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藏羚羊號與地球隔著數十萬公裏的距離,以鵲橋中繼星的帶寬,光是把藏羚羊號上麵運轉的設備參數和位置信息傳回來就已經有些吃力了,所以想看到實時畫麵是不可能的。


    之前國內公布的月球車視頻以及其他實驗的視頻,都是拍攝完成之後,再慢慢傳回地球的。


    陳神和飛控大廳裏的其他工作人員都隻能通過屏幕上單調的參數了解飛船現在的情況。


    轉眼間就到了入軌的關鍵時刻。


    “入軌準備。”


    在大廳裏,總控依照以往航天任務的慣例向全場通報飛行器接下來的動作。


    隻不過藏羚羊號並不需要他們進行額外的操作,自動駕駛係統可以自動完成入軌操作。


    不過就算如此,大家還是不敢掉以輕心。


    在陳神的旁邊,何偉額頭上已經冒出了一層密密的細汗,緊緊盯著大屏幕上的參數不放,生怕自己一個分心,飛船就步了sls的後塵。


    陳神倒是氣定神閑,不時還轉過頭安慰他,“不用太緊張,現在這種情況再怎麽擔心也是沒有用的,所以聽天由命就好了,如果真的出現意外了,我們把原因找出來,再造一架新的飛船就好了,說不定以後新飛船的第一個任務就是把舊飛船的殘骸打撈回來……”


    不知道為什麽,何偉聽到這個安慰之後,反倒顯得更加緊張了,活像熱鍋上的螞蟻:“你這越說,我就越是提心吊膽啊……”


    “……”


    關注公 眾號


    陳神發誓他說的都是十分符合客觀規律的真心話。


    不過何偉再擔心,現在也是無濟於事。


    月球跟地球之間的通信延遲在理論上是大約三秒,不過算上設備、信號中繼處理和其他原因造成的延遲,時間會比三秒更久。


    也就是說,當他們這邊看到飛船出現異常的時候,飛船早在更早之前就已經出現故障了。


    飛船雖然可以在地麵上進行遠程操作,但是在這種延遲下,想要操作飛船自救就相當於頂著三秒以上的延遲打遊戲……


    根本不可能贏。


    而且藏羚羊手動狀態下需要的操作可比打遊戲複雜多了。


    所以,如果飛船真的出了問題,他們隻要躺平就好。


    屏幕上的參數不時跳動,連動著何偉乃至現場所有人的心跳和呼吸節奏,每一次變化出現的時候,大家都會不自覺地屏住呼吸,生怕參數一下子從綠色跳轉到紅色,更怕大廳裏響起警報。


    在大屏幕上,飛船的參數和位置信息逐漸變化,離預定的軌道也越來越接近。


    何偉十指緊緊扣住,嘴裏不停地念叨著:“一定沒問題的,一定沒問題……”


    而在周圍,負責飛船各個功能調控的遠程操作人員都已經做好了準備,雖然他們的操作大概率拯救不了飛船……


    在飛控大廳的後麵,中心電視台的記者同樣拿好的攝像機,準備把曆史性的一刻記錄下來。


    【入軌成功】


    忽然,在大屏幕的正中間,一個顯眼的空位上,顯示出四個醒目的大字。


    全場頓時發出歡呼,陳神在自己的位置上鼓掌,何偉一直扣著的雙手鬆開,裏麵手掌已經全部是汗。


    後方的記者也第一時間把喜報發回總部。


    早已編輯好的通稿第一時間發送,向全世界宣布藏羚羊號已經入軌成功!


    成功入軌之後,藏羚羊號隻需要在軌道上運行,然後經過豐富海撞擊點的時候減速下降就可以了。


    這些操作毫無難度,最有可能出現問題的就是藏羚羊號對月球引力係數的不熟悉,導致推力輸出錯誤。


    但是這個問題不管是陳神還是何偉都已經早早考慮到,這種情況根本不可能出現。


    在入軌成功之後,藏羚羊號還需要在軌道上麵平穩運行一段時間,然後才能到達嫦娥一號的撞擊地點。


    此時的大廳裏也越發忙碌起來,在確定任務成功幾率足夠大之後,中心電視台的團隊在現場架起了攝像機,對後麵的登月直播進行轉載。


    而在藏羚羊號入軌成功的新聞發出之後,國內外的目光都第一時間放到了國內。


    這還是近幾十年來,除了月球車之外,唯一一艘即將正式抵達月麵的飛船。


    許多人都第一時間進入了中心電視台的直播間,然而觀眾們現在隻能看到在演播廳的主持人還有飛控大廳的實況,偶爾還有一段藏羚羊登月的3d模擬視頻。


    沒辦法,條件艱難,月球直播需要等待激光通信架設成功才可以實現。


    現在的藏羚羊連一張圖片都傳不回來,中繼星的帶寬已經被運行參數全部占滿了。


    一直等了一個多小時,軌道上的藏羚羊才抵達了預定的坐標,無驚無險地減速降落。


    月球東經52.36度,南緯1.50度。


    這是嫦娥一號的地點,而大屏幕上顯示,藏羚羊號就降落在這個坐標旁邊。


    也正是從這時候起,藏羚羊號轉為半手動操作。


    因為接下來到了放出飛船上麵實驗載荷的時候,自動駕駛係統可幹不了這個活兒。


    “準備放出激光通信車。”現場總指揮對著麥克風指揮。


    為了方便,激光通信係統是整合到了一輛無人車裏,所以也可以叫激光通信車。


    在大廳各處,許多人按照預先演示的規程操作起來。


    藏羚羊內部的空間被分割成兩個區域,一個是待命區,一個是儲存區,其中待命區與後艙門相接通。


    兩個區之間安裝了一道氣壓門用於防止儲存區氣壓泄漏,而計劃中最先下地的激光通信車在上天之前就已經放到待命區固定好,氣壓門也被關上了。


    按照計劃,現在隻需要打開藏羚羊的後艙門。


    這扇後艙門會緩緩放下形成一道斜梯。


    然後啟動激光通信車,控製它走下斜梯,接著再啟動通信模塊,調試好信號之後,國內就可以看到月球的實時畫麵了。


    在這個過程中,工作人員隻要負責按下各個環節的啟動鍵,無人車會自動執行相應的程序。


    很快,在大屏幕上的參數顯示,所有預定作業都順利完成。


    雖然沒有實時畫麵,但是在三十八萬公裏外的月球,激光通信車已經通過斜梯接觸到了月球的土壤。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電影黑科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第十個小號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第十個小號角並收藏電影黑科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