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獻田(一)
穿成瘋批廠公的親閨女 作者:喜歡樂器長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皇帝憤怒將桌上物品一掃,地麵頃刻狼藉一片。
底下這些人過得竟然比他這個天子還奢侈。
“陛下息怒,現下最重要的是如何處理。”淩謙在旁說著。
皇帝冷靜下來後開始思索對策,這件事必須追究,但是他現在暫時還不想和首輔他們撕破臉。
良久他才開口吩咐淩謙,“你讓手下的人去查這些所有官員家中銀錢的來路,能查到具體數額最好。”
除了冊子上記錄的這些,京中無論官職大小,所有官員他都要查一遍,免得出現漏網之魚。
對於官員貪墨他其實是睜隻眼閉隻眼,水至清則無魚的道理他是知道的。
但現下他們貪墨的數量已經遠超出自己預期,再不出手恐怕整個大越都會被他們蠶食幹淨。
淩謙得令立即回到東廠安排手下暗中去查探各官員。
此事做的極為隱蔽,那些官員絲毫沒有察覺出任何不對勁的地方。
不出五日,東廠已經將這些官員的身家底細查得幹幹淨淨。
淩謙看著這些驚人的數字,即便是他也不免咂舌。
世人都說東廠血腥殘暴,殊不知真正殘暴的另有其人。
他帶著這些東西來見陛下,恰好碰到皇太孫也在。
“既然淩廠公求見,那孫兒便先退下了。”皇太孫很有眼力見,知道淩謙肯定有絕密的事向皇帝稟告。
皇帝卻擺擺手,眉宇間帶著絲疲憊,“無妨,你以後總是要知道這些的。”
作為他選定的繼承人,皇帝並不想讓太孫過於直來直去,也該讓他親眼看看帝國背後的陰暗,這樣才能助他更加快速成長起來。
看著淩謙呈上來的記錄,皇帝經過上次已經有了心理準備,反應倒還算平靜。
然而皇太孫卻不淡定了,看著上麵那些官員及其家眷名下田產的數量勃然大怒。
“簡直豈有此理,為何以前沒有發現。”太孫額頭青筋凸起,憤怒的質問淩謙。
“這些事都是私下進行,瞞得極深,若不是上次機緣巧合發現官員用度與俸祿不符,也扯不出這些來。”
淩謙如實說著,其實‘獻田’這種事並不稀罕,甚至算是個不成文的規定。
農戶每年需繳納一定數量的糧食,若想少繳納些便可‘獻田’,將自家的農田充公,往後產生的所有糧食歸公家所有,而且還能免賦稅。
因此許多農戶便會這樣做,隻是以往私下有規定,每戶農戶獻田數量不得超過自家三分之一,確保他們能正常產出。
然而這上麵的數量顯然已經遠超於此,若是仔細探究甚至能發現有的農戶獻田的數量已經超過自己原本的田地,那其中多出來的部分又是哪裏來的呢。
皇帝覺得事情變得有意思起來了,越往下挖才知道那些人背著自己做了多少缺德事。
“皇祖父,這些人借著獻田大肆收斂錢財進入自己的荷包內,孫兒覺得應該立即製止獻田之舉,再懲治這些官員。”
看著太孫義憤填膺的模樣皇帝頗為苦惱,這孩子正直得過分了,為君之道可不能這樣。
“不行。”他否決太孫的提議。
太孫滿臉不可置信的看著陛下,事情如此清晰了,為何還不能出手。
“陛下,東廠還有事要處理,臣先告退。”
淩謙識趣離開,皇帝這才耐心的教導孫子為君之道。
“許多事你不能一味的硬碰硬,即便是帝王也有無可奈何的時候,你要能審時度勢,必要時也可裝瘋賣傻。”
太孫一點即通,雖然有的地方他並不讚同,但權衡之下也覺得應當如此。
當日傍晚,皇帝身邊的公公來找到淩萱,稱需要司膳所那邊在明白早朝前準備好一些食物,又在淩萱耳邊輕言說了些話。
“公公放心,明日這些食物定會準時出現的。”
次日早朝,皇帝沒有直接開始早朝,反而是讓門外的太監將司膳所送來的食物端給眾臣。
他們看著碗中似粥非粥的東西,大半碗的米湯上麵漂浮著數十粒米,摻雜著不知名的野菜。
這樣的食物甚至連他們家中奴仆的都比不上,更別提這些官員了。
“北方的齊州遇上百年不遇的暴雪,莊稼田地顆粒無收,你們手中這碗難以下咽的野菜粥於他們而言都是奢侈之物。”皇帝緩緩開口,旋即喝了一大口。
見陛下都喝了,即便內心再抗拒,那些大臣也仰頭將粥送入口中, 很快有幾人受不了這味道幹嘔起來。
皇帝恍若未見,“這幾日想到百姓受苦朕寢食難安,雖撥了賑災銀兩,可杯水車薪,還希眾卿想個齊全的法子。”
“臣與東廠眾人願捐出半年俸祿替陛下分憂。”淩謙第一個回答。
皇帝欣慰的點頭,轉而看向其餘人。
有了第一個人帶頭,他們若不出點血怎麽能讓陛下滿意,於是在同樣表示願意捐出半年俸祿。
皇帝心中冷笑,麵上不動聲色,沒說什麽便離開了。
留在殿中的眾人突然感覺頭暈腦脹,不消片刻齊齊倒地不起。
等醒來時發現他們其中一部分被綁住關冷宮某處宮殿,淩萱悠閑坐在他們麵前。
“淩尚宮,你在宮中綁架官員,被陛下知道讓你吃不了兜著走。”有人氣急敗壞說著。
“工部侍郎家中良田三百頃,戶部尚書家中良田七百頃,宗人府丞家中良田四百頃,翰林院掌事家中良田九百頃。”
她慢悠悠說了幾個官員的情況,“諸位大人還要我繼續說下去嗎?”
那些官員臉色慘白,明白獻田的事被發現。
“你想怎樣?”翰林院掌事問著。
“我不想怎樣,隻不過你們捐獻的銀兩是否誠意太少?你們也知道陛下體恤百姓,若是知道你們吃人血饅頭,會如何處置呢?”
她的目的很簡單,隻要出夠錢便可離開,起初官員沒有鬆口。
可耐不住淩萱有的是時間和他們耗下去,“也不知道眾位大人能不能熬過毒發的痛苦。”
他們終於怕了,答應捐出大筆錢財,淩萱這才滿意的讓人解綁送他們回家,順便取錢。
事後她捧著裝滿銀票的盒子放在陛下桌案麵前,這一切都是陛下的計謀,她不過就是陛下不便出麵的執行者罷了。
“這事恐沒這麽簡單,你借著出宮采購再探查探查,務必不能讓這樣的事情再出現。”
底下這些人過得竟然比他這個天子還奢侈。
“陛下息怒,現下最重要的是如何處理。”淩謙在旁說著。
皇帝冷靜下來後開始思索對策,這件事必須追究,但是他現在暫時還不想和首輔他們撕破臉。
良久他才開口吩咐淩謙,“你讓手下的人去查這些所有官員家中銀錢的來路,能查到具體數額最好。”
除了冊子上記錄的這些,京中無論官職大小,所有官員他都要查一遍,免得出現漏網之魚。
對於官員貪墨他其實是睜隻眼閉隻眼,水至清則無魚的道理他是知道的。
但現下他們貪墨的數量已經遠超出自己預期,再不出手恐怕整個大越都會被他們蠶食幹淨。
淩謙得令立即回到東廠安排手下暗中去查探各官員。
此事做的極為隱蔽,那些官員絲毫沒有察覺出任何不對勁的地方。
不出五日,東廠已經將這些官員的身家底細查得幹幹淨淨。
淩謙看著這些驚人的數字,即便是他也不免咂舌。
世人都說東廠血腥殘暴,殊不知真正殘暴的另有其人。
他帶著這些東西來見陛下,恰好碰到皇太孫也在。
“既然淩廠公求見,那孫兒便先退下了。”皇太孫很有眼力見,知道淩謙肯定有絕密的事向皇帝稟告。
皇帝卻擺擺手,眉宇間帶著絲疲憊,“無妨,你以後總是要知道這些的。”
作為他選定的繼承人,皇帝並不想讓太孫過於直來直去,也該讓他親眼看看帝國背後的陰暗,這樣才能助他更加快速成長起來。
看著淩謙呈上來的記錄,皇帝經過上次已經有了心理準備,反應倒還算平靜。
然而皇太孫卻不淡定了,看著上麵那些官員及其家眷名下田產的數量勃然大怒。
“簡直豈有此理,為何以前沒有發現。”太孫額頭青筋凸起,憤怒的質問淩謙。
“這些事都是私下進行,瞞得極深,若不是上次機緣巧合發現官員用度與俸祿不符,也扯不出這些來。”
淩謙如實說著,其實‘獻田’這種事並不稀罕,甚至算是個不成文的規定。
農戶每年需繳納一定數量的糧食,若想少繳納些便可‘獻田’,將自家的農田充公,往後產生的所有糧食歸公家所有,而且還能免賦稅。
因此許多農戶便會這樣做,隻是以往私下有規定,每戶農戶獻田數量不得超過自家三分之一,確保他們能正常產出。
然而這上麵的數量顯然已經遠超於此,若是仔細探究甚至能發現有的農戶獻田的數量已經超過自己原本的田地,那其中多出來的部分又是哪裏來的呢。
皇帝覺得事情變得有意思起來了,越往下挖才知道那些人背著自己做了多少缺德事。
“皇祖父,這些人借著獻田大肆收斂錢財進入自己的荷包內,孫兒覺得應該立即製止獻田之舉,再懲治這些官員。”
看著太孫義憤填膺的模樣皇帝頗為苦惱,這孩子正直得過分了,為君之道可不能這樣。
“不行。”他否決太孫的提議。
太孫滿臉不可置信的看著陛下,事情如此清晰了,為何還不能出手。
“陛下,東廠還有事要處理,臣先告退。”
淩謙識趣離開,皇帝這才耐心的教導孫子為君之道。
“許多事你不能一味的硬碰硬,即便是帝王也有無可奈何的時候,你要能審時度勢,必要時也可裝瘋賣傻。”
太孫一點即通,雖然有的地方他並不讚同,但權衡之下也覺得應當如此。
當日傍晚,皇帝身邊的公公來找到淩萱,稱需要司膳所那邊在明白早朝前準備好一些食物,又在淩萱耳邊輕言說了些話。
“公公放心,明日這些食物定會準時出現的。”
次日早朝,皇帝沒有直接開始早朝,反而是讓門外的太監將司膳所送來的食物端給眾臣。
他們看著碗中似粥非粥的東西,大半碗的米湯上麵漂浮著數十粒米,摻雜著不知名的野菜。
這樣的食物甚至連他們家中奴仆的都比不上,更別提這些官員了。
“北方的齊州遇上百年不遇的暴雪,莊稼田地顆粒無收,你們手中這碗難以下咽的野菜粥於他們而言都是奢侈之物。”皇帝緩緩開口,旋即喝了一大口。
見陛下都喝了,即便內心再抗拒,那些大臣也仰頭將粥送入口中, 很快有幾人受不了這味道幹嘔起來。
皇帝恍若未見,“這幾日想到百姓受苦朕寢食難安,雖撥了賑災銀兩,可杯水車薪,還希眾卿想個齊全的法子。”
“臣與東廠眾人願捐出半年俸祿替陛下分憂。”淩謙第一個回答。
皇帝欣慰的點頭,轉而看向其餘人。
有了第一個人帶頭,他們若不出點血怎麽能讓陛下滿意,於是在同樣表示願意捐出半年俸祿。
皇帝心中冷笑,麵上不動聲色,沒說什麽便離開了。
留在殿中的眾人突然感覺頭暈腦脹,不消片刻齊齊倒地不起。
等醒來時發現他們其中一部分被綁住關冷宮某處宮殿,淩萱悠閑坐在他們麵前。
“淩尚宮,你在宮中綁架官員,被陛下知道讓你吃不了兜著走。”有人氣急敗壞說著。
“工部侍郎家中良田三百頃,戶部尚書家中良田七百頃,宗人府丞家中良田四百頃,翰林院掌事家中良田九百頃。”
她慢悠悠說了幾個官員的情況,“諸位大人還要我繼續說下去嗎?”
那些官員臉色慘白,明白獻田的事被發現。
“你想怎樣?”翰林院掌事問著。
“我不想怎樣,隻不過你們捐獻的銀兩是否誠意太少?你們也知道陛下體恤百姓,若是知道你們吃人血饅頭,會如何處置呢?”
她的目的很簡單,隻要出夠錢便可離開,起初官員沒有鬆口。
可耐不住淩萱有的是時間和他們耗下去,“也不知道眾位大人能不能熬過毒發的痛苦。”
他們終於怕了,答應捐出大筆錢財,淩萱這才滿意的讓人解綁送他們回家,順便取錢。
事後她捧著裝滿銀票的盒子放在陛下桌案麵前,這一切都是陛下的計謀,她不過就是陛下不便出麵的執行者罷了。
“這事恐沒這麽簡單,你借著出宮采購再探查探查,務必不能讓這樣的事情再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