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四川方言中遺存的古漢語:屙
那些即將消失的四川方言詞匯 作者:巴蜀散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我國各地方言和少數民族語言豐富多樣,是世界上方言和語言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普通話、方言、少數民族語言共同構成了中華民族多樣化的燦爛民俗文化。
方言就是古漢語的“活化石”,一些古漢語字詞,普通話裏已經幾乎不用了, 但是在不少方言裏,還完整地保存下來了。
今天來說說“屙”字,普通話口語幾乎不用了,四川話還經常在用,隻是不少人會說不會寫。
“屙”最常見的錯誤寫法是“窩”,如“窩利”、“窩秋麗”都是錯誤寫法。另“利/麗”正字為“痢”。
屙,普通話音屙(ē),指人或動物排泄大小便。動詞。
四川方言音:屙(o)。吃喝拉撒,普通話謂大小便為拉屎撒尿,四川方言無論大小便都用“屙”字:屙屎、屙尿。
“屙”字在古文獻記載的音義與文獻中的使用摘錄
《玉篇·屍部》: “??烏何切,音阿。屙,上廁也。”文中“音阿”,“阿”音為ē不是ā。如阿ē膠,即四川方言音o。
宋·莊綽 《雞肋編》卷上: “小人之相亦多,其易驗者,有一絕載雲: ‘欲識為人賤,先須看四般:飯遲屙屎疾,睡易著衣難。’”
清·劉省三《躋春台》卷三《雙冤報》: “你自己屙稀屎前去照影,臉麵黑身體瘦很不像人。”
又卷四 《雙血衣》: “屙尿的對著兒一身灑滿,唾口水捉虱子放兒身邊。”
張慎儀《蜀方言》卷上: “上廁曰屙,曰出恭。”
《景德傳燈錄·大安禪師》: “吃溈山飯,屙溈山屎,不學溈山禪。”
《五燈會元·淨居尼妙道禪師》: “未屙已前, 墮坑落塹。”
四川民間方言童謠:樓上的客,樓下的客,聽我幺師來交涉。要屙屎,有草紙,不要扯我篾席子;要屙尿,有夜壺,莫在床上畫地圖;要放屁,有罐罐,莫在床上放悶煙。 幺師:舊時茶館、旅店、飯館服務員的方言稱謂。
“屙”又引申為生育 (詈語)。如:清·劉省三《躋春台》卷一《過人瘋》: “雜&種兒子你還要做醜態,真是狗娘娘把你屙出來。”
四川民間有很多關於“屙”字的方言俗語。
玉皇大帝屙尿——泄露天機 (諧音雞)
老太婆屙尿——不虛(虛,指心虛,諧音噓)
屙屎不帶紙—— 想不開(諧音揩)
屙屎放屁——順便
屙尿擤鼻子——兩頭都想捏到
雞公屙屎——頭節硬
屙屎吸煙——前呼後湧,等。
四川人謂人不自知,常說:“各人屙泡尿照一哈嘛!”
四川人趕牲畜去排泄,常說:“角角上去屙屎屙屎!”角角音“go go”,四川方言詞匯,即角jiáo落。
“屙”字的方言詞匯:屙痢、屙秋痢
痢疾 [li ji],由細菌感染造成的腹痛、 腹瀉等症狀。
四川人凡拉稀(腹瀉),均謂屙痢或屙秋痢(俗多見“窩秋麗”,概不知本字寫法也)。秋天是痢疾高發季節,故有“秋痢”之稱。
屙痢或屙秋痢,民間日常多用作罵人語)。
清·劉省三《躋春台》卷三《假先生》: “你撞著啥子鬼這樣莫氣誌,要與先生搶飲食?你既知他是無廉恥,就讓他屙血屙痢一個人吃。”
又《巧報應》: “你隻好吃懶做,全要我盤, 吃了怕怕屙痢?”四川方言急言“怕怕”,就是“怕不怕”的意思。
又卷四《活無常》: “那個大膽,敢拿我的? 你們窮鬼都要玩這些格,吃了怕要屙痢。”
唐樞 《蜀籟》卷一: “又打官司又死人,又屙秋痢又擺淋(靈)。”
四川人不好爭鬥,有時吃了虧,多會在口頭把便宜占回來。吃了大虧的話,多半就問候別人祖宗;吃的小虧,就愛用屙痢這類詞語罵人。比如賣吃食的,遇到有人不給錢就偷摸走了,就會罵:“不要臉,回去吃了就要屙秋痢!”
以上就是四川方言中遺存的古漢語,“屙”字的相關內容。
方言就是古漢語的“活化石”,一些古漢語字詞,普通話裏已經幾乎不用了, 但是在不少方言裏,還完整地保存下來了。
今天來說說“屙”字,普通話口語幾乎不用了,四川話還經常在用,隻是不少人會說不會寫。
“屙”最常見的錯誤寫法是“窩”,如“窩利”、“窩秋麗”都是錯誤寫法。另“利/麗”正字為“痢”。
屙,普通話音屙(ē),指人或動物排泄大小便。動詞。
四川方言音:屙(o)。吃喝拉撒,普通話謂大小便為拉屎撒尿,四川方言無論大小便都用“屙”字:屙屎、屙尿。
“屙”字在古文獻記載的音義與文獻中的使用摘錄
《玉篇·屍部》: “??烏何切,音阿。屙,上廁也。”文中“音阿”,“阿”音為ē不是ā。如阿ē膠,即四川方言音o。
宋·莊綽 《雞肋編》卷上: “小人之相亦多,其易驗者,有一絕載雲: ‘欲識為人賤,先須看四般:飯遲屙屎疾,睡易著衣難。’”
清·劉省三《躋春台》卷三《雙冤報》: “你自己屙稀屎前去照影,臉麵黑身體瘦很不像人。”
又卷四 《雙血衣》: “屙尿的對著兒一身灑滿,唾口水捉虱子放兒身邊。”
張慎儀《蜀方言》卷上: “上廁曰屙,曰出恭。”
《景德傳燈錄·大安禪師》: “吃溈山飯,屙溈山屎,不學溈山禪。”
《五燈會元·淨居尼妙道禪師》: “未屙已前, 墮坑落塹。”
四川民間方言童謠:樓上的客,樓下的客,聽我幺師來交涉。要屙屎,有草紙,不要扯我篾席子;要屙尿,有夜壺,莫在床上畫地圖;要放屁,有罐罐,莫在床上放悶煙。 幺師:舊時茶館、旅店、飯館服務員的方言稱謂。
“屙”又引申為生育 (詈語)。如:清·劉省三《躋春台》卷一《過人瘋》: “雜&種兒子你還要做醜態,真是狗娘娘把你屙出來。”
四川民間有很多關於“屙”字的方言俗語。
玉皇大帝屙尿——泄露天機 (諧音雞)
老太婆屙尿——不虛(虛,指心虛,諧音噓)
屙屎不帶紙—— 想不開(諧音揩)
屙屎放屁——順便
屙尿擤鼻子——兩頭都想捏到
雞公屙屎——頭節硬
屙屎吸煙——前呼後湧,等。
四川人謂人不自知,常說:“各人屙泡尿照一哈嘛!”
四川人趕牲畜去排泄,常說:“角角上去屙屎屙屎!”角角音“go go”,四川方言詞匯,即角jiáo落。
“屙”字的方言詞匯:屙痢、屙秋痢
痢疾 [li ji],由細菌感染造成的腹痛、 腹瀉等症狀。
四川人凡拉稀(腹瀉),均謂屙痢或屙秋痢(俗多見“窩秋麗”,概不知本字寫法也)。秋天是痢疾高發季節,故有“秋痢”之稱。
屙痢或屙秋痢,民間日常多用作罵人語)。
清·劉省三《躋春台》卷三《假先生》: “你撞著啥子鬼這樣莫氣誌,要與先生搶飲食?你既知他是無廉恥,就讓他屙血屙痢一個人吃。”
又《巧報應》: “你隻好吃懶做,全要我盤, 吃了怕怕屙痢?”四川方言急言“怕怕”,就是“怕不怕”的意思。
又卷四《活無常》: “那個大膽,敢拿我的? 你們窮鬼都要玩這些格,吃了怕要屙痢。”
唐樞 《蜀籟》卷一: “又打官司又死人,又屙秋痢又擺淋(靈)。”
四川人不好爭鬥,有時吃了虧,多會在口頭把便宜占回來。吃了大虧的話,多半就問候別人祖宗;吃的小虧,就愛用屙痢這類詞語罵人。比如賣吃食的,遇到有人不給錢就偷摸走了,就會罵:“不要臉,回去吃了就要屙秋痢!”
以上就是四川方言中遺存的古漢語,“屙”字的相關內容。