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獻田(二)
穿成瘋批廠公的親閨女 作者:喜歡樂器長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淩萱領了陛下的旨意,回到尚宮局。
“你讓人去給那些商戶傳話,讓他們近期不要再關注官員家眷購置物品一事。”她輕聲對女官說著。
女官謹慎點頭,“奴婢這就去安排。”
女官走後,淩萱坐在書案前,單手撐著腦袋思索著什麽,就連穆安走到她麵前都沒有察覺。
“想什麽呢,這麽認真。”
看見來人,她有些意外,“為何沒人通傳。”
“剛才我進來時遇到秦女官,是我讓她不要通傳的。”
女官知曉她與穆安的關係,對他沒有太多的防備。
隻是他大咧咧出現在尚宮局,總歸是不妥。
“放心,我這次來是因為禮部有些祭祀的安排需要與你商議。”穆安解釋道,總之他來尚宮局是為了公務,被人知道也無妨。
至於兩人交談的內容是否與公務有關,除了屋內的二人再無第三人知曉。
“今日這批官員中並沒有首輔。”穆安直奔主題,今日朝堂上所有大臣的野菜粥中都被下了藥。
隻是他們這些和獻田一事沒大關係的在醒後喝了太醫開的解毒方子便離開了。
“你是怎麽和太醫他們都勾結上的,硬生生陪著你做戲?”穆安眨巴著好奇的眼睛問道。
淩萱高深莫測的看了他眼,“在宮中下毒,你以為我真有這麽大的膽子嗎?不過是些許迷藥罷了,而且太醫也不是我串通的。”
“你是說?”穆安驚掉下巴,想不到陛下也這麽胡來。
“不過事情還沒有結束呢。”淩萱說話的同時,還在麵前的紙上寫著什麽。
穆安湊近一看,大大一個‘孟’字赫然出現在上麵。
她指著紙上的字,“這位才是最大的禍患。”
今日被逼著捐獻的那群官員中並沒有首輔,如此大的事他不可能聽不到一點風聲。
那些人敢肆無忌憚的這麽做,必定是有了他的首肯。
隻是東廠調查中卻沒有發現孟家田地有任何問題,倒是有些奇怪了。
“這有什麽好奇怪的。”穆安不以為意說著,“這東西始終是個隱患,萬一東窗事發,他身居高位又不牽扯其中,自然還有能力在朝中周旋,若是他蠢到將這些都歸攏於自己名下,屆時才是真的翻不了身。”
這番話倒是讓淩萱思路打開,“原來是這樣。”
“不過今日的做法也是治標不治本,獻田一事在民間已然形成一股歪風邪氣,必須讓獻田這個行為徹底熄火才行。”
從陛下那裏回來的一路上她都在想有什麽好的法子能達成這個目的。
“我倒是有個法子。”
淩萱抬頭看向穆安,“什麽法子?”
“那些農戶獻田不就是為了避免賦稅嗎。”
淩萱點頭,長年來各種賦稅是壓在百姓身上的重擔,所以他們寧願虧了田地也要換來免稅的機會。
“那直接讓他們繳納銀錢抵扣賦稅,統一上繳,做好記錄,還可以適當的給出一點優惠。”
“比如一性次繳納多少銀錢的,但可給他們打個九折或者減去總稅收的%。”
農田年年都會有產出,養一塊肥沃高產的農田耗費的精力是非常大的。
這樣一來不但少了損耗,百姓這邊支出的部分也會大大減少。
對於後麵調查那些多出來的田地也更便捷。
淩萱認真思考著他的提議,“這個法子是可以有效的遏製住百姓投田的幾率,可若要做到徹底杜絕還是遠遠不夠的。”
“那你有什麽好辦法?”穆安反問。
“集州宣撫使是怎樣促成的還記得嗎。”她揚眉道。
穆安難得正色,他望向淩萱的眼中充滿探究。
“你想鬧大?”
淩萱嘴角揚起一抹譏笑,“不鬧大根本解決不了這個問題,陛下也不會隻盯著這一件事,待到時間一久獻田又會大肆出現,那時他們隻會更加謹慎小心,想再一網打盡就完了。”
“可是如果鬧大最後不見得百姓就討得了好。”穆安農家子出身,當然知曉農田於農戶的重要性。
也明白無權無勢的農戶如何能去與那些地主官員相鬥。
“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想要達成目的,就不能仁慈,你在思索如何顧全所有的時候,你的對手早已布下天羅地網了。”
她想讓他明白個道理,仁慈幫不了別人也隻會害了自己。
穆安臉色難看,又說不出反駁的話,最後竟挫敗的垂下頭。
他自嘲般的笑了聲,“或許你說的是對的,想必你也有衡量了,我就不幫倒忙了。”
淩萱看著他的背影心有不忍,希望他早日明白想要當棋手,就不要對手中的棋子憐憫。
來不及感慨,淩萱便安排人前往青州,京中眾人估計已經有了防備,自己的計劃不能在這裏實施。
青州離京城不遠,一路上也可安排人手暗中觀察。
她派人偽裝成富戶出現在青州,向外透露自己在朝中的關係,不久後朝廷就會頒布增加稅收的條令。
農戶若想逃避稅收,盡快趁條令下來前投田。
那些農戶果然害怕了,他們帶上自家的田契找到大戶,爽快的簽訂了投田的契約。
本以為能躲過這次的稅收,誰料想幾日後官府上門收取稅錢,農戶這才得知朝廷根本沒有這樣的條令。
自家的農田現已在大戶手中,農戶憤怒找上對方,誰知大戶竟不承認有這樣的事,他一介商人怎麽可能認識朝廷的人。
農戶討要說法不成,反倒損失了自家賴以生存的土地,這件事在當地鬧得很大。
當地官員知道近日京中關於獻田一事的熱度,哪裏敢讓農戶的事傳出去,他索性將農戶一家關押起來,等風頭過了再說。
可誰知道,當夜官府大牢便被人潛入,將農戶一家救了出去。
不過他們還是遲了步,農戶已經死了,農戶兒子告訴他們,官員想讓父親吃下這個苦果,不要再繼續追究。
父親抵死不從,他們便對父親用刑,最後竟被生生痛死。
“想要為你父親伸冤嗎。”黑衣人的聲音從麵罩下幽幽傳出。
“你讓人去給那些商戶傳話,讓他們近期不要再關注官員家眷購置物品一事。”她輕聲對女官說著。
女官謹慎點頭,“奴婢這就去安排。”
女官走後,淩萱坐在書案前,單手撐著腦袋思索著什麽,就連穆安走到她麵前都沒有察覺。
“想什麽呢,這麽認真。”
看見來人,她有些意外,“為何沒人通傳。”
“剛才我進來時遇到秦女官,是我讓她不要通傳的。”
女官知曉她與穆安的關係,對他沒有太多的防備。
隻是他大咧咧出現在尚宮局,總歸是不妥。
“放心,我這次來是因為禮部有些祭祀的安排需要與你商議。”穆安解釋道,總之他來尚宮局是為了公務,被人知道也無妨。
至於兩人交談的內容是否與公務有關,除了屋內的二人再無第三人知曉。
“今日這批官員中並沒有首輔。”穆安直奔主題,今日朝堂上所有大臣的野菜粥中都被下了藥。
隻是他們這些和獻田一事沒大關係的在醒後喝了太醫開的解毒方子便離開了。
“你是怎麽和太醫他們都勾結上的,硬生生陪著你做戲?”穆安眨巴著好奇的眼睛問道。
淩萱高深莫測的看了他眼,“在宮中下毒,你以為我真有這麽大的膽子嗎?不過是些許迷藥罷了,而且太醫也不是我串通的。”
“你是說?”穆安驚掉下巴,想不到陛下也這麽胡來。
“不過事情還沒有結束呢。”淩萱說話的同時,還在麵前的紙上寫著什麽。
穆安湊近一看,大大一個‘孟’字赫然出現在上麵。
她指著紙上的字,“這位才是最大的禍患。”
今日被逼著捐獻的那群官員中並沒有首輔,如此大的事他不可能聽不到一點風聲。
那些人敢肆無忌憚的這麽做,必定是有了他的首肯。
隻是東廠調查中卻沒有發現孟家田地有任何問題,倒是有些奇怪了。
“這有什麽好奇怪的。”穆安不以為意說著,“這東西始終是個隱患,萬一東窗事發,他身居高位又不牽扯其中,自然還有能力在朝中周旋,若是他蠢到將這些都歸攏於自己名下,屆時才是真的翻不了身。”
這番話倒是讓淩萱思路打開,“原來是這樣。”
“不過今日的做法也是治標不治本,獻田一事在民間已然形成一股歪風邪氣,必須讓獻田這個行為徹底熄火才行。”
從陛下那裏回來的一路上她都在想有什麽好的法子能達成這個目的。
“我倒是有個法子。”
淩萱抬頭看向穆安,“什麽法子?”
“那些農戶獻田不就是為了避免賦稅嗎。”
淩萱點頭,長年來各種賦稅是壓在百姓身上的重擔,所以他們寧願虧了田地也要換來免稅的機會。
“那直接讓他們繳納銀錢抵扣賦稅,統一上繳,做好記錄,還可以適當的給出一點優惠。”
“比如一性次繳納多少銀錢的,但可給他們打個九折或者減去總稅收的%。”
農田年年都會有產出,養一塊肥沃高產的農田耗費的精力是非常大的。
這樣一來不但少了損耗,百姓這邊支出的部分也會大大減少。
對於後麵調查那些多出來的田地也更便捷。
淩萱認真思考著他的提議,“這個法子是可以有效的遏製住百姓投田的幾率,可若要做到徹底杜絕還是遠遠不夠的。”
“那你有什麽好辦法?”穆安反問。
“集州宣撫使是怎樣促成的還記得嗎。”她揚眉道。
穆安難得正色,他望向淩萱的眼中充滿探究。
“你想鬧大?”
淩萱嘴角揚起一抹譏笑,“不鬧大根本解決不了這個問題,陛下也不會隻盯著這一件事,待到時間一久獻田又會大肆出現,那時他們隻會更加謹慎小心,想再一網打盡就完了。”
“可是如果鬧大最後不見得百姓就討得了好。”穆安農家子出身,當然知曉農田於農戶的重要性。
也明白無權無勢的農戶如何能去與那些地主官員相鬥。
“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想要達成目的,就不能仁慈,你在思索如何顧全所有的時候,你的對手早已布下天羅地網了。”
她想讓他明白個道理,仁慈幫不了別人也隻會害了自己。
穆安臉色難看,又說不出反駁的話,最後竟挫敗的垂下頭。
他自嘲般的笑了聲,“或許你說的是對的,想必你也有衡量了,我就不幫倒忙了。”
淩萱看著他的背影心有不忍,希望他早日明白想要當棋手,就不要對手中的棋子憐憫。
來不及感慨,淩萱便安排人前往青州,京中眾人估計已經有了防備,自己的計劃不能在這裏實施。
青州離京城不遠,一路上也可安排人手暗中觀察。
她派人偽裝成富戶出現在青州,向外透露自己在朝中的關係,不久後朝廷就會頒布增加稅收的條令。
農戶若想逃避稅收,盡快趁條令下來前投田。
那些農戶果然害怕了,他們帶上自家的田契找到大戶,爽快的簽訂了投田的契約。
本以為能躲過這次的稅收,誰料想幾日後官府上門收取稅錢,農戶這才得知朝廷根本沒有這樣的條令。
自家的農田現已在大戶手中,農戶憤怒找上對方,誰知大戶竟不承認有這樣的事,他一介商人怎麽可能認識朝廷的人。
農戶討要說法不成,反倒損失了自家賴以生存的土地,這件事在當地鬧得很大。
當地官員知道近日京中關於獻田一事的熱度,哪裏敢讓農戶的事傳出去,他索性將農戶一家關押起來,等風頭過了再說。
可誰知道,當夜官府大牢便被人潛入,將農戶一家救了出去。
不過他們還是遲了步,農戶已經死了,農戶兒子告訴他們,官員想讓父親吃下這個苦果,不要再繼續追究。
父親抵死不從,他們便對父親用刑,最後竟被生生痛死。
“想要為你父親伸冤嗎。”黑衣人的聲音從麵罩下幽幽傳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