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王魏咎和周巿自知抵擋不住章邯,立馬向齊、楚兩國求援。於是,齊王田儋和楚將項它及時趕到臨濟。這是自陳勝吳廣起義失敗後,諸侯國少有的一次反秦合作。


    現在臨濟城下形成三對一的局麵,表麵上是三國聯軍對章邯形成夾擊之勢,實際上,這是章邯這隻老狐狸布下的陷阱。


    他圍住臨濟後,並未急於發起強攻。


    魏國是小國,力量有限,他要通過魏國這個餌釣大魚。


    果然大魚就上鉤了。


    等吸引到齊、楚大軍前來救援的時候,章邯采用偷襲的手段,叫做“銜枚夜襲”。


    他讓士兵們把一種像筷子一樣的小木棍,銜在嘴裏,避免發出聲響,然後乘著夜色的掩護,向盟軍發起突然襲擊,大破反秦聯軍。


    齊王田儋和魏相周市陣亡。


    魏王咎眼看臨濟城即將被攻破,毅然作出了投降的決定。


    魏王咎不願讓魏國子民再為自己枉死,為了保全臨濟人民的生命,他願意向章邯投降。


    投降的條件是章邯放過臨濟軍民,不得屠城。在得到章邯的同意後,魏王咎率眾出降。他在城門外架起木柴做的高台,他坐在高台上自焚而亡。


    與其屈辱地活著,不如高貴地死去。


    臨濟軍民對著燃起的熊熊烈火,無不默默流下眼淚。


    這是兩千多年前中國貴族階層的性格。


    中國儒家傳統文化裏麵對生與死、血與火、情與義,都有獨特的評價標準。


    正如司馬遷說的那樣,“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


    魏王咎用自己的生命詮釋了一切。


    周市一心一意要擁戴魏咎複國,可憐滿腔熱忱終成灰土。他同樣完美譜寫了一段忠君愛國的壯烈篇章,


    為後世人臣做出了榜樣。


    七百多年後,文天祥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情懷步了周市的後塵。


    田儋的堂弟田榮收編餘部和魏咎的弟弟魏豹一起逃到東阿城。臨濟和東阿都在秦朝的東郡境內,但臨濟位於東郡的西南角,東阿靠近東郡的東北角。田榮帶隊一路猛跑,章邯絲毫沒有放過田榮的意思,一路狂追,終於把田榮圍困在東阿城內。


    (李趙鬥法)


    現在秦軍兩大主力形成鉗形態勢牢牢將齊、趙聯軍困在了山東、河北一帶。


    就在這個關鍵時候,大秦的朝廷又出幺兒子了。


    此刻對秦朝廷來說,正處於多事之秋。如果說秦二世哪怕繼承他父親一小點能耐,多少還能將局麵挽回一些。偏偏這個昏君除了貪圖享樂以外,啥都不管,幾乎把朝政甩給親信趙高。


    為了堵住眾臣的嘴,趙高想了一個絕妙的辦法,他對秦二世說:“皇上,您之所以尊貴是因為大臣們隻能聽到你的聲音,卻見不到你的容顏的原因。陛下年紀還小,沒有必要什麽事都親力親為,萬一賞罰不當就很容易在大臣麵前暴露自己的缺點,就不能向百姓顯示陛下您的英明。陛下倒不如深居內宮之中,讓微臣與熟悉法令的官員等處理大臣的奏章。大臣們有事上奏,就依照法度辦理,這樣一來大臣們就不敢胡亂上奏一些有問題的事情,天下百姓又會重新讚頌陛下的聖明了。”


    這話正中二世下懷,他曾經對趙高說過:“人生在世,有如白駒過隙。我已經君臨天下,想盡耳目之所好,窮心裏之所樂,用這種方式享盡我的天年,老師你說可以?”


    從此以後,二世便不再朝堂上會見大臣們,自己躲在深宮盡情享樂去了。


    朝中的大小事宜全部由趙高和他的親信處置,這就急壞了丞相李斯了。


    前麵我們介紹過李斯是如何進入這個三人天團的,他貪戀權力的弱點被趙高拿捏得死死的。如今,朝廷的所有權力幾乎都被趙高囊括,二世隻聽趙高之言,其他任何人的話都不想聽,其實也聽不到了。


    前期李斯還能恪守丞相的職責,盡心盡力為挽救危局嘔心瀝血。隨著權力被趙高一步步架空,李斯連見二世一麵都很困難了。


    李斯因長時間見不到秦二世,非常著急,便與馮去疾、馮劫共同進諫,勸說秦二世停建阿房宮,減少戍役,以此來降低百姓的負擔。


    秦二世最怕朝廷官員聯合一起,他認為這就是結黨營私,嚴重挑戰皇帝的權威。為此勃然大怒,下令將上奏者捉拿治罪。


    馮去疾和馮劫得知消息後,非常絕望。憑著“士可殺不可辱”傳統文化這根精神支柱,兩位大臣在被捉拿之前選擇了自殺。


    趙高這邊呢,早就覬覦李斯的丞相之位,眼見六國叛軍像滾雪球一樣日益壯大,趙高便時常在二世麵前詆毀李斯,狀告丞相處置不得力。


    二世不明就裏,劈頭蓋臉便指責李斯。這就把李斯搞慌了,因為見不到二世,他便給二世寫信,以長篇大論列舉了戰國年間權臣篡位的曆史教訓,諸如田氏家族篡奪齊國,司城子罕篡奪宋國,信中指責趙高就是當今的竊國大盜。


    問題是秦二世哪裏會懷疑趙高的操守,不但不相信李斯的話,反而擔心趙高被李斯修理,特地叮囑趙高要提防李斯。


    有了皇帝陛下的支持,趙高開始反擊了。他從李斯的兒子,三川郡守李由這裏著手,以作戰不力,有通敵嫌疑為由,派調查人員前往三川郡。然後對秦二世說,李斯要謀反,唯一顧忌的就是自己,隻要把自己害死,李斯就會為所欲為了。


    二世信以為真,就下令把李斯交付郎中令進行審訊,讓趙高主審李斯案,審理李斯、李由父子的謀反事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月當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趙金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趙金生並收藏漢月當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