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四川方言:纏頭兒
那些即將消失的四川方言詞匯 作者:巴蜀散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本章“纏頭”的“纏”字發音,讀càn,音同燦。“纏頭”要和另一個方言同音詞“孱頭”càn tou區分開來。
孱頭∶軟弱無能的人。
本文的“纏頭”和“纏”的字義,未在權威字典辭典查到相關資料,全是根據個人根據生活中的實際運用總結而出。
部分地區方言中,“纏頭”指纏擾不休的人。如∶元·李壽卿 《度柳翠》第二折:“我這個度人的好是纏頭。” 這裏,用的是“纏”字的糾纏義。
四川方言中,“纏”(càn音燦)有如下字義∶〈動詞〉厚著臉皮占小便宜。
並衍生出名詞“纏頭ㄦ”(càn tér)∶指厚著臉皮占小便宜的人。注∶“纏頭”在習慣上都發兒化音。
另有“纏頭子”“纏頭ㄦ娃娃”等近義說法。
“纏頭ㄦ娃娃”所指範圍變窄,指厚著臉皮占小便宜的小孩或年輕人。
這個方言用法,詞典中未查到相關資料,廣漢方言中這個詞在過去是經常使用的。
從百度搜索的頻率看,四川另外有不少地區也有這個方言用法,應該也是一個較為普遍使用的方言詞匯,但具體範圍不明。故標題以“四川方言”為題,但可能有些地方沒有這個詞,還望老鄉勿噴。
因為詞典中沒有相關資料,下麵結合生活場景來詳細介紹“纏”與“纏頭ㄦ”。
通常情況下,“纏頭ㄦ”具備這樣兩個特點:其一是臉皮夠厚,其二則是比較懶惰(當然,並不是那種完全不務正業、遊手好閑之輩)。
正因為如此,一旦他們發現有小便宜可占,用四川話說叫“有魕頭撿”,便會毫不猶豫地放下臉麵,纏住其他人不放,試圖從別人那裏撈到一點好處。這種行為往往讓人感到十分無奈,但又難以拒絕。
比如在過去,一時陷入窘境的個別小夥子,沒錢買煙了,他也不會去借爛賬,看到周圍認識的抽煙者,就會去“纏”一支來抽。
或者看到幾個熟人約著上街喝酒,就會厚著臉皮去“纏”一頓好的夥食,反正他沒錢,不可能去買單的。
時間稍久,他的“纏頭ㄦ”名聲就小範圍傳開了。
偶爾再“纏”支煙還沒問題,再“纏”夥食吃,一般就不容易了。
再比如說,有這麽一部分“纏頭兒”啊,他們自己非常懶惰,自家的自留地裏根本就不種植蔬菜,或者隻是象征性地種一點點而已。
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他們的鄰居們卻要勤勞得多了,不僅種植的蔬菜品種繁多,而且數量也相對較多。不過呢,這些鄰居並不是專業的菜農,他們種菜也不是為了拿去售賣。
這個時候,“纏頭ㄦ”就會時不時地跑到鄰居家裏去,纏著要點人家種的菜回來吃。
當然啦,他倒也不會去偷竊鄰居家的菜,而是會厚著臉皮當麵跟你討要。通常情況下,考慮到大家都是鄰裏街坊,關係也還算親近,所以很多人都會覺得不好意思直接拒絕他的請求。
結合上述生活場景,“纏”〈càn音燦〉就是厚著臉皮占別人的小便宜,“纏頭ㄦ”就是厚著臉皮占別人小便宜的人。
大家看明白了嗎?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較快,掙錢的路子也多了,“纏頭ㄦ”逐漸變少了,“纏”的行為也少了,它們的實際使用都在逐漸變少。
四川老鄉們,你們家鄉有這個說法嗎?歡迎留言,並注明那個縣〈市、區〉。
孱頭∶軟弱無能的人。
本文的“纏頭”和“纏”的字義,未在權威字典辭典查到相關資料,全是根據個人根據生活中的實際運用總結而出。
部分地區方言中,“纏頭”指纏擾不休的人。如∶元·李壽卿 《度柳翠》第二折:“我這個度人的好是纏頭。” 這裏,用的是“纏”字的糾纏義。
四川方言中,“纏”(càn音燦)有如下字義∶〈動詞〉厚著臉皮占小便宜。
並衍生出名詞“纏頭ㄦ”(càn tér)∶指厚著臉皮占小便宜的人。注∶“纏頭”在習慣上都發兒化音。
另有“纏頭子”“纏頭ㄦ娃娃”等近義說法。
“纏頭ㄦ娃娃”所指範圍變窄,指厚著臉皮占小便宜的小孩或年輕人。
這個方言用法,詞典中未查到相關資料,廣漢方言中這個詞在過去是經常使用的。
從百度搜索的頻率看,四川另外有不少地區也有這個方言用法,應該也是一個較為普遍使用的方言詞匯,但具體範圍不明。故標題以“四川方言”為題,但可能有些地方沒有這個詞,還望老鄉勿噴。
因為詞典中沒有相關資料,下麵結合生活場景來詳細介紹“纏”與“纏頭ㄦ”。
通常情況下,“纏頭ㄦ”具備這樣兩個特點:其一是臉皮夠厚,其二則是比較懶惰(當然,並不是那種完全不務正業、遊手好閑之輩)。
正因為如此,一旦他們發現有小便宜可占,用四川話說叫“有魕頭撿”,便會毫不猶豫地放下臉麵,纏住其他人不放,試圖從別人那裏撈到一點好處。這種行為往往讓人感到十分無奈,但又難以拒絕。
比如在過去,一時陷入窘境的個別小夥子,沒錢買煙了,他也不會去借爛賬,看到周圍認識的抽煙者,就會去“纏”一支來抽。
或者看到幾個熟人約著上街喝酒,就會厚著臉皮去“纏”一頓好的夥食,反正他沒錢,不可能去買單的。
時間稍久,他的“纏頭ㄦ”名聲就小範圍傳開了。
偶爾再“纏”支煙還沒問題,再“纏”夥食吃,一般就不容易了。
再比如說,有這麽一部分“纏頭兒”啊,他們自己非常懶惰,自家的自留地裏根本就不種植蔬菜,或者隻是象征性地種一點點而已。
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他們的鄰居們卻要勤勞得多了,不僅種植的蔬菜品種繁多,而且數量也相對較多。不過呢,這些鄰居並不是專業的菜農,他們種菜也不是為了拿去售賣。
這個時候,“纏頭ㄦ”就會時不時地跑到鄰居家裏去,纏著要點人家種的菜回來吃。
當然啦,他倒也不會去偷竊鄰居家的菜,而是會厚著臉皮當麵跟你討要。通常情況下,考慮到大家都是鄰裏街坊,關係也還算親近,所以很多人都會覺得不好意思直接拒絕他的請求。
結合上述生活場景,“纏”〈càn音燦〉就是厚著臉皮占別人的小便宜,“纏頭ㄦ”就是厚著臉皮占別人小便宜的人。
大家看明白了嗎?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較快,掙錢的路子也多了,“纏頭ㄦ”逐漸變少了,“纏”的行為也少了,它們的實際使用都在逐漸變少。
四川老鄉們,你們家鄉有這個說法嗎?歡迎留言,並注明那個縣〈市、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