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沒有忘記當時的承諾!
四合院:獲得係統空間和逆天悟性 作者:及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我是真的想現在就把貨款給你,但這事兒我說了不算,得聽楊廠長的意見才行。”
事情說到這,也沒什麽可搪塞的了。何況現在的軋鋼廠已經完全歸國營管理,而不是半公半私的狀態了。
楊忠國當即表示:
“貨款方麵沒問題。”
“既然平安同誌負責這事,我們絕對信得過你。”
“明天,這筆貨款就會到位。”
李平安笑了笑,突然換個話題問道:
“對了,楊廠長,聽說以前我們在軋鋼廠開了分廠生產電風扇,現在那邊情況怎麽樣了?”
提起這個,楊廠長不由皺起了眉頭:
“平安同誌的設計當然是最先進的,功率和外觀都是頂級的。”
“可惜的是銷路一直不太好。”
“第一批電風扇已經上市了,但是買的沒幾個。這種東西本來就不是一般人能消費得起的。”
李平安點點頭:
“那出口情況如何?有沒有機會把它們銷往海外?”
楊忠國聽罷,有些驚訝地看了李平安一眼,沒想到他也想到了出口。然而這個問題的確不容易回答:
“我之前也考慮過出口,但難度很大。”
“我們的工業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很弱。”
“現在國內雖然有些出口商品,但主要都是水果、蔬菜和一些肉類製品,許多肉類還會加工成罐頭。而工業產品出口……難啊!”
楊忠國這話並不是在找借口。事實上,國內的工業技術和產品質量確實難以獲得國際市場的認可。
李平安聽後點了點頭,接著說道:
“確實如此。”
“不過我剛好認識一位來自 ** 的商人,她對我們的電風扇很感興趣,希望引進一批到 ** 試銷。”
“真有這回事?”
楊忠國聽罷欣喜不已。如果真能出口成功,這不僅僅意味著銷售額的增長,更表明軋鋼廠的產品獲得了 ** 的認可,這對整個工廠來說是一項巨大的榮譽,肯定會有相應的宣傳。
這將是一筆重要的政績。
楊忠國急忙詢問詳細情況,李平安回答:
“這位商人從事中俄貿易,對各種商品都很了解。她無意間看到我們的電風扇,覺得特別感興趣。我會讓她來廠裏洽談,能否合作還得看你們的努力。”
“我目前還在前門街道辦工作,這事兒不便過多幹涉。”
楊忠國聽完,激動地搓著手。
這確實是個絕佳的機會。如果真能將電風扇出口到毛熊,那他們軋鋼廠在兄弟單位麵前也能挺起胸膛,風光一把。
要知道,目前為止,還沒有哪家工廠能夠將自己的工業品出口到國外。
相比之下,楊忠國的激動溢於言表,而李平安則顯得非常淡定。
畢竟在後世,
中國早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出口國。
各類商品,
源源不斷地流向世界各地。
一台小小的電風扇又能算得了什麽?
再說,李平安也不覺得這些電風扇能有什麽大銷路。
即便真的出口了,頂多也就是賺點名聲罷了。
李平安接著說道:
“電風扇隻是普通產品。”
“就算毛熊進口,銷量也不會很高。”
“但我想到一樣東西,若是能製作出來,在毛熊一定會有不錯的市場。”
“稍後。”
“我會把設計圖先畫出來。”
“你們這邊可以先做一些樣品,看看效果如何。”
又有新東西?
楊忠國和李衛民都驚訝不已。
他們並不是不相信李平安的話,畢竟李平安在工業部是大名鼎鼎的人物。
他們以前就聽說過許多有關他的事跡。
現在李平安說他有新的設計方案,自然是沒有問題的。 這才是真正的自信。
東西還隻在頭腦中,甚至沒有具體的構思,
但李平安已經堅信它將會暢銷。這就是自信。
楊忠國由衷地讚歎道:
“平安同誌果然技術過硬,在這方麵無人能及。”
“這就是你的本事。”
“難怪整個工業部都在傳頌你的傳奇。”
“平安同誌,你手上的工作何時能完成?希望你能盡早回到廠裏。”“現在廠裏正在擴展規模。”
“但。”
“我們的產品依然不夠明確。”
“主要是為其他機械廠加工零部件,缺少屬於自己的核心產品。”“這種情況非常被動。”
“大家都在等你來帶領我們改變這一切。”
這番話並非客套,而是楊忠國的真誠之言,他確實為這些問題憂心忡忡。
李平安微笑著回答:
“我的工作也快完成了。”
“畢竟這是我們國家第一家公私合營的企業,之前我還向某位領導保證,一個月內要使企業的盈利能力大幅提升。”
“現在時間所剩不多了。”“等事情結束。”
“我就馬上過來!”
李平安離開時,
楊廠長和李主任二人一直送到辦公樓樓下,目送著他離去。
軋鋼廠離食堂和辦公區並不遠。
傻柱剛從廁所回來,走到食堂後廚時,正好看到楊廠長和李主任二人恭敬地送別李平安,並目送他騎車離開。
傻柱以為自己眼花。
可是。
眼前確實就是李平安!絕對沒錯!
為什麽楊廠長和李主任要親自送他,他到底來做什麽了?
傻柱徹底蒙了!
以前。
當婁振華還在廠裏時,
李平安和婁的關係很好,常來廠裏。
那個時候,機械廠還是 ** 的下屬企業,李平安如果與婁振華熟識,來廠裏也很正常。
然而現在,
這裏已經成了國有企業。
為什麽李平安還能與廠長談笑風生?
前門街道。這天。
街上異常熱鬧。
區裏的工作人員帶著一行人來到了前門大街,隊伍前麵的是李德國。
他身後跟著的是黃書記和區裏的其他工作人員。
望著四周熱鬧的場景,黃誌國不住地點頭,隨後對李德國問道:
“德國同誌,我記得第一家公私合營開業的時候,我也在這裏,李平安同誌當時還說過了。”
“那兩家店的營業額一定會大幅提升。”
“如今,一個月已經過去,我今天特意來看看情況如何。”
現在的李德國已經擔任副區長,他以前是街道辦主任。來到前門街道,李德國有種回家的感覺。聽黃書記這麽問,他立刻答道:
“李平安同誌的能力是眾所周見的,既然他當初這麽說,肯定是胸有成竹的。”
“反正我們都來了,一會就能知道結果。”
說話間,他們已經接近那兩家店的範圍。還未見到李平安,卻發現遠處一家小酒館門口竟然排起了長長的隊伍,很多人手拿飯盒或搪瓷盆,顯然,他們是要來用餐的。
見到這一幕,黃誌國和李德國都顯得頗為驚訝。黃誌國皺眉說道:
“這連中午11點都不到吧,怎麽這麽早就來排隊了?真是難以置信!”
“這不會是哪個小子故意搞出來的吧?”
不過他心裏也知道不太可能,即便有人想請“托”,也不會光明正大地請這麽多人,未免太囂張了。這時,李平安從店裏走了出來,見到黃誌國他們,便走過來打招呼:
“黃書記,李區長,你們真準時,這是來檢驗我的工作了嗎?我可沒有忘記當時的承諾!”
黃誌國指著那邊的長隊問李平安:
“這都還沒到飯點,你們這怎麽就這麽多人都在排隊?這生意也太火了吧。”
“這街上有很多飯店和餐館,他們有必要這樣嗎?吃個飯還要早早地來排隊。”
李平安笑了笑,回答道:
“老百姓都說‘民以食為天’,關乎吃飯的事,大家都認真得很。”
“這生意火爆是因為這裏真的值得他們排隊。如果晚一些來,人更多,餓著肚子排隊可不好受。”
“何況這裏的菜不僅好吃,價格也公道,是大家的首選!”
旁邊的人聽到這自誇自擂的話,都忍不住翻了個白眼,隻有李平安能如此坦率地說這種話,如果是其他人這樣說,肯定會被嫌惡心。但黃誌國不再糾結這個問題,而是好奇地問:
“你們這裏是食堂,菜品卻很豐富。外頭都這樣了,裏麵豈不是一片混亂?”
“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說著,大家一起朝裏麵走去,李平安則在前麵帶路。
走進食堂後,黃誌國他們感到意外的是,裏麵的場麵竟然是井井有條。李德國看到眼前的情景,也是感到有些疑惑。李平安看出了他們的疑問,解釋道:
“不要感到奇怪,我們這裏和其他工廠食堂不同,不是所有的菜都擺在一起,最後統一結賬。”
“那樣會亂成一團。我們現在這裏采用的是流水線式的作業,更加高效有序。”
“通常情況下,每個打菜的人麵前隻會有兩三個菜,這樣更加方便。”“如果菜太多,比如六七個,你就得記住好幾個價格。”
“問題在於——”
“還得算賬。”
“現在這種情況,隻需要做最簡單的加法就可以了。”“打一個菜,支付相應的價格即可。”
“即使打兩個菜也沒問題。”
“一個打菜位上最多也隻有兩個價格。”聽到這話,黃誌國問道:
“打菜本來就是一兩個人的事情。”
“但是你這裏有三個人負責打菜,會不會有點浪費人力?”“再說了,總共也就那麽幾道菜。”
事情說到這,也沒什麽可搪塞的了。何況現在的軋鋼廠已經完全歸國營管理,而不是半公半私的狀態了。
楊忠國當即表示:
“貨款方麵沒問題。”
“既然平安同誌負責這事,我們絕對信得過你。”
“明天,這筆貨款就會到位。”
李平安笑了笑,突然換個話題問道:
“對了,楊廠長,聽說以前我們在軋鋼廠開了分廠生產電風扇,現在那邊情況怎麽樣了?”
提起這個,楊廠長不由皺起了眉頭:
“平安同誌的設計當然是最先進的,功率和外觀都是頂級的。”
“可惜的是銷路一直不太好。”
“第一批電風扇已經上市了,但是買的沒幾個。這種東西本來就不是一般人能消費得起的。”
李平安點點頭:
“那出口情況如何?有沒有機會把它們銷往海外?”
楊忠國聽罷,有些驚訝地看了李平安一眼,沒想到他也想到了出口。然而這個問題的確不容易回答:
“我之前也考慮過出口,但難度很大。”
“我們的工業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很弱。”
“現在國內雖然有些出口商品,但主要都是水果、蔬菜和一些肉類製品,許多肉類還會加工成罐頭。而工業產品出口……難啊!”
楊忠國這話並不是在找借口。事實上,國內的工業技術和產品質量確實難以獲得國際市場的認可。
李平安聽後點了點頭,接著說道:
“確實如此。”
“不過我剛好認識一位來自 ** 的商人,她對我們的電風扇很感興趣,希望引進一批到 ** 試銷。”
“真有這回事?”
楊忠國聽罷欣喜不已。如果真能出口成功,這不僅僅意味著銷售額的增長,更表明軋鋼廠的產品獲得了 ** 的認可,這對整個工廠來說是一項巨大的榮譽,肯定會有相應的宣傳。
這將是一筆重要的政績。
楊忠國急忙詢問詳細情況,李平安回答:
“這位商人從事中俄貿易,對各種商品都很了解。她無意間看到我們的電風扇,覺得特別感興趣。我會讓她來廠裏洽談,能否合作還得看你們的努力。”
“我目前還在前門街道辦工作,這事兒不便過多幹涉。”
楊忠國聽完,激動地搓著手。
這確實是個絕佳的機會。如果真能將電風扇出口到毛熊,那他們軋鋼廠在兄弟單位麵前也能挺起胸膛,風光一把。
要知道,目前為止,還沒有哪家工廠能夠將自己的工業品出口到國外。
相比之下,楊忠國的激動溢於言表,而李平安則顯得非常淡定。
畢竟在後世,
中國早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出口國。
各類商品,
源源不斷地流向世界各地。
一台小小的電風扇又能算得了什麽?
再說,李平安也不覺得這些電風扇能有什麽大銷路。
即便真的出口了,頂多也就是賺點名聲罷了。
李平安接著說道:
“電風扇隻是普通產品。”
“就算毛熊進口,銷量也不會很高。”
“但我想到一樣東西,若是能製作出來,在毛熊一定會有不錯的市場。”
“稍後。”
“我會把設計圖先畫出來。”
“你們這邊可以先做一些樣品,看看效果如何。”
又有新東西?
楊忠國和李衛民都驚訝不已。
他們並不是不相信李平安的話,畢竟李平安在工業部是大名鼎鼎的人物。
他們以前就聽說過許多有關他的事跡。
現在李平安說他有新的設計方案,自然是沒有問題的。 這才是真正的自信。
東西還隻在頭腦中,甚至沒有具體的構思,
但李平安已經堅信它將會暢銷。這就是自信。
楊忠國由衷地讚歎道:
“平安同誌果然技術過硬,在這方麵無人能及。”
“這就是你的本事。”
“難怪整個工業部都在傳頌你的傳奇。”
“平安同誌,你手上的工作何時能完成?希望你能盡早回到廠裏。”“現在廠裏正在擴展規模。”
“但。”
“我們的產品依然不夠明確。”
“主要是為其他機械廠加工零部件,缺少屬於自己的核心產品。”“這種情況非常被動。”
“大家都在等你來帶領我們改變這一切。”
這番話並非客套,而是楊忠國的真誠之言,他確實為這些問題憂心忡忡。
李平安微笑著回答:
“我的工作也快完成了。”
“畢竟這是我們國家第一家公私合營的企業,之前我還向某位領導保證,一個月內要使企業的盈利能力大幅提升。”
“現在時間所剩不多了。”“等事情結束。”
“我就馬上過來!”
李平安離開時,
楊廠長和李主任二人一直送到辦公樓樓下,目送著他離去。
軋鋼廠離食堂和辦公區並不遠。
傻柱剛從廁所回來,走到食堂後廚時,正好看到楊廠長和李主任二人恭敬地送別李平安,並目送他騎車離開。
傻柱以為自己眼花。
可是。
眼前確實就是李平安!絕對沒錯!
為什麽楊廠長和李主任要親自送他,他到底來做什麽了?
傻柱徹底蒙了!
以前。
當婁振華還在廠裏時,
李平安和婁的關係很好,常來廠裏。
那個時候,機械廠還是 ** 的下屬企業,李平安如果與婁振華熟識,來廠裏也很正常。
然而現在,
這裏已經成了國有企業。
為什麽李平安還能與廠長談笑風生?
前門街道。這天。
街上異常熱鬧。
區裏的工作人員帶著一行人來到了前門大街,隊伍前麵的是李德國。
他身後跟著的是黃書記和區裏的其他工作人員。
望著四周熱鬧的場景,黃誌國不住地點頭,隨後對李德國問道:
“德國同誌,我記得第一家公私合營開業的時候,我也在這裏,李平安同誌當時還說過了。”
“那兩家店的營業額一定會大幅提升。”
“如今,一個月已經過去,我今天特意來看看情況如何。”
現在的李德國已經擔任副區長,他以前是街道辦主任。來到前門街道,李德國有種回家的感覺。聽黃書記這麽問,他立刻答道:
“李平安同誌的能力是眾所周見的,既然他當初這麽說,肯定是胸有成竹的。”
“反正我們都來了,一會就能知道結果。”
說話間,他們已經接近那兩家店的範圍。還未見到李平安,卻發現遠處一家小酒館門口竟然排起了長長的隊伍,很多人手拿飯盒或搪瓷盆,顯然,他們是要來用餐的。
見到這一幕,黃誌國和李德國都顯得頗為驚訝。黃誌國皺眉說道:
“這連中午11點都不到吧,怎麽這麽早就來排隊了?真是難以置信!”
“這不會是哪個小子故意搞出來的吧?”
不過他心裏也知道不太可能,即便有人想請“托”,也不會光明正大地請這麽多人,未免太囂張了。這時,李平安從店裏走了出來,見到黃誌國他們,便走過來打招呼:
“黃書記,李區長,你們真準時,這是來檢驗我的工作了嗎?我可沒有忘記當時的承諾!”
黃誌國指著那邊的長隊問李平安:
“這都還沒到飯點,你們這怎麽就這麽多人都在排隊?這生意也太火了吧。”
“這街上有很多飯店和餐館,他們有必要這樣嗎?吃個飯還要早早地來排隊。”
李平安笑了笑,回答道:
“老百姓都說‘民以食為天’,關乎吃飯的事,大家都認真得很。”
“這生意火爆是因為這裏真的值得他們排隊。如果晚一些來,人更多,餓著肚子排隊可不好受。”
“何況這裏的菜不僅好吃,價格也公道,是大家的首選!”
旁邊的人聽到這自誇自擂的話,都忍不住翻了個白眼,隻有李平安能如此坦率地說這種話,如果是其他人這樣說,肯定會被嫌惡心。但黃誌國不再糾結這個問題,而是好奇地問:
“你們這裏是食堂,菜品卻很豐富。外頭都這樣了,裏麵豈不是一片混亂?”
“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說著,大家一起朝裏麵走去,李平安則在前麵帶路。
走進食堂後,黃誌國他們感到意外的是,裏麵的場麵竟然是井井有條。李德國看到眼前的情景,也是感到有些疑惑。李平安看出了他們的疑問,解釋道:
“不要感到奇怪,我們這裏和其他工廠食堂不同,不是所有的菜都擺在一起,最後統一結賬。”
“那樣會亂成一團。我們現在這裏采用的是流水線式的作業,更加高效有序。”
“通常情況下,每個打菜的人麵前隻會有兩三個菜,這樣更加方便。”“如果菜太多,比如六七個,你就得記住好幾個價格。”
“問題在於——”
“還得算賬。”
“現在這種情況,隻需要做最簡單的加法就可以了。”“打一個菜,支付相應的價格即可。”
“即使打兩個菜也沒問題。”
“一個打菜位上最多也隻有兩個價格。”聽到這話,黃誌國問道:
“打菜本來就是一兩個人的事情。”
“但是你這裏有三個人負責打菜,會不會有點浪費人力?”“再說了,總共也就那麽幾道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