薅,漢語二級字,普通話讀作hāo,四川方言同。其本意為拔除田草。


    薅:《唐韻》呼毛切《正韻》呼高切,??音蒿。《說文》拔去田草也。


    “薅”這個字,四川方言使用頻率不高,幾乎隻有兩個場景:薅秧子或薅草。


    我地廣漢方言中,口語通常隻有薅秧子。薅草一般說薅地,通常是把菜地栽的菜之間的間隙用鋤頭鬆土,順便拔除雜草。


    所以在看趙本山宋丹丹的小品《昨天今天明天》之前,我一直把“薅”字認作“辱”ru,哈哈哈。這之後,才曉得它就是我們四川方言“薅秧子”的hāo。


    所以薅秧就事實上分為兩種場景:田裏給秧苗除草叫“薅秧子”,地裏除雜草稱“薅秧秧”或“薅地”。


    本文主要介紹一下“薅秧子”,簡單說說“薅秧秧”。


    薅秧子


    秧子栽下田之後,一般要薅兩三次草,這是田間管理的一個工序。


    薅草,通常隻用腳,不用工具。曾經有部分地區用薅秧耙薅秧,容易影響到秧苗,後被淘汰。


    薅草有三點要求,即草薅死,田薅平,泥薅溶,以利稻秧的生長。


    過去薅秧時一般是三五人或七八人站成一排,邊薅邊唱;有些地區則是在田埂站有兩人,一人敲鼓,一人打鑼,邊打邊唱,以助薅秧之興。有些地區,亦稱“薅秧鑼鼓”、“薅草歌”、“打鬧”等。他們唱的內容不拘一格,見啥唱啥,以不重複為好。看見勞動效率高的,歌師便唱歌讚揚;見勞動不認真的,便進行善意的批評;發現有人掉了隊,便唱歌鼓勁。


    當田裏秧苗轉青開長後,就要開始薅第一遍,秧子“封林”前薅第二遍。一般就薅兩遍,到秧子拔節抽穗時就不再薅了。


    “薅秧子”主要是扯稗子,除雜草,把水搞渾。因為有時還邊薅邊施肥,把水搞渾其實就是把肥料攪勻,以促進秧苗均勻旺盛地生長。


    四川民間薅秧歌


    薅秧歌是一種傳統民歌。源遠流長,曆史悠久。隋唐時期流行的《竹枝歌》,源於川東地區一帶民歌,唐代詩人劉禹錫根據民歌改作新詞《竹枝詞》,使川東北民歌廣為傳唱。


    薅秧歌是農民們在田間給水稻玉米的秧苗鋤草時,抒發對自然的熱愛而形成的歌,流行於四川盆地及周邊陝南、滇東北、貴北地區等。


    當除草劑被逐步大量使用之後,農村“薅秧子”的農活就基本消逝了。伴隨著消逝的,是“薅秧歌”慢慢的從人們的耳畔消失,成了非物質文化遺產。


    2007年3月,薅秧歌已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一批省級非物質遺產保護名錄。


    2022年2月,薅秧歌(柳街薅秧歌)被列入四川“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


    薅秧秧


    “薅秧秧”主要是鬆土,讓土壤保濕,透氣,保肥。鬆土不能太深,小半鋤即可,也不能太貼近菜秧苗,否則會損傷菜秧苗的根係。除鬆土外,“薅秧秧”還兼除草、打枝、治蟲、上肥等功效,有的還要給菜苗培土、上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那些即將消失的四川方言詞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巴蜀散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巴蜀散人並收藏那些即將消失的四川方言詞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