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各地方言和少數民族語言豐富多樣,是世界上方言和語言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普通話、方言、少數民族語言共同構成了中華民族多樣化的燦爛民俗文化。


    不少普通話詞匯,方言中多有其他的表達。比如普通話的“花樣;名堂”,四川方言本身都在用。但是在四川方言中,表達“花樣;名堂”,還有個非常地道的表達,那就是“過場”。


    “過場”本為舞台術語。角色上場後,不多停留,就穿過舞台從另外一側下場,後借喻為走形式、搞名堂、耍花樣、做手腳等。


    “過場”一詞出現得比較晚,產生於傳統戲劇較成熟的時期,是一種戲劇術語,為傳統戲劇舞台的一種調度手法。


    由於戲劇受舞台表演的局限,表演中,凡涉及長途跋涉、追逐、逃亡,以及較大的空間位置的轉移時,不便表演,便采取虛擬動作來表示。


    戲曲中一個或幾個角色上場後,不多停留,就穿過舞台從另一側下場,便表示人物在行路中。類似虛擬動作都叫過場,過程中沒有唱腔或道白。


    如川劇 《五台會兄》: “德: 開門哪! [闖門進,仆倒地上,老僧扶起,楊延德嘔吐過場。]”


    由於戲劇在民間廣泛流傳與深入人心,川渝地區將 “過場”表 “虛擬動作”義,用來比喻敷衍場麵的行為,“過場”一詞成了地道的四川方言詞匯,用來表示“花樣;名堂;手腳等”。


    文獻資料:


    清·劉省三《躋春台》卷一《十年雞》: “誰知夫昨夜睡牙床,今朝一命赴黃粱。……知道的說夫數盡命該喪,不知的反說為妻有過場。”


    又《躋春台》卷一《失新郎》: “是這樣無形影定有冤枉,怕的是有奸人做了過場。”


    又卷三《心中人》: “再說王府尊一時痛恨,要害張錦川,過後細想,他方原合病症,何致斃命?心疑妻子做了過場,又不好問得。”


    又卷四《活無常》: “我知你的過場,留著他好做不要臉的事。”


    巴金《春》六: “哪個想到我們那位老太太過場特別多。”原注: “過場: 跟 ‘花樣’ 的意思差不多。”


    民國十七年《長壽縣誌》卷四《人事部·方言》: “作趣曰過場。”


    李劼人《大波》下卷第一部分: “過場有兩解,一為以手段敷衍, 謂之做過場;一為脾氣古怪刁鑽,謂之過場大。”注:“過場大”今四川方言多說“過場多”。


    “過場”作為方言詞匯是個名詞,動詞通常用“做”、“走”等,引申指走形式、耍花招、玩花樣、做手腳等行為。


    例句:


    1、這些所謂的上級考察,就是來做做過場(也可以說:走下過場),隨便轉一圈,吃一台席、喝一台酒就走了,啥事沒做。(走形式)


    2、你假吧意思還是幫我做(走)下過場嘛,表格幫我填一哈,上頭非得要。(敷衍,走形式)


    3、喊你做作業,你就把筆拿到在那兒做過場,半天不見你寫幾個字。(耍花樣)


    4、其他人都規規矩矩的,就你一個人愛做過場。(名堂、花樣多)


    5、引申為脾氣古怪刁鑽。


    四川有句順口溜叫“過場多,老婆婆”。與名堂、花樣多有點近似。但名堂、花樣強調的是形式,此處詞義指的是個人性格脾氣。


    例如:那個老婆婆愛做過場得很(過場多得很),有事莫事,總想到給別個搞點不愉快。(脾氣古怪刁鑽,給別人找事)


    6、引申為暗中搗鬼、耍花招


    清·劉省三《躋春台》卷一《失新郎》:“是這樣無形影定有冤枉,怕的是有奸人做了過場。”(暗中搗鬼,耍花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那些即將消失的四川方言詞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巴蜀散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巴蜀散人並收藏那些即將消失的四川方言詞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