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女子為官
穿成瘋批廠公的親閨女 作者:喜歡樂器長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賢頒布了他繼位以來第一項具有曆史性的旨意。
往後大越入朝為官者不再隻有男子,從下屆科舉開始,女子亦能參與並,出類拔萃者皆可成為大越棟梁。
與這道旨意同時頒布的還是關於女子為官的一些限製。
例如女子為官後不可婚嫁生育,若在為官前已經嫁人且生育者,孩子需滿三歲才可入朝。
他特意指明孩子年紀,一般三歲前母親處於哺乳階段,即便不是親自喂養也會有諸多不便,故而有這麽一項規定。
兩道旨意同時頒布在整個京都掀起一陣討論的熱潮。
有人認為新帝這樣做確實是深思熟慮過的,畢竟女子在為官後再嫁人生育,其帶來的影響比男子大多了,而且有這樣的約束也可以勸退一些想借這個政策鑽空子的人家。
但也有不同的聲音覺得新帝不過是走過場,既同意女子為官又加上這麽多附帶條件,就是變相拒絕女子入朝的意思。
畢竟按照大越普遍的觀念,不婚嫁等同於不孝,而婚嫁後又極容易被困在後宅之中。
外界眾說紛紜,猜測李賢真實用意,然而頒布旨意的人卻沒任何回應。
當時這個法子是大皇子說的,他在他的提議上斟酌改良後才寫下最終旨意,百官與民間的說法意見自然影響不到他什麽。
尚宮局內,淩萱得知這個旨意後露出愕然的神色。
這旨意是今日突然頒發的,在此之前朝廷內外無一人收到風聲。
相信不止是她,所有人都被李賢打了個措手不及。、
淩萱突然意識到自己推進女子為官的動作或許操之過急了,先不說其他人對這政策的抗拒。
就是李賢,說不定也並不像表麵上這般支持,否則也不會列出這諸多的條款限製。
原以為一切按照自己設想順利進行的淩萱,低估了會遇到的阻力,且還是來自絕對權威給的阻力。
甚至她還錯估了李賢內心真實的想法,以為自己能很好將這位新帝拿捏住,慢慢讓他成為自己的傀儡,實則是李賢在背後拿捏著她。
“大人,陛下突然頒發這旨意是什麽意思。”秦盈也收到消息,匆匆過來找到淩萱詢問。
“陛下這是在敲打我呢。”淩萱目光凝重說著。
李賢這麽說就是在告訴她,任何事都不要想著以逼迫的形式去讓他做,提醒她記得大越現在是誰說了算。
“那咱們該如何做?”秦盈擔憂問著。
按照她們的設想,女子為官是板上釘釘的事,隻要陛下下了旨意她們便可安排自己的人進入到大越各地。
可這一切因為李賢的旨意徹底給打亂了。
淩萱輕輕搖頭,“暫時讓她們不要輕舉妄動,順道問問她們,看誰願意在這樣的條款下依舊想入朝的。”
吩咐好秦盈後淩萱便不在這件事上糾纏。
今早她收到消息,與陵州比鄰而望的大夏又開始作妖了。
大夏是僅次於大越的國家,民風彪悍,兩國之間幾十年間戰事不斷,各有輸贏,算是大越最難纏的對手。
這幾年隨著大夏老汗王的離世,他們陷入內鬥紛爭,無暇顧及外敵,這才讓大越有了幾年喘息的機會。
否則以大越這兩年的情況,大夏若趁機發兵,大越或許會陷入真正的水深火熱之中。
淩萱本以為大夏那邊又挑起戰事,然而想不到這一次他們竟然提出要求娶嫡長公主,即便李令儀還活著未嫁,也不合他們的要求。
這時,小全子前來傳話,李賢讓她前往禦書房。
淩萱預感是為了大夏請求聯姻的事情,顧不得其他跟著小全子便往禦書房去,她到時穆安與程牧也在。
見人到齊,李賢將大夏求娶公主的事說了出來,同時還將大夏的附帶條件一並說出。
原來大夏不僅想讓公主嫁過去,還要求大越在公主的嫁妝中要附帶若幹牛羊、農耕物具等。
整體看下來,就像是要求大越向大夏進貢。
“陛下,這萬不能答應,一旦附送這些豈不是承認大越不如大夏嗎。”程牧說著,隻有附屬國才會出現進貢的情況。
“朕也明白這個道理,可是大越短時間內經不起戰爭了。”李賢怎會不明白這是大夏對於他的侮辱。
可這幾年大越同樣不好過,天災人禍就沒停過,一旦再度出現戰事,對人力物力來說都是極大的打擊。
“陛下,既然大夏要求聯姻,那咱們也可以向他們索取聘禮,按照他們的規格再提出相應的條件不就行了。”程牧提出自己的意見。
聽他這樣說李賢眼前一亮,若這麽做就不存在進貢的說法。
“大夏要是不同意咱們的條件,咱們也可順勢指出其並不誠心想結兩國之好,依照大夏目前的情況,怕也是不願意多生事端的。”
幾人說得起勁,淩萱站在一旁一言不發,李賢看向她。
“淩尚宮可有什麽旁的主意?”他雖忌憚淩萱,但也不得不承認,淩萱總是能提出些新奇的主意解他的難題。
淩萱麵色沉重抿了抿唇,“陛下,大公主隻有八歲。”
眼前幾人算是大越難得對女子沒有太多輕視的人,可當知道能以一個女子換取國家安定時依舊會毫不猶豫選擇舍棄。
她辛苦推舉女子走出自己的天地便是讓她們有了不再成為物件般被家族用來換取利益的希望,日後也好成為自己的一大助力。
幾人聽到淩萱的話臉色一變,有種難以言說的尷尬。
其實這種做法很是常見,可不知為何淩萱這樣一說他們就覺得有些慚愧。
她這麽說也是有她自己的想法,眼下陛下才推行了女子為官的旨意,轉頭又將公主用作和親,這讓那些剛看到希望的女子該怎麽想。
她們隻要想連公主都避免不了和親,那她們走出後宅不更是天方夜譚嗎。
李賢假意咳嗽兩聲,“朕就算答應也不會讓蕊兒馬上嫁過去,總要再等上幾年再說。”
淩萱冷笑,“既然陛下已經決定,奴婢無話可說。”
氣氛陷入尷尬,大家都察覺李賢即將發怒。
“陛下,此事需從長計議,大夏急於求和背後未必沒有陰謀。”
“以臣對大夏的了解,他們肯定是內部出現了矛盾,所以才要想出以聯姻鞏固新王的地位。”
李賢冷靜下來,“既然如此,那便再觀望觀望。”
往後大越入朝為官者不再隻有男子,從下屆科舉開始,女子亦能參與並,出類拔萃者皆可成為大越棟梁。
與這道旨意同時頒布的還是關於女子為官的一些限製。
例如女子為官後不可婚嫁生育,若在為官前已經嫁人且生育者,孩子需滿三歲才可入朝。
他特意指明孩子年紀,一般三歲前母親處於哺乳階段,即便不是親自喂養也會有諸多不便,故而有這麽一項規定。
兩道旨意同時頒布在整個京都掀起一陣討論的熱潮。
有人認為新帝這樣做確實是深思熟慮過的,畢竟女子在為官後再嫁人生育,其帶來的影響比男子大多了,而且有這樣的約束也可以勸退一些想借這個政策鑽空子的人家。
但也有不同的聲音覺得新帝不過是走過場,既同意女子為官又加上這麽多附帶條件,就是變相拒絕女子入朝的意思。
畢竟按照大越普遍的觀念,不婚嫁等同於不孝,而婚嫁後又極容易被困在後宅之中。
外界眾說紛紜,猜測李賢真實用意,然而頒布旨意的人卻沒任何回應。
當時這個法子是大皇子說的,他在他的提議上斟酌改良後才寫下最終旨意,百官與民間的說法意見自然影響不到他什麽。
尚宮局內,淩萱得知這個旨意後露出愕然的神色。
這旨意是今日突然頒發的,在此之前朝廷內外無一人收到風聲。
相信不止是她,所有人都被李賢打了個措手不及。、
淩萱突然意識到自己推進女子為官的動作或許操之過急了,先不說其他人對這政策的抗拒。
就是李賢,說不定也並不像表麵上這般支持,否則也不會列出這諸多的條款限製。
原以為一切按照自己設想順利進行的淩萱,低估了會遇到的阻力,且還是來自絕對權威給的阻力。
甚至她還錯估了李賢內心真實的想法,以為自己能很好將這位新帝拿捏住,慢慢讓他成為自己的傀儡,實則是李賢在背後拿捏著她。
“大人,陛下突然頒發這旨意是什麽意思。”秦盈也收到消息,匆匆過來找到淩萱詢問。
“陛下這是在敲打我呢。”淩萱目光凝重說著。
李賢這麽說就是在告訴她,任何事都不要想著以逼迫的形式去讓他做,提醒她記得大越現在是誰說了算。
“那咱們該如何做?”秦盈擔憂問著。
按照她們的設想,女子為官是板上釘釘的事,隻要陛下下了旨意她們便可安排自己的人進入到大越各地。
可這一切因為李賢的旨意徹底給打亂了。
淩萱輕輕搖頭,“暫時讓她們不要輕舉妄動,順道問問她們,看誰願意在這樣的條款下依舊想入朝的。”
吩咐好秦盈後淩萱便不在這件事上糾纏。
今早她收到消息,與陵州比鄰而望的大夏又開始作妖了。
大夏是僅次於大越的國家,民風彪悍,兩國之間幾十年間戰事不斷,各有輸贏,算是大越最難纏的對手。
這幾年隨著大夏老汗王的離世,他們陷入內鬥紛爭,無暇顧及外敵,這才讓大越有了幾年喘息的機會。
否則以大越這兩年的情況,大夏若趁機發兵,大越或許會陷入真正的水深火熱之中。
淩萱本以為大夏那邊又挑起戰事,然而想不到這一次他們竟然提出要求娶嫡長公主,即便李令儀還活著未嫁,也不合他們的要求。
這時,小全子前來傳話,李賢讓她前往禦書房。
淩萱預感是為了大夏請求聯姻的事情,顧不得其他跟著小全子便往禦書房去,她到時穆安與程牧也在。
見人到齊,李賢將大夏求娶公主的事說了出來,同時還將大夏的附帶條件一並說出。
原來大夏不僅想讓公主嫁過去,還要求大越在公主的嫁妝中要附帶若幹牛羊、農耕物具等。
整體看下來,就像是要求大越向大夏進貢。
“陛下,這萬不能答應,一旦附送這些豈不是承認大越不如大夏嗎。”程牧說著,隻有附屬國才會出現進貢的情況。
“朕也明白這個道理,可是大越短時間內經不起戰爭了。”李賢怎會不明白這是大夏對於他的侮辱。
可這幾年大越同樣不好過,天災人禍就沒停過,一旦再度出現戰事,對人力物力來說都是極大的打擊。
“陛下,既然大夏要求聯姻,那咱們也可以向他們索取聘禮,按照他們的規格再提出相應的條件不就行了。”程牧提出自己的意見。
聽他這樣說李賢眼前一亮,若這麽做就不存在進貢的說法。
“大夏要是不同意咱們的條件,咱們也可順勢指出其並不誠心想結兩國之好,依照大夏目前的情況,怕也是不願意多生事端的。”
幾人說得起勁,淩萱站在一旁一言不發,李賢看向她。
“淩尚宮可有什麽旁的主意?”他雖忌憚淩萱,但也不得不承認,淩萱總是能提出些新奇的主意解他的難題。
淩萱麵色沉重抿了抿唇,“陛下,大公主隻有八歲。”
眼前幾人算是大越難得對女子沒有太多輕視的人,可當知道能以一個女子換取國家安定時依舊會毫不猶豫選擇舍棄。
她辛苦推舉女子走出自己的天地便是讓她們有了不再成為物件般被家族用來換取利益的希望,日後也好成為自己的一大助力。
幾人聽到淩萱的話臉色一變,有種難以言說的尷尬。
其實這種做法很是常見,可不知為何淩萱這樣一說他們就覺得有些慚愧。
她這麽說也是有她自己的想法,眼下陛下才推行了女子為官的旨意,轉頭又將公主用作和親,這讓那些剛看到希望的女子該怎麽想。
她們隻要想連公主都避免不了和親,那她們走出後宅不更是天方夜譚嗎。
李賢假意咳嗽兩聲,“朕就算答應也不會讓蕊兒馬上嫁過去,總要再等上幾年再說。”
淩萱冷笑,“既然陛下已經決定,奴婢無話可說。”
氣氛陷入尷尬,大家都察覺李賢即將發怒。
“陛下,此事需從長計議,大夏急於求和背後未必沒有陰謀。”
“以臣對大夏的了解,他們肯定是內部出現了矛盾,所以才要想出以聯姻鞏固新王的地位。”
李賢冷靜下來,“既然如此,那便再觀望觀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