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是一個漢語一級常用字。


    “方”的基本義是指四個角都是直角的四邊形,引申形容人的品格正直。


    另外“方”又有大地、方向、方法、途徑等意義。


    “方”還特指單方、藥方。


    “方”虛化為副詞,表示正在、將要。


    本節介紹“方”分別作為動詞和形容詞,在四川方言中,不同於普通話的詞義和用法。


    一、動詞


    作為動詞,“方”在四川方言有使尷尬的意思。常見用法:方人,即使人尷尬。


    這個用法,主要在岷江話和川東地區,川西壩子相對用得較少。


    川西壩子“方人”的說法,愛用“把某某弄來杵起”,即是讓人尷尬的呆立當場的意思。


    方人這個詞義,其實是古漢語遺存。


    方人,出自《論語·憲問》:“子貢方人。子曰:‘賜也賢乎哉?夫我則不暇。”孔安國注:方人,“比方人也”。皇侃義疏:“方,比方人也,子貢以甲比乙,論彼此之勝劣者也。”講某人優秀,自然容易使差的人尷尬。


    清代劉寶楠正義:“《釋文》雲:方人,鄭本作‘謗’,謂言人之過惡。’盧氏文昭考證,古《論》‘謗''字作‘方’,蓋以聲近通借。”


    南懷瑾《論語別裁》:“這個‘方’字在四川、鄂西一帶的方言中,常常聽到人說。如說對某人‘方一方他’, 就是不妨得罪他一下。有時候說某人個性太直,也說某人是方人,這種人很直爽,常常容易得罪人,子貢就是這樣。”


    南懷瑾的解釋中,後麵的“某人是方人”,這裏的“方”則是形容詞了,放在後文介紹。


    李劼人《大波》第二部第六章:郝達三在堂屋外麵聽見了,眯起眼睛,悄悄向身邊的葛寰中說道:“想不到她們竟自點起名來”。葛寰中把眉頭一皺道:“敝內真是多事,不應該這樣方人!”


    頁底李劼人原注:“方人:四川人常用的一種語匯,含意廣泛,用在這裏是‘當眾讓人難堪''的意思。”


    再如:我今天一點準備都沒有,領導在會上突然讓我上台講幾句,把我方慘了。


    二、形容詞


    作為形容詞,“方”在四川方言有指不太合時宜、頭腦不靈活、不精明,甚至還有點愚鈍的意思,有貶義。


    但有時候的“方”,也指為了正義原則固執己見的堅持,即所謂憨厚耿直,就不是貶義了。


    需要根據語境,體會具體內涵。


    方言電視劇《山城棒棒軍》和《方腦殼的故事》,以及後劇中,童聲說唱的“方腦殼,哈戳戳,有了禍事跑不脫。不轉彎,轉直角,吃了虧還很快活! ”


    這裏麵的“方腦殼”更多的就是憨厚耿直的意思。


    南懷瑾《論語別裁》:“有時候說某人個性太直,也說某人是方人,這種人很直爽,常常容易得罪人,子貢就是這樣。”


    貶義的“方腦殼”,則和“橋腦殼”意思相同。


    比如∶你腦殼有點方啊!也可以說成你腦殼有點橋嗦!


    通常是說了不合時宜的話或做了不合時宜的事情被他人埋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那些即將消失的四川方言詞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巴蜀散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巴蜀散人並收藏那些即將消失的四川方言詞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