四個月,不怕造了。
至於在房裏種菜,宋雅不打算做。
她決定趁著這段時間,盯著宋淩在家讀書。
她記得兩年後就會開課,到時候十歲的宋淩可以直接讀初一,十四歲高中畢業。
至於自己,兩年後就是十三歲了,直接讀高二,也是十四歲高中畢業。
至於大學,她要等高考恢複後再去讀。
這期間的幾年,自己又做點什麽呢……
………
……
第二天。
姐弟倆吃過早飯,深一腳淺一腳的到了公社,直奔供銷社。
宋雅給了宋淩三斤肉票和三塊錢,讓他排隊買肉,自己背著背簍去了其他櫃台。
在裏麵轉了一圈,宋雅花了一塊錢和一斤糖票買了一斤水果糖,又花了七毛錢買了五斤鹽,見快輪到宋淩了,就走了過來。
“你們姐弟今兒買什麽肉?五花肉八毛、瘦肉五毛八。”賣肉的大叔看見宋雅姐弟倆,咧著嘴笑道。
想著包餃子,宋淩笑著說道:“陳伯伯,我們買一斤五花肉,兩斤瘦肉。”
“成,一共一塊九毛六分錢,加三斤肉票。”說著,大漢就將割好的肉放進宋淩的背簍。
宋淩數好錢遞了過去,“謝謝陳伯伯,陳伯伯再見。”
“陳伯伯再見。”
“再見,回去路上慢著點。”
“知道啦。”
姐弟倆回到家,已經是晌午了。
簡單做了一個麵條吃,宋淩就被趕去看書了。
宋雅則去餘桂花家把換的豆腐拿回家,又去地窖拿了三顆白菜和一些蘑菇幹出來,就開始剁肉。
剁好的肉沫宋雅分成了大中小的三份。
將泡發的蘑菇幹洗淨切碎末。
一切準備就緒,宋雅就往裝了中號肉沫的盆裏打了五個雞蛋,放入蔥末和鹽,用手抓勻後放了三斤豆腐,又放入蘑菇碎抓勻。
“小淩,來幫姐燒一下火,姐炸點豆腐丸子。”
豎著耳朵聽著灶房動靜的宋淩一聽到自家姐姐的聲音,連忙開口應聲,“來了。”
話還沒落下,就放下了手裏的書,噌的一下跑了出來。
冷鍋倒油。
在油溫差不多時,宋雅一手擠丸子,一手將丸子往油鍋裏放。
時不時的用鏟子扒拉一下鍋裏的丸子,讓他們受熱均勻。
用笊籬將金黃的丸子撈出放在盆裏,宋雅繼續擠丸子。
炸了三次,才把豆腐丸子炸完。
複炸之後,宋雅留出一碗晚上吃,其他的準備晾涼之後凍在院子裏。
宋雅抬頭一看,嗬!
大半籃子。
估摸著有幾十個,加上自己偷渡出來的鴨蛋,裝滿那個陶罐應該差不多。
抬步迎了上去,接過籃子問道:“都去誰家了?”
“餘奶奶家二十個,大奶奶家十五個,陳三奶奶家二十個。”
“你給許諾了啥東西?”宋雅記下之後,頭也不回的往灶房走去。
“嘿嘿,姐,都用錢,三分錢一個。陳三奶奶聽說咱要醃鹹蛋,就說用雪水醃的好吃。我順口說了一句咱家就是用雪水,陳三奶奶說等泡好了她來換幾個。我答應了。”
宋雅一聽,點了點頭,“成,我知道了。”
接下來的兩天,雪時大時小,宋雅姐弟除了掃雪就是鏟雪。
這兩天那罐雪已經化成水了,雪水泡鹽蛋也在宋淩不錯眼的關注下完成。
看著宋雅將陶罐蓋上,宋淩砸吧了一下嘴巴,“好期待陶罐開封的日子,吸溜~”
“咋這麽饞呢?”宋雅不忍直視的說了一句。
“姐說的那麽好吃,我肯定饞啊。”
“明兒我早起去公社買肉,回來包餃子。咱院子裏的雪就不鏟了,留著凍東西。”宋雅把陶罐搬到鹹菜壇子旁邊,走過來說道。
“我也去。”
“你要不怕凍,那就一起去。”
“不怕。我穿的可暖和了。”
“成。餘奶奶說明兒她要做豆腐,我拎點黃否去餘奶奶家換豆腐。你去不去?”
“去。我去找石頭哥玩兒。姐,等我一下。”說著,宋淩回屋往兜裏裝了些核桃鬆子跑了出來,“好了,咱走吧。”
“成,走吧。”
姐弟倆拎著黃豆來到餘桂花家,見院門半開,“餘奶奶,餘奶奶在家嗎?”
“小雅姐,小淩子,奶,是小雅姐和小淩子來了。”跑出來的石頭和兩人打了一個招呼,又回頭衝著灶房裏忙碌的餘桂花喊了一嗓子。
“快讓你小雅姐和小淩子進來,外麵凍,屋裏暖和。”
“哎好。小雅姐,小淩子趕緊進屋,我爺奶在灶房忙著做豆腐。”
“不是說明兒做嗎?”宋雅一聽,問出了心裏的疑惑。
“換豆腐的有點多,我奶說明兒再做有點搞不贏。小雅姐要換多少豆腐?”
“小雅來了,我這忙著,你準備換多少豆腐?”石頭剛問完,餘桂花就從灶房走了出來,衝著宋雅問道。
“餘奶奶,這是五斤黃豆,我換五斤豆腐。”
“成,明兒做好給你送家去。”
“好,謝謝餘奶奶。小淩,走了。”
“姐,我再玩兒會兒就回去。”
宋淩正和石頭看著連環畫,哪裏舍得現在就回家。
宋雅知道他心裏有數,叮囑他別亂跑就家去了。
隊裏不是隻有餘桂花會做豆腐,而是她做豆腐的手藝是祖傳的,做出來的豆腐那也是頂頂好。
如今都是用的傳統製作方法,別人一斤黃豆能出一斤三兩豆腐,而她餘桂花一斤黃豆能出一斤六兩豆腐。
供銷社一斤豆腐7分錢,加一斤豆腐票,而黃豆則是6分錢一斤。
她家換豆腐,則用一斤黃豆可以換一斤豆腐。所以,每年下雪後,村裏人都會提著黃豆來她家換幾斤豆腐。
回到家,宋雅下地窖盤點家裏的物資。
接下來可是要在家宅到來年三月中旬。
算起來,可是整整四個月的時間。
大白菜兩百多棵、蘿卜有七八十根、白菜秧有兩籃子、菠菜一籃子、地瓜二百斤、土豆三百斤、各種菜幹和蘑菇幹也有好幾袋。
又看了看掛成排的臘雞臘兔臘魚臘肉、風吹排骨風吹雞和兔和存放的糧食,還有灶房裏的鹹菜酸菜,宋雅覺得今年真是個豐收年。
果然。
自己真是一個勤儉持家的好寶寶!
有了這些東西,空間裏的東西不用往外倒騰了,接下來的四個月,不怕造了。
至於在房裏種菜,宋雅不打算做。
她決定趁著這段時間,盯著宋淩在家讀書。
她記得兩年後就會開課,到時候十歲的宋淩可以直接讀初一,十四歲高中畢業。
至於自己,兩年後就是十三歲了,直接讀高二,也是十四歲高中畢業。
至於大學,她要等高考恢複後再去讀。
這期間的幾年,自己又做點什麽呢……
………
……
第二天。
姐弟倆吃過早飯,深一腳淺一腳的到了公社,直奔供銷社。
宋雅給了宋淩三斤肉票和三塊錢,讓他排隊買肉,自己背著背簍去了其他櫃台。
在裏麵轉了一圈,宋雅花了一塊錢和一斤糖票買了一斤水果糖,又花了七毛錢買了五斤鹽,見快輪到宋淩了,就走了過來。
“你們姐弟今兒買什麽肉?五花肉八毛、瘦肉五毛八。”賣肉的大叔看見宋雅姐弟倆,咧著嘴笑道。
想著包餃子,宋淩笑著說道:“陳伯伯,我們買一斤五花肉,兩斤瘦肉。”
“成,一共一塊九毛六分錢,加三斤肉票。”說著,大漢就將割好的肉放進宋淩的背簍。
宋淩數好錢遞了過去,“謝謝陳伯伯,陳伯伯再見。”
“陳伯伯再見。”
“再見,回去路上慢著點。”
“知道啦。”
姐弟倆回到家,已經是晌午了。
簡單做了一個麵條吃,宋淩就被趕去看書了。
宋雅則去餘桂花家把換的豆腐拿回家,又去地窖拿了三顆白菜和一些蘑菇幹出來,就開始剁肉。
剁好的肉沫宋雅分成了大中小的三份。
將泡發的蘑菇幹洗淨切碎末。
一切準備就緒,宋雅就往裝了中號肉沫的盆裏打了五個雞蛋,放入蔥末和鹽,用手抓勻後放了三斤豆腐,又放入蘑菇碎抓勻。
“小淩,來幫姐燒一下火,姐炸點豆腐丸子。”
豎著耳朵聽著灶房動靜的宋淩一聽到自家姐姐的聲音,連忙開口應聲,“來了。”
話還沒落下,就放下了手裏的書,噌的一下跑了出來。
冷鍋倒油。
在油溫差不多時,宋雅一手擠丸子,一手將丸子往油鍋裏放。
時不時的用鏟子扒拉一下鍋裏的丸子,讓他們受熱均勻。
用笊籬將金黃的丸子撈出放在盆裏,宋雅繼續擠丸子。
炸了三次,才把豆腐丸子炸完。
複炸之後,宋雅留出一碗晚上吃,其他的準備晾涼之後凍在院子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